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3745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发明公开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特别在芯板外设置吸附层组,吸附层组中设有吸附孔,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吸附层组队空气中的TVOC类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力,从而降低空气中TVOC类污染物浓度,实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由于芯板层的设置,含有吸附层的实木板材机械性能得到提升而不易损坏,而吸附层的厚度也可进一步降低,改善所制得的板材的外观。本发明的板材上可形成更深的装饰槽纹路,获得更立体的视觉效果。本发明采用白乳胶作为粘合剂,降低实木板材中可挥发的有毒物质,提高实木板材的环境友好度。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家装、艺术品加工、商用场所装饰、市政建设等领域。
【专利说明】
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发明涉及一种实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 实木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市场上的家具装饰用实木板材,采用单板、天然木皮、芯板等多层实木材料 按一定的次序叠合,经上胶、压合而制成,具有成本低廉、外观优良、机械强度高等优点。随 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净化是人类迫切需解决问题。现有 的实木板材在制造过程中,常使用各种有机溶剂进行处理,所制成的成品中容易残留有甲 醛等污染物,在使用过程中,残留的污染物将挥发而污染室内环境,有损人体健康。与此同 时,室内装修常用的涂料、家具以及日常活动也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长 期弥漫在室内空气中,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其中以甲醛、苯及苯系物和TV0C最为常 见,也对人体危害最大。由于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装饰装潢材料,不良施工工艺和新购组合 家具,所以又称装潢污染。
[0003] 1、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较高毒性的物质,是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 制的物品,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致畸和致癌性物质。长期生活在甲醛浓度超标的环 境中,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肤病,妇女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青少年记忆力 和智力下降,细胞核基因突变,胸闷、泛力、恶心、免疫功能降低,易患感冒,引起鼻咽癌,肝 肺受损,癌症等30多种疾病,以妇女、儿童和老人受害最重。室内甲醛主要隐藏在装饰装潢 材料及新组合家具中,以游离甲醛向空气中释放,释放期为3-15年,是室内空气中最主要 的污染物。
[0004] 2、苯 苯、甲苯、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一般情况下很难将之完全分离。苯具有特殊的芳香 气味,也被称为"芳香杀手"。主要以蒸气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苯超标可致慢性中毒或急性中 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失眠、乏力、白细胞减少,引发白 血病等。中毒严重时出现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也可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室内空气中 的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使用的化工原料,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
[0005] 3、氨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性气味的气体,主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降低人体 对疾病的抵抗力能力,浓度过高时可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 部进血管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造氧功能。受害者常伴有咳嗽、胸闷、头晕、恶心、之 力等症。氨主要隐藏在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中,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 〇
[0006] 4、TV0C物质:主要包括:苯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 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在高浓度TV0C环境中可导致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血液 中毒,通常症状是:眼睛不适,感到浑身赤热、干燥、沙眼、流泪;喉部不适、呼吸气短、支气 管哮喘。据2007年度环境监测部门统计,北京、青岛、南京、银川、重庆等城市装潢后有60- 80%室内空气质量不符合标准,深圳市则高达90%。以甲醛污染为主,平均超标4倍左右。 特别是甲醛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已确定甲醛为致 畸和致癌物质。室内甲醛的来源主要是装潢装饰材料和从市场购回的家具释放出来,被称 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室内装潢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挥发以及吸附 其他材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挥发已经成为室内装修材料选择的重中之重。
