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处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7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菌处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用金属离子对洗涤物进行抗菌处理的抗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洗衣机进行洗衣时,经常在水(特别是漂洗水)中加入整理物质。作为整理物质,一般的是柔软剂、增稠剂。此外,最近,使洗涤物具有抗菌性的整理处理的需要也逐渐增多。
洗涤物,从卫生的观点出发,最好由太阳晒干。但是,近年,由于女性就业率的上升及小家庭化的进行,白天家中没人的家庭增多。在这样的家庭中,不得不进行室内晾干。即使在白天家中有人的家庭中,在雨天的时候,也要进行室内晾干。
在室内晾干的情况下,与由太阳晒干相比,洗涤物上容易繁殖细菌和真菌。在如梅雨时节等高湿的时节、低温的时节等洗涤物的干燥需要长时间的清况下,这种倾向尤为显著。由于细菌繁殖,洗涤物还将散发出异味。因此,在平时不得以进行室内晾干的家庭中,为了抑制细菌、真菌等繁殖,对布类进行抗菌处理的要求比较强烈。
最近,对纤维进行抗菌防臭加工、抑菌加工的衣服增多。但是,家庭室内的所有的纤维制品都使用进行过抗菌防臭加工的制品是比较困难的。另外,抗菌防臭加工的效果,随着多次洗涤将逐渐减弱。
于是,产生了在每次洗涤时对洗涤物进行抗菌处理的想法。例如,在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实开平5-74487号公报”中,记载了装备有离子发生器的电动洗衣机,所述离子发生装置能够产生银离子、铜离子等具有杀菌能力的金属离子。在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0-93691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产生电场对洗涤液进行杀菌的洗衣机。在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1-276484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用于向洗涤液中添加银离子的银离子添加组件的洗衣机。
但是,在洗涤工序中进行抗菌处理的方法中,使用金属离子的方法效果较好,比较实用。金属离子,通过将一对电极浸入水中并在该电极间施加电压,从阳极一侧的电极被洗脱。例如,在阳极为银的情况下,在施加电压时发生的反应,向水中洗脱银离子Ag+。脱水后,在到洗涤物干燥为止期间,金属(例如银)作为离子而存在,发挥杀菌作用。在洗涤物干燥后,银虽然不作为离子为作为银盐而存在,但是在被水再度浸湿后再次变成离子,恢复杀菌能力。即,也就是在洗涤物的表面上施加了抗菌层。
由上述,在进行对洗涤物的抗菌处理(抗菌层)的时候,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即,在洗衣机内设置将一对电极放入壳体内的离子洗脱组件即可。但是,在洗衣机的内部配置各种各样的结构元件,不使洗衣机大型化地挤出设置离子洗脱组件的空间是比较困难的。另外,使用内置有离子洗脱组件的洗衣机仅进行抗菌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能充分地提供便利。
另外,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在持续使用的过程中将发生消耗,使金属离子的洗脱量减少。如果长期使用,则金属离子的洗脱量将变得不稳定,不能够确保规定的洗脱量。因此,有必要整体更换长时间使用的离子洗脱组件,或者仅更换电极。
但是,由于离子洗脱组件被装入洗衣机内部,所以如果不拆开洗衣机就不能进行更换,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负担非常大的工作。为了减轻操作的工作量,考虑到了在洗衣机上设置用于取出或放入离子洗脱组件的开口,但是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洗衣机结构的复杂化,提高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将为了进行洗涤物的抗菌处理而向水中洗脱金属离子的离子洗脱组件(ion elutionunit),简单地组装到以往结构的洗衣机上就可以使用。另外,其目的是能够简单地进行离子洗脱组件的更换。
即,本发明的目的是即使供水装置(例如洗衣机)原来没有设置产生金属离子的离子发生部,也能够容易地获得与具有离子发生部的供水装置相同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出了如下结构的抗菌处理装置。
(1)由向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生成金属离子的离子洗脱组件和该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源组件构成,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壳体包括连接供水软管的流入口和能够拆卸地连通连接洗衣机的供水阀的流出口。
根据该结构,由于相对于洗衣机的供水部外挂有离子洗脱组件,因此洗衣机的结构可以保持原状。即,能够将现有的洗衣机转用为带有抗菌处理功能的洗衣机。另外,更换长期使用后的离子洗脱组件的操作也是极其简单的。
(2)由向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生成金属离子的离子洗脱组件和该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源组件构成,前述离子洗脱组件包括至少一部分能够浸没在水中的壳体,该壳体在前述能够浸没在水中的部分上具有向前述电极导入水的通水口。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离子洗脱组件的壳体用水浸没,并且通过通水口向壳体内导入水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因此不需要在洗衣机上设置用于安装、保持离子洗脱组件的特别的结构。另外,也不需要在离子洗脱组件上连接供水软管。此外,由于在积存于洗涤槽的水中进行离子洗脱操作,所以能够生成含有均匀的离子的水。因此,能够在洗涤物上均匀地附着金属离子,能够获得没有离散的抗菌效果。此外,在长期使用、离子洗脱组件的能力降低的情况下,仅通过抛弃旧组件、使用新组件就可以解决,更换组件时不会很费劲。
此外,能够用水浸没离子洗脱组件的不只是洗衣机的洗涤槽。只要是能够容纳离子洗脱组件的壳体的容器都可以。因此,能够利用例如水桶、洗面器、杯等产生含有金属离子的水。因此,在要进行抗菌处理的物品为一片手帕的情况下,能够在小的容器中生成仅能够浸没一片手帕的少量的含有金属离子的水,而不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3)在如上述的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电源组件以电池作为电源。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不能够利用商用电源的地方,或者虽然接入商用电源,但是插座的孔数不足的家庭中,也能够进行抗菌处理。
(4)在如上述的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电源组件包括对向电极通电的时间进行设定的计时器。
根据该结构,通过控制通电时间,能够洗脱与浸泡洗涤物的水量相称的量的金属离子,能够确保必要的金属离子浓度,能够提高抗菌处理的可靠性。
(5)在如上述的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可以目视确认内部电极的透视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直接目视确认离子洗脱组件的内部的电极的状态。由此,使用者能够根据电极的损耗情况判断离子洗脱组件的更换时间,能够在功能严重低下来临之前进行组件的更换。因此,能够在始终发挥充分的抗菌处理能力的状态下使用离子洗脱组件。
(6)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包括产生金属离子的离子发生部,在通过供水装置向供水对象供给的水中添加有所述金属离子,前述离子发生部设置成在前述供水装置的外部且(从水管的水龙头)向前述供水装置供给水的供给通路上相对于该供给通路取下自如。
