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093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魔术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玩具用魔术棒。
现代的儿童,由于生活富裕,大都能拥有很多自己的玩具,因而对玩具已不再局限于数量,而更讲究新奇、刺激性的玩具。所以,制造一种富于变化而新奇的玩具,便是发明者所追求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玩具魔术棒。它能产生变幻的光影,达到光芒四射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借助于折光体对发光源光束的折射作用,当挥动棒体时,飞旋具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在棒体内移动,其中风叶受气流影响而转动,并带动折光体旋转,因而发光源所投射的光束便因折光体的折射及转动,在穿透飞旋具的色带时,能在棒体间产生变幻光影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棒体玩具,其结构简单,制作装配简易、成本低廉,并且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魔术棒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给出。



图1和图2所示,该魔术棒为一棒体(1)其内有一飞旋具(2),一折光体(3)和一发光源(4)。棒体可分成透明的空心棒(11)和把手(12)两部分,并由公母螺丝(12)、(11)相连接。棒体的尾端和近把手端设有海棉体(13)。飞旋具(2)为一透明中空体,其周围设有各种颜色的色带(22),而在其内设有一风叶(21),并与折光体同轴相连。
又如图2和图4所示,该魔术棒的把手前端有一能前后移动的开关(41),一金属固定座(42),座上又设有一灯泡座(43),接触片(47)为一弹性良好而尾部呈凹弧状的导电金属,由把手之绝缘性前端壁(123)内伸出。电流的正极由接触片(47)流至导电片(45),而后至灯泡的尾部,而负极则由弹簧(124)、把手盖(122)、把手(12)和开关(41),再经过金属固定座(42)至灯泡座(43),使电源形成回路而灯泡发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魔术棒,该装置有一个空心棒(11),其内装有一个可以开关的发光源(4)和一个中空透明体飞旋具(2),其特征在于飞旋具(2)内设有一折光体(3)和一风叶(21),其外壳上有各种颜色的色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折光体(3)是一个有多个反光面的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折光体(3)与风叶(21)的轴相连,可与之同步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魔术棒是一种棒体玩具,主要由发光源、折光体和飞旋具等组成。当挥动棒体时,飞旋具受离心力的作用而顺着棒体移动,其内的风叶受风力的作用而转动,并带动折光体转动。发光源所投射的光束便因折光体的折射及其转动的影响,以及各种色带的配合,在棒体外产生光芒四射、五彩缤纷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H33/22GK2069746SQ9020063
公开日1991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20日
发明者黄国华 申请人:黄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