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81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喜庆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各种喜庆场合和节日的玩具。
传统鞭炮由于易燃易爆等原因,已被一些大城市禁用,但目前众多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仍在使用。在缺乏理想的替代产品之前,要在全国内禁放鞭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春节、婚丧嫁娶及各种庆典中,人们的确需要制造和享受热闹喜庆的气氛。
本设计的目的是制作一种全新的、既具有传统鞭炮的喜庆功能,又没有传统鞭炮的危害的新产品,从而可以使广大农村和城市都能做到禁用鞭炮,又使广大民众获得一种新的喜庆玩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设计采用了如下基本构思在气源腔(5)中置入气源,使用时,气源由开关(4)释放,经导管(7)进入密闭的鸣响室(1),将响膜(8)胀破而发生响亮的声音,同时将吉祥袋(9)由初始时袋底凸向内侧的状态冲成凸向外侧的状态,从而将吉祥物(10)抛出。吉祥袋(9)的这一经过试验的设计的好处在于它既使胀破响膜(8)的气体得以缓冲,从而使前后两响膜发声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时间差,又可以顺势将吉祥物(10)抛出。由于吉祥袋(9)的壁厚比响膜(8)的壁厚大得多(可大3-10倍或更多)。因此,冲击室(2)中的气体只能迅速冲入下一个导管并胀破下一个响膜。这样,只要气源腔(5)能提供足够的气体(这一点总是可以做到的),在设计出上述由导管(7)、鸣响室(1)、响膜(8)、冲击室(2)、吉祥袋(9)等组成的一连串密闭系统之后,我们就能在打开开关(4)之后获得类似于传统鞭炮那样的成串的响声,并同时抛出彩色缤纷的小纸片。
本装置的主要优点在于由于设计出了新颖的但相当简单的发声结构和抛出结构,从而得到了不是鞭炮,却胜似鞭炮的使用效果,既避免了鞭炮的种种危害,又增加了鞭炮所不具备的更多的功能——由吉祥物(10)和封皮(11)所体现出来的吉祥喜庆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来具体 说明本设计的两种实施例。
在附图中,


图1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第二种实施例中的气源腔及开关的示意图;图3为以活塞置换吉祥袋的示意图。
第一种实施例,如
图1所示。在本例中,气体来源是采用液态气体,该液态气体具有不燃不爆,无毒无害等性质,例如R22即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CHF2Cl)。虽然R12即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CF2Cl2)由于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而受到限制,但是R22因其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微弱,所以在近期内可作为R12的替代品应用。当然,如果说连R22的应用也受到限制,则可以考虑采用另外的液态气体,例如液态二氧化碳,或者用干冰也可以。

图1中,开关(4)类似于常用的带螺纹的瓶盖,但是其中部有一小孔,当旋下开关(4)之后,单向阀(6)被压下,园筒形的气源腔(5)之中的液态气体随即释放,经导管(7)进入喜筒(3)。喜筒(3)为园柱形塑料筒,其底面直径可大可小,一般在6-40mm范围内变化,喜筒高度一般在20-60mm范围内变化。在不同的产品中,喜筒的数量可以不同,少的几个或十几个,多的几十个或几百个,甚至更多。在同一单件产品中,各个喜筒的大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喜筒(3)外接导管(7),内含鸣响室(1)、响膜(8)、冲击室(2)、吉祥袋(9)和吉祥物(10)。鸣响室(1)和冲击室(2)都是各自封闭的。喜筒(3)在靠吉祥物(10)的一端是无底的,由封皮(11)粘贴在喜筒上以封住吉祥物(10)。当气体进入喜筒(3)中的鸣响室(1)时,即迅速胀破响膜(8),进入冲击室(2)并将吉祥袋(9)由袋底凸向内侧冲成凸向外侧,并将吉祥物(10)和封皮(11)一起向外抛出。
响膜(8)由塑料薄膜或纸张制成,其厚度为0.01-0.25mm,吉祥袋(9)由塑料薄膜或纸张制成,当制作吉祥袋和响膜的材料相同时,吉祥袋的壁厚为同一单件产品中最厚的响膜厚度的3-10倍,甚至更厚也可以,以保证所有的响膜都能被胀破。在同一单件产品中,响膜的厚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这样,可以使得鸣响声丰富。
吉祥物(10)可以是许多细小的人造纸花瓣,但最好是许多小纸片,制作时最好将这些小纸片上都复以彩色反光颜料和香料,这样小纸片被抛出时,就会显得五彩缤纷和香气袭人。这些小纸片的形状,可以是“8”字形、“9”字形或者百合花、桃子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形状,这样,就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例如,结婚庆典时,抛洒的小纸片是象征“天长地久”的“9” 字形和“百年好合”的百合花形;祝寿时则是“9”字形和桃子形; 春节时则是“8”字形和象征团圆的圆形。与此相应,封皮(11)的两面底色为红色,两个面上各印有金色的“囍”、“寿”、“福”、“春”、“喜”、“庆”等几个字中的某一个字,或其他任何特定的字词,并搭配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或节日,将使喜庆场面锦上添花,更具魅力。
