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类和制造袜类的方法

文档序号:172181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袜类和制造袜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袜类和制造袜类的方法,具体来说,涉及用袜类针织机进行针织的袜类和制造袜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示于

图12中的传统短袜的制造分成两部分圆柱形地从袜的入口部分朝向脚跟部分102编织一圆柱形的针织部分106a,以及编织脚跟部分102。此外,一圆柱形的针织部分106b从脚跟部分102圆柱形地编织到脚趾部分104,然后,缝合形成在圆柱形针织部分106b的脚背部分内的一开口以完成短袜。在图12中,缝合的开口图示为缝合线108。
例如,示于图12中的短袜100由具有一针床板的圆筒形针织机进行制造,其中,多个编织针设置在针床板的外圆周面上,针床板能沿规定的方向转动,并沿正常方向和逆向方向转变方向,以此来编织短袜。如图13A所示,编织针具有一形成在前端上的钩子部分52,以及一舌形部分54,它的一端通过一轴可枢转地附连在钩子部分52的一颈部上,以便打开和关闭钩子。如图13B所示,针床板具有一圆柱形部件62和多个形成在外圆周面内的纵向槽64、64、...,示于图13A的编织针50分别地插入在槽64内,并能向上和向下移动。通过沿规定的方向转动针床板60,编织针50挨次在规定的位置向上移动,以此编织短袜。
包括有如图13A所示的针和如图13B所示的针床板的编织机所制造的如图12所示的短袜100,是对称地形成的,所以,短袜可以穿在右脚和左脚上。
然而,如图12所示的短袜100具有对称的脚趾部分104;如果它穿在不对称的人脚上,其末端顶位置紧靠大脚趾侧,大脚趾比其它的脚趾厚和长,短袜的织物被大脚趾拉扯,这样,人的大脚趾和小脚趾受到压迫。
为了解决由如图12所示的短袜100造成的压迫脚趾的问题,本发明者之一发明如图14A-14C所示的袜类,其公开在美国专利No.6,000,247中。
如图14A-14C所示的短袜200的脚趾部分204具有一不对称的形状,其中末端部分G相对于中心线X移至大脚趾侧,且其中,一使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204的突出大于小脚趾侧的突出的三角片部分220,编织得紧靠脚趾部分204的大脚趾侧。
图14A示出从短袜200的脚背侧观察的脚趾部分204,其中,缝合线208形成在短袜200的脚背部分。图14B示出从短袜200的前端侧观察的脚趾部分204,而图14C示出从短袜200的袜底部分侧观察的脚趾部分204。
应注意到,如图14A-14C所示的短袜200的三角片部分220由袜底部分的三角片部分220a和袜背部分的三角片部分220b构成。
具有脚趾部分204的短袜200的形状类似于脚的形状,它的大脚趾厚于其它的脚趾,这样,短袜的脚的舒适性优于如图12所示的短袜100的舒适性。
然而,在如图14A-14C所示的脚趾部分204中,脚趾部分204的大脚趾侧的长度,等于从脚趾部分204和袜底部分206a或袜背部分206b(脚趾部分204的最宽部分)之间的边界到末端位置G的距离,即,缝合线208和末端位置G之间的距离,该长度对于大脚趾长于小脚趾的脚来说显得太短。
为了对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脚,提高短袜200的脚的舒适性,有必要定位脚趾部分204在大脚趾侧的末端位置G,以及延伸缝合线208和末端位置G之间的距离,以便对应于脚的大脚趾侧。
然而,如果末端位置G位于大脚趾侧,且延伸缝合线208和末端位置G之间的距离,并保持如图14A-14C所示的脚趾部分204的形状(保持相似性),则形状变为如图15所示的脚趾部分204’,其中,脚趾部分204’的小脚趾侧的长度(脚从其中插入的袜口部分的最外边缘和缝合线208之间的距离)连同大脚趾侧都伸长。因此,当具有脚趾部分204’的短袜被穿上时,在小脚趾侧的袜的织物松弛,于是脚的舒适性并不佳。
另一方面,如果脚趾部分204的大脚趾侧的边缘和缝合线208之间的距离伸长,而限制小脚趾侧的边缘和缝合线208之间距离的伸长,则形状变成如图15所示的脚趾部分204”,其中,脚趾部分204”的末端位置G靠近中心线X,这样,脚趾部分204”的形状变为一对称的形状。因此,穿上具有脚趾部分204”的短袜时,大脚趾和小脚趾均受到压迫,于是脚的舒适性并不佳。
当穿上如图14A-14C所示的具有脚趾部分的短袜时,脚跟部分的内踝部分和外踝部分被拉,这样,短袜的脚的舒适性更糟,且踝部分的织物易于破坏。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袜类以及提供制造该袜类的方法,该袜类的形状类似于大脚趾比其它脚趾厚和长的人脚的形状,其具有良好的脚穿着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袜类以及提供制造该袜类的方法,该袜类具有良好的脚走路的舒适性,并能防止脚跟部分的内踝部分和外踝部分的织物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者已经研究而达到第一和第二目的并业已发现通过形成一第一三角片部分,它使在大脚趾侧的突起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以及一第二三角片部分,它编织成在第一三角片部分后的紧靠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内,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和小脚趾侧的长度可对应于人脚的这些部分的长度,并保持脚趾部分的末端部分紧靠大脚趾侧;以及通过形成紧靠脚跟部分一侧的三角片部分,袜类具有良好的脚走路舒适性,并能防止脚跟部分的内踝部分和外踝部分的织物损坏,这样,本发明者发明出能够达到第一和第二目的的本发明。
