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5580发布日期:2023-08-18 08:3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康复工具,具体是一种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衰弱患者唇部闭合不完全,口腔及舌部肌肉力量进行性下降,进食和咀嚼运动受到影响,再加上疾病和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吞咽障碍的发生。吞咽障碍分为口咽吞咽障碍和食管吞咽障碍,两者箱壁口咽吞咽障碍发生率更高,其并发症更严重。据调查显示:社区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13-22%。吞咽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2、口腔神经肌肉训练是基于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和修复能力,通过刺激口腔内膜向脑干和大脑皮层输入感觉信号,促使相关的感觉运动神经元和病变神经末梢形成新的传导通道,重新建立起运动反射弧,以促进患者唇部闭合,增强舌肌推动力,进而达到对老年患者口腔肌肉的训练。

3、现有技术中,针对于患者口腔神经肌肉训练的器械很多,大多为口插式训练器,通过对口插式训练器的插拔动作,以实施对口腔神经肌肉的锻炼,达到康复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口插式训练器多为弹性硅胶材质,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口插式训练器的弹力明显降低,造成对患者的口腔神经肌肉的锻炼效果也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口插式训练器进行改造,以提高长时间使用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口插式训练器训练效果降低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能够针对长时间对口腔神经肌肉进行康复,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包括唇挡,所述唇挡整体呈半圆弧片状,所述唇挡的片体中段位置设置有弹力支片,所述弹力支片沿着唇挡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力支片沿着唇挡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

3、优选地,所述唇挡的中段位置设置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截面呈矩形且沿着唇挡的宽度方向贯穿布置。

4、优选地,所述缺口槽位于唇挡的内侧面布置。

5、优选地,所述唇挡的一侧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沿着唇挡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力支片卡置在条形槽的槽腔内。

6、优选地,所述条形槽位于唇挡的内侧面开设,所述条形槽沿着唇挡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组。

7、优选地,所述条形槽位于唇挡的外侧面开设,所述条形槽沿着唇挡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组。

8、优选地,所述弹力支片整体呈弧片状构造,所述弹力支片的中段位置设置有弹力连接段,所述弹力连接段的截面呈“ω”形,所述弹力连接段的两端设置有悬伸弹片,所述悬伸弹片悬伸至条形槽的槽腔内。

9、优选地,所述弹力连接段卡置在缺口槽的槽腔内,所述条形槽的槽底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有伸缩支片,所述伸缩支片与悬伸弹片的一侧面连接,所述伸缩支片伸出唇挡的外侧面且连接为一体,所述伸缩支片上设置有拉绳。

10、优选地,所述唇挡的内侧设置有咬合板,所述咬合板沿着唇挡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唇挡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咬合槽,所述咬合槽,沿着咬合板的延伸方向布置。

11、优选地,所述咬合槽的槽底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沿着咬合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在实际使用时,将唇挡放置在患者的唇腔内,患者通过上下唇实施对该唇挡的约束,通过设置在唇挡的片体中段位置的弹力支片,能够有效实施对唇挡的弹性支撑,使得唇挡在无外作用力下保持笔挺的状态,护理人员通过拉动唇板,以使得唇挡外侧与患者口腔内肌肉神经的拉动,达到对口腔内神经肌肉的康复锻炼的目的,该训练器能够长时间使用,使得唇挡依然保持弹力,确保对患者口腔神经肌肉的康复效果。



技术特征:

1.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唇挡(100),所述唇挡(100)整体呈半圆弧片状,所述唇挡(100)的片体中段位置设置有弹力支片(200),所述弹力支片(200)沿着唇挡(10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力支片(200)沿着唇挡(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挡(100)的中段位置设置有缺口槽(110),所述缺口槽(110)的截面呈矩形且沿着唇挡(100)的宽度方向贯穿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槽(110)位于唇挡(100)的内侧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挡(100)的一侧面设置有条形槽(120),所述条形槽(120)沿着唇挡(10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力支片(200)卡置在条形槽(120)的槽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20)位于唇挡(100)的内侧面开设,所述条形槽(120)沿着唇挡(100)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20)位于唇挡(100)的外侧面开设,所述条形槽(120)沿着唇挡(100)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支片(200)整体呈弧片状构造,所述弹力支片(200)的中段位置设置有弹力连接段,所述弹力连接段的截面呈“ω”形,所述弹力连接段的两端设置有悬伸弹片,所述悬伸弹片悬伸至条形槽(120)的槽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连接段卡置在缺口槽(110)的槽腔内,所述条形槽(120)的槽底设置有贯穿孔(121),所述贯穿孔(121)内设置有伸缩支片(220),所述伸缩支片(220)与悬伸弹片的一侧面连接,所述伸缩支片(220)伸出唇挡(100)的外侧面且连接为一体,所述伸缩支片(220)上设置有拉绳(2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唇挡(100)的内侧设置有咬合板(130),所述咬合板(130)沿着唇挡(100)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唇挡(100)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咬合槽(131),所述咬合槽(131),沿着咬合板(130)的延伸方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槽(131)的槽底设置有凸起(132),所述凸起(132)沿着咬合槽(1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包括唇挡,所述唇挡整体呈半圆弧片状,所述唇挡的片体中段位置设置有弹力支片,所述弹力支片沿着唇挡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力支片沿着唇挡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该口腔神经肌肉训练器在实际使用时,将唇挡放置在患者的唇腔内,患者通过上下唇实施对该唇挡的约束,通过设置在唇挡的片体中段位置的弹力支片,能够有效实施对唇挡的弹性支撑,使得唇挡在无外作用力下保持笔挺的状态,护理人员通过拉动唇板,以使得唇挡外侧与患者口腔内肌肉神经的拉动,达到对口腔内神经肌肉的康复锻炼的目的,该训练器能够长时间使用,使得唇挡依然保持弹力,确保对患者口腔神经肌肉的康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徐祉琪,汤丽,徐佩丽,柯学家,杨彬,倪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