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8065发布日期:2021-03-23 11:0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的健康和身形,因此一有时间就会出入健身产所,有些人则会买一些简易的器械放置在家中进行训练,健身器械有多种可以满足不同部位的肌肉群训练。

目前市面上背部肌肉训练器无法调节靠板的距离,无法使得所有人都可以通过靠板来直立坐姿,因此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转动臂在复位时容易与器械本身发生刚性碰撞,一方面影响器械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因撞击噪音影响使用体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包括呈“h”形结构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固定焊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杆,且支撑座的一侧焊接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上方固定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与主杆之间通过“t”形结构的支撑杆相连,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对应座椅的位置处设置有靠板,且支撑杆与靠板之间通过调节机构相连,两根所述主杆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臂,且两根主杆的外侧位于三分之一处均固定有与转动臂相配合的缓冲机构,两个所述转动臂的末端均固定有固定柱,且两个所述转动臂的前端均固定有握把,所述固定柱的外部套接有配重盘;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焊接固定于主杆外侧的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上方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的下方连接有贯穿缓冲座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外部位于压块和缓冲座的之间位置处套接有缓冲弹簧;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支撑杆相固定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插设有活动杆,且套管的内侧固定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套管的内侧对应第一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齿轮,且套管的外侧对应第二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其相连的旋钮,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有贯穿固定片和第一齿轮的丝杆,且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与靠板转动相连的连接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径大于丝杆的外径,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对应贯穿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丝杆表面丝牙相适配的螺纹孔,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采用锥齿轮,且两者啮合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套管的内侧对应滑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块的表面呈弧形结构,且压块与导杆之间转动相连,所述缓冲座的上表面与导杆的连接处开设有供其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径小于缓冲弹簧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杆的末端设置有与缓冲座内侧相贴合的限位杆,所述缓冲座的内侧对应限位杆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导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握把的外部包裹有防滑套,防滑套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颗粒状的防滑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与连接座的底部均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厚度为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对靠板的距离进行调节,满足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使得训练者在训练时可以确保坐姿的直立和挺拔,提升背部肌肉群的训练效果,增加了实用性,通过缓冲机构的反弹力度来起到缓冲效果,避免刚性接触容易导致器械受损的问题,同时刚性撞击产生的碰撞声也会影响周围训练者的反感,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的侧视图;

图4为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连接座;3、支撑杆;4、座椅;5、调节机构;51、套管;52、第一齿轮;53、固定片;54、丝杆;55、活动杆;56、连接块;57、滑轨;58、旋钮;59、第二齿轮;6、靠板;7、握把;8、转动臂;9、配重盘;10、固定柱;11、主杆;12、压块;13、缓冲弹簧;14、缓冲座;15、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体育训练用背肌训练器,包括呈“h”形结构的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上方固定焊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杆11,且支撑座1的一侧焊接固定有连接座2,支撑座1与连接座2的底部均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厚度为1cm,可以与地面完美贴合,避免在训练时因晃动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连接座2的一端上方固定设置有座椅4,座椅4与主杆11之间通过“t”形结构的支撑杆3相连,支撑杆3的一侧对应座椅4的位置处设置有靠板6,且支撑杆3与靠板6之间通过调节机构5相连,两根主杆11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臂8,且两根主杆11的外侧位于三分之一处均固定有与转动臂8相配合的缓冲机构,两个转动臂8的末端均固定有固定柱10,且两个转动臂8的前端均固定有握把7,固定柱10的外部套接有配重盘9,握把7的外部包裹有防滑套,防滑套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颗粒状的防滑凸起,可以在抓取时起到防滑的效果,避免因手滑导致肌肉拉伤等一些安全问题。