这就是说,第一目的通过由一袜类针织机编织的非对称的袜类得到实现,其中,末端顶的末端部分定位在紧靠大脚趾的一侧,其中,一第一三角片部分编织在紧靠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以此接近具有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人脚的形状,这样,在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的突起可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一第二三角片部分编织成在第一三角片部分后的紧靠大脚趾侧,这样,延伸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而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
为达到第一目的采取的方法是通过一袜类针织机编织制造袜类的方法,其中,袜类的脚趾部分采取袜类编织机朝向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变换针织方向进行编织,这样,第一三角片部分和第二三角片部分致使延伸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而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它们编织在大脚趾侧的附近,所述第一三角片部分使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的突起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而第二三角片部分在第一三角片部分后面紧靠大脚趾侧编织。
第二目的通过借助于袜类针织机编织的袜类来实现,其中,一不对称的袜跟部分包括一靠近袜跟部分一侧定位的指叉部分,当人穿上所述袜类时,所述指叉部分的一边缘位于袜跟部分的一侧处。
为达到第二目的采取的方法是通过一袜类针织机编织制造袜类的方法,其中,袜类的袜跟部分采取袜类编织机朝向袜跟部分的一侧变换针织方向进行编织,这样,一三角片部分靠近袜跟部分的一侧编织。
在用来达到第一目的的袜类中,脚趾部分的前端部分由第二三角片部分构成,而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面由第一三角片部分和第二三角片部分构成;采用这种结构,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可比其它的脚趾厚和长,这样,脚趾部分的形状可类似于人的脚。
此外,第一三角片部分和第二三角片部分的诸边缘可以形成V形线,当从一侧观察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时,它们的距离朝向大脚趾侧的前端逐渐地变长,形成V形线的诸边缘可朝向大脚趾侧的前端排列;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和第二三角片部分可用编织机容易地制成,脚趾部分的形状可进一步类似于人的脚。
在袜类之中,一非对称的袜跟部分可包括一靠近袜跟部分的一侧定位的第三指叉部分,当人穿上袜子时,第三指叉部分的边缘可位于袜跟部分的一侧;采用这种结构,袜类可具有良好的脚走路舒适性,并能防止袜跟部分的内踝部分和外踝部分的织物的损坏。
第一指叉部分和第二指叉部分可通过变化针织机的实际编织针的数量来进行编织;采用这种方法,第一指叉部分和第二指叉部分可容易地进行编织,并位于靠近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
达到第一目的的袜类具有一第一三角片部分,其靠近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编织,这样,在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的突起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一第二三角片部分,其第一三角片部分后面紧靠大脚趾侧编织,这样,延伸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而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
采用这种结构,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的突起可做成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且大脚趾侧和小脚趾侧的长度可对应于人脚的尺寸。通过形成第二三角片部分使末端位置保持紧靠大脚趾侧。
因此,袜类的形状可类似于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人的脚,因此,袜类具有脚的良好的舒适性。
传统的袜类的袜跟部分具有对称的形状,但人脚的脚跟部分的形状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当人穿上传统的对称的袜子时,内踝部分或外踝部分的织物被拉伸,这样,使脚的舒适性变差,并且袜跟部分的织物破坏。
