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

文档序号:41311161发布日期:2025-03-19 14:2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

本发明涉及呼吸训练仪,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


背景技术:

1、呼吸训练仪是一种用于训练和提升呼吸功能的设备。它可以帮助用户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从而改善呼吸效率和运动表现,呼吸训练仪的工作原理通常基于呼吸力学原理,通过提供一定的阻力或挑战来刺激呼吸肌的收缩和放松。这种训练可以像锻炼手臂肌肉一样,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使用呼吸训练仪进行训练,可以增加呼吸的深度和广度,使呼吸更加顺畅和高效

2、目前的呼吸训练仪往往只是通过设定固定的参数,使得对呼吸肌的刺激保持恒定的数值,难以根据患者自身的呼吸状态进行自动调节,那么针对于不同患病程度的患者,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患者呼出的气体中存在部分病菌,若不对这些病菌进行灭菌处理,那么会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包括集成箱、呼吸面罩、电刺激贴片和箱体,所述呼吸面罩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口腔管,所述箱体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内壁贯穿转动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侧壁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花键轴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h形板,所述h形板两端内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球,所述花键轴侧壁键合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侧壁对称转动连接有拉杆,每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均和相邻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h形板底壁通过复位弹簧和底板弹性连接,所述调节管上固定连接有导电环,所述花键轴侧壁固定安装有导电杆,所述底板底壁固定安装有圆管,所述圆管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阻条,所述导电杆侧壁安装有导电块。

4、优选地,所述圆管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齿牙,所述箱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侧壁偏心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箱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侧壁固定连接有v形杆,所述v形杆的一端和连杆转动连接。

5、优选地,所述调节管的内壁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刷毛,所述支撑座侧壁嵌设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

6、优选地,所述调节管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灭菌滤板,所述刷毛和灭菌滤板相抵接触,所述滑杆顶部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贯穿框,所述v形杆的另一端和贯穿框贯穿滑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花键轴底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调节管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塞,所述滑塞侧壁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所述盒体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

8、优选地,所述滑塞侧壁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和盒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凸轮和接触板相抵滑动。

9、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腔底部填充有清洗液,所述第一单向管远离盒体的一端插设在清洗液中,所述第二单向管远离盒体的一端和多个雾化喷头固定连通。

10、优选地,所述口腔管呈y字形结构,所述口腔管通过吸气管和集成箱内部的供气部固定连通,所述吸气管为单向管体。

11、优选地,所述导电块和电阻条相抵滑动,所述导电杆和导电环相抵滑动,所述导电环和电阻条的一端和集成箱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刺激贴片通过导电线和集成箱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齿轮和多个环形齿牙啮合连接,所述调节管的一端通过软管和口腔管固定连通,所述软管为单向管体。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14、1.通过对患者呼吸强度状态的监测,反馈到集成箱中的控制器中自动调整训练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15、2.当患者向外呼出气体时会推动叶轮转动,通过设置花键轴、底板和电阻条等结构,使电阻条、导电块、导电杆、导电环和集成箱内部控制器之间形成的闭合电路电阻增大,当该电阻值大于一定阈值后,电刺激贴片将会停止工作不再对患者的呼吸肌肉进行刺激以提高呼吸的强度;

16、3.当患者的呼吸强度较弱时,此时患者呼出的气体无法使重力球通过连接杆和拉杆等结构带动底板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此时电阻条、导电块、导电杆、导电环和集成箱内部控制器之间形成的闭合电路电阻小,那么电刺激贴片将会启动工作对患者的呼吸肌肉进行刺激以提高呼吸的强度;

17、4.在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灭菌滤板的灭菌涂层将会对呼出气体中的细菌进行接触灭菌,并且通过花键轴、滑塞和盒体等结构,将清洗液挤压到雾化喷头处喷出,对灭菌滤板表面的污垢和失活的微生物细菌进行冲洗,保持灭菌滤板的清洁和有效性;

18、5.当患者呼出的气体较多时,此时需要提高对灭菌滤板的清洁能力,通过设置环形齿牙、连杆和支撑座等结构,使支撑座带动其侧壁固定连接的刷毛在灭菌滤板侧部往复运动,并通过雾化喷头喷出的清洗液对灭菌滤板进行洗刷,提高对灭菌滤板的清洁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包括集成箱(1)、呼吸面罩(2)、电刺激贴片(4)和箱体(5),所述呼吸面罩(2)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口腔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内壁贯穿转动连接有花键轴(9),所述花键轴(9)侧壁固定安装有叶轮(10),所述花键轴(9)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h形板(11),所述h形板(11)两端内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球(14),所述花键轴(9)侧壁键合连接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侧壁对称转动连接有拉杆(15),每个所述拉杆(15)的另一端均和相邻的连接杆(12)转动连接,所述h形板(11)底壁通过复位弹簧(16)和底板(17)弹性连接,所述调节管(7)上固定连接有导电环(19),所述花键轴(9)侧壁固定安装有导电杆(18),所述底板(17)底壁固定安装有圆管(20),所述圆管(20)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阻条(41),所述导电杆(18)侧壁安装有导电块(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20)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齿牙(22),所述箱体(5)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杆(23),所述转杆(23)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齿轮(24),所述齿轮(24)侧壁偏心固定连接有圆杆(27),所述圆杆(27)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杆(28),所述箱体(5)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圆柱(25),所述圆柱(25)侧壁固定连接有v形杆(26),所述v形杆(26)的一端和连杆(2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7)的内壁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杆(29),所述滑杆(29)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2),所述支撑座(32)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刷毛(33),所述支撑座(32)侧壁嵌设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灭菌滤板(42),所述刷毛(33)和灭菌滤板(42)相抵接触,所述滑杆(29)顶部侧壁开设有通孔(30),所述通孔(30)内壁转动连接有贯穿框(31),所述v形杆(26)的另一端和贯穿框(31)贯穿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轴(9)底端固定连接有凸轮(35),所述调节管(7)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盒体(36),所述盒体(36)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塞(37),所述滑塞(37)侧壁固定连接有接触板(43),所述盒体(36)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管(39)和第二单向管(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塞(37)侧壁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38),所述拉伸弹簧(38)的另一端和盒体(36)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凸轮(35)和接触板(43)相抵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内腔底部填充有清洗液,所述第一单向管(39)远离盒体(36)的一端插设在清洗液中,所述第二单向管(40)远离盒体(36)的一端和多个雾化喷头(34)固定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管(6)呈y字形结构,所述口腔管(6)通过吸气管(3)和集成箱(1)内部的供气部固定连通,所述吸气管(3)为单向管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21)和电阻条(41)相抵滑动,所述导电杆(18)和导电环(19)相抵滑动,所述导电环(19)和电阻条(41)的一端和集成箱(1)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刺激贴片(4)通过导电线和集成箱(1)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4)和多个环形齿牙(22)啮合连接,所述调节管(7)的一端通过软管(8)和口腔管(6)固定连通,所述软管(8)为单向管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呼吸训练仪,包括集成箱、呼吸面罩、电刺激贴片和箱体,所述呼吸面罩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口腔管,所述箱体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内壁贯穿转动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侧壁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花键轴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H形板,所述H形板两端内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球,所述花键轴侧壁键合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侧壁对称转动连接有拉杆,每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均和相邻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H形板底壁通过复位弹簧和底板弹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对患者呼出气体的强度状态的监测,反馈到集成箱中的控制器中自动调整训练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操敏,陈采陶,孙玉新,方凡夫,顾伟,熊婷,首招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