缓冲机构包括焊接固定于主杆11外侧的缓冲座14,缓冲座14的上方设置有压块12,压块12的下方连接有贯穿缓冲座14的导杆15,导杆15的外部位于压块12和缓冲座14的之间位置处套接有缓冲弹簧13,压块12的表面呈弧形结构,且压块12与导杆15之间转动相连,缓冲座14的上表面与导杆15的连接处开设有供其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径小于缓冲弹簧13的外径,训练时,训练员将合适的配重盘9套接在固定柱10上,同时对其进行固定,完成后坐在座椅4上,背部贴靠靠板6,双手抓住握把7,调整好呼吸状态开始下拉,下拉过程中转动臂8呈跷跷板运动,将配重盘9翘起,在达到一定高度时,缓慢受力,使得配重盘9通过自身重量缓慢下降,周而复始重复这个动作可以对背部的肌肉群进行有效训练,另外配重盘9在下降过程中会带动转动臂8贴合弧形结构的压块12,压块12受力后会带动导杆15下移,同时压块12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缓冲弹簧13施力,缓冲弹簧13受力后会产生形变,其受力呈度越大自身的反弹力就越大,通过反弹的力度来起到缓冲效果,避免刚性接触容易导致器械受损的问题,同时刚性撞击产生的碰撞声也会影响周围训练者的反感,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导杆15的末端设置有与缓冲座14内侧相贴合的限位杆,缓冲座14的内侧对应限位杆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导槽,导杆15下移时可以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导槽起到限位的效果。

调节机构5包括与支撑杆3相固定的套管51,套管51的一端插设有活动杆55,且套管51的内侧固定有固定片53,固定片5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2,套管51的内侧对应第一齿轮5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齿轮59,且套管51的外侧对应第二齿轮59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其相连的旋钮58,活动杆55的一端固定有贯穿固定片53和第一齿轮52的丝杆54,且活动杆55的另一端固定有与靠板6转动相连的连接块56,固定片53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径大于丝杆54的外径,在训练时因体型问题碰不到靠板6时,转动旋钮58,旋钮58转动后会带动第二齿轮59转动,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9均采用锥齿轮,且两者啮合相连,因此第一齿轮52会随着第二齿轮59的转动而转动,第一齿轮52的表面对应贯穿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丝杆54表面丝牙相适配的螺纹孔,进而旋转时丝杆54会沿螺纹孔的螺纹方向进行一端,从而可以通过其缩进和延伸的长度来达到调节作用,满足不同体型的训练者实用,增加了实用性,且具有调节方便的优点。

活动杆55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57,套管51的内侧对应滑轨57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滑槽,活动杆55在缩进和延伸时可以通过滑轨57沿滑槽的方向行经,增加了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训练前根据自身体型对靠板6进行调节,转动旋钮58,旋钮58转动后会带动第二齿轮59转动,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9均采用锥齿轮,且两者啮合相连,因此第一齿轮52会随着第二齿轮59的转动而转动,第一齿轮52的表面对应贯穿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丝杆54表面丝牙相适配的螺纹孔,进而旋转时丝杆54会沿螺纹孔的螺纹方向进行一端,从而可以通过其缩进和延伸的长度来达到调节作用,满足不同体型的训练者实用,增加了实用性,且具有调节方便的优点;

训练时,训练员将合适的配重盘9套接在固定柱10上,同时对其进行固定,完成后坐在座椅4上,背部贴靠靠板6,且具有调节方便的优点双手抓住握把7,调整好呼吸状态开始下拉,下拉过程中转动臂8呈跷跷板运动,将配重盘9翘起,在达到一定高度时,缓慢受力,使得配重盘9通过自身重量缓慢下降,周而复始重复这个动作可以对背部的肌肉群进行有效训练,另外配重盘9在下降过程中会带动转动臂8贴合弧形结构的压块12,压块12受力后会带动导杆15下移,同时压块12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缓冲弹簧13施力,缓冲弹簧13受力后会产生形变,其受力呈度越大自身的反弹力就越大,通过反弹的力度来起到缓冲效果,避免刚性接触容易导致器械受损的问题,同时刚性撞击产生的碰撞声也会影响周围训练者的反感,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