在达到第二目的的袜类中,三角片部分编织在一侧,或指叉部分的边缘位于袜跟部分的一侧,这样,不对称地形成袜跟部分。采用这种结构,当人穿上达到第二目的的袜子时,可减轻袜跟部分的内踝或外踝部分的织物发生的伸长,可提高脚的舒适性,并可防止袜跟部分织物的损坏。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A-1C是有关本发明的一短袜的说明性视图;图2是解释短袜功能和功效的说明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短袜的局部侧视图;图4A是沿图3中的箭头D方向观察的袜跟部分的侧视图;图4B是沿图3中的箭头E方向观察的袜跟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人腿的骨骼结构的解释性视图;图6A是从一侧观察的用于左脚的一修改的短袜的袜跟部分的侧视图;图6B是从另一侧观察的用于左脚的一修改的短袜的袜跟部分的立体图;图7A是从图6A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用于左脚的修改的短袜的袜跟部分的局部侧视图;图7B是从图6A所示的箭头C的方向观察的用于左脚的修改的短袜的袜跟部分的局部仰视图;图8是用于左脚的修改的短袜的袜跟部分的另一实例的局部立体图;图9是用于左脚的修改的短袜的袜跟部分的另一实例的局部立体图;图10是用于左脚的修改的短袜的袜跟部分的另一实例的局部立体图;图11是用于左脚的修改的短袜的袜跟部分的另一实例的局部立体图;图12是传统的短袜的立体图;图13A和13B是圆筒形短袜针织机的说明性视图;图14A-14C是图12中所示的修改的短袜的的另一传统短袜的说明性视图;图15是说明如图14所示的短袜的脚趾部分的缺点的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一短袜的脚趾部分的实例示于图1A-1C。图1A示出用于左脚的一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其中,圆柱形编织部分12从脚背部分12b侧观察,且一缝合线20形成在袜背部分12b。图1B示出从脚趾侧观察的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图1C示出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其中,圆柱形编织部分12从袜底部分12a侧观察。
在图1A-1C中所示的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中,脚趾部分14的左侧是覆盖人脚的大脚趾的大脚趾侧16;脚趾部分14的右侧是覆盖人脚的小脚趾的小脚趾侧18。
如图1A和1C所示,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具有一不对称的形状,其中,末端位置G相对于中心线Y移向大脚趾侧16。该形状类似于人脚的形状。
如图1B所示,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具有一第一三角片部分22,它靠近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编织,而一第二三角片部分24在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后面靠近大脚趾侧16编织。
对于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和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来说,通过如图1B所示的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在大脚趾侧16上的脚趾部分14的突起做得大于小脚趾侧18的突起;通过如图1A和1B所示的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延伸,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18。
采用这种结构,如图1A-1C所示的短袜10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其中,脚趾部分14的末端位置G位于靠近大脚趾侧16处,且其类似于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人脚,这样,短袜的脚的舒适性优于如图14所示的短袜200的脚的舒适性。
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由第一三角形片部分的袜底侧部分22a和第一三角形片部分的袜背侧部分22b一体地构成;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由第二三角形片部分的袜底侧部分24a和第二三角形片部分的袜背侧部分24b一体地构成。
在图1A-1C中所示的脚趾部分14中,末端位置包括在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内,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的侧面由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和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构成。在短袜10中,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可进一步比小脚趾侧18厚和长,这样,脚趾部分的形状可进一步类似于人脚的形状。