[0007] 竹炭、活性炭是国际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特别 是竹炭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比一般木炭吸附能力强2-3倍的吸附有害物质的新型环保 材料。竹炭的特点:物理吸附,吸附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竹炭释放微量元 素,改善环境,杀害病菌,无害化释放空气;竹炭具有弱导电性,起到防静电与屏蔽电磁辐 射的作用;竹炭可放射远红外线,波长适合人体吸收,加快血液循环,改善人体内环境,应 用于保健。但是现有的方法采用竹炭、活性炭吸附法除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其显然是不 够的。
[0008]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420054011.x申请日:2004-12-20 )公开了夹有竹 炭的地板,其包括:地板木质基材,所述的基材的中间复合有竹炭板或者所述的基材的 一侧复合有竹炭板,竹炭板镶嵌在木地板中。其采用的方法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并且竹炭 板不易成型,导致了生产成本高昂。
[0009] 申请号为2005100606629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炭复合材料及制 备方法,该环保型炭复合材料按总重量的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的组份:树脂10%~50%、纤维1% ~20%、炭粉40%~80%、石英或水晶粉0.5%~2%、氢氧化铝1 %~10%。复合材料使炭的本质功 能得到充分发挥,产品可塑性强,结构稳定、强度高、柔韧度好,表面耐磨、耐酸碱,广泛 用于各种室内外装饰,飞机、汽车、轮船装饰。但该复合材料外观较为粗糙,大量使用的碳 粉导致其机械性能下降、颜色暗淡,造型生硬,难以与具有天然木材纹路的实木板材竞争。 与此同时,填充活性炭会导致板材机械性能下降,导致产品容易在应力作用下变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发明公开一种立体视觉效果优秀、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环保的 实木板材。
[0010] 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 板,包括硬质基层,设置在硬质基层两侧的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第一容让层组、第 二容让层组中分别设有至少一层柔性容让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容让层组表面的面层;所 述面层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装饰槽,装饰槽的底部嵌入所述第一容让层组中;还包括设置在 硬质基层一侧或者两侧的吸附层组,所述吸附层组包括至少一层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中设 有若干吸附孔。
[0011] 本发明所称硬质基层,可选用任一种硬质材料制成,如现有技术的欧松板、重组 木。所述层柔性容让层可采用任一种低密度、较为柔软的材质制成,如杨木、松木等低气干 密度的材料。面层则可选用市售的科技木切片或天然木皮制成,其表面可印刷花纹、图案。 装饰槽通过模压在面层上成型。本发明在板材的中心设置硬质基层,硬质基层可以为整个 板材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对板材中的容让层、面层、吸附层进行支撑,防止板材因设置吸 附层,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变形。第一容让层和面层的设置还能避免吸附层组直接暴露, 对吸附层组进行保护,防止吸附层组表面沾染污渍而影响吸附效果。与此同时,装饰层第一 容让层组合第二容让层组此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硬质基层的承重能力,进而实现降低硬质 基层厚度、使产品更轻量化。在较低的厚度下,本发明的板材上可形成更深的装饰槽纹路, 获得更立体的视觉效果。而相互平行的装饰槽,其内部形成一下凹的曲面。根据高斯绝妙定 理(Gauss theorem egregium),由于装饰槽表面的高斯曲率趋向于维持不变,至少一个方 向永远保持平整,装饰槽则通过面层、第一容让层组在一个方向上弯曲(装饰槽的径向)来 迫使其在另一个方向上维持平直(装饰槽径向),外界应力在不将板材撕裂的情况下难以使 板材在装饰槽径向上发生变形,从而使本发明的实木板材在设置了吸附层的基础上仍能在 一个方向上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防止实木板材在重压、高温、高湿、层间应力等因素影响 下变形。由于本发明厚度低、结构精简,各层间的状态较为一致,不容易因外力而发生翘曲 变形,从而获得更加均匀、统一的色泽,尤其适用于室内装饰、家具制造等领域。所述吸附层 可选用任一种现有技术实现,其吸附孔可采用在吸附层中填充多孔介质实现,如填充活性 炭、多孔陶瓷等。也可采用陶瓷、高分子树脂等材料直接制成具有多孔的层状物与芯板复合 而成。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和第一容让层组之间或硬质基层与第二容 让层组之间。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和第一容让层组之间;所述硬质基层朝向第一容 让层组的一面设有交错的附着隙;所述面层包括多层依次叠合的天然木皮或科技木皮。
[0013] 设置在硬质基层两侧的第一容让层组合第二容让层组由于其硬度低,可将模具施 加的压力分散,避免压力集中施加到吸附层组或硬质基层的某一接触点上,防止制备过程 吸附层或硬质基层变形、碎裂。由于吸附层的多孔性质,其热胀缩系数必然较大,为避免吸 附层组受热膨胀导致板材崩裂,本发明特别在硬质基层的正面设置附着隙,可以容纳吸附 层组受热膨胀的体积,避免吸附层组膨胀后从硬质基层表面脱落。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和第一容让层组之间;所述硬质基层 朝向第一容让层组的一面设有交错的附着隙;所述面层包括多层依次叠合的天然木皮或科 技木皮。