在此,作为上述的离子发生部,可以假定例如(a)通过向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洗脱电极构成金属的离子的离子洗脱组件;(b)向盒内装填金属离子洗脱材料(如果是银洗脱材料,则为硫化银等),通过向盒内通入水来洗脱金属离子。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在供水装置(例如洗衣机)的外部,加装离子发生部,因此即使供水装置为最初就不具有离子发生部的现有装置,也能够容易地将其改装为等同于具有离子发生部的供水装置。因此,不必浪费地重新购买供水装置,就可以有效利用现存的供水装置。另外,离子发生部,由于相对于向供水装置供水的供给通路能够自如地取下,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
(7)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离子发生部可以由、内部包括(至少2个)电极且具有在内部流通有前述水的组件主体、的离子洗脱组件构成。
根据该结构,例如,如果向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将洗脱电极构成金属的离子(例如银离子),并将该金属离子向流过组件主体内的水中添加。因此,由于这样的金属离子添加水从离子洗脱组件经由供水装置向供水对象(例如洗涤物)供给,因此在供水对象中,能够可靠地获得金属离子所带来的效果(例如抗菌效果)。
此外,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对以上(2个)。即使在具有3个、4个电极的情况下,通过向这些电极施加电压,也能够洗脱金属离子,获得金属离子的所希望的效果。
(8)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离子洗脱组件还包括(a)第1连接部和(b)第2连接部,所述第1连接部用于连接前述组件主体、和从自来水水龙头供给而来的水所流过的第1软管或者前述水龙头;所述第2连接部用于连接前述组件主体、和向前述供水装置供给的水所流过的第2软管或者前述供水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第1连接部直接地,或者经由第1软管间接地将离子洗脱组件连接到自来水的水龙头上。另外,通过第2连接部,能够直接地,或者经由第2软管间接地将离子洗脱组件连接到供水装置上。因此,通过这些连接方法的组合,能够增大将离子洗脱组件设置到从自来水水龙头到供水装置的水的供给通路时的连接的灵活性。由此,能够实现对应于使用者的需求的离子洗脱组件的设置方法。
(9)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可以是使前述电极与前述组件主体一体成形的构成。
例如,在分别构成电极和组件主体的情况下,为了将电极装填到组件主体内,需要使组件主体至少分离到2个筐体中地构成。这种情况下,在两个分离筐体的贴合部分有可能会产生漏水现象,导致降低密封性。但是,如本发明那样,如果将电极和组件主体一体地成形,则由于没有相当于上述贴合部分的位置,因此,不会发生漏水的问题,能够可靠地保持组件主体的密封性。
(10)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组件主体以水向与前述水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出的形状形成。
根据该结构,即使水向组件主体的流入方向例如为垂直方向,也能够将该水的流出方向改变为例如水平方向。由此,即使在供水装置和离子洗脱组件的距离过近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松地围绕,而不会使用于连接离子洗脱组件和供水装置的第2软管过度地弯曲。
(11)上述抗菌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驱动组件,前述驱动组件具有电压发生部,所述电压发生部产生向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前述电极施加的电压。
作为上述电压发生部,可以考虑采用例如内置电池(battery)、插入家庭用插座中的插头、连接导线及AC适配器等。通过将由驱动组件的电压发生部产生的电压向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施加并驱动离子洗脱组件,在离子洗脱组件中,能够可靠地发挥从电极洗脱金属离子的功能。
(12)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离子洗脱组件还可以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前述组件主体内部的水流的有无和其流量的至少一方。
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组件主体内的水流的有无,则例如在一有这样的水流时,驱动组件就可以向电极施加电压。由此,仅在流过需要添加金属离子的水时,才能够洗脱所需要量的金属离子,能够供给稳定且添加有所希望浓度的金属离子的水。
另一方面,在没有水流时,即,在不存在添加金属离子的水的状态下,即使向电极施加电压,也只能是白白地消耗电能,因此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驱动组件能够避免这样的电能的消耗。
另外,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组件主体内部的水流的流量,则例如驱动组件可以对应该流量改变向电极施加的电压或者流向电极的电流,能够改变金属离子的洗脱量。由此,即使在由于供水装置的设置位置不同而导致向供水装置供给的水的流量变化,或者在有意改变向供水对象(例如洗涤物)供给的水的流量的情况下,驱动组件也能够对应于上述流量改变金属离子的洗脱量,由此,不管流量多大,都能将金属离子添加水的金属离子的浓度保持为大致一定。其结果,能够适当地进行所希望的抗菌处理,而不会导致进行抗菌处理所需要的金属离子的量过度不足。
(13)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检测装置可以包括通过前述水的流过而旋转的转子、包含于前述转子的内部的磁体、和根据由前述转子的旋转而引起的前述磁体的磁性变化来检测水流的有无和其流量的至少一方的磁性检测部。
若通过使水流过组件主体内部而使转子旋转,则包含于该转子内部的磁体也将旋转,与此相伴磁体所产生的磁性(磁通量、磁场)将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由磁性检测部检测该磁性变化的有无,能够检测组件主体内部的水流的有无,即,水是否流过组件主体内部。另外,通过磁性检测部检测上述磁性变化在单位时间内周期地变化的次数,能够检测转子在单位时间内的转速,并且能够检测流过组件主体内部的水的流量。
因此,检测装置通过如上述包括转子、磁体、磁性检测部地构成,能够根据前述磁体的磁性变化,可靠地检测组件主体内部的水流的有无和其流量的至少一方。
(14)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控制向前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控制部,所述电压通过前述电压发生部而产生,前述控制部在前述磁性检测部检测到前述水流时将前述电压施加到前述电极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水开始流过组件主体内部时(即,在判断有必要向水中添加金属离子时),能够向电极施加电压并洗脱金属离子。由此,在组件主体内没有水流时(即,不需要向水中添加金属离子时),如同向电极施加电压的情况,在驱动组件中,能够避免浪费电能。
(15)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控制向前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控制部,所述电压通过前述电压发生部而产生,前述控制部在前述磁性检测部检测到前述流量时,与其检测的流量相对应地使向前述电极施加的电压或者流向前述电极的电流发生变化。
根据供水装置的设置地域、设置位置,有时从自来水的水龙头向供水装置供给的水的流量会有所不同。但是,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驱动组件能够对应于组件主体内的水的流量而改变施加到电极上的电压或者流到电极中的电流,并对应上述流量来改变金属离子的洗脱量,因此,能够不受供水装置的设置地域、设置位置的影响地,将金属离子添加水中的金属离子的浓度保持为大致恒定。其结果,能够适当地进行所希望的抗菌处理,而不会导致进行抗菌处理所必需的金属离子的量过度不足。
(16)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检测装置可以设置为相对于前述组件主体能够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由于组件主体内的电极的消耗而有必要更换组件主体的情况下,也不至于更换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灵活使用检测装置。另外,相反,在由于检测装置发生故障等而需要更换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更换组件主体内的电极地灵活使用电极。