当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从大脚趾侧16观察(或从如图1B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和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的诸边缘形成V形线,它的距离朝向脚趾部分14的前端逐渐地变长,诸V形线形成大脚趾侧16的突起。
此外,形成V形线的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和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朝向脚趾部分14的前端依次排列,且大脚趾侧16的长度大于小脚趾侧18的长度。
如图1A-1C中所示的短袜10可用如图13A和13B所示的圆筒形针织机进行编织。
当编织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时,圆筒形针织机的针床板60的编织方向朝向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转换,这样,使大脚趾侧16上的脚趾部分14的突起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的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以及在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后面的、以便延伸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而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18的、靠近大脚趾侧16编织的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均靠近大脚趾侧编织。
这就是说,首先,圆筒针织机的针床板60沿规定的方向转动,直到编织到具有一规定长度的圆柱形针织部分12,然后,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和反向方向交替地转向,并改变实际的针织针50的数量,直到编织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当针床板60的转向方向改变时,执行实际的针织针50的数量的改变。
当编织脚趾部分14时,首先,编织该部分直到到达如图1C所示的一位置H-I,其显示短袜10的圆柱形编织部分12的袜底侧部分12a,然后,继续编织该部分,逐渐地减少实际的针织针50的数量(针数量),直到到达一位置J-K。应该指出的是,减少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的转向,及减少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60沿反向方向的转向,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到达位置J-K之后,针床板60朝向位置J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H;且针床板60朝向位置K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减少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L。
在到达位置H-L之后,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减少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M-N。应该指出的是,减少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的转向,及减少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沿反向方向的转向,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
通过从位置J-K到位置M-N的编织,并转向针床板60和变化针的数量,针织的方向可朝向短袜10的大脚趾侧16变换。因此,第一三角形片部分的袜底侧部分22a可编织在脚趾部分14的袜底部分内,并位于靠近大脚趾侧16。
在到达位置M-N之后,针床板60朝向位置M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O;且针床板60朝向位置N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减少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P。因此,可编织跟从第一三角形片部分的袜底侧部分22a的第二三角形片部分的袜底侧部分24a,并位于靠近大脚趾侧16。位置O位于位置M和H之间。
在到达位置O-P之后,针床板60进一步朝向位置O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减少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Q;且针床板60朝向位置P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N。通过从位置O-P到位置Q-N的编织,可形成第二三角形片部分的袜背侧部分24b,并与袜底侧部分24b一体地形成,以此形成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
