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意外人体损伤之心理健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53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防意外人体损伤之心理健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能产生意外性踩空(坐空)之心理健身装置。
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因意外而造成人体损伤事故,如人们在走路或骑车时由于不慎而遇到路面上突起的障碍物、凹陷处,油滑面以致发生绊跌碰撞;上下楼梯由于意外踩空而扭伤脚腕;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突然失去平衡而拉伤筋肌等等情况。
这种因意外而致的身体损伤,轻者仅擦伤些皮肤,重则连及肌肉、韧带、关节及骨骼、器官及心理上的损伤,更为不幸的则造成身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也常有所闻。这类事故不仅给损伤者本人及家属带来痛苦和许多不便,同时也相应给某些单位及社会造成财力、物资上多方面损失,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这方面的损失总和是惊人的。
已有的预防措施很多,如在走道上设置照明装置;楼梯每级踏步上装置防滑条或防滑包口;鼓励人们参加各种健身锻练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锻练时遵守循序渐进原则;进行集中注意力及放松训练;加强柔软性、灵敏度及易伤部位的训练等等。上述这些在相关的公开专著上均已提到,如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体育保健学》(1980年版、刘宗达、万昌志主编)、辽宁科技出版社《运动处方》(1988年朱宝义、李玉晨编)、广西师大出版社《体育心理学》(1995年6月周绍忠、岑汉康主编1、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的《身体训练学》(92年8月)、人民体育出版社《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马铁生译90年9月)、《运动员心理训练指南》等。但从上述专著中均未见到在出现意外情况下的心理特殊训练方法及相关的器械。
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健身器材多为增强力量、耐力、灵敏度等品种,也确有一定效果,但对产生意外损伤之心理素质训练则毫无关联。这类健身器材的一个普遍性特点是需连续性用力,这对许多平时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则不能说是受欢迎的,因而这也是已有健身器材还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的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化科技高速发展,波及通讯器材、交通运输、生产工具这些与人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及产品日新月异。人们在劳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相应与大自然峻山险水、狂风恶浪、凶禽猛兽遭遇、锻练、适应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久而久之,不少人偶而被地面上一棵小石子绊了一下会惊出一身冷汗而心跳加快;踩空一级楼梯时会吓得心惊肉跳而脸色苍白。人们这一方面的脆弱心态在一旦遭遇意外情况的瞬间,大脑皮层往往处于麻木状态,变得思维迟钝、心态失常、手足无措,我认为这种心理障碍是导致和加重意外性身体损伤其中一个重要内在因素。这也包括许多中外著名的优秀运动员,仅管他们长期接受严格、较全面的训练,但报道他们意外受伤的消息仍屡见不鲜。我认为合理、科学的训练并不等于意外受伤是不可避免的,而只能说明目前已有的训练方法中存在潜伏的薄弱环节。
鉴于上述分析说明,故本发明目的在于模拟一种可产生意外性踩空(坐空)装置对人们因长期远离大自然而形成的一种脆弱心态来进行游戏式的锻练,使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加强,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保持处惊不变、临危不惧的良好精神状态,达到减少或避免因出现意外情况而引起心理惊恐而致产生的人体损伤事故。
本发明提出的新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心理健身装置主件由三部分构成内筒、端盖、外壳。
一、园形内筒是人体承载件,其上端面胶接有防滑减震橡胶弹簧垫;内筒的长度约1/3部份预装在外壳内孔中;在内筒接近外壳处装有四根各呈90度距离带有滑套的销轴,在一定条件下,带滑套的四根销轴或静止或滑进外壳相对之凹槽中,使载人的内筒也随之产生静止、下坠的变化;内筒下端装有下推力球轴承及上限位橡胶弹簧。
二、端盖内设有上推力球轴承、减震限位橡胶垫;端盖由4~8只埋头螺丁固定在外壳上端,并附有内筒紧固螺栓。
三、外壳的内孔与内筒外园滑配,当内筒上的四根销轴均滑进外壳凹槽时,内筒在外壳内孔中可作上下轻松滑动;外壳上端园平面外缘上设有各为中心距10度、可自由通过带滑套销轴的凹槽。凹槽的编排方式有多种,使内筒产生或静止或下坠的变化;底部设有蝶形弹簧、下限位橡胶弹簧及通气孔若干;蝶形弹簧可使下坠的载人后受压的内筒在消除压力后,使内筒反弹复位。
外壳上各凹槽中心距为10度,也即外壳上共有36个凹槽位置,但为使内筒在承载人体后能以不能预见方式作静止或下坠之变化,故必须在其中有些凹槽位置上不设凹槽(简称为“A”),有些凹槽深及外壳高度1/3(简称为“B”);有些凹槽深及外壳底部(简称为“C”)。
