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6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编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藤条编织机器。
背景技术
古朴、自然的藤具是不少市民家居装修的钟爱之物,而传统编织藤具采用人工手动挑刀编织,在编织横向藤条时是在杠藤中穿插藤条,藤条由杠藤一端穿进,再由杠藤另一端拉出后反向穿进杠藤以重复完成编织,对于较长的藤条来说,在杠藤中反复拉出全手工操作,繁琐、费时、费カ,工作效率低,人工费用较高,且手工拉藤易损伤操作人员,不安全。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手エ拉藤操作烦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操作不安全等 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快速、安全编织的编藤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编藤机,其技术特点是包括机架;滑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编藤梭,编藤梭由梭头和梭身组成,梭头活动连接在梭身前端;固定于机架上的主马达,主马达带有换向继电器;由主马达驱动、压合带动编藤梭在机架上前、后滑动的上、下压轮组;固定于机架前端与编藤梭梭头对应设置的、用于调整梭头处于梭身平面以上或以下的梭头换向装置;固定于机架前端用于卸装梭头内藤条的拉藤装置;固定于机架上用于控制编藤梭前进、后退位置以及梭头换向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连接主马达、梭头换向装置和拉藤装置,控制器经过换向继电器连接主马达。进ー步地,所述梭头包括上挡片、下挡片、梭舌和梭头座,所述梭舌头部呈尖角形状且梭舌尾部活动铰接于梭头座头部的梭舌槽内,梭舌尾部上、下端面与梭头座上、下端面平齐,上、下挡片分别经扭簧活动铰接在梭舌中部的两侧边;所述梭头座尾部经螺栓锁紧在梭身头部,梭头下端面中部设有用于卡装藤条的截面呈“ Ω ”形通槽,“ Ω ”形通槽后部的梭头座下端面上设有带扭簧的弹簧槽,扭簧的弹簧片压合“ Ω ”形通槽的“ Ω ”形开ロ。进ー步地,所述梭头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气缸、换向电磁阀和上、下吹风头,上、下吹风头分别设置于梭头的上部和下部,上、下吹风头连接换向气缸,换向气缸经换向电磁阀连接感应装置。进ー步地,所述拉藤装置包括将藤条由梭头上压出的压藤装置、带动压藤装置上下运动的压藤气缸、连接压藤气缸的压藤电磁阀、副马达以及由副马达驱动将压藤装置压出的藤条压合带动的拉藤滚轮组,副马达连接控制器。再进ー步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前进行程开关、后退行程开关、梭头换向感应器和带夹头的夹紧气缸,前进行程开关连接主马达和夹紧气缸,夹头与编藤梭呈前进定位夹紧状态和后退松开状态,后退行程开关连接主马达和夹紧气缸,梭头换向感应器连接梭头换向装置。本编藤机的操作过程分为进梭、装藤、编藤和拉藤。进梭将编藤梭梭头对应设置于杠藤编织平面且与杠藤藤条成编织角度,按下控制器控制主马达工作带动上、下压轮组旋转,编藤梭压合于上、下压轮组间并经上、下压轮组旋转带动编藤梭在机架上向前滑动进入杠藤中,梭头上挡片经杠藤藤条阻カ向梭舌尾部旋转并由梭头座限位,限位后的上挡片带动梭头的梭舌向上摆动与杠藤编织平面呈一定角度,编藤梭继续推进经过后一根杠藤藤条时,摆动一定角度后的梭舌穿插杠藤藤条更为方便,下挡片经杠藤藤条阻カ向梭舌尾部旋转并由梭头座限位,限位后的下挡片带动梭头的梭舌向下摆动与杠藤藤条编织平面呈一定角度,依次循环直至梭头完全前进穿出杠藤,此时编藤梭对应感应装置的前进行程开关,前进行程开关控制主马达停止,同时前进行程开关控制夹紧气缸使夹头夹紧编藤梭梭身,编藤梭在机架上停止前迸,完成进梭过程;装藤将藤条装入编藤梭梭头下端面的“ Ω ”形通槽内,由扭簧压紧藤条;编藤控制器经继电器控制主马达反转,夹紧气缸使夹头松开编藤梭梭身,上、下压轮组旋转旋转带动编藤梭在机架上向后滑动,梭头的上、下挡片活动旋转至梭舌的前部,梭头在杠藤内无阻カ后退,同时将压紧在梭头上的藤条依次带入杠藤内,梭头完全后退穿过杠藤,此时编藤梭对应感应装置的后退行程开关,后退行程开关控制主马达停止,同时后退行程开关控制夹紧气缸使夹头夹紧编藤梭梭身,编藤梭在机架上停止后退,完成编藤过 程;拉藤控制器控制压藤电磁阀,压藤电磁阀控制压藤气缸带动压藤装置下压,将编藤梭梭头下端面“ Ω”形通槽内藤条压出,并压入拉藤滚轮组间,压藤装置上升复位;压藤电磁阀控制副马达工作驱动拉藤滚轮组压轮相对旋转,带动拉藤滚轮组间的藤条向远离杠藤方向拉出,将仍处于杠藤内的长藤条完全拉出,副马达停止,完成拉藤过程。