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状网球捡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5277发布日期:2023-06-08 15:0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状网球捡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捡球设备,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筒状网球捡球器。


背景技术:

1、网球运动集优美与竞技于一体,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比赛之一。为方便网球训练,常配置大量网球进行发球、接球训练,避免每打完一球必须重新捡球造成训练中断而降低训练效率。网球训练时,训练完的大量网球随机散落于近700平米的球场,需要专门捡球收集。多而散的网球若徒手一个一个去捡,势必浪费时间,且捡球动作必须弯腰,损耗体力,对腰椎健康不利。而且网球数量多,双手一般最多拿6个球,每捡完6个球还要徒步拿球将网球集中放置在收纳处,既麻烦又浪费时间还消耗体力,因此筒状网球捡球器应运而生。

2、目前,市场上存在各式各样的筒状网球捡球器,要么是结构复杂的机械式捡球车,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且购买成本高;要么是单筒式捡球器,其结构简单,但容量有限,发球、接球训练时,大量的网球散落于球场各处,需频繁往返捡球点与网球放置点,消耗用户的体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增加单次捡球的数量,提升捡球效率的筒状网球捡球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筒状网球捡球器,包括拾球筒、储球筒和连接筒,所述储球筒通过连接筒与拾球筒连通,拾球筒远离连接筒的一端设有防止网球掉出的拾球机构,网球通过拾球机构进入拾球筒,再由连接筒进入储球筒。

3、具体的,所述拾球机构为弹性挡片,弹性挡片与拾球筒的侧壁连接,多个弹性挡片呈环形分布。

4、具体的,所述拾球机构为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两端与拾球筒的侧壁固定连接。

5、具体的,所述储球筒不少于两个。

6、具体的,所述储球筒包括第一球筒和第二球筒,所述第二球筒通过第一球筒与拾球筒连接,所述第一球筒的顶端向连接第二球筒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7、具体的,还包括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设于连接筒上,所述防堵机构包括设于连接筒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连接筒连接有按压块。

8、具体的,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弹簧。

9、具体的,所述拾球筒远离拾球机构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或收集袋。

10、具体的,所述拾球筒或储球筒上设有把手。

11、具体的,所述拾球筒上设有背带。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拾球筒对准网球,轻轻向下推动拾球筒,网球挤压拾球机构从而进入拾球筒,弹性挡片复位,能避免网球掉出,操作简便,拾球筒和储球筒均由透明材料,能直观地观察捡球数量,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增加单次捡球的数量,提升捡球效率,能解决网球爱好者或网球运动员在网球多球练习时捡球麻烦多和捡球效率低的问题,减少捡球所消耗的体力和时间,进而提高训练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筒状网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拾球筒(1)、储球筒(2)和连接筒(3),所述储球筒(2)通过连接筒(3)与拾球筒(1)连通,拾球筒(1)远离连接筒(3)的一端设有防止网球掉出的拾球机构(4),网球通过拾球机构(4)进入拾球筒(1),再由连接筒(3)进入储球筒(2);所述拾球机构(4)为弹性挡片(41),弹性挡片(41)与拾球筒(1)的侧壁连接;所述拾球机构(4)为弹性绳(42),所述弹性绳(42)的两端与拾球筒(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储球筒(2)不少于两个;所述储球筒(2)包括第一球筒(21)和第二球筒(22),所述第二球筒(22)通过第一球筒(21)与拾球筒(1)连接,所述第一球筒(21)的顶端向连接第二球筒(22)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网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堵机构(5),所述防堵机构(5)包括设于连接筒(3)内的转动杆(51),所述转动杆(51)连接有连接轴(52),所述连接轴(52)贯穿连接筒(3)连接有按压块(5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状网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2)上套设有弹簧(5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网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球筒(1)远离拾球机构(4)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盖板(6)或收集袋(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网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球筒(1)或储球筒(2)上设有把手(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网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球筒(1)上设有背带(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筒状网球捡球器,包括拾球筒、储球筒和连接筒,所述储球筒通过连接筒与拾球筒连通,拾球筒远离连接筒的一端设有防止网球掉出的拾球机构,网球通过拾球机构进入拾球筒,再由连接筒进入储球筒;本技术提供的筒状网球捡球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增加单次捡球的数量,提升捡球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宸睿,何雅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市二中初中部
技术研发日:2022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