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3658发布日期:2022-07-29 23:2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心球训练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掷实心球是一项良好的体育运动,其中,掷实心球列入学校的体育课以及比赛的项目。但是在现阶段的实心球投掷训练以及测试过程中,需要专人使用卷尺对投掷距离进行测量,而且实心球投掷后还要相应的人员将其捡回,这种训练和测试方式对工作人员体力消耗大,而且效率低下,因此研制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固定设置于投掷点两侧端的基台,两个所述基台的截面均为l形,两个所述基台的水平部的自由端设置有传动齿条;两个所述基台上共同的设置有截面为倒立的“u”字形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下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设置有驱动电机,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所述安装板并且端部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传动齿条相适配的传动齿轮;所述移动架的上部设置有红外测距仪以及两个相对称的升降推杆;两个所述升降推杆的伸缩端贯穿所述移动架的顶板并且共同的与收球装置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收球装置包括与两个所述升降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收球箱,所述收球箱背向投掷点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并且底部铰接设置有一个铲球斗,所述收球箱的开口端顶部和所述铲球斗的两侧端之间对称的铰接设置有两个翻转推杆。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基台的竖直部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滑轨,所述移动架的内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块。
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架的上部还设置有蓄电箱,各所述驱动电机、升降推杆、翻转推杆、红外测距仪均与所述蓄电箱电性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架对训练和测试时投掷出的实心球进行位置确定,通过红外测距仪对投掷距离进行测量,并且移动架上的收球装置能够对投掷出的实心球进行自动回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投入,而且提高了训练和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3.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14.图3为收球装置的侧视图;
15.附图标记说明:1、投掷点;2、基台;3、传动齿条;4、滑轨;5、移动架;6、滑块;7、安装板;8、传动齿轮;9、红外测距仪;10、蓄电箱;11、升降推杆;12、收球箱;13、铲球斗;14、翻转推杆;1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图3所示,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固定设置于投掷点1两侧端的基台2,两个所述基台2的截面均为l形。两个所述基台2的水平部的自由端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条3,两个所述基台2的竖直部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一个滑轨4。
17.两个所述基台2上共同的设置有截面为倒立的“u”字形的移动架5,所述移动架5的内侧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4相适配的滑块6。所述移动架5的下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水平的安装板7,两个安装板7上均安装有驱动电机15,各所述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贯穿所述安装板7并且端部固定安装有与对应的所述传动齿条3相适配的传动齿轮8。所述移动架5的上部安装有红外测距仪9以及两个相对称的升降推杆11。
18.两个所述升降推杆11的伸缩端贯穿所述移动架5的顶板并且共同的与收球装置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球装置包括与两个所述升降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收球箱12,所述收球箱12背向所述投掷点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并且底部铰接安装有一个铲球斗13,所述收球箱12的开口端顶部和所述铲球斗13的两侧端之间对称的铰接安装有两个翻转推杆14。
1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架5的上部还安装有蓄电箱10,各所述驱动电机15、升降推杆11、翻转推杆14、红外测距仪9均与所述蓄电箱10电性连接,从而通过蓄电池对各个电气件进行供电。
20.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两个基台之间作为投掷区域,在投球人员投掷实心球之前所述移动架位于两个基台靠近所述投掷点的一端。投球人员在投掷点将实心球掷出后,实心球落于两个基台之间。驱动电机启动使移动架沿两个基台超实心球所在位置做直线运动,实心球位于移动架下方时驱动电机停止,红外线测距仪测量其与安装于投掷点的感应片之间的距离即可换算出实心球的投掷距离。当移动架接近实心球时,两个升降推杆向下伸长,使铲球斗的端部与实心球相接触,两个翻转气缸收缩使铲球斗向上翻转从而将实心球翻铲至集球斗中。之后驱动电机翻转回程至投掷点处,工作人员即可对红外测距仪读数得到投掷成绩,并且将实心球从集球斗中取出。
2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的固定设置于投掷点两侧端的基台,两个所述基台的截面均为l形,两个所述基台的水平部的自由端设置有传动齿条;两个所述基台上共同的设置有截面为倒立的“u”字形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下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设置有驱动电机,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所述安装板并且端部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传动齿条相适配的传动齿轮;所述移动架的上部设置有红外测距仪以及两个相对称的升降推杆;两个所述升降推杆的伸缩端贯穿所述移动架的顶板并且共同的与收球装置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装置包括与两个所述升降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收球箱,所述收球箱背向投掷点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并且底部铰接设置有一个铲球斗,所述收球箱的开口端顶部和所述铲球斗的两侧端之间对称的铰接设置有两个翻转推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台的竖直部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滑轨,所述移动架的内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的上部还设置有蓄电箱,各所述驱动电机、升降推杆、翻转推杆、红外测距仪均与所述蓄电箱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心球投掷训练测试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固定设置于投掷点两侧端的基台,两个所述基台的截面均为L形,两个所述基台的水平部的自由端设置有传动齿条;两个所述基台上共同的设置有截面为倒立的“U”字形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下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设置有驱动电机,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所述安装板并且端部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传动齿条相适配的传动齿轮;所述移动架的上部设置有红外测距仪以及两个相对称的升降推杆;两个所述升降推杆的伸缩端贯穿所述移动架的顶板并且共同的与收球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投入,而且提高了训练和测试效率。而且提高了训练和测试效率。而且提高了训练和测试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英 程春 丁倩楠 李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京海悦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