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行式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车,具体涉及一种自行式童车。
目前,国内外市场的童车多数为脚踏前轮的三轮式结构,行进时,由双手握把控制方向,双脚施力驱车前进。由于儿童乘坐玩耍时身体重心靠后,脚踏趋于斜向用力,加之三轮结构稳定性较差,故在快速转弯时易发生侧向倾倒,危及儿童安全。前轮脚踏式结构对锻炼儿童下肢有利,对上肢的锻炼无明显促进效果,而现在的儿童日常生活和玩耍中普遍缺乏锻炼上肢的机会,往往形成上肢弱于下肢的不均衡体型。再则,三轮式结构已沿用多年,式样陈旧,缺乏新鲜感和时代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情况,提供一种构思独特、结构稳定、行进转向安全可靠,并能使儿童上下肢同时得到锻炼的四轮自行式童车。
本实用新型童车主体的外形为动物立体造型,主体通过剪刀式杠杆驱动,其剪刀前臂与剪刀后臂铰接,铰接点即为杠杆支点,剪刀前臂向上翘起,上端部设置左、右把手,前臂过铰接点的延长部分为杠杆后支脚,后支腿端部设置一连接轴,轴两端装有左、右后轮;剪刀后臂为座骑支架,后臂过铰接点的延长部分为杠杆前支腿,前支腿下端部有一转向套,“⊥”形轴的立轴上端通过转向套与前支腿铰接,控制方向的脚踏板设置在立轴上,“⊥”形轴的横轴两端装有左、右前轮。在杠杆前、后支腿之间连接有拉簧,四车轮内均设置有止退棘轮。
当童车静止时,前后车轮在拉簧的作用下,使杠杆前后支腿间的夹角处于最小位置,座位位于最高点,头部把手与座位之间的距离为最短。运动时,儿童骑在车上身体自重将座位压下,由于止退棘轮的作用,后轮原地不动,前轮向前进,拉簧相应伸长,使杠杆前后支腿间的夹角处于最大位置,头部把手向前摆动,座位降至最低点;接着双臂施力向后拉动把手,使把手向后摆动,在拉簧助力下,后轮前进,前轮由于止退棘轮的作用原地不动,前后轮距缩小,座位再次升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以下结合附图
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为自行式童车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把手2、头颈部3、刹车装置4、剪刀前臂5、铰接点6、剪刀后臂7、杠杆后支腿8、驱干部9、四肢10、转向套11、杠杆前支腿12、立轴13、横轴14、脚踏板15、前轮16、拉簧17、连接轴18、后轮本实用新型动物立体造型由头颈部2、驱干部8和四肢9组合而成,其中动物头颈部悬挂在剪刀前臂4上部的把手1处,驱干部固定在剪刀后臂6的座骑支架上,四肢与驱体相应部位悬挂式连接,支架上的座位可根据儿童年龄分为有靠背和无靠背两种。座骑过程中,由儿童双脚踩在脚踏板14上控制前进方向,动物立体造型的头部与四肢可随儿童身体的上、下波动而摆动跃进,其形象生动逼真,活泼可爱,童趣盎然。
驱动主体的剪刀式杠杆机构动作灵活、结构简单,剪刀前臂4与剪刀后臂6为叉形铰接,过铰接点5的杠杆前后支腿11、7之间连接有拉簧16,左右前轮15装在“⊥”形轴的横轴13两端,“⊥”形轴的立轴12与横轴13固定连接,立轴12通过转向套10与杠杆前支腿铰接,立轴上装有控制转向的脚踏板14,左右后轮18装在连接轴17两端,连接轴17与杠杆后支腿7固定连接。为使前后车轮交替前进,四车轮内均装有止退棘轮。另外,为防止骑车下坡时发生意外,还可在剪刀前臂把手处设置刹车装置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四轮结构,车体平稳,行驶安全;运动中可锻炼儿童双臂和腰背部的肌肉,有效促进儿童上、下肢均衡发展;改变传统习惯,由双脚控制转向,能增强儿童手脚配合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效提高儿童肢体运动的反映能力;可使儿童对动物形体的认识趋于立体化,在玩耍过程中得到与骑乘真实动物相类似的运动感觉和乐趣。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式童车,其特征在于童车主体的外形为动物立体造型,主体通过剪刀式杠杆驱动,剪刀前臂与剪刀后臂铰接,铰接点即为杠杆支点,剪刀前臂向上翘起,上端部设置左、右把手,前臂过铰接点的延长部分为杠杆后支腿,后支腿端部设置一连接轴,轴两端装有左、右后轮;剪刀后臂为座骑支架,后臂过铰接点的延长部分为杠杆前支腿,前支腿下端部有一转向套,“⊥”形轴的立轴上端通过转向套与前支腿铰接,控制方向的脚踏板设置在立轴上,“⊥”形轴的横轴两端装有左、右前轮;杠杆前、后支腿之间连接有拉簧,四车轮内均设置有止退棘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童车,其特征在于童车主体的动物立体造型由头颈部、驱干部和四肢组合而成,其中动物头颈部悬挂在剪刀前臂上端部的把手处,驱干部固定在剪刀后臂的座骑支架上,四肢与驱体相应部位悬挂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童车,其特征在于剪刀前臂把手处设有刹车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式童车,主体外形为动物立体造型,通过剪刀式杠杆驱动车体前进,剪刀前后臂铰接,过铰接点的延长部分分别为杠杆前后支腿,支腿间连接有拉簧,装有止退棘轮的四车轮设置在前后支腿的横轴两端,转向脚踏板装在前支腿立轴上。本实用新型构思独特、结构稳定,运动中能有效促进儿童上下肢均衡发展,提高肢体运动反映能力,动物立体造型的头部与四肢可随儿童身体的上下波动而摆动跃进,其形象生动逼真,童趣盎然。
文档编号A63G19/08GK2287500SQ9721759
公开日1998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5日
发明者张钧, 安辰宇, 郝建忠 申请人:安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