(17)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驱动组件设置于前述供水装置的外表面,并且还包括根据前述供水装置的振动,检测需要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时刻的振动传感器;和用于控制向前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控制部,所述电压通过前述电压发生部而产生;前述控制部在前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到前述时刻时将前述电压施加到前述电极上。
例如,在供水装置由洗衣机构成的情况下,在洗衣机中,执行清洗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干燥工序的各个洗涤工序。由于各个洗涤工序的运转方法的不同(例如,洗涤槽的旋转速度的差异),在各个洗涤工序中,供水装置的振动情况也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金属离子的洗脱,在上述的洗涤工序中,可以至少在漂洗工序以后进行。这是因为,在清洗工序中,即使向洗涤物供给了金属离子添加水,在下一个漂洗工序中,若使用没有金属离子添加水则金属离子也将被冲走,不能将金属离子附着在洗涤物上,先前供给的金属离子被浪费掉,导致效率较低。因此,这种情况下,漂洗工序,能够将金属离子高效地附着在洗涤物上,是有必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时刻。
另外,振动传感器,通过以下的方法能够根据供水装置的振动检测出有必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时刻。例如,振动传感器,能根据振动周期的差异,检测出有必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洗涤工序(例如,漂洗工序),前述振动周期的不同是由于构成供水装置的洗涤槽、搅拌部件(搅拌翼)、电动机等的转速的不同而产生的。
控制部,在振动传感器根据供水装置的振动检测到有必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时刻(在上述例子中为漂洗工序的运转期间)时,通过向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施加电压并洗脱金属离子,能够在有必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时刻自动地洗脱金属离子。即,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用于接通/断开向电极施加电压的使用者的手动输入,仅在更加有效的工序中,才能够洗脱金属离子。
(18)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驱动组件可以为能够自由拆下地配置于前述供水装置的外部的结构。
作为驱动组件的配置位置,例如可以假定供水装置的外表面、供水装置附近的壁部等。通过将驱动组件能够自由拆下地配置于供水装置的外部,能够与离子洗脱组件一同加挂驱动组件。由此,即使在现有的供水装置不具有离子洗脱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实现与具有离子洗脱组件及驱动组件的供水装置等同的装置。因此,不必浪费地重新购买供水装置,就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供水装置。另外,由于驱动组件设置于供水装置外部,所以在发生故障或电池寿命到期时,能够容易地进行驱动组件的修理和电池的更换。
(19)在上述抗菌处理装置中,前述供水装置可以为向前述作为供水对象的洗涤物供给水的洗衣机。
如果供水装置为洗衣机,则由于能够将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加挂在洗衣机上,所以即使是现有的洗衣机,在洗衣机中也能够获得上述本发明的效果,即能够实现与能够洗脱金属离子的洗衣机等同的装置等。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大致结构的垂直剖视图。
图2为供水口的垂直剖视示意图。
图3为洗涤工序整体的流程图。
图4为清洗工序的流程图。
图5为漂洗工序的流程图。
图6为脱水工序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离子洗脱组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垂直剖视图。
图8为表示离子洗脱组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图9为离子洗脱组件的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0为表示离子洗脱组件的第2实施方式的垂直剖视图。
图11为模式地表示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抗菌处理装置应用于洗衣机时的该抗菌处理装置的连接关系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第1软管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所述第1软管用于连通地连接构成上述抗菌处理装置的上述离子洗脱组件和自来水的水龙头。
图13为表示上述第1软管的第1连接部的大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4为表示与自来水的水龙头相连接的上述第1连接部的大致结构的剖视图。
图15A及图15B为表示与上述离子洗脱组件相连接的上述第1软管的第2连接部的大致结构的剖视图。
图16为表示上述第1软管的其他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7为表示连接上述第1软管的上述离子洗脱组件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将上述离子洗脱组件经由上述第1软管连接到自来水的水龙头上时的该离子洗脱组件的主视图。
图19为从上述离子洗脱组件的后方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20为从上述例子洗脱组件的侧面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21为详细表示从正面观察上述离子洗脱组件时的该离子洗脱组件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2为详细表示从侧面观察上述离子洗脱组件时的该离子洗脱组件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3为表示上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第1连接部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4为表示具有上述离子洗脱组件的检测部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图25为表示上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组件主体的其他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26为表示上述离子洗脱组件的其他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7A至图27D为分别表示构成上述抗菌处理装置的驱动组件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及后视图。
图28为表示上述驱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方框图。
图29为表示上述驱动组件的其他的结构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根据图1~图9说明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洗衣机1的整体结构的垂直剖视图。洗衣机1为全自动型洗衣机,具有外箱10。外箱10为长方体形状,由金属或者合成树脂成形,其上表面及底面为开口部。在外箱10的上表面开口部上,重叠有合成树脂制成的上表面板11。上表面板11,通过螺纹件固定在该外箱10上。在图1中,左侧为洗衣机1的正面,右侧为背面。在位于背面一侧的上表面板11的上表面,同样重合有合成树脂制成的后面板12。后面板12通过螺纹件固定于上表面板11上。在外箱10的底面开口部上,重叠有合成树脂制成的基座13。基座13通过螺纹件固定在外箱10上。到此为止所述的螺纹件的图示均被省略。
