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
背景技术:
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注重身体健康方面的需求,各种健身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各种体育器材也应运而生。引体向上器材也是重要的体育器材之一,引体向上可以人锻炼背肌和臂肌。
2、现有引体向上器材的高度不能进行高度调节,无法满足不同身高人群进行锻炼,且引体向上器材的功能单一,也不便于携带,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端面上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安装在底板的端面上且位于前后两侧的支撑外筒,两个所述支撑外筒通过横杆连接,前侧所述支撑外筒通过连接孔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且位于支撑外筒的内部安装有齿轮,所述转轴的前端安装有摇手,所述支撑外筒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伸缩内杆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齿条板,所述伸缩内杆的外壁上且位于前后侧壁上对应开设有活动槽,两个所述伸缩内杆的上端通过引体向上杆连接,所述引体向上杆的外壁上且位于前后两侧对应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上安装有拉力绳,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滑盘,所述滑盘的端面上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坐垫。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后侧所述支撑外筒的外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的后端依次贯穿横杆、通孔且与支撑外筒转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支撑外筒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伸缩内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齿轮与齿条板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引体向上杆为异形结构设置,所述滑槽的截面为t型结构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可锁式万向轮,所述支撑外筒的外壁上安装有压腿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压腿杆的另一端与底板的端面相连接,所述压腿杆为l型结构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中设置升降组件和拉力绳等,利用组件中的转轴正反转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驱动伸缩内杆上下移动,带着引体向上杆上下移动,方便不同升高进行引体向上锻炼;锻炼者可以坐在坐垫上,手拉拉力绳进行臂力和背肌锻炼;同时锻炼者可以将腿放在压腿杆上,进行压腿和拉韧带锻炼;通过行走轮的设置可以拉着或推着引体向上器材移动,方便携带,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和拉力绳等解决了引体向上器材的高度不能进行高度调节,以及功能单一,也不便于携带的问题,从而使得引体向上器材的使用效果更好。
1.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端面上安装有升降组件(2),两个所述伸缩内杆(206)的上端通过引体向上杆(3)连接,所述引体向上杆(3)的外壁上且位于前后两侧对应安装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的外壁上安装有拉力绳(5),所述拉力绳(5)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6),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滑槽(7),所述底板(1)通过滑槽(7)滑动连接有滑盘(8),所述滑盘(8)的端面上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上端设置有坐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后侧所述支撑外筒(201)的外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203)的后端依次贯穿横杆(202)、通孔且与支撑外筒(20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外筒(201)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伸缩内杆(206)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齿轮(204)与齿条板(208)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体向上杆(3)为异形结构设置,所述滑槽(7)的截面为t型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11)为可锁式万向轮,所述支撑外筒(201)的外壁上安装有压腿杆(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锻炼用便携式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腿杆(12)的另一端与底板(1)的端面相连接,所述压腿杆(12)为l型结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