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尖陀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7910发布日期:2023-11-06 16:3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尖陀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智力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尖陀螺及其及智能编程系统。


背景技术:

1、指尖陀螺已经成为市场比较喜爱的玩具之一。指尖陀螺通常只能实现惯性转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新鲜感。现有技术也有一些可以发光的指尖陀螺,但是现有技术指尖陀螺的放光通常都是预先固定的发光模式,并不方便用户设置或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尖陀螺及其智能编程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指尖陀螺功能较为简单,不方便调整发光的缺点。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尖陀螺,包括主体、支撑部和转动部,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转动部固定于主体,主体和支撑部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指尖陀螺还包括:

3、多个led灯,设置于主体;

4、至少一个按钮、设置于主体,用于产生发光控制信号;

5、主板,连接所述按钮和led灯,所述主板根据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控制led灯的发光。

6、可选的,所述led灯的发光在所述指尖陀螺转动时形成一种或多种图案。

7、可选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图案包括数字、字母或符号。

8、可选的,主板包括蓝牙芯片,所述蓝牙芯片基于按钮的按压产生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led灯发光,所述led灯发光并在指尖陀螺转动时显示第一灯效图案。

9、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按钮包括两个,所述两个按钮通过组合按键的方式产生不同的发光控制信号。

10、可选的,所述蓝牙芯片还通过蓝牙通讯从外部终端接收遥控指令,所述蓝牙芯片基于所述遥控指令产生第二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led灯发光,所述led灯发光并在指尖陀螺转动时显示第二灯效图案。

11、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至少三个扇叶,所述按钮设置于至少一个扇叶,所述多个led灯沿指尖陀螺的转轴径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叶。

12、可选的,所述多个led灯沿直线或弧线排列。

13、可选的,进一步包括电池,用于为主板和led灯供电。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编程系统,包括外部终端以及上述的任一一种指尖陀螺,所述外部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所述指尖陀螺,所述外部终端用于运行编程操作界面,所述编程操作界面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控件用于关联设置所述按钮的功能或关联设置所述发光控制信号。

15、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尖陀螺及其智能编程系统,所述指尖陀螺包括主体、支撑部和转动部,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转动部固定于主体,主体和支撑部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指尖陀螺还包括多个led灯,设置于主体;至少一个按钮、设置于主体,用于产生发光控制信号;主板,连接所述按钮和led灯,所述主板根据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控制led灯的发光。本实施例的指尖陀螺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控制选择发光,提高了用户的动手能力。本实施例的智能编程系统采用指尖陀螺作为编程界面中单元控件的实体关联对象,增加了用户进行编程的实体操作体验,而且灯光的图案显示信息和编程过程或结果结合,增加了编程过程的乐趣。



技术特征:

1.一种指尖陀螺,包括主体、支撑部和转动部,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转动部固定于主体,主体和支撑部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尖陀螺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的发光在所述指尖陀螺转动时形成一种或多种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主板包括蓝牙芯片,所述蓝牙芯片基于按钮的按压产生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led灯发光,所述led灯发光并在指尖陀螺转动时显示第一灯效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芯片还通过蓝牙通讯从外部终端接收遥控指令,所述蓝牙芯片基于所述遥控指令产生第二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led灯发光,所述led灯发光并在指尖陀螺转动时显示第二灯效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至少三个扇叶,所述按钮设置于至少一个扇叶,所述多个led灯沿指尖陀螺的转轴径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扇叶,所述多个led灯沿直线或弧线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陀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电池,用于为主板和led灯供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尖陀螺,所述指尖陀螺包括主体、支撑部和转动部,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转动部固定于主体,主体和支撑部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指尖陀螺还包括多个设置于主体的LED灯;至少一个设置于主体按钮,用于产生发光控制信号;主板,连接所述按钮和LED灯,所述主板根据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控制LED灯的发光。本实施例的指尖陀螺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控制选择发光,提高了用户的动手能力。本实施例的智能编程系统采用指尖陀螺作为编程界面的实体关联对象,增加了用户进行编程的实体操作体验,而且灯光的图案显示信息和编程过程或结果结合,增加了编程过程的乐趣。

技术研发人员:吕松,杨亚明,汤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恩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