在基座13的四角,设置有用于在地面上支承外箱10的脚部14a、14b。背面一侧的脚部14b,为一体地成型于基座13上的固定脚。正面一侧的脚部14a,为高度可变的螺纹脚部,将其旋转可以调整洗衣机1的水平。在上表面板11上,设置有后述的用于向洗涤槽中投入洗涤物的洗涤物投入口15。以从上方覆盖洗涤物投入口15的方式设置有盖16。盖16通过铰链部17与上表面板11相结合,能够在垂直面内进行旋转。
在外箱10的内部配置有水槽20和兼作脱水槽的洗涤槽30。水槽20和洗涤槽30都是呈上表面开口的圆筒形的杯状,使各个轴线垂直,并以水槽20为外侧、洗涤槽30为内侧的形式同心配置。水槽20通过悬挂部件21吊置。悬挂部件21,以连结水槽20的外表面下部和外箱10的内表面角部的形式配置于共计4个位置上,以此支承水槽20,使其能够在水平面内摆动。
洗涤槽30具有朝向上方并以平缓的圆锥形进行延伸的圆周壁。在该圆周壁上,除了以环状配置于其最上部的多个脱水孔31之外,没有用于通过液体的开口部。即,洗涤槽30为所谓的“无孔”型。在洗涤槽30的上部开口部的缘上,安装有环状的配重32,该配重32具有在为了进行洗涤物的脱水而使洗涤槽30高速旋转时抑制振动的功能。在洗涤槽30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用于使洗涤水或者漂洗水在槽内产生流动的搅拌翼33。
在水槽20的下表面安装有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包括电动机41、离合器机构42、及制动机构43,从其中心部向上突出有脱水轴44及搅拌翼轴45。脱水轴44及制动机轴45为脱水轴44位于外侧、搅拌翼轴45位于内侧的二重轴结构,在进入水槽20中后,脱水轴44与洗涤槽30相连结并对其进行支承。搅拌翼轴45,进一步进入洗涤槽30中,与搅拌翼33相连结并对其进行支承。在脱水轴44和水槽20之间,及在脱水轴44和搅拌翼轴45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水漏出的密封部件。
在后面板12的下方的空间中,设置有电磁地开闭的供水阀50。连接管51及供水管52从供水阀50延伸出来。连接管51朝向后面板12的上表面突出,在此能够拆装地连结有离子洗脱组件100。关于离子洗脱组件100的结构及功能,将在后面详细说明。另一方面,供水管52在后面板12的下表面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与容器状的供水口53相连接。供水口53位于面对洗涤槽30的内部的位置,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
图2为供水口53的垂直剖视模式图,是从正面一侧所观察到的形状。供水口53上表面开口,其内部划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的部分为洗剂室54,为预先放入洗剂的准备空间。右侧的部分为整理剂室55,为预先放入洗涤用整理剂的准备空间。在洗剂室54的底部正面一侧,设置有向洗涤槽30中注水的横长的注水口56。在整理剂室55中设置有虹吸部57。虹吸部57,由从整理剂室55的底面垂直立起的内管57a和覆盖内管57a的罩状的外管57b构成。在内管57a和外管57b之间,形成有通过水的间隙。内管57a的底部朝向洗涤槽30的内部开口。外管57b的下端,与整理剂室55的底面保持一定的间隔,此处为水的入口。若向整理剂室55中注入水直至达到超过内管57a的上端的高度,则将发生虹吸作用,水通过虹吸部57被从整理剂室55吸出,并向洗涤槽30中落下。供水阀50由主供水阀50a和副供水阀50b构成。连接管51与主供水阀50a及副供水阀b两方都连通。供水管52,由与主供水阀50a相连接的主供水管52a和与供水阀50b相连接的副供水管52b构成。
主供水管52a与洗剂室54相连接,副供水管52b与整理剂室55相连接。即,从主供水管52a通过洗剂室54向洗涤槽30注入的通路,和从副供水管52b通过整理剂室55向洗涤槽30注入的通路为不同的系统。
返回图1,继续说明。在水槽20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将水槽20及洗涤槽30中的水向外箱10外排出的排水软管60。水从排水管61及排水管62流入到排水软管60中。排水管61连接于靠近水槽20的底面的外圆周的位置上。排水管62连接于靠近水槽20的底面的中心的位置上。
在水槽20的内部底面上,以将排水管62的连接位置包入内侧的形式固定有环状的隔壁63。在隔壁63的上部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64。该密封部件64通过与固定于洗涤槽30的底部外表面的圆盘65的外周面相接触,在水槽20和洗涤槽30之间形成独立的排水空间66。排水空间66,经由设置于洗涤槽30的底部上的排水口67而与洗涤槽30的内部相连通。
在排水管62上设置有电磁地开闭的排水阀68。在排水管62的与排水阀68的上游一侧相接的部位上,设置有防气阀69。从防气阀69延伸出有导压管70。在导压管70的上端,连接有水位开关71。
在外箱10的正面一侧配置有控制部80。控制部80设置于上表面板11的下方,通过设置于上表面板11的上表面的操作/显示部81接受来自使用者的操作指令,向驱动组件40、供水阀50、及排水阀68发出动作指令。另外,控制部80向操作/显示部81发出显示指令。
下面,对洗衣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打开盖16,从洗涤物投入口15向洗涤槽30中投入洗涤物。向供水口53的洗剂室54中放入洗剂。如果有必要,向供水口53的整理剂室55中放入整理剂。另外,整理剂也可以在洗涤工序的中途放入。
在进行完洗剂的投入准备后,关闭盖16,操作操作/显示部81的操作按钮群来选择洗涤条件。最后,若按下开始按钮,则按照图3~图6的流程图,完成洗涤工序。
图3是表示洗涤的整体工序的流程图。在步骤S201中,确认是否进行了所谓的预约运转的选择,即在设定的时刻开始洗涤。若选择了预约运转,则进入步骤S206。如果没有选择,则进入步骤S202。
在进入到步骤S206中的情况下,进行是否达到运转开始时刻的确认。如果达到运转开始时刻,则进入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确认是否进行了清洗工序的选择。如果进行了选择,则进入步骤S300。步骤S300的清洗工序的内容,由图4的流程图另行说明。在清洗工序结束后,进入步骤S203。如果没有选择清洗工序,则从步骤S202直接进入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确认是否进行了漂洗工序的选择。如果进行了选择,则进入步骤S400。步骤S400的漂洗工序的内容,通过图5的流程图另行说明。在漂洗工序结束后,进入步骤S204。如果没有选择漂洗工序,则从步骤S203直接进入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确认是否进行了脱水工序的选择。如果进行了选择,则进入步骤S500中。步骤S500的脱水工序的内容,通过图6的流程图另行说明。在脱水工序结束后,进入步骤S205。如果没有选择脱水工序,则从步骤S204直接进入步骤S205。
在步骤205中,按顺序自动地进行控制部80(特别是包含于其中的计算装置(微型计算机))的终止处理。另外,通过结束音报告洗涤工序的结束。在全部都结束后,洗衣机1准备进入下一个洗涤工序,电源在断开状态下待机。
接下来,根据图4~图6对清洗、漂洗、脱水各个工序进行说明。图4为清洗工序的流程图。在步骤S301中,取入水位开关71所检测到的洗衣机30内的水位数据。在步骤S302中,确认是否进行了容量感测的选择。若进行了选择,则进入步骤S308中。若没有选择,则从步骤S302直接进入步骤S303中。
在步骤S308中,通过搅拌翼33的旋转载荷测定洗涤物的量。在进行容量感测后,进入步骤S303中。
在步骤S303中,打开主供水阀50a,通过主供水管52a及供水口53向洗涤槽30中注入水。进入供水口53的洗剂室54中的洗剂也混入水中并被投入到洗涤槽30中。关闭排水阀68。在水位开关71检测到设定水位后,关闭主供水阀50a。然后,进入步骤S304中。
在步骤S304中,进行融合运转。即,振动器33反转旋转,在水中摇动洗涤物,将洗涤物融合到水中。由此,能够使洗涤物充分地吸收水分。另外,也能够将困在洗涤物的各个位置中的空气放出。融合运转的结果,在水位开关71所检测到的水位低于最初的水位时,在步骤S305中打开主供水阀50a供给水,恢复设定水位。
另外,若选择进行“布质感测”的洗涤方法,与融合运转一同进行布质感测。在进行完融合运转后,检测基于设定水位的水位变化,如果水位降低了规定值以下,则判断为吸水性高的布质。