由于藤条编织时,相邻藤条需要错位编织。在进梭过程中,编藤梭在机架上前进对应感应装置的梭头换向感应器,由梭头换向感应器经换向电磁阀控制换向气缸向上吹风头或下吹风头供风,吹动编藤梭的梭头换向使梭头处于梭身平面以下或以上,实现编藤梭每次前进梭头换向一次,从而使梭头相邻两次进入杠藤第一根藤条时分别由藤条的上方和下方进入,在后续编藤时藤条编织带入杠藤时满足错位编织要求。本实用新型利用主马达驱动上、下压轮组带动编藤梭在机架上前进和后退,使编藤梭前进穿入杠藤和后退拉出杠藤实现编藤梭梭头上的藤条编织入杠藤内,结合对应编藤梭的感应装置、拉藤装置、梭头换向装置满足编藤的安全、自动、省力、样式要求,该编藤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编藤效率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编藤梭结构示意图;图4为编藤梭梭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梭头梭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梭头梭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I,主马达2,换向继电器3,编藤梭4,夹紧气缸5,夹头6,上压轮7,下压轮8,后退行程开关9,前进行程开关10,梭头换向感应器11,换向气缸12,换向电磁阀13,上吹风头14,下吹风ロ 15,压藤气缸16,压藤电磁阀17,压藤装置18,副马达19,拉藤滚轮组20,控制器21,梭身41,梭头42,梭头座421,梭舌422,上挡片423,下挡片424,梭舌槽425,“ Ω ”形通槽426,弹簧槽427,扭簧42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1-2所示,一种编藤机包括机架I、主马达2、换向继电器3、编藤梭4、夹紧气缸
5、夹头6、上压轮7、下压轮8、后退行程开关9、前进行程开关10、梭头换向感应器11、换向气缸12、换向电磁阀13、上吹风头14、下吹风ロ 15、压藤气缸16、压藤电磁阀17、压藤装置18、副马达19、拉藤滚轮组20和控制器21。编藤梭4由梭头42和梭身41组成,梭头42活动连接在梭身41前端,编藤梭4的梭身41滑动支承于机架I上方ー侧,梭头42上压接藤条,机架I上方一侧由后向前依次设有后退行程开关9、前进行程开关10和梭头换向感应器11,后退行程开关9、前进行程开关10和梭头换向感应器11均与梭身41对应;机架I上方另ー侧设有带换向继电器3的主马达2和带有夹头6的夹进气缸5,主马达2传动连接于 机架I上的上、下压轮7、8,上、下压轮7、8夹紧编藤梭4的梭身41,夹头6由夹进气缸5控制与编藤梭4的梭身41呈夹紧或松开状态;机架I下方连接有换向气缸12、压藤气缸16、副马达19、换向电磁阀13和压藤电机17,机架I上前端设有由两只滚轮组成的拉藤滚轮组20,拉藤滚轮组20的两只滚轮间隙与梭头42垂直方向对应,拉藤滚轮组20连接副马达19 ;压藤气缸16上连接有用于将梭头42上藤条脱卸并压入拉藤滚轮组20两只滚轮间隙的压藤装置18,压藤气缸16连接压藤电磁阀17 ;换向气缸12上连接有上、下吹风头14、15,,编藤梭4梭头42的在机架I上的运动轨迹位于上、下吹风头14、15之间,换向气缸12连接换向电磁阀13 ;主马达2、副马达19均连接控制器21。图3-6所示,编藤梭4由梭头42和梭身41组成,梭头42活动连接在梭身41前端,梭头42包括上挡片423、下挡片424、梭舌422和梭头座421,梭舌422头部呈尖角形状且梭舌尾部活动铰接于梭头座421头部的梭舌槽425内,梭舌422尾部上、下端面与梭头座421上、下端面平齐,上、下挡片423、424分别经扭簧活动铰接在梭舌422中部的两侧边;梭头座421尾部经螺栓锁紧在梭身41头部,梭头42下端面中部设有截面呈“ Ω ”形的“ Ω ”形通槽426,“ Ω ”形通槽426后部的梭头座421上设有带扭簧428的弹簧槽427,扭簧的弹簧片压合“ Ω ”形通槽的“ Ω ”形开ロ。