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8353发布日期:2023-06-03 14:2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平衡康复训练,具体为一种平衡训练器。


背景技术:

1、因为大脑组织发育障碍、小脑功能失调及由此弓起的其他系统的机能改变,会让脑瘫患儿出现平衡功能的异常,即平衡功能障碍,会对脑瘫患儿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的平衡功能,目前可通过平衡板站立重心训练来达到训练患者重心转移能力,提高躯体平衡协调能力,其通过让患儿站立在平衡板上纵向或横向移动且使患儿通过重心转移而始终站立在平衡板上。

2、现有的平衡板缺少对患儿训练时的束缚保护装置,使得患儿在平衡板上训练时倘若没有家长时刻手扶,患儿容易发生栽倒的问题,且目前在患儿站立平衡板时由于平衡板呈倾斜状态,使得不便于患儿站立上去,而将平衡板保持水平状态能够方便患儿站立上去。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衡训练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平衡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凹槽内前后两侧分别连通有弧形槽,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相对侧固定有一个踏板,踏板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插槽,底座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插杆,插杆的后侧可插入插槽内,底座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上下方向的支柱,支柱上固定有连接带,四个连接带的自由端固定有一个束带。

5、可选的,所述束带的一侧固定有勾面魔术贴,束带的另一侧固定有毛面魔术贴,勾面魔术贴可与毛面魔术贴粘合。

6、可选的,前后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柱上固定有一个顶板,顶板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板,两个滑板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弧形护杆。

7、可选的,两个所述顶板的相背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两个抵紧螺栓的相对侧可分别与对应的滑板接触。

8、可选的,所述插杆的前侧固定有推杆,底座上开设有前后方向的限位槽,推杆底部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9、可选的,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弹簧,两个弹簧的相背端分别与弧形槽的左右两侧连接。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衡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平衡训练器,通过底座、弧形槽、滑块和踏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患儿站立在踏板上进行重心转移训练,提高躯体平衡协调能力,且插杆可插入到插槽内,从而起到对踏板的限位作用,使得患儿在站上踏板时,踏板上表面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便于患儿站立上去,通过支柱、连接带和束带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在进行平衡训练时将束带束缚在患儿腰部,且患儿竖直站立时连接带处于放松状态,当患儿在平衡训练失控即将栽倒时,对应侧的连接带绷紧,避免患儿栽倒,起到束缚保护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衡训练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凹槽内前后两侧分别连通有弧形槽(2),弧形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两个滑块(3)的相对侧固定有一个踏板(4),踏板(4)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插槽,底座(1)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插杆(5),插杆(5)的后侧可插入插槽内,底座(1)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上下方向的支柱(6),支柱(6)上固定有连接带(7),四个连接带(7)的自由端固定有一个束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8)的一侧固定有勾面魔术贴,束带(8)的另一侧固定有毛面魔术贴,勾面魔术贴可与毛面魔术贴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前后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柱(6)上固定有一个顶板(9),顶板(9)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滑板(10),两个滑板(10)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弧形护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板(9)的相背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12),两个抵紧螺栓(12)的相对侧可分别与对应的滑板(10)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的前侧固定有推杆(13),底座(1)上开设有前后方向的限位槽,推杆(13)底部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弹簧(14),两个弹簧(14)的相背端分别与弧形槽(2)的左右两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训练器,涉及平衡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凹槽内前后两侧分别连通有弧形槽,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相对侧固定有一个踏板,踏板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插槽,底座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插杆,插杆的后侧可插入插槽内,底座的四角处分别固定有上下方向的支柱,支柱上固定有连接带。该平衡训练器,通过底座、弧形槽、滑块和踏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患儿站立在踏板上进行重心转移训练,提高躯体平衡协调能力,且插杆可插入到插槽内,从而起到对踏板的限位作用,使得患儿在站上踏板时,踏板上表面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便于患儿站立上去。

技术研发人员:翟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翟彬彬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