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93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穿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缝纫机,尤其涉及设置有一个使线通过针眼的穿线钩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JP-B-7-71596揭示了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它包括一个允许通过针眼的穿线钩;一个支承该钩的穿线杆;一个旋转构件,仅当针位于比预定位置更高的位置时,该旋转构件使该钩转动;一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用于将针线保持在两个位置中;一个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保持构件在针眼附近移动;以及一个操作构件,操作该操作构件可使穿线杆上下移动及转动。
在上述穿线装置中,当使用者迅速操作操作构件时,钩的移动速度将增加。根据缝纫机安装的环境以及线的材质,即使当钩的移动速度比预期速度稍高时,穿线钩有时也不能钩住线。此外,尽管使线接近上述穿线装置中的针眼,但线仅在针眼之前是拉紧的。因此,当针的位置根据线的材料或扭转方式等改变时,穿线钩有时不能钩住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在该缝纫机中,线能够可靠地通过针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个具有一针眼的缝纫针;一个通过针眼的穿线钩;一个用于使穿线钩行进的行进机构,该行进机构使得穿线钩可通过针眼前进以及通过针眼缩回;其特点在于一个用于保持线的线保持构件;一个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用于使线保持构件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线保持构件靠近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在第二位置中线保持构件远离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以及一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用于减小在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附近移动的线保持构件的移动速度。
在上述缝纫机中,线保持构件在已通过针眼的穿线钩的附近缓慢移动。因此,穿线钩能够可靠地钩住由线保持构件保持的线。
在一较佳形式中,缝纫机还包括一个用于保持穿线钩的钩保持构件,以及减速机构使钩保持构件抵靠在线保持构件上,由此使线保持构件的移动速度减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种结构无需专用于线保持构件减速的构件以及控制机构,减速机构的结构可以得到简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这样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个具有针眼的缝纫针;一个通过针眼的穿线针;以及一个行进机构,该行进机构使穿线钩行进,从而,穿线钩可通过针眼前进并且通过针眼缩回;其特点在于一个线保持构件,该线保持构件包括一个用于将线保持在伸展状态下的线保持部分;以及一使线保持构件移动的移动机构,这样,由线保持部分保持的线将与通过针眼突出的、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的一部分相交。在这种结构中,线保持构件保持的线也能够可靠地被穿线钩钩住并通过针眼。
线保持构件较佳地具有多个相互隔开的线保持部分,而移动机构较佳地可使线保持构件移动,这样,所述针眼的突出部分可在诸线保持部分之间通过。在这种结构中,能够可靠地使由线保持部分保持的线与已通过针眼的穿线钩相交。


当参照附图阅读了下列对一实施例的描述后,可以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附图分别为图1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穿线装置的缝纫机的正视图;图2为缝纫机本体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其内部结构;图3为线保持构件以及用于线保持构件的一移动机构的左视图;图4为缝纫机的一头部的内部结构的放大视图;图5A为移动机构的一安装构件与一引导构件的正视图,图5B示出了引导构件和一针线提升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6A、6B和6C分别为构成移动机构一部分的零件的左视图、正视图和右视图;图7为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8为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