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自由度飞行游乐设备中行走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3502发布日期:2022-04-09 08:5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自由度飞行游乐设备中行走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六自由度飞行游乐设备中行走总成。


背景技术:

2.在游乐设备中,为了实现客舱的自动行走,因此设计了行走总成。
3.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行走总成包括:包括:行走导轨、行走轮机构以及行走驱动机构;行走导轨安装在悬吊架上方,行走导轨上安装有行走轮机构,行走导轨导向行走轮机构行走,在悬吊架上安装有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轮机构在行走导轨上行走。虽然能够实现在行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行走轮机构在行走导轨上行走,但是该行走总成的缺点为;
4.行走轮机构仅仅是设置在行走导轨的一侧,由于下方行走轮机构下方需要悬吊座舱,也就是行走轮机构仅仅分布在行走导轨两侧,不能实现在竖直方向上行走导轨对行走轮机构的限位作用,导致行走轮机构在行走导轨上不稳定,容易出现行走轮机构相对行走导轨上下跳动,从而导致行走轮机构在行走导轨上运行不稳定。
5.同时,中国专利也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822030590.9的飞行影院观影设备及飞行影院,该观影设备包括:轨道车,所述轨道车包括车架、行走轮、导向轮和驱动机构,所述车架包括两条第一纵梁、多条第一横梁和两条端梁,两条所述第一纵梁平行设置,多条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两条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端梁与所述第一纵梁的端面连接并连接两条所述第一纵梁,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导向轮均与所述端梁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的中部,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行走轮和所述导向轮均可沿所述轨道滑动,虽然该观影设备,实现了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实现所述行走轮和所述导向轮均可沿所述轨道滑动,但是该观影设备仍然存在的问题为:并没有解决如何保证行走轮和导向轮在轨道上稳定行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六自由度飞行游乐设备中行走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行走轮机构容易与行走导轨脱离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飞行游乐设备中行走总成,包括:行走导轨、行走轮机构以及行走驱动机构;行走导轨安装在悬吊架上方,行走导轨上安装有行走轮机构,行走导轨导向行走轮机构行走,在悬吊架上安装有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轮机构在行走导轨上行走;行走轮机构有若干对,每对行走轮机构分布在行走导轨两侧;行走轮机构包括:行走架、上行走轮、下行走轮以及侧行走轮,行走架安装在悬吊架上,行走架上安装有能转动的上行走轮、下行走轮以及侧行走轮,上行走轮、下行走轮以及侧行走轮均与行走导轨相切。
9.优选的是,每对行走轮机构之间通过杆连接机构连接,杆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悬吊
架。保证了每对行走轮机构能够将整个行走导轨环抱在一起,实现了每对行走轮机构通过连接杆连接,限制行走轮机构从侧方向上与行走导轨脱离。
10.优选的是,行走架包括:c型架、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中间支撑架,c型架用于安装在悬吊架上,c型架顶部安装上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上行走轮;c型架底部安装下支撑架,下支撑架安装下行走轮;c型架中间安装中间支撑架,中间支撑架安装中间行走轮。实现了在减少c型架材料的同时,保证了c型架的强度,也为上行走轮、下行走轮以及侧行走轮提供了安装基础。
11.优选的是,中间板中心开设有开孔。进一步减少行走架的质量。
12.优选的是,上支撑架以及下支撑架均包括: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以及连接杆,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均位于竖直方向上,第一竖直板与c型架顶部固定,第一竖直板与第二竖直板之间安装有两铰接轴,铰接轴上安装上行走轮或下行走轮,在第一竖直板与第二竖直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以及两铰接轴在第一竖直板上的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为了保证了第一竖直板与第二竖直板连接的强度,因此设计了连接杆,连接杆在第一竖直板上的位置、两铰接轴在第一竖直板上的位置呈现为等腰三角形,且连接杆在第一竖直板上的位置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从而使得上行走轮或下行走轮能够稳定分布在连接杆两侧,从而保证稳定性。
