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28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尤指一种于给纱器的给纱部上增设有一凸部,让纱线可喂入于织针上,利于织针钩拉纱线进行编织物的编织。
如图1的给纱器1,该给纱器1至少包括有一本体11,及一自本体11下缘延伸出的给纱部12,该给纱部12上至少具有一个以上可供穿套纱线的孔13、13’,另于本体11上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凹槽16,该凹槽16中配置有一调整件2,该调整件2上配置有一导纱轮3,此导纱轮3可将具有弹性的纱线喂入至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钩拉纱线。但是,在纱线经过导纱轮3而喂入织针上方时,该纱线易产生抖动现象,让织针常有钩不到纱线,或钩纱不完全,导致所编织完成的布面不整,或有些微破洞产生,造成所编织完成的布料品质不佳。
于是,就在给纱部12上开设有一导槽17,如图2所示,该导纱轮3所导出的纱线直接进入于导槽17中,此导槽17可以解决纱线喂入过程中所产生的抖动现象。但是,纱线长时间与导槽17内部接触摩擦时,易产生棉絮,而棉絮也易积塞于导槽中,当棉絮积压一定数量时,会导致纱线无法顺利通过导槽17而产生断线,或者积塞于导槽17中的棉絮会随纱线一并喂入编织,造成编织生成的布料表面形成有凸起状态,造成编织后的布料品质不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凸部可由一柱体所取代之,此柱体可与给纱部一体成型制作,该柱体上具有一圆弧状的导纱面,当第三纱线由柱体的导纱面通过时,与导纱面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第三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柱体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柱体一端具有一接合部,而在给纱部一端增设有一具接合孔,此接合孔内具有一接合面,此接合面可供前述的柱体的接合部组接,或者此接合部可直接穿过接合孔,利用一螺帽锁接于接合部上,以便柱体固接于给纱部上,在第三纱线与导纱面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第三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柱体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在输送过程中产生断线的现象。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与实施例,现配合说明书


如下
图2为传统另一给纱器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给纱器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1的给纱器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3-1的给纱器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上述所提的给纱器1至少包括有一本体11,及一自本体11下缘延伸出的给纱部12,该给纱部12上至少具有一个以上可供穿套纱线的孔13、13’,而给纱部12的另一端凸设有一凸部14,该凸部14上具有一可呈曲弧状或斜面状的导纱面15,以利于纱线通过;另于本体11上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凹槽16,该凹槽16中配置有一调整件2,该调整件2上配置有一导纱轮3,此导纱轮3可将编织用的纱线导向于前述的凸部14底下通过,在圆编机编织过程中利于输送纱线;另有固定件4,其上具有一固定于圆编机上的固定部41,该固定部41承接一具有滑槽(图中未示)的支撑部42,在给纱器1的本体11枢设于支撑部42的滑槽中,可让给纱器1于固定件4上作一高度调整。如是,借由前述构成一全新的给纱器。
参见图4、5所示,为本发明的给纱器正视及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给纱器1借由固定件4固接于圆编机上时,编织所用的第一纱线5、第二纱线6分别穿套于给纱部12的孔13、13’中,而具有弹性的第三纱线7则配置于导纱轮3上,再由导纱轮3导引由凸部14的导纱面15通过。
在编织过程中,第一、二、三纱线5、6、7依序输送至织针上方,在织针上升时,即可钩拉第一、二、三纱线5、6、7进行编织物编织。当第三纱线7由凸部14的导纱面15通过时,与导纱面15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14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能有效地将第三纱线7输送到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顺利钩拉第三纱线7进行编织,也以确保编织后的编织物的品质。
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所提的凸部14可由一柱体8所取代之,此柱体8可与给纱部12一体成型制作,该柱体8上具有一呈圆弧状的导纱面81,当第三纱线7由柱体8的导纱面81通过时,与导纱面81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第三纱线7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柱体8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
参见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上述的构造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柱体8一端具有一呈螺纹状的接合部82,而在给纱部12一端增设有一接合部孔121,此接合孔121内具有一呈螺纹状的接合面122,此接合面122可供前述的柱体8的接合部82组接,或者此接合部82可直接穿过接合孔121,利用一螺帽(图中未示)锁接於接合部82上,以便柱体8固接於给纱部12上。当第三纱线7由柱体8的导沙面81通过时,与导纱面81形成摩擦接触状态,不易让第三纱线7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纱滞留在柱体8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
参见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在给纱部12所凸设的凸部14’比上述所提的凸部14的厚度为薄,此凸部14’一侧具有一呈直角状态的导纱面15’。在第三纱线7与导纱面15’形成摩擦接触状态时,不易让第三纱线7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14’上,也不会让第三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用以配置于圆编机上,可将编织用的纱线(5、6、7)喂入于织针上方的给纱器(1),该给纱器(1)至少包括有一本体(11),及一自本体(11)下缘延伸出的给纱部(12),该给纱部(12)上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孔(13、13’),前述的孔(13、13’)可供穿套纱线(5、6),并将纱线(5、6)喂入于织针上方,利于织针钩纱编织,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给纱部(12)的一端凸设有一凸部(14),该凸部(14)上具有一导纱面(15),此导纱面(15)在纱线(7)通过时,不易让纱线(7)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14)上,也不会让纱线(7)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能有效地将纱线(7)输送到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顺利钩拉纱线进行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导纱面(15)可为一曲弧状、斜面状、直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凸部(14)可由一柱体(8)取代,其上具有一呈圆弧状的导纱面(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柱体(8)可与给纱部(12)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柱体(8)一端具有一接合部(82),此接合部(82)得以接合于给纱部(12)的接合孔(1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接合部(82)可为一螺纹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接合孔(121)内具有一呈螺纹状的接合面(1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接合部(82)可直接穿过接合孔(121),并利用一螺帽锁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该本体(1)上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凹槽(16),该凹槽(16)中配置有一调整件(2),该调整件(2)上配置有一导纱轮(3),此导纱轮(3)可将编织用的纱线(7)导向于凸部(14)底下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其中,更具有一固接于圆编机上的固定件(4),该固定件(4)上具有一固定部(41),该固定部(41)承接一具有滑槽的支撑部(42),该给纱器(1)的本体(11)则枢设于支撑部(42)的滑槽中,可让给纱器(1)于固定件(4)上作一高度调整。
全文摘要
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给纱器构造,主要是于给纱器的给纱部上增设有一凸部,该凸部上具有一导纱面,此导纱面在纱线通过时,不易让纱线产生棉絮,或者让棉絮滞留在凸部上,也不会让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断线的现象,能有效地将纱线输送到织针上方,以利于织针顺利钩拉纱线进行编织。
文档编号D04B15/38GK1401842SQ0112069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3日
发明者王炳赐 申请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