[0015] 设置在硬质基层背面的吸附层由于难以与空气接触,其吸附效果较弱,因此取消 背面吸附层的设置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容易造成板材两侧的张力不一致而翘曲、变形。
[0016]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第一容让层组厚度比为1:5~2:6 ;所述第一容让层组与 硬质基层厚度比为1:4~1:7;所述第一容让层组的厚度为0.5-8mm;所述柔性容让层的 气干密度为〇.35g/cm 3-0.65 g/cm3〇
[0017] 第一容让层组厚度较高时,较容易在面层形成立体感较强、深度较高的装饰槽,同 时具有较大高斯曲率的装饰槽也可为所制得的实木板材提供更高的结构稳定性;但较厚的 第一容让层组将阻碍空气及其中的污染物与吸附层接触,影响吸附效果。而厚度较低的第 一容让层组有利于吸附层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但其缓冲效果较差,导致面层无法形成足 够厚度的装饰槽,影响实木板材的视觉效果和力学性能。经过验证,第一容让层组的厚度为 0.5-8mm,既可满足装饰槽成型时的缓冲需求,同时还可兼顾其对TV0C物质的通透性,以实 现吸附层对TV0C物质的吸附作用。
[0018] 更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槽的深度与第一容让层组厚度比为0.3:1~0.9:1。
[0019] 更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一层平剖木皮、一层横向斜刨木皮、另一 层平剖木皮和一层纵向斜刨木皮;两层平剖木皮间木纤维的夹角为10-15°;所述一层横向 斜刨木皮和一层纵向斜刨木皮间的木纤维夹角为30-60°。
[0020] 由于面层的厚度较低,容易老化而变脆,今儿发生鼓泡、开裂等问题,本发明对面 层的组成进行优化,对其进行热压,即可使斜刨木皮与平剖木皮间的木纤维相互交织、错 合,形成由木纤维构成的网络体系,借助木纤维间的范德华力,维持面层的紧密性,避免面 层因应力或老化而开裂、破损,延长本发明板材的使用寿命。
[0021]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5-10份的多孔介质颗粒、30-50份聚乳 酸、10-30份聚乙烯、0.2-0.9份的五水硫代硫酸钠、1-5份丙二醇、0.01-0.09份氢氧化钡;吸 附层组与芯板正面一层的容让层组厚度之比为8:1-15:1。
[0022] 本发明选用聚乳酸、聚乙烯作为吸附层的基体,二者对TV0C物质具有较高的亲和 度,确保多孔介质颗粒可以与TV0C物质接触,并将其吸附。而五水硫代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则 可以提高多孔介质颗粒的吸附速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所述多 孔介质颗粒可选用现有技术实现,如活性炭颗粒。而氢氧化钡和丙二醇可以提高污染物与 多孔介质颗粒的结合强度,避免板材受热或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释放所吸附的污染 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23]优选的,所述多孔介质颗粒为颗粒活性炭,其粒度为70-100目。
[0024]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的方法,包括 如下工序: 51. 在硬质基层两面涂布黏胶,一面贴合所述吸附层,并在吸附层表面涂覆黏胶; 52. 将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分别贴合在吸附层表面和硬质基层的另一面; 53. 对S2中贴合有吸附层、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的硬质基层进行第一次预 压; 54. 在第一容让层组的表面涂布黏胶,在第一容让层组表面贴合所述面层后,对其进 行第二次预压,将面层、硬质基层、吸附层、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压合为一体的平整 板材; 55. 采用底部设有凸纹的平板模具从上方对所述平整板材的面层进行模压,获得所述 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
[0025]进一步,所述第一次预压是指采用平面模具以7MP压力、8-25°C的条件压合30-45min ;所述第二次预压是指采用平面模具以7MP压力、8-25°C的条件压合30-45min ; 所述模压是指采用底部设有凸纹的平板模具以10-11MP压力、90-97°C的条件压合3min。 [0026]本发明特别对第一次预压和第二次预压的参数进行设计,采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 进行组胚,有利于黏胶的固化。模压采用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装饰槽的定型,提高板材的结 构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此外,高温也有利于吸附层的轻微软化,提高吸附层与第一容让层 组的结合强度。
[0027]更进一步,所述黏胶的原料按质量计包括70-75份固含量在80%的白乳胶及 20-30份支链淀粉;所述黏胶的25°C粘度为18500-22000cpa.s ;所述S1中硬质基层表 面涂布的黏胶量为130-160g/m2;所述S4中在第一容让层组的表面涂布黏胶量为80- 100g/m2〇
[0028] 本发明的黏胶不产生常见的TVOC污染物。当然,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也可使用任 意一种现有技术的黏胶实现。
[0029] 本发明特别在芯板外设置吸附层组,吸附层组中设有吸附孔,较大的比表面积使 吸附层组队空气中的TV0C类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力,从而降低空气中TV0C类污染物浓 度,实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由于芯板层的设置,含有吸附层的实木板材机械性能得到提 升而不易损坏,而吸附层的厚度也可进一步降低,改善所制得的板材的外观。本发明的板材 上可形成更深的装饰槽纹路,获得更立体的视觉效果。本发明采用白乳胶作为粘合剂,降低 实木板材中可挥发的有毒物质,提高实木板材的环境友好度。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家装、艺术 品加工、商用场所装饰、市政建设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发明硬质基层的不意图。