图9A和9B分别为穿线钩的正视图和左视图;图10为一旋转施加构件的一凹槽以及邻接构件的结构的视图;图11A和11B为处于传送位置的传送构件以及邻接构件的正视图和右视图;图12A和12B分别为处于停止位置的传送构件以及邻接构件的正视图和右视图;图13为插入一盒子安装部分的一线盒以及移动机构的左视图;图14示出了当线保持构件处于最下部位置中的情况下的移动机构;图15示出了通过针眼的线钩和处于最下部位置中的线保持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6示出了通过针眼的线钩和由线保持构件保持的针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7示出了钩保持构件和线保持构件邻接这样一种情况;以及图18示出了钩保持构件和线保持构件相互脱开这样一种情况。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穿线装置的一缝纫机10。缝纫机10包括一缝纫床部12,该缝纫床部12具有一水平平面;一支柱14,该支柱14从床部12的右端竖立起;以及一缝纫臂16,该缝纫臂16从支柱1 4的上端向右延伸;以及一机器头部18,该机器头部18位于臂16的左端。一个针杆26从头部18向下延伸。一缝纫针36可拆卸地与针杆26的下端相连。头部18封闭了一个用于使针杆上下移动的针杆驱动机构28、一个用于使针杆26水平摆动的针杆摆动机构30、一个与针杆驱动机构28的运动相互锁定用于使针线卷取装置32上下移动的针线提升驱动机构34以及一个用于使针线T通过针36的穿线机构38。一个梭子40设置在床部12中。针36结合梭子40可形成针脚。
一个盒子连接部分46设置在缝纫机框架24上的头部18的上部正面中。其中封闭有线轴或绕线筒42的线盒可拆卸地与盒子连接部分46相连。在实施例的缝纫机10中,当线盒44与盒子连接部分46相连时,穿线机构38可以操作,而针线T被钩在针线卷取装置32上。由本发明的受让人提交的日本专利No.2001,172264揭示了一种连接线盒44的操作,与线盒连接操作紧密结合的穿线操作和一钩线操作。以下将描述本发明与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区别。
参照图1至图3,穿线机构38设置在头部18中针线卷取装置32的右边。穿线机构38包括一个用于移动用作穿线构件的线保持构件50的移动机构52以及一个设置在盒子连接部分46的左侧上的钩线机构55。首先,描述线保持构件50以及移动机构52。如图1至图5所示,移动机构52使线保持构件50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线保持构件靠近针36的针眼51,而在第二位置中,线保持构件50远离针眼51。移动机构52通过一支承块54和一安装构件56与机构框架24相连。安装构件56设有一覆盖针线卷取装置32的一末端的一引导构件160。
如图6A至图6C所示,针线保持构件50具有两个通过一连接部分66连接在一起的平行的线保持臂62和64。在本发明中,线保持臂62和64用作一线保持部分。一摆动构件68具有一个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通过一摆动轴70支承在位于图6B左侧上的线保持臂62的左侧上,从而可使摆动构件68摆动。一销74固定在摆动构件68的上端。一个线圈弹簧72围绕摆动轴70设置,并且具有抵靠销74邻接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以上述结构,可以推动摆动构件68沿图6A中的箭头A1的方向围绕轴70枢转。在这种情况下,摆动构件68的下端位于线保持臂62的末端附近。如图6B所示向左突出的一邻接销76固定在摆动构件68上,以使其设置得比摆动轴70低些。当沿图6A中的箭头A2的方向对邻接销76施压时,摆动轴68可抵抗弹簧72的弹簧力沿与箭头A2相反的方向枢转,这样,摆动构件的下端可与臂62的末端脱离。
如图6B所示,连接部分66包括一个一体形成在其右部上的一连接条66a。一个互锁构件78固定在连接条66a上,该连接条66a可移动地设置在作用移动支承构件的一对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之间。互锁构件78用作一个用于支承穿线构件(线保持构件50)的支承构件。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通过六个间隔销88、90、92、94、96和98相互连接,从而使支承板相互隔开。可移动支承板82具有一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引导凹槽84。互锁构件78具有一个可在引导凹槽84内滑动的凸部80。如图6A至6C、图7和图8所示,互锁构件78和可移动支承板82、86设置在作用固定支承构件的一对固定支承板108和122之间。固定支承板108和122通过间隔销124、126、128和130相互连接,从而使固定支承板108和122相互隔开。如图7所示,两个固定的支承销110和116固定在固定支承板108的左上部分中,而一固定支承销112固定在固定支承板108的右下部分中。在本发明中,固定支承销110和112分别作用上部和下部的固定部。
