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

文档序号:34986577发布日期:2023-08-03 19:2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外科康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1、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

2、传统的康复训练器不能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训练强度大小的调节,这样会造成训练效果不好,不能使患者进行很好的康复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偏瘫患者早期手康复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板,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实心板的左侧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支杆,所述外壳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支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块相互卡接,所述支杆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所述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贯穿实心板与外壳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所述实心板的左侧开设有圆槽,所述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重力弹簧,所述重力弹簧与圆槽相互插接,所述第二卡块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外壳的上端卡接有壳盖。

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下端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圆槽,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5、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所述壳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相互卡接,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的贴合处设置有磁石块。

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盖的上端拐角处均设置有吸盘。

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两侧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与通槽相互插接。

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槽,所述壳盖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第三卡槽相互卡接。

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卡块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所述卡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三卡槽的左侧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与卡板相互卡接。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在调节组件的设置下,在需要对装置进行调节强度时,可以通过依次的转动螺纹杆,在螺纹杆向螺纹孔内部移动的同时,可以将实心板内部的圆槽所堵住,在堵住圆槽的过程中拉动调节把时,在拉动调节把时,在连接绳的作用下滑板移动,在滑板移动的同时重力弹簧也会移动,而在螺纹杆堵住圆槽时,重力弹簧就不会在拉动调节把时进入到圆槽的内部,从而可以对装置的强度进行合适的调节,从而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可以灵活的调节装置的强度问题,进一步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使得更加适用于现在人们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板(2),所述外壳(1)的内部位于实心板(2)的左侧滑动连接有滑板(3),所述外壳(1)的右侧设置有支杆(9),所述外壳(1)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12),所述支杆(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0),所述第二卡槽(12)与第二卡块(10)相互卡接,所述支杆(9)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把(13),所述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4),所述连接绳(14)的另一端贯穿实心板(2)与外壳(1)固定连接有调节把(19),所述实心板(2)的左侧开设有圆槽(15),所述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重力弹簧(16),所述重力弹簧(16)与圆槽(15)相互插接,所述第二卡块(10)的表面开设有通槽(11),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组件(4),所述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调节组件(5),所述外壳(1)的上端卡接有壳盖(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设置在外壳(1)下端的螺纹孔(51),所述螺纹孔(51)贯穿圆槽(15),所述螺纹孔(5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8),所述壳盖(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7),所述第一卡槽(8)与第一卡块(7)相互卡接,所述第一卡块(7)与第一卡槽(8)的贴合处设置有磁石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6)的上端拐角处均设置有吸盘(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设置在外壳(1)两侧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2),所第一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43),所述拉杆(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插杆(44),所述插杆(44)与通槽(11)相互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7),所述把手(1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槽(20),所述壳盖(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21),所述第三卡块(21)与第三卡槽(20)相互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块(21)的左侧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板(24),所述卡板(2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23),所述卡接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22)的内部,所述第三卡槽(20)的左侧开设有方槽(25),所述方槽(25)与卡板(24)相互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康复训练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板,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实心板的左侧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有支杆,所述外壳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支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块相互卡接,所述支杆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所述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贯穿实心板与外壳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所述实心板的左侧开设有圆槽。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对装置的强度进行合适的调节,从而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可以灵活的调节装置的强度问题,进一步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使得更加适用于现在人们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九红,董阿兰,黄伶智,周艳红,谢娟玉,谢霞,任敏,余梅,王玉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