在步骤S305中获得稳定的设定水位之后,转移到步骤S306中。按照使用者的设定,电动机41使搅拌翼33以规定的图形旋转,在洗涤槽30中形成用于进行洗涤的主水流。通过该主水流进行洗涤物的洗涤。在脱水轴44上,通过制动装置43施加制动,由此即使洗涤水及洗涤物运动,洗涤槽30也不会旋转。
在主水流期间经过后,进入步骤S307。在步骤S307中,搅拌翼33隔一定时间地稍稍反转以揉开洗涤物,向洗涤槽30中平衡良好地分配洗涤物。这是为洗涤槽30的脱水旋转做准备。
接着,根据图5的流程图说明漂洗工序的内容。虽然,最初进入步骤S500的脱水工序,但是对其将通过图6的流程图进行说明。脱水后,进入步骤S401。在步骤S401中,打开主供水阀50a,进行供水直至设定水位。
供水后,进入步骤S402。在步骤S402中,进行融合运转。融合运转,与在清洗工序的步骤S304中所进行的运转相同。
在融合运转后,进入步骤S403。融合运转的结果,当水位开关71所检测的水位低于最初的水位时,打开主供水阀50a补给水,回复到设定水位。
在步骤S403中回复到设定水位后,进入步骤S404。按照使用者的设定,电动机41使搅拌翼33以规定的图形旋转,在洗涤槽30中形成用于进行漂洗的主水流。通过该主水流进行洗涤物的漂洗。在脱水轴44上,通过制动装置43施加制动,由此即使洗涤水及洗涤物运动,洗涤槽30也不会旋转。
在主水流期间经过后,进入步骤S405。在步骤S405中,搅拌翼33隔一定时间地稍稍反转以揉开洗涤物。由此,向洗涤槽30中平衡良好地分配洗涤物,为脱水旋转做好准备。
在上述说明中,虽然进行的是向洗涤槽30中蓄积漂洗水然后进行漂洗的“积水漂洗”,但是也可以进行一边使洗涤槽30低速旋转一边从供水口53注水的“喷淋漂洗”。采用其中哪种,或者是否两者一起采用根据使用者的选择来决定。
接着,根据图6的流程图说明脱水工序的内容。首先,在步骤S501中打开排水阀68。洗涤槽30中的洗涤水,通过排水空间66被排出。排水阀68,在脱水工序中保持打开状态。
在从洗涤物中脱出大部分的洗涤水时,切换离合器装置42及制动装置43。离合器装置42及制动装置43的切换时刻可以在排水开始前或者在排水的同时。于是,电动机41这次使脱水轴44旋转。由此,洗涤槽30进行脱水旋转。搅拌翼33也与洗涤槽30一同旋转。
若洗涤槽30以高速旋转,则洗涤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在洗涤槽30的内圆周壁上。洗涤物中所含的洗涤水也聚集在洗涤槽30的圆周壁内表面上,但是由于如前述,洗涤槽30呈锥状地向上方延伸,因此接受离心力的洗涤水,沿着洗涤槽30的内表面上升。洗涤水,在到达洗涤槽30的上端时,从脱水孔31放出。离开脱水孔31的洗涤水被甩到水槽20的内表面上,并沿着水槽20的内表面落到水槽20的底部。前述洗涤水通过排水管61和与其相连的排水软管60而被排出到外箱10的外部。
在图6的流程中,在步骤S502中,在进行完比较低速的脱水运转后,在步骤S503中进行高速的脱水运转。在步骤S503之后,转移到步骤S504中。在步骤S504中,切断向电动机41的通电,进行停止处理。
在供水阀50上,经由连接管51连结有离子洗脱组件100。下面,根据图7~图9,对离子洗脱组件100的结构和机能,及安装到洗衣机1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7及图8是离子洗脱组件100的剖视图,图7是垂直剖视图,图8是水平剖视示意图。离子洗脱组件100,具有由合成树脂、硅、橡胶等的绝缘材料形成的筒形的壳体110。壳体110,是将筒状的轴线水平配置而成的,从其一侧向上突出有筒状的流入口111,从其另一侧向下突出有筒状的流出口112。
流入口111在其外表面具有阳螺纹部111a,流入口112在其内表面具有阴螺纹部112a。通过将流出口112的阴螺纹部112a螺合到设置于连接管51外表面的阳螺纹部,将壳体110连接到连接管51上,并与供水阀50相连通。在阴螺纹部112a的最深的部分上配置有O形环(O-ring)112b。O形环112b与连接管51的前端紧密接触,形成水密部。
在流入部111的阳螺纹部111a上,螺合有螺母状的连接件111b(参照图1)。连接件111b将供水软管180的一端连接固定到流入口111上。供水软管180的另一端,连接到自来水水龙头(未图示)上。
流入口112与连接管51的连接方式、供水软管180与流入口111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如上的螺纹方式。可以是例如紧固环、弹簧夹头方式的连接件等,只要是家庭中一般使用的关于水的连接的结构,任何结构都能够适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从洗衣机1的后面板12的上表面突出的连接管51上连接有流出口112,但是流出口112的连接对象并不局限于此。夹装在其与供水阀50之间的任何结构部件都可以作为流出口112的连接对象。根据洗衣机1的不同结构,可以直接将流出口112连接到供水阀50上。总之,只要能够满足将流出口112能够拆装地连通连接到供水阀50上且其拆装在洗衣机1的外部进行的条件就可以。
壳体110中具有流入口111的一侧的一端为开口部,从此处插入有2片板状电极113、114。电极113、114由能够产生抗菌性的金属离子的金属,即银、铜、锌等构成。电极113、114的大小,例如可以为2cm×5cm,厚度为1mm左右。
电极113、114分别在一端具有端子115、116。通过使端子115、116贯通组装在壳体110的开口部上的圆板状的盖117,将电极113、114相互留有间隔地固定在盖117上。若以盖117盖住壳体110的开口部,则电极113、114以沿壳体11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被固定在壳体110内。
在盖117上,固定有圆顶型的防水盖118。从电源组件101(参照图1)延伸出来的供电缆线119进入到防水盖118中。供电缆线119在其内部具有绝缘芯线119a、119b。在防水盖118中,绝缘芯线119a与端子115相连接,绝缘芯线119b与端子116相连接。
在壳体110和盖117之间,在盖117和电极115、116之间,在盖117和防水盖118之间,及在防水盖118和供电缆线119之间,实施有适当的防水密封处理,以使水不致侵入到防水盖118中。
电源组件101内置有离子洗脱组件100的驱动电路,对该电路将在后面详细说明。除了供电缆线119之外,从电源组件101还延伸出有与商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102。
在壳体110的内部,水从流入口111朝向流出口112、与电极113、11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地流动。在壳体110中存在水的状态下,若向电极113、114施加规定的电压,则从电极113、114的阳极一侧洗脱电极构成金属的金属离子。
图9为离子洗脱组件100的驱动电路120的电路结构图。在商用电源121上,经由电源开关132连接有变压器122,以将100V的电压降低到规定的电压。电源开关132的促动器部在电源组件101的外表面露出,能够从外表面进行操作。变压器122的输出电压,在通过全波整流电路123进行整流后,在恒压电路124中为恒定电压。恒流电路125与恒压电路124相连接。恒流电路125,不受电极驱动电路150内的电阻值变化的影响地向后述电极驱动电路150提供恒定的电流。
在商用电源121上,与变压器122并列地连接有整流二极管126。整流二极管126的输出电压,在通过电容器127进行平滑化处理后,通过恒压电路128进行恒压处理,然后供给到微型计算机130中。微型计算机130用于起动控制三端双向开关元件129,该三端双向开关元件129连接于变压器122的初级侧线圈的一端和商用电源121之间。
电极驱动电路150,与NPN型晶体管Q1~Q4和二极管D1,D2、电阻R1~R7以图示的方式连接构成。晶体管Q1和二极管D1构成光耦合器151,晶体管Q2和二极管D2构成光耦合器152。即,二极管D1、D2为光电二极管,晶体管Q1、Q2为光电晶体管。
现在,若从微型计算机130向线L1施加高电压,向线L2施加低电压或者断开(零电压),则二极管D2接通,随之晶体管Q2也接通。若晶体管Q2接通,则在电阻R3、R4、R7中流过电流,并向晶体管Q3的基极施加偏压,晶体管Q3接通。
另一方面,由于二极管D1断开,因此,晶体管Q1断开,晶体管Q4也断开。在该状态下,从阳极一侧的电极113向阴极一侧的电极114流入电流。由此,在离子洗脱组件10中,产生阳离子的金属离子和阴离子。
若长时间在离子洗脱组件100中流过一个方向的电流,则在图9中,作为阳极一侧的电极113发生损耗,并且水中的杂质将作为锈垢牢固附着在作为阴极一侧的电极114上。由于这种情况将导致离子洗脱组件100的性能降低,因此可以在强制电极清洗模式下使电极驱动电路150运转。
在强制电极清洗模式中,使线L1,L2的电压反向,并且微型计算机130转换控制以使向电极113,114流入反方向的电流。这种情况下,晶体管Q1,Q4接通,晶体管Q2,Q3断开。微型计算机130,具有计数功能,每当达到规定的计数时将进行上述转换。
