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锯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0661发布日期:2020-07-24 16:5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锯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锯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到的锯木装置都是需要人用手拿着木头然后去切割,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集中精力,最后还需要人去将木头扔到固定的位置,极为不方便;在农村大多数地方还是用砍刀或斧头去砍。总的来说就是要考虑人的安全问题和最后木头的放置位置,还有浪费人的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锯木装置,省时省力,使用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锯木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体3连接有带切割片13的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和电机二8的输出轴连接;切割片13的两侧分别设有皮带4,每个皮带4围绕平行设置的2个以上的第一转轴12一圈,第一转轴12通过第一支撑体2连接在底板1上;两端端头的皮带4压在通孔圆柱11上,通孔圆柱11套在第三转轴10上,第三转轴10通过第三支撑体9连接在底板1上,通孔圆柱11和电机一6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的皮带4上设有多个挡板5,挡板5之间的皮带4上用于放置木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一6带动通孔圆柱11转动,进而带动皮带4转动,将要切割的木头运输至切割片13前,同时电机二8带动带切割片13转动,木头就会被切割。使用过程中人离自动锯木装置较远,故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叙述。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自动锯木装置,包括放置在地上的底板1,底板1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体3连接有带切割片13的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和电机二8的输出轴连接;切割片13的两侧分别设有皮带4,皮带4上设有多个挡板5,挡板5之间的皮带4上用于放置木头,每个皮带4围绕平行设置的4个第一转轴12一圈,第一转轴12通过第一支撑体2连接在底板1上;两端端头的皮带4压在通孔圆柱11上,通孔圆柱11套在第三转轴10上,第三转轴10通过第三支撑体9连接在底板1上,通孔圆柱11和电机一6的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电机一6带动通孔圆柱11转动,由于通孔圆柱11和皮带4的摩擦力,皮带4就会转动,将要切割的木头放置在挡板5前,同时电机二8带动带切割片13的第二转轴7转动,木头就会被切割,切割后的木头会从端头的皮带4上滚落。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体(3)连接有带切割片(13)的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和电机二(8)的输出轴连接;切割片(13)的两侧分别设有皮带(4),每个皮带(4)围绕平行设置的2个以上的第一转轴(12)一圈,第一转轴(12)通过第一支撑体(2)连接在底板(1)上;两端端头的皮带(4)压在通孔圆柱(11)上,通孔圆柱(11)套在第三转轴(10)上,第三转轴(10)通过第三支撑体(9)连接在底板(1)上,通孔圆柱(11)和电机一(6)的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4)上设有多个挡板(5),挡板(5)之间的皮带(4)上用于放置木头。


技术总结
一种自动锯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体连接有带切割片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和电机二的输出轴连接;切割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皮带,每个皮带围绕平行设置的个以上的第一转轴一圈,第一转轴通过第一支撑体连接在底板上;两端端头的皮带压在通孔圆柱上,通孔圆柱套在第三转轴上,第三转轴通过第三支撑体连接在底板上,通孔圆柱和电机一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皮带上设有多个挡板,挡板之间的皮带上用于放置木头;通过电机一带动通孔圆柱转动,进而带动皮带转动,将要切割的木头运输至切割片前,同时电机二带动带切割片转动,木头就会被切割,使用过程中人离自动锯木装置较远,故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党磊;吴松林;李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京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