[003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 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如图1,包括硬质基层1,设 置在硬质基层1两侧的第一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第一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中 分别设有2层柔性容让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容让层组2表面的面层4;所述面层4上设有相 互平行的装饰槽5,装饰槽5的底部嵌入所述第一容让层组2中;还包括设置在硬质基层1 一 侧的吸附层组6,所述吸附层组6包括一层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中设有若干吸附孔。
[0036]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和第一容让层组2之间;如图2所述硬质基 层1朝向第一容让层组2的一面设有交错的附着隙7。
[0037]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第一容让层组厚度比为1:4 ;所述第一容让层组与硬质基 层厚度比为1:5;所述第一容让层组的厚度为1.9mm;所述柔性容让层的气干密度为0.35g/ cm3-0.65 g/cm3 〇
[0038]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槽的深度与第一容让层组厚度比为0.5:1。
[0039]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一层平剖木皮、一层横向斜刨木皮、另一层 平剖木皮和一层纵向斜刨木皮;两层平剖木皮间木纤维的夹角为10-15°;所述一层横向斜 刨木皮和一层纵向斜刨木皮间的木纤维夹角为30-60°。
[0040]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8份的多孔介质颗粒、45份聚乳酸、22 份聚乙烯、0.7份的五水硫代硫酸钠、4份丙二醇、0.06份氢氧化钡;吸附层组与芯板正面一 层的容让层组厚度之比为9:1。
[0041]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介质颗粒为颗粒活性炭,其粒度为90-100目。
[0042] 所述颗粒活性炭可选用市售产品实现。
[004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如图3,包括硬质基层1,设 置在硬质基层1两侧的第二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第二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中 分别设有2层柔性容让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容让层组2表面的面层4;所述面层4上设有相 互平行的装饰槽5,装饰槽5的底部嵌入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中;还包括设置在硬质基层1 一 侧的吸附层组6,所述吸附层组6包括一层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中设有若干吸附孔。
[0044]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与第二容让层组3之间。
[0045]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和第二容让层组2之间。
[0046]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4、第二容让层组2厚度比为2:6 ;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与硬质 基层1厚度比为1:4;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的厚度为0.5-8mm;所述柔性容让层的气干密度为 0.35g/cm 3一0.65 g/cm3。
[0047]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槽5的深度与第二容让层组2厚度比为0.9:1。
[0048]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4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一层平剖木皮、一层横向斜刨木皮、另一 层平剖木皮和一层纵向斜刨木皮;两层平剖木皮间木纤维的夹角为10-15°;所述一层横向 斜刨木皮和一层纵向斜刨木皮间的木纤维夹角为30-60°。
[0049]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5份的多孔介质颗粒、50份聚乳酸、10 份聚乙烯、0.9份的五水硫代硫酸钠、1份丙二醇、0.09份氢氧化钡;吸附层组6与芯板正面一 层的容让层组厚度之比为8:1。
[0050]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介质颗粒为颗粒活性炭,其粒度为70-100目。
[0051 ]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如图4,包括硬质基层1,设 置在硬质基层1两侧的第二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第二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中 分别设有1层柔性容让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容让层组2表面的面层4;所述面层4上设有相 互平行的装饰槽5,装饰槽5的底部嵌入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中;还包括设置在硬质基层1两 侧的吸附层组6,所述吸附层组6包括2层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中设有若干吸附孔。
[0052]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和第二容让层组2之间。