在由于电极驱动电路150内的电阻的变化,特别是电极113、114的电阻变化而发生流经电极间的电流值减少等的问题的情况下,恒流电路125提高其输出电压,防止电流的减少。但是,若累计使用时间较长,则离子洗脱组件100的寿命将到期,即使切换为强制电极洗净模式、升高恒流电路125的输出电压,也不能够防止电流的减少。
于是,在本电路中,通过电阻R7产生的电压来监视流过离子洗脱组件100的电极113、114之间的电流,若该电流达到规定的最小电流值,则电流检测电路160将检测到该信息。检测到最小电流值的信息从构成光耦合器163的光电二极管D3经由光电晶体管Q5传送到微型计算机130。微型计算机130经由线L3驱动警告报知装置131,进行规定的警告报知。警告报知装置131由LED、液晶面板等适当的显示装置构成,设置于电源组件101的壳体外表面。
另外,对于电极驱动电路150内的短路等的事故,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流是否达到规定的最大电流值以上的电流检测电路161,根据该电流检测电路161的输出,微型计算机130驱动警告显示装置131。此外,若恒流电路125的输出电压为预先设定的最小值以下,则电压检测电路162将检测到该情况,微型计算机130将同样地驱动警告报知装置131。
在微型计算机130上连接有计时器133。计时器133在电源组件101的壳体的外表面具有操作部。通过操作该操作部,能够设定适当的时间。
由离子洗脱组件100和电源组件101构成的抗菌处理装置,如下地进行使用。
首先,将离子洗脱组件100的流出口112安装到洗衣机1的连接管51上。在流入口111上连接供水软管180。打开连接供水软管180的另一端的水龙头,使水流入离子洗脱组件100的壳体110内。实际上流水的时刻是打开供水阀50的时刻。将电源组件101的电源线102连接到商用电源插座上。电源组件101可以通过适当的安装装置固定到洗衣机1的侧面或者上表面上。
在漂洗工序中投入金属离子。在图5的流程图中,若进入步骤S401(供水)的阶段,则使电源开关132接通,并向电极113、114通电,向水中洗脱电极构成金属离子。在电极构成金属为银的情况下,在阳极一侧的电极中发生的反应,向水中洗脱银离子Ag+。流经电极间的电流为直流。含有金属离子的水从供水口53投入到洗涤槽30中。
通电多长时间要通过计时器133进行设定。使漂洗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达到规定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由漂洗水的水量进行决定。于是,估计漂洗水量进行计时器133的时间设定。此时,最好事先准备好对比漂洗水量和对于该水量所需要的通电时间的换算表。换算表可以事先通过密封粘贴、印刷、刻印等适当的方式显示在离子洗脱组件100的表面上。也可以将换算表设置在电源组件101上。
从主供水阀50a进行步骤S401(供水)中的漂洗水的注入。在漂洗水注入完成之前,设定注水流量以结束离子的洗脱。在含有规定浓度的金属离子的规定量的漂洗水积存在洗涤槽30中期间,关闭主供水阀50a,结束供水。然后,进行步骤S402以后的漂洗工序,其后按照图6的流程图进行脱水工序。
在漂洗工序中,在搅拌漂洗水期间,能够促进洗涤物和金属离子的接触。金属离子逐渐附着在洗涤物的纤维上,在洗涤物的表面上形成抗菌层。
在投入整理剂的情况下,其投入操作在步骤S404(主水流)的最后进行。此时,打开副供水阀50b,向供水口53的整理剂室55中放水。若向整理剂室55中放入整理剂,则该整理剂将从虹吸部57与水一同被投入洗涤槽30中。由于整理剂室55中的水位达到规定高度并开始产生虹吸效果,因此在向整理剂室55中注入水直至产生虹吸效果为止,能够将液体的整理剂保持在整理剂室55中。
在向整理剂室55中注入规定量(为足够在虹吸部57中发生虹吸作用的量以上)的水时,关闭副供水阀50b。将投入有整理剂的漂洗水搅拌规定的时间,以促进洗涤物和整理剂的接触。经过规定的时间后,进入步骤S405(平衡)。
在开始用含有金属离子的漂洗水进行漂洗之后,经过规定时间而进行整理剂的投入。因此,如果同时向漂洗水中投入金属离子和整理剂(柔软剂),则金属离子与柔软剂成分发生反应而削弱抗菌性。但是,若如上述投入整理剂,则在金属离子充分附着到洗涤物上之后投入整理剂,由此能够防止金属离子和整理剂成分发生反应,将金属离子的抗菌效果保留到洗涤物上。
构成电极113,114的金属,最好为银、铜或者银和铜的合金。从银电极洗脱的银离子杀菌效果优异,从铜电极洗脱的铜离子防真菌效果优异。另外,可以从银和铜的合金同时洗脱银离子和铜离子。
银离子为阳离子,由于洗涤物在水中带负电,因此银离子带电地吸附在洗涤物上。在吸附在洗涤物上的状态下,银离子被电中和。因此,银离子与作为整理剂(柔软剂)的成分的氯化物离子(阴离子)难以发生反应。但是,由于银离子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被吸附到洗涤物上,因此在投入整理剂前必须放置一定程度的时间。于是,银离子投入后的搅拌时间,要确保10分钟。整理剂投入后的搅拌时间,3分钟左右就可以。金属离子,从主供水管52a通过洗剂室54被投入到洗涤槽30中。整理剂,从整理剂室55被投入到洗涤槽30中。用于这样地将金属离子投入到漂洗水中的路径和用于将整理剂投入到漂洗水中的路径是分开的系统,因此不会发生以下问题金属离子通过用于将整理剂投入到漂洗水中的路径,并与残留到该路径中的整理剂相接触成为化合物,失去抗菌能力。
在上述结构中,洗衣机1从进入漂洗工序开始使电源开关132接通,并对计时器133进行时间设定,但是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很不便的。为了消除该不便,可以为如下的结构。
即,在壳体110中设置流量开关。使用者在最初使电源组件101的电源开关132接通,并对计时器133进行时间设定后,按下洗衣机1的开始键而开始洗涤工序。在流量开关检测到从供水阀50(主供水阀50a)进行的第2次大量注水(除了步骤S305的补给水的注水),即,检测到进行步骤S401的漂洗水的注水后,微型计算机130开始动作,仅在由计时器133所设定的时间向电极113、114通电。
电极113、114,在持续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过程中被消耗,并且金属离子洗脱量减少。若长期使用,则金属离子的洗脱量将变得不稳定,不能确保规定的洗脱量。因此,在达到电极113、114的耐用极限时,需要将金属离子洗脱组件100更换为新的组件。
为了判断电极113、114是否达到耐用极限,对离子洗脱组件100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将电极113、114的具有端子115、116一侧的一端称为“根端”,将其相反侧的一端称为“前端”。电极113、114尽管并列配置但不是平行配置的,如图8所示,以越到前端间隔越窄的锥形进行配置。若这样地配置,由于电极113、114从间隔狭窄的部分洗脱金属离子,因此电极113、114从前端开始溶解。因此,着眼于从根端到前端的长度,便能够掌握电极113、114的体积减少了多少。
为了得知电极113、114从根端到前端的长度,壳体110如下地构成。即,壳体110的侧面(正面)或者上表面由透明的合成树脂构成,为透视部。通过该透视部能够直接目视确认电极113、114的状态,判断离子洗脱组件100是否到了更换的时间。
在壳体110上设置透视部时,也可以使壳体110整体由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以此能够观察到电极113、114的整体。或者,也可以在壳体110的正面设置嵌入有透明板的狭缝,通过该狭缝观察电极113、114。
形成透视部的材料不必完全透明,也可以是半透明。总之,只要能够掌握内部的电极113,114的大小(长度)就可以。
在透视部上,可以设置用于判定电极113,114的消耗的刻度。由于从电极113,114的根端到前端位置的长度为用于测定消耗的尺度,因此可以从电极的前端朝向电极的根端地以直线状设置并排的刻度。在该刻度中,作为离子洗脱组件100的更换的标准的刻度,可以特别大型地进行设置,或者可以改变形状,以便能够一目了然地判定更换时间。
需要更换的仅是离子洗脱组件100,电源组件101不需要更换。因此,最好在供电缆线119的中间能够自如拆卸地设置连接器部,仅将离子洗脱组件100更换为新品,而电源组件101则可以继续使用以前的装置。
电源组件101,也可以不使用商用电源而使用电池为电源。电池可以收纳于电源组件101的壳体内。通过这样的结构,在不能够利用商用电源的情况下,例如,在野外或者在虽然接入商用电源但插座的孔数不足的家庭中也能够进行抗菌处理。

接下来,根据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10为离子洗脱组件100的垂直剖视图。与第1实施方式共通的或者功能相同的结构元件,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离子洗脱组件100的壳体110,其一端设置有格子状的通水口110a。而不像第1实施方式那样,设置有按“流入口”“流出口”进行功能划分的开口。各个通水口110a的开口大小设定为手指等不会接触到电极113、114的程度。在壳体110的侧面上,一体成形有挂钩110b。与第1实施方式的离子洗脱组件100相同,使水不致侵入到防水盖118的内部,并全部浸没离子洗脱组件100。