一个用作操作构件的盒子接触件120(cassette contact)置于固定支承板108和122之间。一个作用传送致动构件的一动滑块118也设置在固定支承板108和122之间。动滑块118可转动地支承在块支承构件134上,该支承构件134与盒子接触件120的下部相连,从而可随着盒子接触件移动。一牵引弹簧132设置在块支承构件134的下部和可移动支承板82、86之间。牵引弹簧132使整个移动机构52返回到如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由此作用一个返回构件。盒子接触件120设置成可在固定支承板122中形成的引导凹槽(未图示)中滑动,从而如图7所示垂直延伸。盒子连接部分46包括一个与引导凹槽相应的部分。一狭槽(未图示)形成在盒子连接部分46的一部分中。盒子接触件120包括一个通过引导凹槽和狭槽突出进入盒子连接部分46的一个部件。参见图1,当盒子连接到盒子连接部分45上时,线盒44对盒子连接件120向下施压。当对线盒44向下施压一预定距离时,盒子接触件120将移出线盒的移动路径。
三个滑轮100、102和104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间隔销88、90和98上。一个金属的细长的线形构件,例如一线106在滑轮100和104与间隔销124之间伸展。滑轮102与介于间隔销124和滑轮104之间的线的一部分接触,这样,如图7所示,可防止线106位于滑轮104的左侧上。线106具有两端,这两端包括通过分别向后折叠一部分线而形成的环形端部106a和106b。分别使线106的环形端部106a和106b绕过固定支承销110和112。互锁构件78固定在滑轮100和104之间靠近滑轮100的一部分线106上。以上述结构,移动支承板82和84通过线106可移动地支承在固定支承板108上。
另一方面,另一个直径比线106小的线114在间隔销90和固定支承销116之间延伸。线114两端的两个环形环形端部114a和114b分别绕过间隔销90和固定支承销116。线114的中间部分钩在动滑动118上。间隔销90可相对于固定支承板108移动。因此,线114的环形端部114a是一个自由端,而环形端114b是一个固定端。在实施例中,线106可用作一移动线形构件以及用作一个第一线形构件。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和滑轮100和104作用一移动开始构件。特别在实施例中,从互锁构件78通过滑轮104延伸至固定支承销110的一部分线10构成了一下降线形构件,而从互锁构件78通过滑轮100延伸到固定支承销112的另一部分线10构成了一个上升线形构件。另外,线114用作一传送线形构件以及一第二线形构件。间隔销90用作一安装部分。线114和动滑块118构成了一个传送机构。
当线盒44向下推压盒子接触件120距离d时,动滑块118随着盒子接触件120向下移动距离d。与线114邻接的一部分动滑块118朝环形端114a一侧移动距离d并向下移动距离d。因此,向下拉出的线114的环形端114a的长度约为距离d的两倍(2xd)。因此,间隔销90以及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向下移动距离(2xd)。当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向下移动时,安装在相应的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上的滑轮100和104也朝下移动距离(2xd)。而后,与线106邻接的部分滑轮100和104朝环形端106b侧移动距离(2xd)并向下移动距离(2xd)。因此,位于滑轮100和104之间的一部分线106向下移动的距离长度为(2xd),因此,是距离d的四倍长(4xd)。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52由互锁构件78、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固定支承板108和122、滑轮100、102和104、动滑块118、固定支承销110、112和116、间隔销90和124以及线106和114构成。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52使盒子接触件120的移动量放大了四倍,并将放大四倍的移动量传送给了线保持构件50。当盒子接触件120不操作时,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处于如图7所示的相应位置或不操作的情况,而可移动支承板82和86移至图14所示的相应位置相操作位置。
以下,将参照图4、9至12描述穿线钩机构55。穿线钩机构55构造为可同针杆26一起围绕一摆动中心轴58摆动(参见图4)。该机构55包括一穿线钩35;一移动该钩35的行进机构138,从而使钩通过针36的针眼51前进及缩回;一穿线杆47,该穿线杆47平行于针杆26设置,并可上下移动;一引导杆49,该引导杆49用于支承穿线杆47,这样穿线杆可上下移动;一钩支承构件162,该支承构件162设置在穿线杆47的下端上,用于保持穿线钩35;一压缩线圈弹簧136,该弹簧围绕引导杆49设置,用于向上推动杆;一盒子接触件139,该接触件用于抵抗线圈弹簧136的推力使穿线杆47下降,由此使钩35通过针眼55;一传送构件48,该构件用于将盒子接触件139的操作传送给穿线杆47;以及一邻接构件158,该邻接构件158使传送构件48的传送停止。穿线钩35具有一个形成在其下部中的凹部(未图示)。针线T被捕捉在该凹部中。
