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4995发布日期:2022-08-20 00:2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


背景技术:

2.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术后身体虚弱,行动不便,为加快其康复速度,需要根据其体重判断其能承受的最大力量,在称体重时,若在他人搀扶下上体重秤,则易重心不稳而跌倒,而且若自行上下体重秤,由于体重秤过小,患者独自站在体重秤上借助其它力量更易跌倒,而且上体重秤时,多数患者不能遵循“先上健侧,再上患侧,先下患侧,再下健侧”的正确方式,导致其患肢易受损。
3.称量体重后,判断出患者患肢可以承受的最大力度,然后通过患肢向物体施加压力的方式模仿腿部受到的重力,该压力不能超过其可以承受的最大力度,一般训练方式为患者站立同时用患肢踩踏体重秤进行模拟训练,以避免患者用力过度而受伤,但由于训练时患者需要大量的体力用健侧肢体维持平衡及支撑其身体,导致其浪费其过多体力,降低其训练的强度,不仅训练效果不佳,而且一旦失去平衡还会跌倒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有效的解决了患者称重及训练易受伤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l形板,l形板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右的u形杆,u形杆前后两侧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盒体,两个盒体右端经一个踏板固定连接,踏板上开设有开口朝右且前后方向的卡槽,卡槽的深度小于体重秤的厚度,卡槽的宽度大于体重秤的宽度,踏板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朝左且右侧与卡槽连通的踏槽,踏板后端设有固定带且其前端设有固定环。
6.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既避免了患者受伤的现象,也节约了大量的体力,增加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1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3.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l形板1,l形板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右的u形杆2,u形
杆2前后两侧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盒体3,两个盒体3右端经一个踏板4固定连接,踏板4上开设有开口朝右且前后方向的卡槽5,卡槽5的深度小于体重秤的厚度,卡槽5的宽度大于体重秤的宽度,踏板4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朝左且右侧与卡槽5连通的踏槽6,踏板4后端设有固定带7且其前端设有固定环8。
14.为了使l形板1与u形杆2拆卸连接,所述的u形杆2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插槽,l形板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插杆9,插杆9可与其对应侧的插槽过盈配合且其长度大于u形板的厚度。
15.为了使两个盒体3左右移动,所述的前侧的盒体3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10,转轴10上同轴开设有于外界连通的螺旋槽11,两个盒体3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12,u形杆2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盒体3滑动连接的滑杆13,前侧的滑杆13与螺旋槽11滑动连接。
16.为了限制盒体3的位置,所述的转轴10左端同轴设有蜗轮14,前侧的盒体3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蜗杆15,蜗杆15后端插入盒体3内且与蜗轮14啮合,蜗杆15前端贯穿盒体3且同轴设有手轮。
17.为了避免体重秤从踏槽6滑落,所述的两个踏槽6前后相对且其宽度小于体重秤的长度。
18.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固定带7自由端经魔术贴与其后侧粘合。
1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踏板左端面上设有“称重顺序:先上健侧再上患侧,先下患侧,再下健侧”的提示语,设置两个插杆9均插入插槽内,固定带7脱离固定环8的初始状态,当患者需要称重时,向下按压l形板1并向上拉动u形杆2,使u形杆2脱离插杆9,u形杆2脱离插杆9后,取出两个体重秤前后相对摆放,移动盒体3,使卡槽5扣在两个体重秤上,并使两个体重秤的示数区分别位于对应侧的踏槽6下方;
20.踏板4放置平稳后,打开两个体重秤,由于卡槽5的深度小于体重秤的厚度,踏板4即完全放在两个体重秤上,患者踏在踏板4上即可称量其体重,患者手扶u形杆2根据提示语的提示即可踏上踏板4,两个体重秤示数前后变化值之和即为患者的体重,记录患者体重后患者手扶u形杆2在提示语的提示下即可移动至踏板4下方;
21.若需要增加u形杆2的高度,则顺时针转动蜗杆15,蜗杆15带动蜗轮14顺时针转动,蜗轮14带动转轴10顺时针主动,转轴10带动前侧的滑杆13向上移动,前侧的滑杆13带动u形杆2向上移动,u形杆2带动后侧的滑杆13向上移动,直至u形杆2移动至合适的高度;
22.若患者需要对患肢进行训练,则患者坐在l形板1上,医护人员向上移动u形杆2,当体重秤脱离踏板4后移动u形杆2,使两个插杆9分别插入对应侧的插槽内,当u形杆2下侧壁与l形板1上侧壁接触时,移动一个体重秤,使其示数显示面与卡槽5内底面接触,此时,前后移动该体重秤,使该体重秤的示数显示部位对准患者患肢对应侧的踏槽6,此时,向前拉动固定带7,使其绕过固定环8并向后拉动固定带7,当固定带7绷紧后拉动固定带7自由端,使其通过魔术贴与其固定带7后端粘合,此时,该体重秤被固定在踏板4上,患者即可用患肢踩踏该体重秤进行训练;
23.若需要向右调节踏板4的位置,则顺时针转动手轮,手轮经蜗杆15、蜗轮14带动转轴10顺时针转动,转轴10在前侧的滑杆13导向作用下带动蜗轮14、蜗杆15、手轮、前侧的盒体3向右移动,直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反而反之,若需要向左调节踏板4的位置,则逆时针
转动手轮即可;
24.当患者训练完成后,向上移动u形杆2,使其脱离u形杆2即可。
2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可与l形板拆卸连接的u形杆、两个盒体、踏板、固定带及固定环,患者既可以手扶u形杆上下踏板称重,还可以坐在l形板上进行训练,既避免了患者称体重受伤的现象,也节约了大量的体力,进而增加了训练的强度,增加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包括l形板(1),其特征在于,l形板(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右的u形杆(2),u形杆(2)前后两侧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盒体(3),两个盒体(3)右端经一个踏板(4)固定连接,踏板(4)上开设有开口朝右且前后方向的卡槽(5),卡槽(5)的深度小于体重秤的厚度,卡槽(5)的宽度大于体重秤的宽度,踏板(4)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朝左且右侧与卡槽(5)连通的踏槽(6),踏板(4)后端设有固定带(7)且其前端设有固定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杆(2)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插槽,l形板(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插杆(9),插杆(9)可与其对应侧的插槽过盈配合且其长度大于u形板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其特征在于,前侧的所述盒体(3)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10),转轴(10)上同轴开设有于外界连通的螺旋槽(11),两个盒体(3)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12),u形杆(2)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盒体(3)滑动连接的滑杆(13),前侧的滑杆(13)与螺旋槽(1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10)左端同轴设有蜗轮(14),前侧的盒体(3)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蜗杆(15),蜗杆(15)后端插入盒体(3)内且与蜗轮(14)啮合,蜗杆(15)前端贯穿盒体(3)且同轴设有手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踏槽(6)前后相对且其宽度小于体重秤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7)自由端经魔术贴与其后侧粘合。

技术总结
一种辅助称重训练架,有效的解决了患者称重及训练易受伤的问题;包括L形板,L形板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右的U形杆,U形杆前后两侧壁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盒体,两个盒体右端经一个踏板固定连接,踏板上开设有开口朝右且前后方向的卡槽,卡槽的深度小于体重秤的厚度,卡槽的宽度大于体重秤的宽度,踏板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朝左且右侧与卡槽连通的踏槽,踏板后端设有固定带且其前端设有固定环;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既避免了患者受伤的现象,也节约了大量的体力,增加了康复训练的效果。了康复训练的效果。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27
技术公布日:2022/8/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