在离子洗脱组件100中,至少壳体110的一半以上浸没在洗涤槽30的漂洗水中。如此,水从通水口110a流入到壳体110内。流入的水,被导向电极113、114并将其浸没。在此,向电极113、114施加电压,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含有金属离子的水从通水口110a流出。
离子洗脱组件100,可以仅投入到水中进行使用,也可以将挂钩110b挂到脱水孔31上进行使用。另外,也可以将绳等挂到挂钩110b上将离子洗脱组件100吊起。在将挂钩110b挂起、垂直使用壳体110的情况下,由于若不从壳体110中排出空气,电极113、114将不能被水浸没,因此最好在壳体110的离盖117较近的一端设置空气排出孔。
第2实施方式的离子洗脱组件100,由于是用水浸没壳体110,并从通水口110a向壳体110内导入水,将电极113、114浸没于水中,从而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装置,因此,不需要在洗衣机1上设置安装、保持离子洗脱组件100的特别的结构。也不必在离子洗脱组件100上连接供水软管180。
另外,由于在积存在洗涤槽30的水中进行离子洗脱操作,因此能够生成含有均匀的离子的水。因此,能够在洗涤物上均一地附着金属离子,获得没有离散的抗菌效果。
此外,在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离子洗脱组件100的功能下降的情况下,仅通过抛掉旧的组件,换上新的组件就可以,因此组件的更换不会花费很多时间。
另外,能够将离子洗脱组件100用水浸没的不只是洗衣机1的洗涤槽30。只要是能够收纳离子洗脱组件100的壳体110的容器就什么都可以,因此,例如可以使用水桶、洗面器、杯等产生含有金属离子的水。因此,在要进行抗菌处理的物品为一片手帕的情况下,能够在小的容器中生成仅能够浸没一片手帕的少量的含有金属离子的水,而不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若以电池驱动第2实施方式的离子洗脱组件100的电源组件101,则抗菌处理装置能够获得充分的携带性。因此,在野外活动的情况下能够携带来对衣服等进行抗菌处理,扩大用途。
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形相同,最好事先在离子洗脱组件100或者电源组件101的表面上形成换算表,该换算表将水量和对应该水量洗脱适量的金属离子所需的离子洗脱组件100的驱动时间进行对比。使用者可以根据该换算表设定计时器,生成适当浓度的金属离子含有水。
接着,根据图11或者图29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第1、2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11为模式地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抗菌处理装置200应用于洗衣机1时的该抗菌处理装置200的连接关系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抗菌处理装置200,具有离子洗脱组件300和驱动组件400。
离子洗脱组件300为产生金属离子(例如银离子)的离子发生部,在通过作为供水装置的洗衣机1向供水对象(例如洗涤物)供给的水中添加有所述金属离子。
离子洗脱组件300经由第1软管202与自来水的水龙头201相连接,另外,经由第2软管203与洗衣机1相连接。由此,从水龙头201供给的水,按顺序经由第1软管202、离子洗脱组件300、第2软管203被向洗衣机1供给。
由于这样的离子洗脱组件300的配置,离子洗脱组件300位于洗衣机1的外部,可以说配置于从水龙头201向洗衣机1供给水的供给通路上。
如此,本发明的最大的特征在于,离子洗脱组件300以外挂的方式配置在洗衣机1的外部,而不是配置在洗衣机1的内部。
驱动组件400为用于驱动离子洗脱组件300的装置,能够自如拆卸地配置于洗衣机1的外部。例如,驱动组件400可以通过粘贴在洗衣机1旁边的壁部或洗衣机1的外表面的挂钩而悬挂配置,并能够自如取下。
另外,驱动组件400的外周部通过密封部件进行密封,为防水结构。由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驱动组件400除了配置于处理水的设备(洗衣机1)的旁边之外,即使在配置于产生漏水的地方、产生溅水的危险的地方、高湿度的地方等的情况下,由水、湿气等引起的恶劣影响也不会影响到驱动组件400的内部电路,能够可靠地使驱动组件400进行工作。
另外,在将驱动组件400配置于洗衣机1外表面的情况下,可以不如上述地使用挂钩,而进行以下的操作。即,当然也可以在驱动组件400的背面,也就是驱动组件400的与洗衣机1相对置的面一侧,配置具有不至于对内部电路造成影响的磁力的磁体,通过该磁体的磁力将驱动组件400拆卸自如地接触配置于洗衣机1的外表面。
另外,驱动组件400经由电线500而与离子洗脱组件300电气连接。由此,用于驱动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压,可以经由电线500从驱动组件400供给到离子洗脱组件300。
下面,在对离子洗脱组件300、驱动组件400进行详细说明前,首先,对第1软管202及第2软管203进行说明。
(1.第1软管)图12为表示第1软管202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第1软管202为连通地连接自来水的水龙头201和离子洗脱组件300的装置,由具有挠性的软管主体210和第1连接部211及第2连接部212构成。
(1-1.第1连接部)第1连接部211设置于软管主体210的一端,与自来水的水龙头201连通地连接。第1连接部211如图13所示,由连结部221和可动装置222能够分离地构成。
首先,对连结部221进行说明。连结部221由接头231和螺合部232构成。
接头231为安装于自来水水龙头201的前端的大致圆筒状的固定部件。具体的,在接头231的外表面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均等地配置有4个小螺钉,通过将接头231嵌入水龙头201并通过这些螺钉进行固定,将接头231固定到水龙头201上。因此,能够通过利用简单的工具将接头231可靠地固定到水龙头201上。另外,在接头231的外表面,在螺钉位置的下方,刻有螺纹槽。此外,在接头231的内部,内置有密封用的弹性部件(例如橡胶)。
螺合部232具有大致圆筒状的第1圆筒部232a和大致圆筒状的第2圆筒部232b,所述第1圆筒部232a在内表面形成有与接头231的外表面的螺纹槽相螺合的螺纹槽;所述第2圆筒部232b留有规定的间隔地形成于第1圆筒部232a的内侧。该第1圆筒部232a及第2圆筒部232b的位于软管主体210一侧的开口部,通过以沿着环状圆盘的外周及内周的方式贴合于该圆盘上,以此构成螺合部232。
在这样的螺合部232的底部,一体形成有与第2圆筒部232b相连通的连接管233。该连接管233,在插通到可动装置222中时,将通过连结部221内的水经由连接管233引导至可动装置222中。在该连接管233的外表面形成有嵌入若干可动装置222的后述钢球241a的槽部233a(参照图14)。另外,在螺合部232的第1圆筒部232a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通过可动装置222的后述卡止部244进行卡止的缘部234。
另一方面,可动装置222构成为具有插通部241、可动部242、连接部243和卡止部244。
插通部241呈大致圆筒状,在其内侧插通有上述连接管233。插通部241的内径与连接管233的外径大致相同。在该插通部241壁部的圆周方向上的均等的4个位置上,设置有能够在与插通部241的中心轴相垂直的方向(下面,记作半径方向)上移动的小直径的钢球241a。该钢球241a形成为具有比上述壁部的壁厚稍大的直径。
可动部242为从外部经由一定的间隙覆盖插通部241并且能够沿着流过内部的水的流动方向移动的部分,呈大致圆筒状。该可动部242通过弹簧等的施力装置245(参照图14)而朝向流水方向的上游一侧(与软管主体210一侧相反的一侧)被施力,能够通过手动将其向下游一侧(软管主体210一侧)压下。
连接部243为与软管主体210相连通地连接的部分。卡止部244从可动部242的外表面突出设置,在完成将连接管233插通到插通部241中时,卡止连结部221的缘部234。
在上述结构中,在将第1软管202固定在水龙头201上时,首先,将连结部221固定到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上。即,将接头231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水龙头201上,并且将该接头231的螺纹槽与螺合部232的螺纹槽相螺合,从而固定这些部件。