[0053]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和第二容让层组2之间;所述硬质基层1 朝向第二容让层组2的一面设有交错的附着隙;所述面层4包括多层依次叠合的天然木皮或 科技木皮。
[0054]进一步的,所述面层4、第二容让层组2厚度比为1:5 ;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与硬质 基层1厚度比为1:7;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的厚度为0.5mm;所述柔性容让层的气干密度为 0.35g/cm3一0.65 g/cm3。
[0055]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槽5的深度与第二容让层组2厚度比为0.3:1。
[0056]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4由外至内依次包括2层平剖科技木皮,二者的木纤维间的夹 角为 15-20°。
[0057]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10份的多孔介质颗粒、30份聚乳酸、 30份聚乙烯、0.2份的五水硫代硫酸钠、5份丙二醇、0.01份氢氧化钡;吸附层组6与芯板正面 一层的容让层组厚度之比为15:1。
[0058]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介质颗粒为颗粒活性炭,其粒度为70-100目。
[0059]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如图5包括硬质基层1,设 置在硬质基层1两侧的第二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第二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中 分别设有1层柔性容让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容让层组2表面的面层4;所述面层4上设有相 互平行的装饰槽5,装饰槽5的底部嵌入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中;还包括设置在硬质基层1 一 侧吸附层组6,所述吸附层组6包括2层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中设有若干吸附孔。本实施例 中,吸附层为填充有多孔陶瓷颗粒的夹层。
[0060]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和第二容让层组2之间。
[0061]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和第二容让层组2之间;所述硬质基层1 朝向第二容让层组2的一面设有交错的附着隙;所述面层4包括多层依次叠合的天然木皮或 科技木皮。
[0062]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4、第二容让层组2厚度比为1:5 ;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与硬质 基层1厚度比为1:6;所述第二容让层组2的厚度为5mm;所述柔性容让层的气干密度为 0.35g/cm 3一0.65 g/cm3。
[0063]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槽5的深度与第二容让层组2厚度比为0.7:1。
[0064]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4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一层平剖木皮、一层横向斜刨木皮、另一 层平剖木皮和一层纵向斜刨木皮;两层平剖木皮间木纤维的夹角为10-15°;所述一层横向 斜刨木皮和一层纵向斜刨木皮间的木纤维夹角为30-60°。
[006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结构与实施例1 一致。
[0066]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6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8份的多孔介质颗粒、45份聚乳酸、25份 聚乙烯、2份丙二醇、0.07份氢氧化钡;吸附层6组与芯板正面一层的容让层组厚度之比为 10:1〇
[0067]所述多孔介质颗粒为颗粒活性炭,其粒度为70-100目。
[0068]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结构与实施例1 一致。
[0069] 进一步的,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8份的多孔介质颗粒、45份 聚乳酸、22份聚乙烯、0.7份的五水硫代硫酸钠、4份丙二醇;吸附层组与芯板正面一层的容 让层组厚度之比为9:1。
[0070]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介质颗粒为颗粒活性炭,其粒度为90-100目。
[0071] 实施例7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的方法,包括如 下工序: 51. 在硬质基层两面涂布黏胶,一面贴合所述吸附层,并在吸附层表面涂覆黏胶; 52. 将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分别贴合在吸附层表面和硬质基层的另一面; 53. 对S2中贴合有吸附层、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的硬质基层进行第一次预 压; 54. 在第一容让层组的表面涂布黏胶,在第一容让层组表面贴合所述面层后,对其进 行第二次预压,将面层、硬质基层、吸附层、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压合为一体的平整 板材; 55. 采用底部设有凸纹的平板模具从上方对所述平整板材的面层进行模压,获得所述 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
[007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预压是指采用平面模具以8MP压力、20°C的条件压合 40min ;所述第二次预压是指采用平面模具以8MP压力、25°C的条件压合45min ;所述模 压是指采用底部设有凸纹的平板模具以10MP压力、95°C的条件压合5min。
