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健身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体娱乐中用手把玩的健身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健身圈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一根透明的等径空心管首尾相接,并且绕织成一个多维空间网状的椭圆形扁球体,即外形酷似人造卫星,在健身圈的一面,有一固结在空心管外表面的手执盘,盘中部有一条槽,以便于人的手指和手掌执握,在健身圈的另一面,还有一固结在空心管外表面的计数限向盘,计数限向盘内有一固定在管道边缘旋转轴上的限向杆,限向杆的上部伸入一段空心管道内,下部在计数限向盘内,它与空心管有一夹角,以保证小球只能从限向杆的一侧滚过限向杆,在其下部有一弹性橡皮筋和一金属片,该段空心管壁上也有一金属片,计数限向盘中还设置有电子计数器,计数器与两金属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电路,计数限向盘外表面有电子计数器的归零按钮,计数器的电源开关按钮和数字显示屏。空心管内有一醒目彩色小球,小球直径小于空心管内径,以保证小球在管中滚动。把玩时,让小球处于限向杆附近,手伸入手执盘中,运转健身圈,驱使小球滚动,当小球滚过限向杆时,限向杆上部被压下,下部升起,两导体金属片相接,接通电子计数器,电子计数器动作一次,数字显示屏显示“1”,小球滚过限向杆后,限向杆回复到初始状态,小球也回复到初始位置,也就算完成了一周,今后小球每运行一周,数字显示屏的数字在原有数值上叠加“1”。有三种规格的本健身圈,以俯视图(圆形)的直径d为准,大型的70-120厘米,中型的20-70厘米,小型的20厘米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小球在管道内的行迹是一个多维空间轨迹,因此把玩者在动作时,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大型的本健身圈还可调动躯干部、下肢等都参加活动,使人体多关节,多部位都得到了锻练,然而活动强度却不大,老幼皆宜;(2)又因小球行迹是一个多维空间轨迹,把玩中,只凭手是无法驱使小球在管道中定向滚动,人们还必须用眼来观察小球滚动,这样就使把玩者进入了神情专注,意念集中的境界;(3)由于本健身圈装有电子计数器,不论个人,集体把玩时,都带有一定的竞赛性和娱乐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计数限向盘装置简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将一根管内径为1.2厘米的透明等径塑料空心管首尾相接,使之成为一个闭合回路,按一定方法将其绕织成一个具有八个方位的空间网状扁球体,即中型的直径d为30厘米的健身圈。如
图1、图2所示,即健身圈的俯视图为圆形,正、侧视图为椭圆形,在空心管道(1)内置放一醒目彩色小球(2),小球直径为0.8厘米,以保证小球能在管中滚动。在健身圈的下表面,有一固结在空心管外表面的手执盘(3),盘中部有一条槽,以便于人的手指和手掌执握,在健身圈的上表面,还有一固结在空心管外表面的计数限向盘(4),如图3所示,计数限向盘内有一固定在管道边缘旋转轴(5)上的限向杆(6),限向杆(6)的上部伸入一段空心管道内,下部在计数限向盘内,它与该段空心管道有一夹角,下部上连接弹性橡皮筋(7)和一金属片(8),空心管道壁上也有一金属片(8),计数限向盘中还设置有电子计数器,计数器与两金属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电路,计数限向盘外表面设置有计数器的归零按钮(9)、计数器的电源开关按钮(10)、以及数字显示屏(11)。把玩时,让小球(2)位于限向杆右侧,手伸入手执盘中,运转健身圈,驱使小球滚动,当小球(2)滚过限向杆(6)时,限向杆(6)上部被压下,小球顺利通过,下部升起,两金属片相接,连通电子计数器,电子计数器动作一次,数字显示屏显示“1”,小球滚过限向杆后,限向杆回复到初始状态,小球也回复到初始位置,即限向杆右侧,就算完成了一周,今后小球每运行一周,数字显示屏的数字在原有数值上叠加“1”。
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圈,其特征是一根透明的等径空心管首尾相接为一个闭合回路,再绕织成一个空间立体网状的椭圆形扁球体,即健身圈本体,圈体空心管中置一醒目小球,球径小于管内径,小球在管中运行完一个回路的行迹是一个多维空间轨迹,圈体的两个对立面各设一盘,一为手执盘,其上开有一槽形孔口,另一为计数盘,装有电子计数器,盘与圈体的结合部设有限向装置,限向杆一端斜伸入管中,另一端装有金属片,它在小球通过限向杆时,与计数键钮上的金属片接触,本健身圈可制成大、中、小各种型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文体娱乐中用手把玩的健身圈,该健身圈由一根透明的等径空心管首尾相接,绕织成一个空间网状的椭圆形扁球体,即健身圈本体,该健身圈有两面设置有计数限向盘和手执盘,空心管中有一小球,把玩时,玩者驱使小球在管中滚动,从而使得玩者的多关节、多部位都参加了活动,并由于装有计数器而富有一定的娱乐性和竞赛性。
文档编号A63B19/00GK2169442SQ9222054
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4日
发明者沈学坤 申请人:沈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