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2984发布日期:2023-09-16 16:2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型车转向机构,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模型车相关技术领域,模型车的驱动类型有电遥控的,也有由乘坐者手动控制的,也有兼顾上述二者操作类型的,在市场上,模型车在电遥控的操作状态下,模型车的转向机构直接由电机驱动。

2、但是,现在很多模型车用转向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一不足之处,由于模型车有很多敞篷设计的造型,在模型车不使用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向机构表面会附着一层灰尘,影响使用者的下次使用,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需要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现在很多模型车用转向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一不足之处,由于模型车有很多敞篷设计的造型,在模型车不使用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向机构表面会附着一层灰尘,影响使用者的下次使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包括方向盘,所述方向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杆,所述第一衔接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杆,所述第二衔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和伸缩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杆,所述伸缩板的顶部旋转连接有活动板,所述伸缩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衔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下方位于滑杆的表面旋转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旋转连接有和第一衔接杆固定连接的传动环。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板和伸缩板为相互平行设计,所述螺纹杆通过旋转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带动控制板构成水平升降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关于控制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活动板均为倾斜设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和伸缩板的连接处位于活动板的端点处,所述方向盘位于防护罩的运动轨迹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和滑杆尺寸相匹配的横向滑道,所述限位板位于螺帽的运动轨迹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环与第一衔接杆的圆心位于同一点,所述传动环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一衔接杆构成滑动结构。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设置连接板,由于连接板为倾斜状态,在滑杆运动时,会对连接板施加拉力,使其构成摆动状态,通过设置传动环,在连接板摆动时,会对传动环施加拉力,使其沿着第一衔接杆的表面向滑动,并带动和自身固定连接的第一衔接杆进行运动,此时和第一衔接杆固定连接的方向盘也会进行运动,以此来实现对方向盘和自身间距的调节;

12、2.通过设置控制板,由于控制板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以在螺纹杆旋转时,控制板会在限位杆的作用下水平向下滑动,由于活动板为倾斜设计,在控制板下降时,会对活动板施加拉力,此时活动板会在控制板的作用下,推动伸缩板,使其构成收缩状态,此时防护罩会随之一起运动,将方向盘罩起来,防止灰尘掉落在方向盘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包括方向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杆(2),所述第一衔接杆(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杆(3),所述第二衔接杆(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板(4),所述伸缩板(4)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控制板(6),所述控制板(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和伸缩板(4)固定连接的限位杆(8),所述伸缩板(4)的顶部旋转连接有活动板(7),所述伸缩板(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接杆(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11),所述螺帽(11)下方位于滑杆(10)的表面旋转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表面旋转连接有和第一衔接杆(2)固定连接的传动环(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6)和伸缩板(4)为相互平行设计,所述螺纹杆(5)通过旋转在限位杆(8)的作用下带动控制板(6)构成水平升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7)关于控制板(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活动板(7)均为倾斜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7)和伸缩板(4)的连接处位于活动板(7)的端点处,所述方向盘(1)位于防护罩(9)的运动轨迹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的内部设置有和滑杆(10)尺寸相匹配的横向滑道,所述限位板(12)位于螺帽(11)的运动轨迹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环(14)与第一衔接杆(2)的圆心位于同一点,所述传动环(14)通过连接板(13)带动第一衔接杆(2)构成滑动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模型车仿真转向结构,包括方向盘,所述方向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杆,所述第一衔接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杆,所述第二衔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控制板,通过设置连接板,由于连接板为倾斜状态,在滑杆运动时,会对连接板施加拉力,使其构成摆动状态,通过设置传动环,在连接板摆动时,会对传动环施加拉力,使其沿着第一衔接杆的表面向滑动,并带动和自身固定连接的第一衔接杆进行运动,此时和第一衔接杆固定连接的方向盘也会进行运动,以此来实现对方向盘和自身间距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肖维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圣然巨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