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0635发布日期:2023-07-27 21:0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壶铃,具体为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


背景技术:

1、壶铃是健身锻炼时经常使用一种健身器材,它可以全面提高整体的爆发力,所以深受人们的喜受,所以人们也会在家里准备,当人们在健身时,还会使用哑铃雕塑自己手壁,而常规的壶铃和哑铃都是独立的健身器材,需要单独放置和收纳,但是,对于家里空间较小的家庭来说,放置较多的健身器材不但占用空间,有时还会显得凌乱,但是常规的壶玲虽然体积大些,但是也不能对哑铃进行收纳,更没有设置可以收纳哑铃的装置,无法实现将哑铃和壶铃结合在一起,便于收纳的目的。

2、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2年10月25日,公布了一种可调节的壶铃转换器(公开号:cn217645759u),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换器本体由把手、连接杆、安装管和定位板组成,把手通过连接杆可以和安装管进行连接,安装机构中的配重盘套至安装管上,形成壶铃形状,通过连接杆将把手更换成哑铃杆,可以形成哑铃形状,从而方便壶铃和哑铃之间的转换。”此现有技术的需要使用哑铃形状时,将把手101通过连接杆102从安装管103上取下,将把手101更换成哑铃杆,并在哑铃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相同的安装管103即可,从而方便在壶铃和哑铃之间进行转变,通过定位块204和配重盘201上的定位槽205配合,方便对每个配重盘201进行固定,提升转换器本体1的使用安全性。,此现有技术的哑铃结构较复杂,操作过程也极为繁琐,拆装便捷度不高,更换配重的效率较低,使得用户极易失去锻炼的兴趣,从而达不到训练的要求及效果。且,此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哑玲壶铃不能同时使用。

3、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在铃上设有收纳哑铃的结构,平时哑铃部分作为壶铃本体的配重部分使用,当需要使用哑铃进行锻炼时,将哑铃部分取下来使用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在壶铃本体上设有一个贯穿壶铃本体两侧的柱状通孔,使通孔内可以插扣哑铃部分,平时哑铃部分作为壶铃本体的配重部分使用,当需要使用哑铃进行锻炼时,将哑铃部分取下来使用即可。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包括壶铃本体和哑铃部分,所述壶铃本体为常规壶铃结构,并在壶铃本体上设有一个贯穿壶铃两侧的柱状通孔,且通孔的直径与哑铃杆相适配,使哑铃杆可以插扣在通孔内;所述哑铃部分为常规哑铃结构,并在哑铃杆的两端设有外螺纹,在配重片上设有带内螺纹的凹槽,使哑铃杆穿过壶铃本体上的通孔后配重片可以旋拧在哑铃杆两端,起到将哑铃部分固定在壶铃本体上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在壶铃本体上设有一个贯穿壶铃本体两侧的柱状通孔,使通孔内可以插扣哑铃部分,平时哑铃部作为壶铃本体的配重部分使用,当需要使用哑铃进行锻炼时,将哑铃部分取下来使用即可。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完美的将哑铃收纳在壶铃上,既不影响壶铃的正常使用,还能当作壶铃的配重部分,而哑铃又可以当作独立的部分使用,设计巧妙,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包括壶铃本体和哑铃部分,其特征是:所述壶铃本体上设有一个贯穿壶铃两侧的柱状通孔,且通孔的直径与哑铃杆相对应,使哑铃杆可以插扣在通孔内;所述哑铃部分为常规哑铃结构,并在哑铃杆的两端设有外螺纹,在配重片上设有带内螺纹的凹槽,使哑铃杆穿过壶铃本体上的通孔后配重片可以旋拧在哑铃杆两端,起到将哑铃部分固定在壶铃本体上的作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名称是一种带哑铃部分的壶铃,涉及一种壶铃,包括壶铃本体和哑铃部分,所述壶铃本体为常规壶铃结构,并在壶铃本体上设有一个贯穿壶铃两侧的柱状通孔,且通孔的直径与哑铃杆相对应,使哑铃杆可以插扣在通孔内;所述哑铃部分为常规哑铃结构,并在哑铃杆的两端设有外螺纹,在配重片上设有带内螺纹的凹槽,使哑铃杆穿过壶铃本体上的通孔后配重片可以旋拧在哑铃杆两端,起到将哑铃部分固定在壶铃本体上的作用。平时可以将哑铃部分穿过通孔固定在壶铃本体上,当作配重部分使用,当需要使用哑铃进行锻炼时,可以将哑铃部分取下来单独使用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艾诗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诗雅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