行进机构138包括一个设置在穿线杆47和引导杆49上部上的旋转施加构件140;一个设置在穿线杆47上的销,从而通过穿线杆47水平延伸;以及一个固定在针杆26上的高度调节构件146。线圈弹簧136介于设置在引导杆49上的一配合部分49a和旋转施加构件140之间。一压缩线圈弹簧144围绕介于旋转施加构件140的上部和销142之间的穿线杆47的一部分设置。如图10所示,旋转施加构件140具有一个与穿线杆47相应地形成在其一部分中的一凹槽148。该凹槽148包括一下半部螺旋凹槽148a以及一上半部笔直凹槽148b。销142具有一个插入凹槽148内的端部。一邻接部分154设置在旋转施加构件140的上部上。盒凶接触件139支承在固定于头部18中的一引导轴151上,从而如图9、11A、11B、12A和12B所示,盒子接触件139可上下移动。牵引弹簧155向上推动盒子接触件139,该盒子接触件139包括一个从设置在盒子连接部分46中的狭槽45向前突出的一邻接部分139a。参见图1。当线盒44与盒子连接部分46相连时,线盒向下对邻接部分139a施压。整个盒子接触件139抵抗牵引弹簧155的推力沿引导轴151向下移动。
传送构件48可枢转地支承在一水平轴60上,该水平轴60还安装在盒子接触件139的上部上。围绕水平轴60设置的扭转线圈弹簧152沿图11B中的箭头A3所示方向推进传送构件48。传送构件48在图11A和11B示出的一传送位置和图12A和12B示出的一非传送位置之间移动。当传送构件处于传送位置中时,传送构件48的上端153从上与旋转施加构件140的邻接部分154邻接。这样,盒子接触件139的向下运动可通过旋转施加构件140传送到穿线杆47。换言之,传送构件48可将盒子接触件139移动穿线钩35的力向下传送。另一方面,当传送构件处于非传送位置中时,传送构件48的上端153与旋转施加构件140的邻接部分154分离。这样,可以防止盒子接触件139的操作传送到旋转施加构件140和穿线杆47,而穿线杆47被允许由于线圈弹簧136的推力而上升。
传送构件由金属制成,而旋转施加构件140由树脂制成。为了保护旋转施加构件140的邻接部分154,一保护构件卷绕在传送构件48的上端153上。保护构件由诸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之类的合成树脂或聚缩醛树脂制成。
邻接构件158固定在支承块54上,该支承块54又固定在机器框架24上。因此,无论针杆26和针36上下及水平摆动,邻接构件158均可处于一预定位置。当盒子接触件139向下移动,使得传送构件48到达一预定位置时,邻接构件158与传送构件48邻接。这样,传送构件可抵抗扭转线圈弹簧152的推力沿与图11B中的箭头A3相对的方向枢转,由此使传送构件移至非传送位置。线保持构件50从最下部的位置轻微地向上移动,这样,由线保持构件50的针线T可压靠在已从下通过针眼51的穿线钓,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而后,当传送构件到达预定位置中时,邻接构件158与传送构件48邻接。
通过将线盒44连接到盒子连接部分46来执行穿线操作。在这种情况中各种零件的操作将参照图13至图18来描述。首先,使用者将针杆26设置到预定的高度位置用于执行穿线操作。而后,将绕线筒42设置在线盒44中,并从绕线筒42中抽出针线T,以将其捕捉到线盒44的预定部分上。而后,将线盒44从上插入盒子连接部分46中,并且向下压,直到线盒44的下部到达盒子连接部分46的底部。在上述将线盒44连接到盒子连接部分46上的过程中,捕捉在线盒44上的针线T沿引导构件160的上部倾斜面(参见图3)下降,以使其被针线卷取装置32捕捉到。另外,除被针线卷取装置32捕捉到的一部分之后的一部分针线T被保持构件50的线保持臂62和64捕捉到。当线保持臂62和64捕捉到针线T时,设置在线盒44上的肋(未图示)沿图6A中的箭头A2的方向对邻接销76施压,这样,摆动部分的下端将同线保持臂62的末端脱开。参见图6A。
另外,在线盒的连接过程中,线盒44的右手部分对盒子接触件120向下施压,而线盒44的中间部分对盒子接触件139向下施压。线盒44对盒子接触件120向下施压时,移动机构52被操作,从而移动支承板82和86以及互锁构件78,即,如上所述的,线保持构件50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中,如上所述的,线保持构件50的移动距离为盒子接触件120的移动距离的四倍。当线保持构件50移到图14示出的最下部的位置中时,线保持臂62和64的位置比针眼51低。参见图15。图15示出了当针36位于穿线范围的最上部位置时通过针眼51前进的穿线钩35U和当针36位于穿线范围的最下部位置中时通过针眼51前进的穿线钩35D,以及穿线构件162D。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线保持构件50处于最下部位置中时,线保持臂62和64保持针线T的位置比即使针36处于穿线范围中的最下部位置中时从针眼51突出的穿线钩35低。因此,与针36的停止位置无关,线保持构件50可以沿预定的路线移动,因此,移动机构52的结构可以简化。