在到达位置Q-N之后,继续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H-L。应该指出的是,增加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的转向,及增加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沿反向方向的转向,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
朝向位置Q转向的针床板60的一端的轨迹通过位置O延伸到位置H。
在到达位置H-L之后,针床板60朝向位置H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减少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R;且针床板60朝向位置L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K。通过从位置O-N到位置R-K的编织,可形成跟从第二三角片部分的袜背侧部分24b的第一三角形片部分的袜背侧部分22b,并与第一三角形片部分的袜底侧部分22a-体地形成,以此形成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
在到达位置R-K之后,针床板60转向,编织脚趾部分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H-I。应该指出的是,增加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的转向,及增加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沿反向方向的转向,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
位置H-I是短袜10的袜背部分12b内的编织部分的一敞开端,且缝合该敞开端,这样,缝合线20形成在其中。
构成脚趾部分14的编织部分的边缘的环路是互相紊乱的,这样,诸边缘互相连接,且构成连接线H-J、J-K、K-L-N、H-O-M、N-P、Q-O-H,以及R-H。诸连接线对应于转向的针床板60的端部。
连接线Q-O-M对应于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的边缘,它对应于大脚趾侧16的一前面和一侧面的一部分,且连接线形成到V形中,当从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的一侧观察连接线(或从如图1B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V形朝向大脚趾侧16的前端逐渐地变宽。连接线R-H-J对应于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的边缘,它对应于大脚趾侧16的一侧面的一部分,且连接线形成到V形中,当从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的一侧观察连接线(或从如图1B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V形朝向大脚趾侧16的前端逐渐地变宽。
第一三角形片部分22和第二三角形片部分24的V形线(连接线R-H-J和Q-O-M)朝向大脚趾侧16的前端依次地排列。
应该注意到,在如图1A-1C所示的上述的实例中,表达词组“基本上相同”是指增加或减少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沿一个方向转向,及增加或减少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沿反向方向转向,两者数量之间的差是实际针织针数量的10%或不到。
与图14A-14C所示的短袜200不同,在如图2所示的短袜10的脚趾部分14中,大脚趾侧16可延伸,而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14。在图1A-1C所示的短袜10中,脚趾部分14的形状类似于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人脚的形状,大脚趾侧16可被延伸,而不松弛小脚趾侧18内的织物,这样,可大大地提高脚的舒适性。
在图1A-1C和2所示的短袜10中,如图3所示,袜跟部分26与图12中所示的传统的短袜100那样形成。即,袜跟部分26用如图13所示的圆筒形针织机进行编织,编织圆柱形针织部分直到到达如图4A所示的位置X-Y,通过针床板60沿规定方向的转动,然后,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和反向方向交替地转向,并逐渐地减少针的数量直到到达如图4A所示的一位置Z-W。
在到达如图4A所示的位置Z-W之后,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和反向方向交替地转向,并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如图4B所示的位置X-Y,这样,可编织袜跟部分26。
在到达如图4B所示的位置X-Y之后,针床板60沿规定的方向转动,并保持针的数量,这样,可编织圆柱形针织部分12。
采用这种方法,短袜10的袜跟部分26具有一对称的形状。
如图5所示,人脚看来似对称,一脚跟骨30位于靠近一外踝骨(一外踝)32的地方,外踝骨位于一腓骨的下端处,此外,足底弓位于靠近内踝骨(一内踝)34,这样,在走路时,重量集中在脚跟部分26的外踝上。
许多人具有X形的膝外翻或O形弓形腿,这样,在走路时,重量集中在脚跟部分26的外踝或内踝上。
