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3539发布日期:2018-09-29 02:4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木料替代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木料一般取材于林木,随着世界区域内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大量森林和林木区的树木被砍伐用于提供建筑木料,造成水土流失、自然地理生态恶化等灾害性生态破坏。为了寻找树木的替代品,来减少对原生树木的过度砍伐造成的环境破坏,立足于建筑业的木制品建筑商有责任承担下一代木料替代品的研究与制作工作。

在长期的研究与制作工作中,发现由竹制品制成的复合木材,在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后,能够得到比纯木梁抗压抗拉性能更好的一种非常韧性的胶合竹复合制品。

而且,由于竹复合制品的强度以及快速的再生周期,采用竹质材料来制作建筑业中需求广泛的竹梁,用于传统木梁的替代方案,显得非常符合当前世界范围内所提倡的低碳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建筑业中由于大量使用木料造成森林和林木区的树木被砍伐,直接导致水土流失、自然地理生态恶化等灾害性生态破坏影响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传统木梁的替代方案,即采用生长周期短、低碳环保的竹木为原料的竹梁的制作方法,采用本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竹梁具有比纯木梁更好的抗压性、抗拉性、抗弯性、线弹性性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竹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一段竹管,沿其自然竹纤维界面纵向劈开形成若干块竹片;

第二步:加工去除每块所述竹片外部的竹节和竹青、内部的竹黄,修平所述竹片;

第三步:将竹片放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190℃,加热时间2—4小时,竹片碳化,碳化程度为5%—30%;

第四步:对所述竹片的内外表面涂上胶水,使所述竹片内外表面具有粘性;

第五步:将涂有胶水的竹片放置于压机上进行纵向错位压片,压成长方体形状的竹片板;

第六步:将所述压出的竹片板两端的多余部分锯平;

第七步:取所述压好锯平的若干竹片板,表面涂上胶水,将涂有胶水的竹片板依次放置于压机上进行横向压片,最后压成长方体形状的竹片厚板;

第八步:将所述压出的竹片厚板两端的多余部分锯平;

第九步:取所述压好锯平的若干竹片厚板,表面涂上胶水,依次放置于压机上进行横向压片,最终形成基础竹梁;

第十步:将所述压出的基础竹梁两端的多余部分锯平,六面用砂光机砂光或手工抛光;

第十一步:在所述基础竹梁表面上涂上油漆,形成最终的竹梁。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步中的纵向错位压片中,所述竹片纵向布置成多个层,一个所述层在下一个层之上,所述上下相邻层的每个竹片两端粘接缝错位布置;所述第七步中的横向叠接压片中,所述竹片板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叠接成多个层,前后相邻层的竹片板之间的每个竹片两端粘接缝错位布置;所述第九步中的横向叠接压竹片厚板中,所述竹片厚板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叠接,前后相邻层的竹片厚板之间的每个竹片两端粘接缝错位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步中劈开形成的竹片厚度为0.5-0.9厘米、宽度为1.5-3厘米、长度为100-40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步中劈开形成的竹片厚度为0.6-0.7厘米、宽度为2-2.5厘米、长度为200-30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步压成的竹片板的长度为3-10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步压成的竹片板的长度为7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步中所取的竹片板为4-8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步中所取的竹片板为6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步和第九步中的压片方法为热压,压片温度在100-120摄氏度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步和第九步中的压片方法为热压,压片温度在110-115摄氏度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生长周期短竹木为原料,低碳环保,使得竹梁的大量可持续生产成为可能;由于采用纵向错位、横向叠接压片方法,每相邻竹片两端接缝均错位布置,胶合而成的竹梁具有强大的韧性,相对于传统的木梁,其抗压性、抗拉性、抗弯性能均有很大的提升。非常适合作为传统木梁的替代方案,符合当前世界范围内所提倡的低碳环保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竹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一段竹管,沿其自然竹纤维界面纵向劈开形成若干块竹片,所述劈开形成的竹片厚度为0.5厘米、宽度为1.5厘米、长度为100厘米;

第二步:加工去除每块所述竹片外部的竹节和竹青、内部的竹黄,修平所述竹片;

第三步:将竹片放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加热时间2小时,竹片碳化,碳化程度为5%;

第四步:对所述竹片的内外表面涂上胶水,使所述竹片内外表面具有粘性;

第五步:将涂有胶水的竹片放置于压机上进行纵向错位压片,压成长方体形状的竹片板,所述第五步中的纵向错位压片中,所述竹片纵向布置成多个层,一个所述层在下一个层之上,所述上下相邻层的每个竹片两端粘接缝错位布置;所述第七步中的横向叠接压片中,所述竹片板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叠接成多个层,前后相邻层的竹片板之间的每个竹片两端粘接缝错位布置;所述第九步中的横向叠接压竹片厚板中,所述竹片厚板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叠接,前后相邻层的竹片厚板之间的每个竹片两端粘接缝错位布置,压成的竹片板的长度为3米;

第六步:将所述压出的竹片板两端的多余部分锯平;

第七步:取所述压好锯平的若干竹片板,表面涂上胶水,将涂有胶水的竹片板依次放置于压机上进行横向压片,最后压成长方体形状的竹片厚板,所述第七步中所取的竹片板为4块;

第八步:将所述压出的竹片厚板两端的多余部分锯平;

第九步:取所述压好锯平的若干竹片厚板,表面涂上胶水,依次放置于压机上进行横向压片,最终形成基础竹梁;

第十步:将所述压出的基础竹梁两端的多余部分锯平,六面用砂光机砂光或手工抛光;

第十一步:在所述基础竹梁表面上涂上油漆,形成最终的竹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一段竹管,沿其自然竹纤维界面纵向劈开形成若干块竹片;加工去除每块所述竹片外部的竹节和竹青、内部的竹黄,修平所述竹片;干燥碳化;对竹片的内外表面涂上胶水,使所述竹片内外表面具有粘性;将竹片压成长方体形状的竹片板;将所述压出的竹片板两端的多余部分锯平;取若干竹片板,涂上胶水,将涂有胶水的竹片板依次放置于压机上进行横向压片,压成长方体形状的竹片厚板;取压好锯平的若干竹片厚板,表面涂上胶水,依次放置于压机上进行横向压片,最终形成基础竹梁;将压出的基础竹梁两端的多余部分锯平,六面砂光或手工抛光;在所述基础竹梁表面上涂上油漆,形成最终的竹梁。

技术研发人员:朱昆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昆鹏
技术研发日:2018.05.22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