本实用新型可配合编藤架使用,编藤架的升降气缸由滑轮经钢丝将支撑板呈上、下升降运动状态垂直设置,支撑板呈空间360°翻转运动状态,支撑板上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用于固定连接滕具框架的支撑连杆;升降气缸经升降继电器连接控制器;支撑板上设有ー旋转面板,旋转面板可在支撑板上360°平面旋转,旋转面板上也可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用于固定连接滕具框架的支撑连杆,旋转面板经旋转继电器连接控制器。将本编藤机的机架对应编藤架设置,滕具框架固定在编藤架上实现上、下升降以及空间旋转,由编藤机配合编藤架实现编织,编织省时、省力,编织质量好。
权利要求1.一种编藤机,其特征在干包括 机架; 滑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编藤梭,编藤梭由梭头和梭身组成,梭头活动连接在梭身前端; 固定于机架上的主马达,主马达带有换向继电器; 由主马达驱动、压合带动编藤梭在机架上前、后滑动的上、下压轮组; 固定于机架前端与编藤梭梭头对应设置的、用于调整梭头处于梭身平面以上或以下的梭头换向装置; 固定于机架前端用于卸装梭头内藤条的拉藤装置; 固定于机架上用于控制编藤梭前进、后退位置以及梭头换向的感应装置; 感应装置连接主马达、梭头换向装置和拉藤装置,控制器经过换向继电器连接主马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编藤机,其特征是所述梭头包括上挡片、下挡片、梭舌和梭头座,所述梭舌头部呈尖角形状且梭舌尾部活动铰接于梭头座头部的梭舌槽内,梭舌尾部上、下端面与梭头座上、下端面平齐,上、下挡片分别经扭簧活动铰接在梭舌中部的两侧边;所述梭头座尾部经螺栓锁紧在梭身头部,梭头下端面中部设有用于卡装藤条的截面呈“ Ω ”形通槽,“ Ω ”形通槽后部的梭头座下端面上设有带扭簧的弹簧槽,扭簧的弹簧片压合“ Ω”形通槽的“ Ω”形开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编藤机,其特征是所述梭头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气缸、换向电磁阀和上、下吹风头,上、下吹风头分别设置于梭头的上部和下部,上、下吹风头连接换向气缸,换向气缸经换向电磁阀连接感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编藤机,其特征是所述拉藤装置包括将藤条由梭头上压出的压藤装置、带动压藤装置上下运动的压藤气缸、连接压藤气缸的压藤电磁阀、副马达以及由副马达驱动将压藤装置压出的藤条压合带动的拉藤滚轮组,副马达连接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编藤机,其特征是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前进行程开关、后退行程开关、梭头换向感应器和带夹头的夹紧气缸,前进行程开关连接主马达和夹紧气缸,夹头与编藤梭呈前进定位夹紧状态和后退松开状态,后退行程开关连接主马达和夹紧气缸,梭头换向感应器连接梭头换向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藤机,包括机架、编藤梭、主马达、上、下压轮组、梭头换向装置;、拉藤装置和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连接主马达、梭头换向装置和拉藤装置,控制器经过换向继电器连接主马达。利用主马达驱动上、下压轮组带动编藤梭在机架上前进和后退,使编藤梭前进穿入杠藤和后退拉出杠藤实现编藤梭梭头上的藤条编织入杠藤内,结合对应编藤梭的感应装置、拉藤装置、梭头换向装置满足编藤的安全、自动、省力、样式要求,该编藤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编藤效率高。
文档编号B27J1/02GK202607775SQ20122002251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陈永生 申请人:陈永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