因此,如果一人穿着如图3、4A和4B所示的袜跟部分26具有对称形状的短袜,并在行走,则各短袜10的袜跟部分26的外踝侧或内踝侧被拉伸和张紧,这样,短袜10的脚的舒适性变糟,且导致袜跟部分26的外踝侧或内踝侧的织物损坏。
脚趾部分14的形状类似于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人脚的形状,此外,短袜10的袜跟部分26的形状类似于人脚的形状,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短袜10的脚的舒适性。
形状类似于人脚的形状的袜跟部分36的一实例示于图6A和6B。图6A是从外踝侧观察的用于左脚的短袜10的袜跟36的局部的侧视图。图6B是从内踝侧观察的用于左脚的短袜10的袜跟36的局部的侧视图。
在如图6A所示的短袜10的袜跟部分36中,一第三指叉部分28编织在靠近短袜10的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的地方,在袜跟部分36内的第三指叉部分28编织成当短袜10被穿上时,使第三指叉部分28的边缘位于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
应该注意到,如图6B所示,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边缘不是从袜跟部分36的内踝侧观察的。
对于如图6A和6B所示的袜跟36来说,从后侧(从如图6A中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袜跟36的局部的侧视图示于图7A中;从袜底侧(从如图6A中所示的箭头C的方向)观察的袜跟36的局部的仰视图示于图7B中。
如图7A和7B清晰地所示,第三三角片部分28编织在短袜10的袜跟部分36内,并位于靠近外踝侧。采用这种结构,靠近在一侧编织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使短袜10的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上的织物部分松弛。
由位于靠近外踝的腓骨30(见图5)造成的在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上的织物的张紧程度可被释放,这样,短袜10的脚的舒适性优于如图3、4A和4B所示的具有袜跟部分26的短袜10的脚的舒适性,并可防止袜跟部分36的织物的损坏。
如图6A、6B、7A和7B所示的短袜10的袜跟部分36,可用如图13A和13B所示的圆筒形针织机进行编织,即,在编织过程中圆筒形针织机的编织方向朝向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转换,这样,第三三角片部分28可编织在靠近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
下面将参照图7A和7B,描述编织袜跟36的一种方法,其中,使用如图13A和13B所示的圆筒形针织机进行编织,第三三角片部分28位于靠近外踝侧。
首先,圆筒针织机的针床板60沿规定的方向转动,直到编织到具有一规定长度的圆柱形针织部分11,然后,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和反向方向交替地转向,并改变针床板60的实际的针织针的数量,以此编织袜跟部分36。当针床板60的转向方向改变时,执行实际的针织针的数量的改变。
当通过交替地转向针床板60且改变针织针的数量而编织袜跟部分36时,在针床板60编织圆柱形针织部分11到达一位置a-b之后,编织袜跟部分直到到达一位置c-d,并逐渐地减少针织针的数量。应该指出的是,减少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沿一个方向的转向,及减少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沿反向方向的转向,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到达位置c-d之后,针床板60朝向位置c转向,编织袜跟部分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e;且针床板60朝向位置d转向,编织袜跟部分逐渐地减少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f,这样,袜跟部分36可朝向袜跟部分的外踝侧变换编织的方向进行编织。因此,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后侧部分28a可编织在袜跟部分36的后部,并位于靠近外踝侧。
此外,针床板60朝向位置f转向,编织袜跟部分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d;且针床板60朝向位置e转向,编织袜跟部分逐渐地减少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h(见图7B),这样,以朝向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变换针织方向来编织袜跟部分。因此,第三三角形片部分28的前侧部分28b可编织在袜跟部分36的前部,整个第三三角形片部分28位于靠近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
在到达位置h-d之后,针床板进行编织,逐渐地增加针的数量,直到到达位置a-b,这样,可形成部分12。当针床板从位置h-d到位置a-b进行编织时,增加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60沿一个方向转向,及增加针的数量同时针床板沿反向方向转向,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