另一方面,当线盒44对盒子接触件139向下施压时,旋转施加构件140抵抗线圈弹簧136的推力向下移动,以此,穿线杆47向下移动。当销142的另一端邻接高度调节构件146时,将阻止穿线杆47向下移动。此时,穿线钩35的末端与针眼5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进一步对盒子接触件139向下施压时,旋转施加构件140进一步抵抗线圈弹簧144的推力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中,由于销142沿着螺旋凹槽148a引至凹槽148的笔直凹槽148b,穿线杆47随着旋转施加构件140的下降而旋转。这样,穿线钩35可通过针眼51前进。当线保持臂62和64移至比针眼低之后,穿线钩35通过针眼51前时。参见图16。
当穿线钩35通过针眼51前进时,盒子接触件120将移出线盒44的移动路径。因此,牵引弹簧132将使移动机构52返回到图7示出的先前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线保持构件50向上移动,这样,在线保持臂62和64之间延伸的针线T将与通过针眼51突出的穿线钩35的末端相交。换言之,针线T正好被压靠在穿线钩35上。当线保持构件50移至线保持臂62和64定位地比穿线钩35稍高的一个拉近位置时,邻接构件158与传送构件48邻接,由此使传送构件48从传送位置移至非传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穿线杆47的销下降至笔直凹槽148b的中间。此外,随着传送构件48移至非传送位置,邻接部分154与旋转施加构件140的上端153脱开。因此,线圈弹簧144的推力使旋转施加构件140向上移动,而穿线杆47沿相反方向旋转,这样,穿线钩35将通过针眼51返回。随后,线圈弹簧136的推力移动使穿线杆47和旋转施加构件140向上移动,而穿线钩35则返回到先前位置。
另外,在线保持构件50的向上移动过程中,如图17所示,左侧线保持臂62的末端与钩保持构件162的下部邻接。因此,线保持构件50的上升速度将受到限制。更具体地说,抵靠钩保持构件162邻接的线保持构件50负载施加到设置用于使移动机构52返回的牵引弹簧132上,这样,线保持构件50的上升速度将受到限制。因此,在本发明中,移动机构52、钩保持构件162和行进机构138构成了一个减速机构。线保持构件50抵靠钩保持构件162的邻接将一直持续到穿线钩35安全通过针眼51。当穿线钩35完全通过针眼51时,线保持构件50将从抵靠钩保持构件162的邻接中释放出,而线保持构件将以更大的速度向上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线保持构件50移至位置比通过针眼51前进的穿线钩35更高的靠近位置时,邻接构件1 58使传送构件48移至非传送位置。随后,由线保持臂62和64保持的针线T将可靠地被穿线钩35抓住。另外,邻接构件158设置在固定在机器框架24上的支承块54上。换言之,邻接构件158是相对于驱动机构28和30独立的。因此,邻接构件158能够可靠地切断传送构件48的传送。
以下,将描述若干改进形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不设有线盒的缝纫机以及设有线盒以及独立于线盒的连接而操作的穿线机构的缝纫机。在每一种情况中,若干手工操作的操作杠杆设置用于分别对盒子接触件120和139向下施压。本发明还可应用于针杆不相对于机器框架水平摆动的缝纫机。
线保持构件可以以垂直延伸的状态保持线。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机构被构造成,线可水平移动,以使线与穿线钩相交。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线保持臂62和64被移动,但也可以移动至少一个线保持臂,只要使针线T与穿线钩35相交即可。另外,使用动滑动的移动机构可以使穿线钩35移动。
线形构件不局限于细长的线,也可以用不带齿的皮带或牙轮皮带来代替。此外,可以用一个纯粹的圆形缸体构件来替代动滑块。此外,移动机构可以包括齿轮。本发明可以用于其中的针36可沿前后方向摆动的缝纫机以及其中的针36沿左右方向摆动的缝纫机。移动机构可以构造成,线保持构件50不平行与针36移动,而是例如相对于针倾斜地移动。另外,移动机构可以构造成,当线保持构件下降或上升时,线保持构件平行于针36移动。
以上说明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起任何限制作用。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作出各种变化和改进。所有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将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个具有一针眼的缝纫针、一个通过针眼的穿线钩以及一个用于使穿线钩行进的行进机构,该行进机构使得穿线钩可通过针眼进前以及通过针眼缩回,其特征在于一个用于保持线的线保持构件;一个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用于使线保持构件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线保持构件靠近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在第二位置中线保持构件远离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以及一