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6197613发布日期:2023-11-30 01: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体能训练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训练人员需要锻炼手臂力量时,可以使用杠铃训练装置,训练人员可以利用杠铃训练器材,来增进肌肉力量的训练,也可以利用杠铃进行核心训练,促进整体的协调性。

2、现有专利号:cn212166433u,公开了一种胸肌定点训练的杠铃卧推组件,其包括:底座、杠铃杆、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左右对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上方,所述杠铃杆设置在两个移动支架上,所述移动支架包括底板及前后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两根立柱,至少一根立柱内侧设置有与杠铃杆对应的卡槽,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移动支架底部设置有与导轨对应的滑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指向固定支架的紧固螺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肌定点训练的杠铃卧推组件,将杠铃杆的下落点约束在一定范围,提升每次卧推时杠铃杆下落位置统一性,利用移动支架的调节,改变杠铃杆的下落点,可以进行其他部分胸肌的训练。

3、上述专利或现有训练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杠铃训练装置在卧推时,一般都使用大重量的杠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都需要配备有专业的辅助人员来辅佐,但是现有人们在训练时辅助人员无法时刻关注着,还有些人独自训练,导致了训练人员力竭了,杠铃倒塌而砸到训练人员造成受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端设有躺椅,所述支架端部设有立柱,立柱上设有杠铃,所述支架侧壁设有压脚杆,所述立柱内设有防倾装置,所述防倾装置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于立柱内部,所述垫板上端设有侧垫,侧垫表面设有从动杆,从动杆内设有齿条,齿条与从动齿相连接,所述从动杆侧壁设有滚动体,所述从动杆上端设有挡环,所述从动杆上端设有限位结构。

3、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与从动杆相连接,所述侧板上端设有卡环,所述侧板中部设有锁定螺杆,锁定螺杆一端设有旋钮。

4、优选的,所述垫板下端设有加固板,加固板设有不少于两个。

5、优选的,所述垫板顶端面设有缓冲垫,缓冲垫的厚度不少于两厘米。

6、优选的,所述侧垫的对立面设有第二侧垫,第二侧垫与从动杆表面相贴合。

7、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垫与从动杆相贴合的表面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体沿滚动槽内侧滑动。

8、优选的,所述滚动体设有不少于两列,每列的滚动体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每列中的每个滚动体之间的间距不小于三厘米。

9、优选的,所述卡环上端呈竖直状,卡环上端与挡环之间的间距小于杠铃把手的直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防倾装置,训练人员卧推杠铃时,杠铃把手会带动从动杆,使从动杆沿侧垫和第二侧垫表面滑动,通过立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垫和第二侧垫,使得侧垫和第二侧垫会对从动杆进行防倾限位,以及提升稳定性高,使得从动杆不会发生侧倾,通过限位结构对杠铃的限位,实现了当训练人员发生力竭时,杠铃也不会发生倾斜,而倒塌的有益效果。

12、进一步,通过设有滚动体和从动齿,从动杆滑动时会带动滚动体沿滚动槽内壁滑动,以提升从动杆的滑动顺滑性,同时也会带动齿条沿从动齿表面移动,以提升从动杆的顺滑平稳定性及顺滑性。

13、进一步,通过设有限位结构,转动旋钮解除对侧板的限位,然后向下移动侧板接着将杠铃拆卸更换,更换后向上移动侧板,然后通过锁定螺杆限位,从而卡环对杠铃进行限位,达到了便捷拆卸更换杠铃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顶端设有躺椅(2),所述支架(1)端部设有立柱(3),立柱(3)上设有杠铃(4),所述支架(1)侧壁设有压脚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8)包括侧板(681),所述侧板(681)与从动杆(63)相连接,所述侧板(681)上端设有卡环(682),所述侧板(681)中部设有锁定螺杆(683),锁定螺杆(683)一端设有旋钮(68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61)下端设有加固板(601),加固板(601)设有不少于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61)顶端面设有缓冲垫(602),缓冲垫(602)的厚度不少于两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垫(62)的对立面设有第二侧垫(603),第二侧垫(603)与从动杆(63)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垫(603)与从动杆(63)相贴合的表面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体(66)沿滚动槽内侧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66)设有不少于两列,每列的滚动体(66)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每列中的每个滚动体(66)之间的间距不小于三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682)上端呈竖直状,卡环(682)上端与挡环(67)之间的间距小于杠铃(4)把手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多功能体能训练装置,包括支架、躺椅、立柱、杠铃、压脚杆和防倾装置。本技术通过设有防倾装置,训练人员卧推杠铃时,杠铃把手会带动从动杆,使从动杆沿侧垫和第二侧垫表面滑动,通过立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垫和第二侧垫,使得侧垫和第二侧垫会对从动杆进行防倾限位,以及提升稳定性高,使得从动杆不会发生侧倾,通过限位结构对杠铃的限位,实现了当训练人员发生力竭时,杠铃也不会发生倾斜,而倒塌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禾,傅鹤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