通过使袜跟部分36的规定部分的针织的针脚大于袜跟部分36的其它部分,可形成第三三角形片部分。第三三角形片部分的较大的针脚可比袜跟部分36的其它部分更容易地延伸。
如果如图6A、6B、7A和7B所示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通过其针脚大于袜跟部分36的其它部分的针织的针脚而形成,则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面积可以较小。由其针脚大于袜跟部分36的其它部分的针织的针脚而构成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可比袜跟部分36的其它部分更容易地延伸。
此外,其袜跟部分36具有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短袜10可具有其它的三角片部分,它可形成在除短袜10的袜跟部分12之外的任何部分,在行走的过程中重量施加在该部分上,例如,其它的指叉部分可形成在袜跟部分12和脚趾部分14之间的部分。
在如图6A、6B、7A和7B所示的袜跟部分36中,第三指叉部分28编织在靠近外踝侧,但如果在行走过程中重量施加在短袜的内踝侧,且内踝侧的织物易于损坏,则第三三角片部分28可编织在靠近内踝侧。
如图6A、6B、7A和7B所示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大部分形成在短袜的袜底侧上,但V形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诸边缘(连接线e-c和e-h)可靠近踝形成,这样,整个第三三角片部分28移向踝。通过靠近踝形成V形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诸边缘,大于如图6A中所示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大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可形成在袜跟36的一侧部分内。
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形状可根据穿着短袜10的穿着者的脚跟的形状进行设计。例如,多个V形连接线可如图9所示地排列,这样,布置多个第三三角片部分28和28,以及多个V形连接线可如图10所示地一系列地形成,这样,在另外的第三三角片部分28中形成第三三角片部分28。此外,一V形连接线从如图11所示的另一V形连接线的前端之一延伸,这样,形成如网格那样的多个第三三角片部分28和28。
通过在袜跟部分36内形成多个第三三角片部分28、28、...,袜跟部分36的形状可对应于穿着短袜10的穿着者的脚跟的形状,袜跟部分36一侧的突起可大于袜跟部分36的另一侧。
在如图8-11所示的短袜10的袜跟部分36中,当袜跟部分36从内踝侧观察时,由构成袜跟部分36的一侧部和一底部的织物的彼此紊乱环形成的诸连接线可如图6B中所示地观察,但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V形的诸边缘不是从袜跟部分36的内踝侧观察。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短袜由圆筒形针织机制造,但它们可由水平针织机制造。
缝合线20形成在短袜10的袜背部分,但缝合线20可根据设计形成在袜底部分,此外,短袜10可针织成不形成缝合线20。
应该注意到,用于右脚或左脚的短袜由脚趾部分14,或脚趾部分14和袜跟部分36确定,于是,一用来识别右脚或左脚的标记可附连在短袜10上。
图6A-11涉及具有如图1A-1C所示的脚趾部分14的短袜10,示于图6A-11的其它的袜跟部分36可用于如图12所示的具有对称的脚趾部分104的短袜100。
在如图6A-11所示的具有袜跟部分36的短袜100中,第三三角片部分28形成在袜跟部分36的一侧部分内,而袜跟部分36具有一不对称的形状;第三三角片部分28针织在靠近袜跟部分36的一侧,这样,当短袜100被穿着时,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一边缘位于袜跟部分36的一侧上。
在具有袜跟部分36的短袜100中,当一穿着短袜100的人行走时,在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或内踝侧上的织物的张紧程度可被释放,这样,短袜100的脚的舒适性优于如图12所示的具有对称袜跟部分102的短袜100的脚的舒适性,且可防止袜跟部分36的织物的损坏。即,具有如图6A-11所示的袜跟部分36的短袜100的脚的舒适性,优于如图12所示的具有对称的脚趾部分104和对称的袜跟部分102的传统的短袜100的舒适性。
此外,如图6A-11所示的袜跟部分36可用于具有如图14A-14C所示的脚趾部分204的短袜200。
在具有如图6A-11所示的袜跟部分36的短袜200中,脚趾部分204具有一不对称的形状,其中,末端G相对于中心线X位于大脚趾侧,一使在大脚趾侧上的脚趾部分204的突起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的三角片部分220,靠近脚趾部分204的大脚趾侧编织。此外,在短袜200的袜跟部分36中,第三三角片部分28形成在袜跟部分36的一侧部分,而袜跟部分36具有一不对称的形状;第三三角片部分28针织在靠近袜跟部分36的一侧,这样,当短袜200被穿上时,第三三角片部分28的边缘位于袜跟部分36的一侧上。