13.优选的是,中间板与第一竖直板平行,连接板以及c型板均与第一竖直板垂直。实现了:c型架和第一竖直板制作过程中,采用整体脱模的方式,实现在模具中一体成型,避免了有连接焊点而导致出现各个部件连接处连接强度不足够的问题,从而既保证了行走架较轻,强度又较大。脱模时,第一竖直板位于上表面,能够保证其他部件能够从模具中拉出。由于第一竖直板主要有承重的功能,因此必须与c型架的一体成型,才能避免连接处脱离的问题,保证第一竖直板与c型架的连接强度。
14.优选的是,中间支撑架包括:固定板以及两水平板,固定板固定至c型架侧壁中部,固定板上立有两水平板,两水平板之间安装中间行走轮。固定板以及两水平板采用一体成型的脱模方式,保证连接强度。
15.优选的是,铰接轴穿过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铰接轴一端插入至限转盖上,限转盖通过螺钉与第二竖直板连接,铰接轴另一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限转盖避免了铰接轴相对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旋转,保证了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相对铰接轴旋转,避免需要带动铰接轴旋转而增加行走轮负荷。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实现了座椅在行走轨道方向上的大位移,大位移也就是移动距离加大,因此设计了行走驱动机构、行走轮机构以及行走导轨,此种设计能够满足旋转驱动装置在行走轨道方向上移动距离不足够的问题,使得满足客舱运行更大的娱乐性。
18.2)行走轮机构有成对分布在行走导轨两侧,且每一行走轮机构均包括:上行走轮、下行走轮以及侧行走轮,实现了三个方向上环抱在行走导轨上,从而实现了每对行走轮机构的侧行走轮从侧面方向配合夹紧行走导轨,每对行走轮机构配合相互限制从侧方向上单个行走轮机构与行走导轨的脱离。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的配合设计,则实现了限制整个行走轮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自我跳动,保证了客舱运行在竖直方向上运行的稳定性,每对行走轮机构侧行走轮也避免了脱轨现象出现,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1中六自由度飞行游乐设备中行走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实施例1中六自由度飞行游乐设备中行走总成的放大图;
22.图3为实施例2中上支撑架或下支撑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实施例2中第一竖直板或第二竖直板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现有技术中行走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实施例1中一对行走轮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行走导轨4、行走轮机构5、行走架51、c型架511、中间板5111、连接板5112、c型板5113、上支撑架512、第一竖直板5121、第二竖直板5122、连接杆5123、下支撑架513、中间支撑架514、上行走轮52、下行走轮53、侧行走轮54、防漏装机构55、第一限穿臂551、第二限穿臂552、弹片553、第一销柱554、第二销柱555、安装销556、杆连接机构56。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8.实施例1:
29.如图1、图2以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飞行游乐设备中行走总成,包括:行走导轨4、行走轮机构5以及行走驱动机构;行走导轨4安装在悬吊架上方,行走导轨4上安装有行走轮机构5,行走导轨4导向行走轮机构5行走,在悬吊架上安装有行走驱动机构,行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轮机构5在行走导轨4上行走;行走轮机构5有若干对,每对行走轮机构5分布在行走导轨4两侧;每对行走轮机构5之间通过杆连接机构56连接,杆连接机构56用于连接悬吊架。
30.行走轮机构5包括:行走架51、上行走轮52、下行走轮53以及侧行走轮54,行走架51安装在悬吊架上,行走架51上安装有能转动的上行走轮52、下行走轮53以及侧行走轮54,上行走轮52、下行走轮53以及侧行走轮54均与行走导轨4相切。
31.行走架51包括:c型架511、上支撑架512、下支撑架513和中间支撑架514,c型架511用于安装在悬吊架上,c型架511顶部安装上支撑架512,上支撑架512安装上行走轮52;c型架511底部安装下支撑架513,下支撑架513安装下行走轮53;c型架511中间安装中间支撑架514,中间支撑架514安装中间行走轮。c型架的弯曲设计,实现了呈现环绕在行走导轨侧面外的形状结构,与此同时,也保证了后续c型架上安装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能够稳定支撑在行走导轨架上方和下方,为后续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的安装提供安装基础,中间支撑架实现了将两c型架连接,从而使得两c型架能够稳定连接在一起,保证后续c型架悬吊整个悬吊架、座舱以及乘坐人员等在行走导轨上,实现了减少量c型架之间材料同时保证整个行走架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少了行走架的重量。
32.c型架511包括:一中间板5111、两连接板5112以及两c型板5113,两c型板5113之间通过一中间板5111和两连接板5112连接,两连接板5112分别位于中间板5111上下两侧。中
间板5111中心开设有开孔。