[0073]进一步的,所述黏胶的原料按质量计包括72份固含量在80%的白乳胶及25份支 链淀粉;所述黏胶的25°C粘度为18500-22000cpa.s ;所述S1中硬质基层表面涂布的黏 胶量为150g/m2;所述S4中在第一容让层组的表面涂布黏胶量为90g/m 2。
[0074]本发明未详细阐述的细节,均可选用任意一种现有技术实现。
[0075] 实验例1 设置多组密闭容器,内部填充相同浓度的甲醛、二甲苯、氨气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 中分别放置lm2的实施例1-7所制得的实木板材。测试密闭容器中的各类气体残留率。其结 果如表1 -表3所不。
[0076] 表1.甲醛残留率
表2.二甲苯残留率
表3.氨气残留率
实验例2 将上实验例的密闭容器内温度加热至39°C、相对湿度80%,维持12小时,测试各类污染 物残留率,如表4所示。
[0077] 表4。
[0078] 采用国家标准GB/T 24137-2009对上述产品进行测试,其结果如表3。
[0079]耐用性测试 将对比例和实施例的产品粘贴在一墙面中,依次对其施加下述实验条件: a. 85°C,相对湿度90%,充入氧气使空气中氧气体积达80%,1KW的氙灯老化箱处理 1000小时; b. 45°C,相对湿度10%,2KW钠灯照射1000小时。
[0080] 记录各实验组装饰板材的外观,如表4所示。
[0081] 以上为发明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 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 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发明的保护 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包括硬质基层(1),设置在硬质基层 (1) 两侧的第一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第一容让层组(2)、第二容让层组(3)中分 别设有至少一层柔性容让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容让层组(2)表面的面层(4);所述面层 (4)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装饰槽(5),装饰槽的底部嵌入所述第一容让层组(2)中;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设置在硬质基层(1) 一侧或者两侧的吸附层组(6),所述吸附层组包括至少一层 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中设有若干吸附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 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和第一容让层组(2)之间或硬质基层(1)与第二容让层组(3)之 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 附层设置在硬质基层(1)和第一容让层组(2)之间;所述硬质基层(1)朝向第一容让层组 (2) 的一面设有交错的附着隙;所述面层(4)包括多层依次叠合的天然木皮或科技木皮。4. 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层(4)、第一容让层组(2)厚度比为1:5~2:6 ;所述第一容让层组(2)与硬质基层 (1)厚度比为1:4~1:7;所述第一容让层组(2)的厚度为0.5-8mm;所述柔性容让层的气 干密度为〇.35g/cm3-0.65 g/cm3〇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 饰槽的深度与第一容让层组(2)厚度比为0.3:1~0.9:1。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特征在 于:所述面层(4)由外至内依次包括一层平剖木皮、一层横向斜刨木皮、另一层平剖木皮和 一层纵向斜刨木皮;两层平剖木皮间木纤维的夹角为10-15°;所述一层横向斜刨木皮和一 层纵向斜刨木皮间的木纤维夹角为30-60°。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 附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5-10份的多孔介质颗粒、30-50份聚乳酸、10-30份聚乙烯、0.2- 0.9份的五水硫代硫酸钠、1-5份丙二醇、0.01-0.09份氢氧化钡;吸附层组与芯板正面一层 的容让层组厚度之比为8:1-15:1。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孔介质颗粒为颗粒活性炭,其粒度为70-100目。9.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的方法,包括 如下工序:51. 在硬质基层(1)两面涂布黏胶,一面贴合所述吸附层,并在吸附层表面涂覆黏 胶;52. 将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分别贴合在吸附层表面和硬质基层(1)的另一面 ,53. 对S2中贴合有吸附层、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的硬质基层(1)进行第一 次预压;54. 在第一容让层组的表面涂布黏胶,在第一容让层组表面贴合所述面层(4)后,对其 进行第二次预压,将面层(4)、硬质基层(1)、吸附层、第一容让层组、第二容让层组压合为 一体的平整板材; S5.采用底部设有凸纹的平板模具从上方对所述平整板材的面层(4)进行模压,获得 所述净化空气式高结构强度立体实木复合板。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预压是指采用平面模具以 8MP压力、8-25°C的条件压合30-45min ;所述第二次预压是指采用平面模具以8MP压力、 8_25°C的条件压合30-45min ;所述模压是指采用底部设有凸纹的平板模具以8-10MP压 力、92-97°C的条件压合5min。
【文档编号】B32B3/24GK106003272SQ20161032895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8日
【发明人】詹雄光, 颜宝娟, 罗俊光, 黄远林
【申请人】詹雄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