因此,在具有如图6A-11所示的袜跟部分36的短袜200中,脚趾部分204的形状类似于大脚趾厚于其它脚趾的人脚,当穿着短袜200的人行走时,在袜跟部分36的外踝侧或内踝侧上的织物的张紧程度可被释放。因此,具有如图6A-11所示的袜跟部分36的短袜200的脚的舒适性,优于如图14A-14C所示的具有对称的袜跟部分26的短袜200的舒适性,且可防止短袜200的袜跟部分36的织物的损坏。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袜类是长度设计成覆盖人脚的踝的短袜,但本发明可应用于其它的袜类,例如,长短袜、紧身衣裤、长统袜。
工业应用性在本发明的袜类中,脚趾部分的形状类似于其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人脚的形状。因此,能尽可能地减小朝向其它脚趾压迫大脚趾的力,这样,可减小对大脚趾和小脚趾的压力。
此外,脚趾部分的小脚趾侧的织物不松弛,这样,可提高袜类的脚的舒适性。
因此,袜类适用于运动,其中,一力作用在大脚趾上,有效地防止大脚趾和小脚趾的变形。
权利要求
1.由一袜类针织机编织的非对称的袜类,其中,末端顶部分的位置定位在紧靠大脚趾侧,其特征在于,一第一三角片部分编织在紧靠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以此接近具有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人脚的形状,这样,在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的突起可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以及一第二三角片部分编织成在所述第一三角片部分后的紧靠大脚趾侧,这样,延伸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而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类,其特征在于,脚趾部分的前端部分由所述第二三角片部分构成,而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面由所述第一三角片部分和所述第二三角片部分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片部分和所述第二三角片部分的诸边缘形成V形线,当从一侧观察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时,它们的距离朝向大脚趾侧的前端逐渐地变长,以及形成V形线的诸边缘可朝向大脚趾侧的前端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类,其特征在于,一非对称的袜跟部分包括一靠近袜跟部分的一侧定位的第三指叉部分,以及当人穿上所述袜子时,所述第三指叉部分的边缘位于袜跟部分的一侧。
5.一种通过一袜类针织机编织制造袜类的方法,其中,袜类的脚趾部分采取袜类针织机朝向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变换针织方向进行编织,这样,一第一三角片部分和一第二三角片部分紧靠大脚趾侧编织,其中,所述第一三角片部分使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的突起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而第二三角片部分紧靠在所述第一三角片部分后面的大脚趾侧编织,从而延伸脚趾部分的大脚趾侧而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叉部分和所述第二指叉部分通过改变针织机的实际编织针的数量进行编织。
7.一种借助于袜类针织机编织的袜类,其中,一不对称的袜跟部分包括一靠近袜跟部分一侧定位的指叉部分,以及,当人穿上所述袜类时,所述指叉部分的一边缘位于袜跟部分的一侧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袜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片部分的边缘大致形成V形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袜类,其特征在于,袜跟部分的所述三角片部分的针织的针脚形成的网格大于其它部分形成的网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类,其特征在于,附加的针织部分编织在脚趾部分的前端部分并靠近其大脚趾侧,以此接近大脚趾厚于其它脚趾的人脚的形状,这样,在大脚趾侧的脚趾部分的突起可做得大于小脚趾侧的突起。
11.一种通过一袜类针织机编织制造袜类的方法,其中,袜类的袜跟部分采取袜类针织机朝向袜跟部分的一侧变换针织方向进行编织,这样,一三角片部分编织在紧靠袜跟部分的一侧。
全文摘要
由一袜类针织机编织的非对称的袜类(10),其中,末端顶部分(14)的末端位置(G)定位在紧靠大脚趾侧(16),其中,一第一三角片部分(22)编织在紧靠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以此接近具有大脚趾厚于和长于其它脚趾的人脚的形状,这样,在大脚趾侧(16)的脚趾部分(14)的突起可大于小脚趾侧(18)的突起,以及一第二三角片部分(24)编织成在所述第一三角片部分(22)后的紧靠大脚趾侧(16),这样,延伸脚趾部分(14)的大脚趾侧(16)而基本上不延伸小脚趾侧(18)。
文档编号D04B1/26GK1553778SQ0281757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0日
发明者武田进, 黑岩胜 申请人:武田制袜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