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66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钻,尤其是一种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主要用于在木工行业中在木材上钻孔。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类似的产品有端刃呈弧形的铲形钻,如图1、图2所示,它有一个扁平的基本呈矩形的支撑面1′,支撑面的下部以光滑的圆弧过渡至钻杆2′,支撑面上部为两个相互对称的弧形的端刃3′,两端刃中间有一尖锐的三角形的中心锥5′,中心锥起到定心的作用,中心锥带有退屑槽5′-1;支撑面两侧是平行的主切削刃4′。中心锥两边的端刃3′分别磨有正前角(图中未显示)和正后角3′-1,两侧主切削刃4′也磨有侧前角(图中未显示)和侧后角4′-1。但是这种结构的钻头钻孔速度还不够快,排屑不够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其目的是使端刃在钻削时更锋利,木屑更容易排出,最终获得质量更好的光滑内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包括扁平基本呈矩形的支撑面和与支撑面连成一体的圆柱形钻杆,支撑面上部为轴对称的两个弧形端刃,其上分别制有正前角和正后角,中间为尖锐的三角形的中心锥,中心锥的平面上制有略凹进的退屑槽,支撑面的两侧为主切削刃,两主切削刃也分别制有侧前角和侧后角,其特征在于每边弧形端刃与该侧垂直的主切削刃所形成的向上的尖角又斜向扭曲形成了15~20°的前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铲形钻将弧形端刃的两个角斜向扭曲了一个角度,使每个面都有一个15~20°的前角,所以端刃在钻削时更锋利,更有利于散热及木屑排出,大大提高了钻削速度,使得钻孔的质量更好、内壁更光滑。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有一个扁平基本呈矩形的支撑面1和与支撑面连成一体的圆柱形钻杆2。支撑面上部为轴对称的两个弧形端刃3,其上分别磨有正前角(图中未显示)和正后角,正中间为尖锐的三角形的中心锥5,中心锥5正面和反面的平面上制有略凹进的退屑槽5-1,中心锥起到定心的作用,弧形端刃及端刃两边向上的尖角起到预钻削作用,退屑槽则用于排屑。支撑面的两侧为钻孔的主切削刃4,两主切削刃4也分别磨有侧前角(图中未显示)和侧后角。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是每边弧形端刃3与该侧垂直的主切削刃4所形成的向上的尖角又斜向扭曲形成了15~20°的前角6,使钻头在切割木材时的锋利程度明显增加。
权利要求1.一种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包括扁平基本呈矩形的支撑面(1)和与支撑面连成一体的圆柱形钻杆(2),支撑面上部为轴对称的两个弧形端刃(3),其上分别制有正前角和正后角,中间为尖锐的三角形的中心锥(5),中心锥(5)的平面上制有略凹进的退屑槽(5-1),支撑面的两侧为主切削刃(4),两主切削刃(4)也分别制有侧前角和侧后角,其特征在于每边弧形端刃(3)与该侧垂直的主切削刃(4)所形成的向上的尖角又斜向扭曲形成了15~20°的前角(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其目的是使端刃在钻削时更锋利,木屑更容易排出,最终获得质量更好的光滑内壁。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扭制弧形端刃铲形钻包括扁平基本呈矩形的支撑面和与支撑面连成一体的圆柱形钻杆,支撑面上部为轴对称的两个弧形端刃,其上分别制有正前角和正后角,中间为尖锐的三角形的中心锥,中心锥的平面上制有略凹进的退屑槽,支撑面的两侧为主切削刃,两主切削刃也分别制有侧前角和侧后角,其特征在于每边弧形端刃与该侧垂直的主切削刃所形成的向上的尖角又斜向扭曲形成了15~20°的前角。本实用新型用于在木材上钻孔。
文档编号B27G15/00GK2818112SQ20052001394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8日
发明者韩庆祥 申请人:浙江万利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