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4443发布日期:2020-10-02 09:5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进步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得以接受医疗给予的帮助,由于一些突发的疾病或事故而导致手部神经的受损,手部作为人类最常用的劳动器官之一,其功能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设计针对手部的康复训练设备显得尤其重要,手部主要包含五个手指,其主要运动是各个手指的各个关节的屈伸运动,在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中多为攥握训练物以达到手部肌肉的刺激,此种方法中缺少患者自主伸展手部的能力,对于康复训练而言较为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

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置手板,所述置手板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置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训练机构,所述第一训练机构包括第一指环,所述第一指环的外侧壁面与底板通过第一拉伸带连接,所述第一指环与第二指环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第二指环通过第二拉伸带连接于传动机构的外侧壁面,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底板的内侧壁面;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轮,所述主轮转动连接于底板的内侧壁面所述主轮的外侧壁面啮合连接有副轮,所述主轮的外侧壁面缠绕有第二拉伸带;

所述主轮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盘簧,所述盘簧与第二拉伸带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指环的数量为五个,第二指环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置手板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内侧壁面卡接有弹性卡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设置的拉伸带增强阻力的同时帮助患者将手指舒展,以解决在常见训练中,由于患者无法自行舒展手指而导致康复训练的缓慢,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套在患者手指外侧的指环,当患者进行攥握时,第一拉伸带与第二拉伸带在弹性作用下将第一指环与第二指环向靠近底板方向拉伸,向患者手指施加一个反向与其攥握方向的力,设置的拉伸带增强阻力的同时帮助患者将手指舒展,以解决在常见训练中,由于患者无法自行舒展手指而导致康复训练的缓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传动机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置手板,21、卡扣,22、卡带,3、连杆,4、第一训练机构,41、第一指环,42、第一拉伸带,5、第二指环,6、牵引绳,7、第二拉伸带,8、传动机构,81、主轮,82、副轮,83、盘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置手板2,置手板2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杆3,连杆3远离置手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训练机构4,第一训练机构4包括第一指环41,第一指环41的外侧壁面与底板1通过第一拉伸带42连接,第一指环41与第二指环5通过牵引绳6连接,第二指环5通过第二拉伸带7连接于传动机构8的外侧壁面,传动机构8安装于底板1的内侧壁面,患者尝试攥握时,第一指环41在连杆3的连接下在置手板2的内侧壁面进行转动,第一拉伸带42予以患者的攥握力以反向力,增加阻力,当攥握结束后再第一拉伸带42的弹性作用下,时第一指环41恢复如图1所示位置;

传动机构8包括主轮81,主轮81转动连接于底板1的内侧壁面主轮81的外侧壁面啮合连接有副轮82,主轮81的外侧壁面缠绕有第二拉伸带7,当患者尝试攥握时,第二指环5离开底板1的上侧壁面,第二拉伸带7从底板1的内侧被拉出,如图2所示,当第二拉伸带7被拉出时,第二拉伸带7搭接于副轮82的外侧壁面,带动主轮81做逆时针转动;

主轮81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盘簧83,盘簧83与第二拉伸带7固定连接,当攥握结束后,在盘簧83的弹性作用下,使第二拉伸带7在主轮81的外侧壁面欲做顺时针转动,即使被拉出的第二拉伸带7重新缠绕在主轮81的外侧壁面;

第一指环41的数量为五个,第二指环5的数量为四个,由于拇指长度较短小,可直接套于第一指环41的内侧壁面进行训练;

置手板2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卡扣21,卡扣21的内侧壁面卡接有弹性卡带22,患者将手指以此伸入第一指环41与第二指环5的内侧壁面,将手背部贴紧与置手板2的上侧壁面紧密贴合,将卡带22覆盖于手掌之上,将一段卡接于卡扣21的内侧壁面,上述操作完成手掌及手指的固定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本装置在使用时,患者将手指以此伸入第一指环41与第二指环5的内侧壁面,将手背部贴紧与置手板2的上侧壁面紧密贴合,将卡带22覆盖于手掌之上,将一段卡接于卡扣21的内侧壁面,上述操作完成手掌及手指的固定操作;

患者尝试攥握时,第一指环41在连杆3的连接下在置手板2的内侧壁面进行转动,第一拉伸带42予以患者的攥握力以反向力,增加阻力,当攥握结束后再第一拉伸带42的弹性作用下,时第一指环41恢复如图1所示位置;

同理当患者尝试攥握时,第二指环5离开底板1的上侧壁面,第二拉伸带7从底板1的内侧被拉出,如图2所示,当第二拉伸带7被拉出时,第二拉伸带7搭接于副轮82的外侧壁面,带动主轮81做逆时针转动,当攥握结束后,在盘簧83的弹性作用下,使第二拉伸带7在主轮81的外侧壁面欲做顺时针转动,即使被拉出的第二拉伸带7重新缠绕在主轮81的外侧壁面,此时第二拉伸带7对第二指环42施加靠近底板1的拉力,使第二指环42复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置手板(2),所述置手板(2)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杆(3),所述连杆(3)远离置手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训练机构(4),所述第一训练机构(4)包括第一指环(41),所述第一指环(41)的外侧壁面与底板(1)通过第一拉伸带(42)连接,所述第一指环(41)与第二指环(5)通过牵引绳(6)连接,所述第二指环(5)通过第二拉伸带(7)连接于传动机构(8)的外侧壁面,所述传动机构(8)安装于底板(1)的内侧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8)包括主轮(81),所述主轮(81)转动连接于底板(1)的内侧壁面,所述主轮(81)的外侧壁面啮合连接有副轮(82),所述主轮(81)的外侧壁面缠绕有第二拉伸带(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81)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盘簧(83),所述盘簧(83)与第二拉伸带(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环(41)的数量为五个,第二指环(5)的数量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手板(2)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卡扣(21),所述卡扣(21)的内侧壁面卡接有弹性卡带(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置手板,置手板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置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训练机构,第一训练机构包括第一指环,第一指环与第二指环通过牵引绳连接,第二指环通过第二拉伸带连接于传动机构的外侧壁面,传动机构安装于底板的内侧壁面,当患者进行攥握时,拉伸带在弹性作用下将第一指环与第二指环向靠近底板方向拉伸,向患者手指施加一个反向与其攥握方向的力,设置的拉伸带增强阻力的同时帮助患者将手指舒展,以解决在常见训练中,由于患者无法自行舒展手指而导致康复训练的缓慢。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伟;郑丹丹;郑丽娜;项洋;李鑫;齐凤;张艳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四平市肿瘤医院、四平市消化病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