33.上支撑架512以及下支撑架513均包括:第一竖直板5121、第二竖直板5122以及连接杆5123,第一竖直板5121和第二竖直板5122均位于竖直方向上,第一竖直板5121与c型架511顶部固定,第一竖直板5121与第二竖直板5122之间安装有两铰接轴,铰接轴上安装上行走轮52或下行走轮53,在第一竖直板5121与第二竖直板5122之间通过连接杆5123连接,连接杆5123以及两铰接轴在第一竖直板5121上的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中间板5111与第一竖直板5121平行,连接板5112以及c型板5113均与第一竖直板5121垂直。
34.中间支撑架514包括:固定板以及两水平板,固定板固定至c型架511侧壁中部,固定板上立有两水平板,两水平板之间安装中间行走轮。
35.铰接轴穿过第一竖直板5121和第二竖直板5122,铰接轴一端插入至限转盖上,限转盖通过螺钉与第二竖直板5122连接,铰接轴另一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漏装机构55,其他结构不变。
38.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第一竖直板5121或第二竖直板5122上安装有防漏装机构55,防漏装机构55包括:第一限穿臂551、第二限穿臂552以及弹片553,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铰接在第一竖直板5121或第二竖直板5122上,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一端均与连接杆5123紧贴,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另一端分别用于阻碍两铰接轴穿过,在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之间安装有弹片553,弹片553用于保持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处于阻挡铰接轴穿过所在第一竖直板5121或第二竖直板5122的位置。
39.第一限穿臂551上凸出形成有第一销柱554,第一销柱554插入至弹片553第一弯曲端,第二限穿臂552上凸出形成有第二销柱555,第二销柱555插入至弹片553第二弯曲端,从而实现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夹紧后就能限制弹片553脱离,第一限穿臂551形成有供弹片553置入的容纳槽。
40.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被一安装销556穿过,安装销556与所在第一竖直板5121或第二竖直板5122螺纹连接。
41.为了实现连接杆5123能够与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作用,连接杆5123包括:限脱盘、杆体以及螺杆,限脱盘固定至杆体大端,杆体为圆锥台型结构,杆体小端固定至螺杆,螺杆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第二螺母与限脱盘配合夹紧第一竖直板5121和第二竖直板5122。
42.为了保证连接杆5123能够与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紧贴,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上形成有紧贴面,紧贴面与杆体外壁紧贴。
43.第一竖直板5121和第二竖直板5122处的安装步骤包括:首先,将杆体穿过第一竖直板5121和第二竖直板5122,从杆体的小端开始与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转臂紧贴,慢慢地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被挤开,从而使得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转臂旋转到不阻碍铰接轴安装的位置;然后,旋转第二螺母,使得连接杆5123安装到位;最后,安装铰接轴,安装的过程中实现安装上行走轮52或下行走轮53,实现安装。
44.第一竖直板5121和第二竖直板5122处,首先,由于上行走轮52和下行走轮53处经常需要检修,因此需要频繁拆卸和安装上行走轮52和下行走轮53,继而设计了第一竖直板
5121与第二竖直板5122可拆卸安装;然后,为了保证第一竖直板5121和第二竖直板5122连接后的强度,因此设计了连接杆5123,且保证在连接杆5123安装处以及两铰接轴安装处形成等腰三角形,保证了连接后的稳定性;再后,由于连接杆5123随着上行走轮52和下行走轮53经常拆卸而经常拆卸,而连接杆5123安装到位对于第一竖直板5121和第二竖直板5122连接后的强度非常重要,但是会存在常常忘记安装连接杆5123的情况,为了避免此情况发生,因此设计了防漏装机构55,防漏装机构55实现了连接杆5123没有安装时阻碍铰接轴的安装,当连接杆5123安装到位后,杆体通过挤压的方式,使得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旋转到不阻碍安装铰接轴的位置;最后,为了方便安装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之间的弹片553,实现了弹片553被夹在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穿臂552之间,第一限穿臂551中间容纳弹片553,同时凸出形成得第一销柱554和第二销柱555勾住弹片553两端,实现安装销556将第一限穿臂551和第二限转臂安装后即可实现对弹片553的限位安装,简化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
4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