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用于减小在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附近移动的线保持构件的移动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线保持构件具有多个用于将线保持在伸展状态中的线保持部分,而减速机构使相应的线保持部分的移动速度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减速机构使移动速度减小,直到穿线钩通过针眼缩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线保持构件具有多个均用于将线保持在伸展状态的线保持部分;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具有一个从针眼突出的部分,以及移动机构使线保持构件移动,从而,针眼的所述突出部分在线保持构件的诸线保持部分之间通过;以及当穿线钩在诸线保持部分之间通过时,减速机构使至少一个线保持部分的移动速度减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当穿线钩已通过针眼缩回时,减速机构使线保持构件从移动速度的减小中释放出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当穿线钩通过针眼缩回之后,减速机构使线保持构件从移动速度的减小中释放出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还在于一个用于保持穿线钩的钩保持构件,其中,减速机构使钩保持构件抵靠在线保持构件上,由此,使线保持构件的移动速度减小。
8.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具有针眼的缝纫针、一通过针眼的穿线钩以及一个用于使穿线钩行进的行进机构,该行进机构使得穿线钩可通过针眼进前以及通过针眼缩回,其特征在于一线保持构件,该线保持构件包括一个用于将一根线保持在伸展状态中的线保持部分;以及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线保持构件移动,这样由线保持部分保持的线可与从针眼突出的穿线钩、已通过针眼的穿线钩的一部分相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穿线保持构件具有多个相互隔开的线保持部分,移动机构使线保持构件移动,这样,针眼的所述突出部分可在诸线保持部分之间通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线保持构件具有多个相互隔开的线保持部分,以及移动机构使线保持构件移动,这样,线保持部分使在针眼两个相对侧突出的穿线钩的部分分别通过诸线保持部分之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使线保持构件移动,这样,线保持部分从从针眼突出的一部分穿线钩、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之下向上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行进机构使穿线钩通过位于一预定垂直空间范围中的针眼前进,以及移动机构使线保持构件移动,这样,线保持部分可从处于垂直空间范围中的最下位置的针眼突出的一部分穿线钩、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之下向上移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使线保持构件移动,从而使线保持部分在针眼附近与针平行移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使线保持构件移动,从而使线保持部分在针眼附近平行于针上升和/或下降。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个具有一针眼的缝纫针;一个通过针眼的穿线钩;一个用于使穿线钩行进的行进机构,该行进机构使得穿线钩可通过针眼进前以及通过针眼缩回;一个用于保持线的线保持构件;一个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用于使线保持构件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线保持构件靠近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在第二位置中线保持构件远离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以及一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用于减小在已通过针眼前进的穿线钩附近移动的线保持构件的移动速度。
文档编号D05B87/00GK1448570SQ0310834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8日
发明者深尾博昭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