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9069发布日期:2023-05-14 18:3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医疗辅助,尤其涉及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


背景技术:

1、脑卒中后90%患者遗留运动功能障碍,其中60%为重度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增加照顾者负担。患者的偏瘫侧上肢往往难以发挥单侧上肢的实用性功能。脑卒中所致的偏瘫患者在进行康复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偏瘫侧肢体的康复训练情况。研究显示,双侧上肢功能训练,有助于激活患侧运动皮层,提高神经兴奋性,从而促进偏瘫侧上肢功能康复。

2、另外,当面对此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活动诱发阶段,现有技术下仅关注某些特定的运动路线。实际上肢肢体功能的恢复是由各个纬度下不同方向上,从远端到近端,大小肌群的共同作用所组成的。因此,关注更多不同纬度下,非常规类型的运动路线是患者在康复后期运动能力恢复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解决了中枢神经损伤下,利用双侧上肢功能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包括上肢训练组件和下肢训练组件,所述底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中段上设有上肢训练组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下肢训练组件,所述上肢训练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空心的圆弧管,所述圆弧管为90°弯头形状,且直径为40cm,圆弧管的中心点离底座约为1m,所述圆弧管的外表面设有多条等间距凹槽,水平方向的间距为20cm,竖直方向的间距为20cm;所述凹槽在圆弧管的边沿上开设两个豁口,两个所述豁口与圆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设有铁磁性类物质,用于与磁性滑块相吸引;

4、本发明装置中,还包括下肢训练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踏板部件、液压支撑杆和两个力矩弹簧,踏板部件的一端由液压支撑杆提供支撑力,另一端与焊接两个力矩弹簧,所述力矩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支撑架上。

5、优选地,所述上肢训练组件的圆弧管插入设置在支撑架上凸起的固定块后,由紧固扎箍进行固定。

6、优选地,所述踏板部件包括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所述第二踏板的上端与两个力矩弹簧垂直焊接,两个所述力矩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支撑架上相适配后形成一定的夹角α,所述第三踏板通过转动轴与底座相连接,第三踏板和第二踏板、第一踏板通过三联铰接后,所述第一踏板的另一端由液压支撑杆支撑形成的夹角与α相同。

7、优选地,所述液压支撑杆和力矩弹簧组合后最大承载20-40kg。

8、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椭圆形,高为1.4-1.6m,所述底座为椭圆形,且长为80-90cm,所述踏板部件的长宽根据底座相适配,所述踏板部件的踏板材料与底座(4)、支撑架相同,可由pvc材质或钢材,满足一定支撑力。

9、优选地,所述圆弧管的凹槽间隙为2cm,深度为1cm,整体为半弧形,所述圆弧管外径为40cm,内径为36cm,径壁为4cm;所述固定块的直径为35cm。

10、优选地,所述豁口的剖面为方形,凹槽的轨道为方形,且内部上涂有磁性涂料用于吸附磁性滑块。

11、优选地,所述圆弧管为亚克力塑料或碳纤维材料。

12、优选地,所述夹角α为15°-25°。

13、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对称还设有一对椭圆形镜面。

14、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外形不同于以往训练桌:双圆弧管组成的可轴性旋转的操作台。

16、a)功能不同于以往训练桌:可以帮助使用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及活动诱发。

17、b)维度不同于以往训练桌:实现各个方位下的肢体活动训练;通过各个维度下的上肢肢体运动路线,实现矢状面与水平面上的上肢运动。

18、c)磁力吸附,利用不同类型的铁磁性物质提供不同的吸附力,从而对使用者的肌力有着不同的要求。

19、2.镜面安置-镜像刺激。镜面拆除-3d操作台。

20、3.双弧共用-对称式肢体活动训练。

21、4.弧面矩阵-设置运动路线-被动/辅助/主动训练。



技术特征:

1.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包括上肢训练组件和下肢训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中段上设有上肢训练组件,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设有下肢训练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训练组件的圆弧管(1)插入设置在支撑架(2)上凸起的固定块(301)后,由紧固扎箍(3)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部件(5)包括第一踏板(501)、第二踏板(502)和第三踏板(503),所述第二踏板(502)的上端与两个力矩弹簧(7)垂直焊接,两个所述力矩弹簧(7)的一端焊接于支撑架(2)上相适配后形成一定的夹角α,所述第三踏板(503)通过转动轴(8)与底座(4)相连接,第三踏板(503)和第二踏板(502)、第一踏板(501)通过三联铰接后,所述第一踏板(501)的另一端由液压支撑杆(6)支撑形成的夹角与α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撑杆(6)和力矩弹簧(7)组合后最大承载20-4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为椭圆形,高为1.4-1.6m,所述底座(4)为椭圆形,且长为80-90cm,所述踏板部件(5)的长宽根据底座(4)相适配,所述踏板部件(5)的踏板材料与底座(4)、支撑架(2)相同,可由pvc材质或钢材,满足一定支撑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管(1)的凹槽间隙为2cm,深度为1cm,整体为半弧形,所述圆弧管(1)外径为40cm,内径为36cm,径壁为4cm;所述固定块(301)的直径为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的剖面为方形,凹槽的轨道为方形,且内部上涂有磁性涂料用于吸附磁性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管(1)为亚克力塑料或碳纤维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15°-2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对称还设有一对椭圆形镜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双弧旋转式上肢训练器,包括上肢训练组件和下肢训练组件,所述底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中段上设有上肢训练组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下肢训练组件,所述上肢训练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空心的圆弧管,所述圆弧管为90°弯头形状,且直径为40cm,圆弧管的中心点离底座约为1m,所述圆弧管的外表面设有多条等间距凹槽,水平方向的间距为20cm,竖直方向的间距为20cm;所述凹槽在圆弧管的边沿上开设两个豁口,两个所述豁口与圆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设有铁磁性类物质,用于与磁性滑块相吸引。本发明以双圆弧管共用‑对称式肢体活动训练,弧面矩阵设置运动路线实现被动辅助/主动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白钟飞,娄小语,金敏霞,陆佳妮,林建华,祁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