一种多功能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0167发布日期:2020-06-05 19:5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健腹轮。



背景技术:

健腹轮是一种可锻炼肌肉、关节、减轻体重的小型推动器,主要锻炼腹部,可以用于改变体型和重量,有很好的减肥作用。长期坚持使用健腹轮,既能帮助腹肌专业训练者练腹肌,也能帮助我们普通人群减肥瘦肚。但是如今市场上的健腹轮用途单一,仅仅锻炼到腹部肌群,无法保证更好的训练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健腹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主轴、两个轴承和两个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固定连接在主轴上,所述主轴的正中间外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焊接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扭臂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主轴的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滑腔,且滑腔中滑动连接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滑板,所述主轴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的开孔,所述开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开孔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纵向设置的转动槽,且转动槽与定位槽相连通设置,所述开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槽,且固定槽与转动槽相连通设置,所述主轴的另一侧连接有凸轴,所述凸轴远离滚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槽相匹配的固定块。

优选地,所述主轴的外壁采用电镀处理工艺,且主轴的中间侧壁上采用滚花加工工艺,所述主轴的两侧套设有防滑硅胶。

优选地,所述主轴与凸轴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轴承采用滚子轴承,且两个轴承之间的间距在15~20cm之间。

优选地,所述滑板的上侧侧壁上开设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侧壁上设有与人体手指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槽,且弧形槽的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两手抓握主轴两侧,通过轴承使滚轮在地面上滚动,达到对腹部的训练目的。

2、单手抓握主轴中间侧壁进行阻抗训练,获得与哑铃相同的训练效果。

3、手指扣住凹槽,将滑板滑进滑腔,借助扭力弹簧的弹力将把手弹出,手掌贴紧主轴的中间侧壁,四指扣住把手进行握力训练,获得与握力器相同的训练效果。

4、将主轴的凸轴上的固定块在另一个主轴的开孔中的定位槽中滑动进入转动槽,固定块在转动槽中滑动进入固定槽,从而使两主轴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双手分别抓握两主轴中间侧壁进行阻抗训练,获得与杠铃相同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轴承、3滚轮、4扭力弹簧、5条形槽、6滑腔、7转动槽、8定位槽、9固定槽、10固定块、11凸轴、12凹槽、13滑板、14把手、15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主轴1、两个轴承2和两个滚轮3,且两个滚轮3分别通过两个轴承2固定连接在主轴1上,轴承2采用滚子轴承,且两个轴承2之间的间距在15~20cm之间,方便使用者抓握,主轴1的外壁采用电镀处理工艺,防止结构生锈,延长使用寿命,且主轴1的中间侧壁上采用滚花加工工艺,以达到防滑效果,主轴1的两侧套设有防滑硅胶,以达到防滑效果,主轴1的正中间外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5,条形槽5内焊接有扭力弹簧4,且扭力弹簧4的扭臂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4,把手14的侧壁上设有与人体手指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槽,且弧形槽的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层,保证使用过程中手指的舒适度;

主轴1的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滑腔6,且滑腔6中滑动连接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滑板13,滑板13的上侧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2,便于使用者将滑板13滑进滑腔6,主轴1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的开孔15,开孔1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定位槽8,开孔15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纵向设置的转动槽7,且转动槽7与定位槽8相连通设置,开孔1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槽9,且固定槽9与转动槽7相连通设置,主轴1的另一侧连接有凸轴11,主轴1与凸轴11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方式,便于更换损坏零件,凸轴11远离滚轮3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槽9相匹配的固定块10。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人员在使用时,两手抓握主轴1两侧使滚轮3在地面上滚动,达到对腹部的训练目的;单手抓握主轴1中间侧壁进行阻抗训练,获得与哑铃相同的训练效果;手指扣住凹槽12,将滑板13滑进滑腔6,借助扭力弹簧4的弹力将把手14弹出,手掌贴紧主轴1的中间侧壁,四指扣住把手14进行握力训练,获得与握力器相同的训练效果;将其中一个主轴1的凸轴11上的固定块10插入另一个主轴1的开孔15中,并且随着在定位槽8中滑动进入转动槽7,固定块10在转动槽7中滑动进入固定槽9,从而使两主轴1连接在一起,双手分别抓握两主轴1中间侧壁进行阻抗训练,获得与杠铃相同的训练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用法单一的健腹轮改变成同时具有健腹轮、哑铃、杠铃、握力器功能的健身器械,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适合家庭、健身房、大型健身会所等各种场合,市场应用前景广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主轴(1)、两个轴承(2)和两个滚轮(3),且两个滚轮(3)分别通过两个轴承(2)固定连接在主轴(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的正中间外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5),所述条形槽(5)内焊接有扭力弹簧(4),且扭力弹簧(4)的扭臂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4),所述主轴(1)的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滑腔(6),且滑腔(6)中滑动连接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滑板(13),所述主轴(1)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的开孔(15),所述开孔(1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定位槽(8),所述开孔(15)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纵向设置的转动槽(7),且转动槽(7)与定位槽(8)相连通设置,所述开孔(1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槽(9),且固定槽(9)与转动槽(7)相连通设置,所述主轴(1)的另一侧连接有凸轴(11),所述凸轴(11)远离滚轮(3)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槽(9)相匹配的固定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的外壁采用电镀处理工艺,且主轴(1)的中间侧壁上采用滚花加工工艺,所述主轴(1)的两侧套设有防滑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与凸轴(11)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采用滚子轴承,且两个轴承(2)之间的间距在15~20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3)的上侧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4)的侧壁上设有与人体手指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槽,且弧形槽的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主轴、两个轴承和两个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固定连接在主轴上,所述主轴的正中间外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焊接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扭臂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主轴的侧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滑腔,且滑腔中滑动连接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滑板,所述主轴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的开孔,所述开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开孔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纵向设置的转动槽,且转动槽与定位槽相连通设置,所述开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中,该健腹轮不仅具有健腹轮的基本功能,同时具有哑铃、杠铃、握力器的训练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尚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卿程自行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