这样编排便可使内筒在载人后当四根销轴中心都相对处于“A”位置时便静止不动,此时四销轴起支承作用;当四销轴中心接近“B”位置中心时,四根带滑套销轴滑进凹槽,内筒载人下坠至外壳高度1/3处;四销轴中心接近“C”位置中心时,4销轴滑进凹槽,使内筒载人作全程下坠直至上、下限位橡胶弹簧受压时止之三种变化。
因36位置总数正是3与4的公倍数,故按一定规律排列,则能使内筒上的四根销轴都能相对处在同一变化位置上,故可有多种排列方式可供选择。
附件由相当健身装置中内筒静止时高度的平凳及身体依靠部分如扶手、拉手、保护带或靠垫等多种,依单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件组成直线、曲线、略有起伏的∝字状、螺旋状等形式选配组成。
关于内筒下坠的高度可按轻、中、重各型在5~20厘米范围内选取;运动员作专项负重(负铁砂背心、绑腿等)训练时,则可加至5~50厘米范围,并同时加大园筒、外壳直径,在36个凹槽位置总数不变情况,则筒体、外壳厚度及销轴直径也相应增大,销轴数也可增至六根,使本装置承重性得到保障。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一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主件结构2是主件外壳A向剖视1中1-内筒 2-端盖
3-外壳 4-上推力球轴承5-减震限位橡胶垫6-销轴7-滑套 8-下推力球轴承9-上限位橡胶弹簧10-下限位橡胶弹簧11-蝶形弹簧 12-通气孔13-通气孔 14-埋头螺丁15-埋头螺丁 16-内筒固定螺栓17-防滑减震橡胶弹簧垫图1中内筒1上端面上胶接防滑减震橡胶弹簧垫17,内筒1中下部位置装有四根各呈90度距离的销轴6,销轴上有滑套7,下端设有下推力球轴承8,轴承上圈外径与内筒紧配,下圈外径上设有凹槽,供四只埋头螺丁(或卡簧)作松动定位,底平面中心胶接有上限位橡胶弹簧9,下圈受蝶形弹簧11预顶力托住,与蝶形弹簧上端可相对滑动。
端盖内设上推力球轴承4,轴承上圈外径与端盖内孔紧配,下圈同下推力球轴承,底平面胶接减震限位橡胶垫5,端盖由4~8只埋头螺丁15定位在外壳上端,固定螺栓16可使内筒固定不动。
图2是外壳A-A剖视图,从中可知本实施例是以0为起点,在90度范围内按ABC-ACB-ABC顺序排列,其中顺向中夹有逆向,可起到难以预见之变化目的。
由图1中可知,内筒在蝶形弹簧11预顶力时受上、下推力球轴承的夹持,在未载人时,筒上的四根带滑套销轴均高于外壳端平面之上,此时内筒在轴向上可任意轻松转动,为此内筒在装上四根销轴后须作静平衡处理。
外壳中的通气孔12、13是使内筒在上下滑动时不致产生阻尼现象,底部中心设有下限位橡胶弹簧10,在内筒载人后下坠至底部及上下限位橡胶相挤压而停止,起缓冲和限位作用,蝶形弹簧至11下端用四块小压板固定在外壳底部。
本实施例一以单个主件、左右扶手及平凳组成。
练习时站立在紧靠健身器之平凳上,双手握住左右扶手,先跨出一脚踩在内筒上,另一脚可随即跨进内筒或在原位不动,如内筒受压后不产生下坠,则抽回脚复回原平凳上,随后用手随意顺或逆向转动内筒,使其停留在另一位置,再重复以上动作进行练习,结果必然会产生上述A、B、C次数不等之变化而达到锻练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内筒载人后可产生意外性踩空(坐空)变化使练习者脆弱的心态得以增强,从而达到减少或避免因出现意外情况引起心理惊恐而致发生的人体损伤事故;同时籍练习时产生的下坠冲击使下肢各关节、韧带及相关的肌肉、内脏得到增强;还因练习时因意外下坠产生的惊喜感,能有效地使疲劳心态得到转移、分离,因紧张、焦虑引起的精神压力得以释放、缓解,从而使工作、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也增进了生活乐趣;由于本发明练习时是利用自身体重作为动力,除不消耗电能外,与已有的许多健身器比较,是以不用力方式进行的,这对许多平时不爱运动的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从而对扩大全民健身队伍具有促进作用。
从上文中已结合实施例一对本发明以之心理健身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发明不受其限制,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对此所做的各种变化均未越出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预防意外人体损伤的心理健身装置,主件由可供人脚踩或坐的圆形内筒、端盖、外壳,附件由身体依靠部分和平凳组成,其特征为(1)内筒1上装有均布四-六根带滑套的销轴,(2)与内筒1外径滑配的外壳3内孔上端平面分布可按多种规律排列可通过带滑套销轴的凹槽,(3)载人后的内筒1上四-六根带滑套销轴都相对处于外壳3上端面无槽位置时内筒1静止,都相对处于近凹槽中心位置时,载人内筒1则能在外壳3内孔中下坠,(4)内筒1下坠高度范围自5-50厘米,(5)身体依靠部分由扶手、拉手、靠垫、保护带按主件数量、排列形状选配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产生意外性踩空(坐空)之心理健身装置,是由载人的内筒、端盖、外壳、平凳及身体依靠部分组成。其内筒上设有带滑套的销轴,外壳上端平面上分布一定规律之凹槽,当销轴处于无槽位置则静止,处于凹槽位置时则载人内筒滑进凹槽及外壳内孔中,使练习者有难以预见之惊喜感。通过本发明装置锻练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或减少因意外而致的人体损伤事故,同时可使因紧张、焦虑引起的精神压力得以释放、缓解。
文档编号A63B26/00GK1173378SQ9710649
公开日1998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8日
发明者许国强 申请人:许国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