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具体是指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
背景技术:
1、动静脉内瘘血管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安全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血液通路,与其他血管径路相比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能够耐受反复穿刺,是目前建立长期血管径路的首选。有效地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和充足的血液流量,直接关系到患者血液透析的质量。积极主动地实施动静脉内瘘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和避免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2、公知的,临床中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锻炼时是采用止血带进行捆扎手臂,具体是在内瘘侧肢距腋窝5cm处系扎束带,阻断外周静脉血液回流,使血管充盈,内瘘处张力增大;再通过握拳运动,增加血管内血液的流速,使血管内张力增高;反复握拳运动导致动脉血射入,使内瘘压力增高,静脉血管壁受压致血管内肌层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握拳使血管被动扩张,松拳使血管快速收缩,促使血管弹性增加,进而增加血流量,使静脉血管得以有效扩张,加速内瘘成熟,促使内瘘血管在短期内达到血液透析标准。
3、但是使用止血带需要他人协助配合,需要他人间断松解或系紧止血带,操作繁琐,很不方便;另外有少数医护人员用自制带有魔术贴的扣带来代替止血带,但锻炼过程中容易发生魔术贴因反复挤压而脱开的情况,影响锻炼效果;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单人操作且稳定绑紧的锻炼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包括绑带,所述绑带正面设有若干凸球,所述凸球沿绑带方向有均匀的间隔;所述绑带一端设有可转动的方形环,所述方形环另一端设有卡带结构,所述卡带结构设有带孔及卡板,所述卡板与卡带结构滑动连接并可插入带孔,所述卡板与卡带结构内的片簧弹性配合。
3、作为改进,所述卡板设有t形板头,所述t形板头位于卡带结构外部。
4、作为改进,所述片簧有两个。
5、作为改进,所述方形环为金属材质。
6、作为改进,所述绑带一端背面设有固定的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方形环的背部。
7、作为改进,所述凸球与绑带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外拉t形板头,将绑带头插入带孔稍微露头,卡板里端与凸球挤压卡位,片簧提供弹性,如附图1,凸球在外面,垫片在里面。然后穿套在手臂上,移至靠近腋窝处,使方形环在手臂外侧,然后单手外拉绑带头使其绑紧手臂,如果过紧,可以外拉t形板头松开绑带再重新定位。接下来可以进行握拳运动锻炼内瘘血管。
9、本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穿套手臂以及后续调节都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可持续稳定绑紧,锻炼效果好,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1.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1),所述绑带(1)正面设有若干凸球(2),所述凸球(2)沿绑带(1)方向有均匀的间隔;所述绑带(1)一端设有可转动的方形环(3),所述方形环(3)另一端设有卡带结构(4),所述卡带结构(4)设有带孔(5)及卡板(6),所述卡板(6)与卡带结构(4)滑动连接并可插入带孔(5),所述卡板(6)与卡带结构(4)内的片簧(7)弹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6)设有t形板头(8),所述t形板头(8)位于卡带结构(4)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簧(7)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环(3)为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一端背面设有固定的垫片(9),所述垫片(9)位于方形环(3)的背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束臂锻炼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球(2)与绑带(1)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