特别地,在丧葬场合,则上述小纸片为白色,且可制成“6”字形,以示留念之意。此时的封皮(11)自然也是白色。在实施中,为便于操作,喜筒(3)可以由两段结合而成,其中一段含鸣响室(1)和响膜(8),另一段含冲击室(2)及其他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有的响膜(8)胀破之后,来自气源腔(5)的气体,即残留于喜筒(3)内。
另外,还可以在气源腔(5)之上固定一根绳子以便悬挂。在实际制作中,所有的喜筒可以制成单串式,也可以制成层叠式(每层若干个喜筒,再数层相连接),相应地,导管(7)的长度和软硬度应予以适当调整。
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气体的获取。如图2所示,此时的气体是来自于某种化学反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一种具体结构是当类似于螺栓的开关(4)旋下时,将装有水的塑料制水囊(13)挤破,水经过气源腔(5)中部的隔板(16)上的通孔(14)流入下腔(12),并与装于其中的氧化钙(19)反应而放出大量的热,促使金属管(17)之中的碳酸氢钾(18)发生分解而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该气体经过吸附体(15)进入导管(7)。
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在上述结构中,碳酸氢钾也可以用碳酸氢氨代替。自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可行的化学反应以获取所需的气体。在气体进入导管(7)之前的地方,加入一个具有吸附水和微粒的作用的吸附体(15)比较有利,吸附体(15)可以用通孔软质泡沫塑料或棉花或多层滤纸等可吸水及阻挡微粒通过的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原与喜筒(3)的内壁作固定连接的吉祥袋(9),可以用一个与喜筒(3)的内壁作滑动配合的活塞(20)替换,活塞(20)用塑料或橡胶制成,此时的吉祥物(10),则可置于一个纸制的园桶形的桶状袋(21)之中,或者也可以将吉祥物(10)包在一张纸中,置于活塞(20)与封皮(11)之间。
为了满足某些场合或人群的更高要求,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都可以再增加一个彩色闪光装置或一个香雾喷出装置。
由于各种闪光的彩灯装置已广泛使用,在此只须将其中某种以电池为电源者引入即可,此时须将彩色闪光装置的开关与原有的开关联动为好。
至于香雾喷出装置,其制作工艺也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应用普遍,一种可以借用的形式是,医疗用喷雾器或气压制剂,引入时只须将其中的药液用香水替换即可,自然,香雾喷出装置的开关最好与原来的开关联动,以便在喜庆串发出响声,抛出小纸片的同时,还喷出香雾。
本装置虽不是鞭炮,但完全可以取代鞭炮,并取得比鞭炮更好的喜庆效果。由于没有鞭炮的易燃易爆易伤人等种种弊端,因此本装置的普遍使用,将使在广大农村和各类城市中禁用鞭炮的愿望顺利实现,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节庆活动中喜庆与安全难以两全的老大难问题,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喜庆场合和节日的喜庆串,包括带有开关(4)的气源腔(5),其特征是装置中具有多个喜筒(3)及相应的导管(7),喜筒(3)内有鸣响室(1)、响膜(8)、冲击室(2)、吉祥袋(9)、吉祥物(10)和封皮(1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具特征是喜筒(3)外观呈园筒形,其底面的直径为6-40mm,筒高为20~60mm;在不同的单件产品中,喜筒的数量可以不同;在同一单件产品中,各个喜筒的大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装置,其特征是响膜(8)的厚度为0.01~0.25mm,在同一单件产品中,各响膜的厚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的装置,其特征是吉祥袋(9)的初始状态为袋底凸向内侧的袋状;在同一单件产品中,如吉祥袋(9)和响膜(8)以同样材料制作,则吉祥袋的壁厚为该单件产品中厚度最大的响膜厚度的3-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2、3 和4的要求,其特征是吉祥物(10)最好是表面复以彩色反光颜料和香料的小纸片;这些小纸片可以呈各种形状,例如“9”字形、“8”字形、百合花形、桃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5的装置,其特征是封皮(11)的正反两面的底色为红色,每一个面上最好各印有金色的“福”、“寿”、“囍”、“庆”、“春”、“喜”等几个字中的一个字。
7.根据权利要求1、2、3和4的要求,其特征是吉祥物(10)可以是白色的小纸片并呈“6”字形,此时的封皮(11)也是白色的。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是装置中与喜筒(3)的内壁作固定连接的吉祥袋(9),可以用与喜筒(3)的内壁作滑动配合的活塞(20)代替。
专利摘要喜庆串为一种用于各种喜庆场合和节日的玩具。本装置由气源腔、开关等组成,其特点是具有一连串喜筒,喜筒中含有鸣响室、响膜、吉祥袋、吉祥物和封皮等部分。启动开关后,装置即可发出一连串的响声并抛撒出具有各种吉祥喜庆意义的彩色小纸片。本装置没有传统鞭炮的种种弊端和危害,却具有比传统鞭炮更佳的喜庆功能。因此本装置的推广应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63H5/04GK2269880SQ9621626
公开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日
发明者颜之亨 申请人:颜之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