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飞行器,具体涉及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
背景技术:
1、飞行器包括无人机驾驶飞行器和有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驾驶飞行器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或嵌入式程序操控的不载人飞机。旋翼机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它的前进力由发动机带动螺旋桨直接提供。
2、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3、公开号为cn2083770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连杆机构及飞行器,该装置优化了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损坏转动轴、驱动电机的连接结构,提高了飞行器的耐摔性,但是还存在以下缺陷:上述专利中所提到的飞行器上的连接结构之间的联系过于薄弱,分离式的连接转动轴整体结构性有待提升,使得气流波动对旋翼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能够实现分离式的上下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整体结构性大大提升,同时加强对气流波动的应对能力。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包括卡盘,所述卡盘的底部环状分布有插片;
4、所述下连接杆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周缘设有朝向所述固定盘中心延伸的卡凸,固定盘的内周侧对应插片开设有插槽;
5、所述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为上下相对设置,上连接杆上的插片对应插入下连接杆的插槽内部,下连接杆上的卡凸卡扣在卡盘上,使得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形成可拆卸式结构。
6、所述固定盘的顶部设有环状分布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凸起拱形。
7、所述卡盘的底部开设有环状分布的舀槽,所述舀槽位于插片的内侧;
8、所述舀槽适应连接筋开设,且与连接筋适配嵌合。
9、所述卡盘的底部中央设有凸起的插柱。
10、环状分布的所述连接筋中部形成适配插柱容纳的空腔;
11、所述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相对扣合时,插柱位于空腔的内部。
12、所述固定盘的外环壁设有开放的应变开口。
13、所述卡凸至少为两个分布在固定盘顶部的周缘,且所述卡凸的顶部呈弧形朝向卡盘延伸。
14、所述插片以及对应插入的插槽至少设置为两组。
15、所述连接筋以及与其相适配的舀槽至少设为两组。
16、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接轴结构转动带动飞行器运动,连接轴结构为上述上连接杆以及下连接杆。
17、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固定盘底部的连接筋呈环状包围分布,卡盘的底部中央的插柱,相应插入多个固定盘包围的内部,而连接筋插入舀槽的内部,这一互相嵌合的结构,使得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逐步强化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分离式的上下连接杆之间的整体结构性大大提升,同时加强对气流波动的应对能力。
1.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01)的顶部设有环状分布的连接筋(203),所述连接筋(203)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凸起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101)的底部开设有环状分布的舀槽(102),所述舀槽(102)位于插片(104)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101)的底部中央设有凸起的插柱(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环状分布的所述连接筋(203)中部形成适配插柱(103)容纳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01)的外环壁设有开放的应变开口(20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202)至少为两个分布在固定盘(201)顶部的周缘,且所述卡凸(202)的顶部呈弧形朝向卡盘(101)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104)以及对应插入的插槽(204)至少设置为两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203)以及与其相适配的舀槽(102)至少设为两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型飞机动力连接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300),所述驱动机构(300)用于驱动连接轴结构转动带动飞行器运动,连接轴结构为上述上连接杆(100)以及下连接杆(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