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
背景技术:2.由于目前孩子们所进食的食物都精细化,导致大量孩子的咀嚼能力和舌体搅拌能力不足,口齿不清。
3.目前,现有的只能训练特殊孩子的下颌运动,无法训练到舌体运动能力及搅拌能力,现有的t棒训练在训练时无法提高孩子的兴趣度。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t棒无法刺激到舌体的运动能力及搅拌能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包括横棒和纵棒,所述横棒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咬合部,所述咬合部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咬合部的外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咬合部的内端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横棒的端部扣合连接,所述横棒的表面设有垂直分布的纵棒,所述纵棒的表面凸起的防滑环。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咬合部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所述横棒和纵棒采用pp材质一体注塑成型。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咬合部的内部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与小孔相连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横棒两端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设有阶梯槽。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料口的边缘处设有加厚圈,所述加厚圈扣合连接在环形槽的表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棒的两端设有可拆卸的咬合部,配合咬合部外端开设有的小孔,方便在婴幼儿或特殊儿童进行咬合训练时放入食物,一方面提高婴幼儿或特殊儿童进行下颌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同时训练到舌体运动能力及搅拌能力。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棒、纵棒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咬合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横棒-1,纵棒-2,咬合部-3,凹槽-4,小孔-5,加料口-6,防滑环-7,放置腔-8,
环形槽-9,阶梯槽-10,加厚圈-11。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包括横棒1和纵棒2,所述横棒1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咬合部3,所述咬合部3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4,所述咬合部3的外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5,所述咬合部3的内端设有加料口6,所述加料口6与横棒1的端部扣合连接,所述横棒1的表面设有垂直分布的纵棒2,所述纵棒2的表面凸起的防滑环7。
18.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咬合部3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所述横棒1和纵棒2采用pp材质一体注塑成型,通过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咬合部3,方便婴幼儿或特殊儿童进行咬合训练,通过采用pp材质制成横棒1、纵棒2,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婴幼儿或特殊儿童使用的安全性。
19.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咬合部3的内部设有放置腔8,所述放置腔8与小孔5相连通,通过在咬合部3的内部设有放置腔8,方便在咬合部3内放置婴幼儿或特殊儿童喜欢的食物,提高婴幼儿或特殊儿童在训练时的兴趣。
20.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横棒1两端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的内壁设有阶梯槽10,通过在横棒1的表面开设有带阶梯槽10的环形槽9,提高咬合部3与横棒1端部连接的稳定性。
21.具体改进地,所述加料口6的边缘处设有加厚圈11,所述加厚圈11扣合连接在环形槽9的表面,通过在加料口6的边缘处设有加厚圈11,方便与横棒1进行拆装,便于在咬合部3内放置食物。
22.本实用新型的横棒-1、纵棒-2、咬合部-3、凹槽-4、小孔-5、加料口-6、防滑环-7、放置腔-8、环形槽-9、阶梯槽-10、加厚圈-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棒1的两端设有可拆卸的咬合部3,配合咬合部3外端开设有的小孔5,方便在婴幼儿或特殊儿童进行咬合训练时放入食物,一方面提高婴幼儿或特殊儿童进行下颌运动时的动机,另一方面能够同时训练到舌体运动能力及搅拌能力。
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婴幼儿或特殊儿童的喜欢的食物放置在咬合部3内的放置腔8内,将咬合部3扣合连接在横棒1两端表面的环形槽9内,然后手持纵棒2放置在婴幼儿或特殊儿童的口中,婴幼儿或特殊儿童通过不断咬和横棒1两端的咬合部3对口腔内肌肉进行锻炼,同时咬合部3内的食物经过挤压沿小孔5渗出,提高婴幼儿或特殊儿童的兴趣。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
要求。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1.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包括横棒(1)和纵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棒(1)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咬合部(3),所述咬合部(3)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4),所述咬合部(3)的外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5),所述咬合部(3)的内端设有加料口(6),所述加料口(6)与横棒(1)的端部扣合连接,所述横棒(1)的表面设有垂直分布的纵棒(2),所述纵棒(2)的表面凸起的防滑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3)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所述横棒(1)和纵棒(2)采用pp材质一体注塑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3)的内部设有放置腔(8),所述放置腔(8)与小孔(5)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棒(1)两端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的内壁设有阶梯槽(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6)的边缘处设有加厚圈(11),所述加厚圈(11)扣合连接在环形槽(9)的表面。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舌体及下颌协调训练结构,包括横棒和纵棒,所述横棒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咬合部,所述咬合部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咬合部的外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咬合部的内端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横棒的端部扣合连接,所述横棒的表面设有垂直分布的纵棒,所述纵棒的表面凸起的防滑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棒的两端设有可拆卸的咬合部,配合咬合部外端开设有的小孔,方便在婴幼儿或特殊儿童进行咬合训练时放入食物,一方面提高婴幼儿或特殊儿童进行下颌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同时训练到舌体运动能力及搅拌能力。力及搅拌能力。力及搅拌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际英 李红霞 张舒晨 任丽娜 严焱文 陈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