然后,一边通过手动将可动装置222的可动部242向水流方向下游一侧压下并保持,一边将插通部241插入连结部221的连接管233中。此时,在钢球241a上,由于在插通部241的半径方向没有施加任何推压力,因此连接管233,一边将钢球241a向半径方向外侧挤压,一边被插通到插通部241的内侧。
在完成插通的时刻,若将手从可动部242拿开,则如图14所示,通过施力装置245的弹性力,可动部242向连结部221的方向移动。此时,可动部242的内表面与插通部241的钢球241a相接触,并对钢球241a从半径方向外侧向内部施加推压力。由此,钢球241a,被挤压并嵌入到插通于插通部241中的连接管233的槽部233a中,将连结部221和可动装置222相互进行固定。另外,与此同时,连结部221的缘部234,通过可动装置222的卡止部244被卡止,以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可动装置222从连结部221脱落。
另一方面,在分离连结部221和可动装置222时,一边通过手动解除卡止部244和缘部234的卡止,一边通过手动将可动部242向水流方向下游一侧压下。由此,能够解除可动部242对钢球241a的推压,因此,能够解除钢球241a对连接管233的推压。因此,能够从插通部241拔出连接管233,能够分离连结部221和可动装置222。
如此,第1连接部211具有安装于自来水的水龙头上201的连结部221、和相对于该连结部221的连接管233能够插拔的可动装置222,该可动装置222的构成为连结(a)插通连接管233的插通部241和(b)软管主体210,并能够在连接管233的插拔方向上移动,并且具有可动部242,所述可动部242通过在将连接管233插通到插通部241中时进行移动,将设置于插通部241上的推压部件(钢球241a)向与连接管233相接触的方向推压。
通过使用这样的可动装置222,能够通过对可动装置222的一次性操作将连结部221和软管主体210连通地连接或分离。因此,即使是女性(主妇)或力气较小的人,也能够容易地进行两者的拆装。
特别是,如上所述,若构成为在可动装置222上设置朝向水流方向的上游一侧对可动部242施力的施力装置245,则通过该弹性力能够容易地移动可动部242,因此通过可动部242向水流方向上游一侧的移动,能够容易地将钢球241a按压到连接管233上。其结果,能够更容易地实现连接管233和可动装置222的固定。
另外,作为可动装置222,也可以考虑以螺纹方式移动可动部242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装置具有良好的使用性,不必担心松弛,能够可靠地进行固定。
另外,以上对在连结部221中接头231和螺合部232能够分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也可以在最初一体地构成。这种情况下,将接头231从水龙头201的前端插入,仅通过拧紧小螺钉,就能够将连结部221安装到水龙头201上。
另外,有时在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上最初就固定有相当于接头231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连结部221,不需要接头231,可以仅通过螺合部232构成。这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接头231,减少了零件数量,因此能够抑制产品成本。
根据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部211的连结部221,可以为两种结构(a)接头231和螺合部232能够分离或者一体地构成,或者(b)仅通过能够与安装到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上的接头相螺合的螺合部232构成。
另外,也可以根据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事先形成相当于上述螺合部232的装置。这种情况下,通过仅由可动装置222构成第1连结部211,便能够与这样的自来水的水龙头201相对应,并且不需要连结部221,能够抑制产品成本。
(1-2.第2连接部)第1软管202的第2连接部212设置于软管主体210的另一端,与离子洗脱组件300连通地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部212为与上述第1连接部211的可动装置222完全相同的结构。
因此,在连通地连接第1软管202和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时候,可以如下地进行操作。首先,如图15A所示,通过手动将可动部242移动并保持在软管主体210一侧(水流方向上游一侧),在该状态下,在第1软管202的第2连接部212的可动装置222的插通部241的内侧,插通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第1连接部302。
另外,如图15B所示,在完成插通的时刻,将手从可动部242移开,通过施力装置245的弹性力将可动部242向离子洗脱组件300一侧移动。由此,可动部242将钢球241a朝向插通部241的半径方向内侧推压,钢球241a嵌入到形成于第1连接部302的连接管302a的外表面的槽部302c中(参照图15A)并推压第1连接部302。其结果,将第2连接部212和第1连接部302进行固定。另外,在分离第1软管202和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动将可动部242向软管主体210一侧(流水方向的上游一侧)移动,解除钢球241a对第1连接部302的推压。由此,可以从插通部241拔出第1连接部302,将第1软管202和离子洗脱组件300进行分离。
如此,由于第2连接部212具有可动装置222,因此通过对可动装置222的一次性操作便能够连通地连接或者分离第1软管202和离子洗脱组件300。因此,任何人都能够简单地进行两者的拆装等,能够获得与设置有第1连接部211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2.第2软管)图11所示的第2软管203为连通地连接离子洗脱组件300和作为供水装置的洗衣机1的装置。第2软管203由具有挠性的软管主体和分别设置于该软管主体的两端的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构成。
在此,第2软管203的软管主体为与第1软管202的软管主体210相对应的装置。另外,第2软管203的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仅通过构成第1软管202的第1连接部211或者第2连接部212的可动装置222构成。因此,通过与连通地连接第1软管202和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情况完全相同的方法,通过对可动装置222的一次性操作便能够容易地连接或者分离第2软管203和离子洗脱组件300,并且能够容易地连接或者分离第2软管203和洗衣机1。
以上说明的第1软管202及第2软管203可以通过橡胶、树脂等柔性地构成。由此,即使在向连通地连接第1软管202及第2软管203的部分施加振动(冲击波)或者施加外力(高压)的情况下,通过第1软管202或者第2软管203的柔性也能够缓解该冲击等。因此,能够减轻向连接第1软管202及第2软管203的离子洗脱组件300施加的负载,抑制故障等的发生,并且也几乎不必担心在连通地连接部分发生漏水现象,能够提高离子洗脱组件300的可靠性。
另外,以上虽然对第1软管202及第2软管203中都在其两端具有可动装置22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结构。例如,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软管主体210的一端(例如第2连接部212)设置帽式的连接部,以构成第1软管202及第2软管203,所述帽式的连接部能够使软管主体210内部的水流方向沿轴旋转,并且在其内表面上切出螺纹槽。另外,该帽式的连接部,也可以设置于软管主体210的两端(第1连接部211及第2连接部212)。
例如,第1软管202及第2软管203的连接对象(水龙头201、离子洗脱组件300、洗衣机1)的被连接部,在形成为外表面切出有螺纹槽的圆筒状的情况下,若使用这样构成的第1软管202及第2软管203,则通过上述帽状的连接部的旋转,能够容易地进行相互的连接或者分离。另外,与图12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连接部的零件数量,抑制产品成本。
另外,也可以与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构成方式相对应地,直接将第1软管202连接于离子洗脱组件300上,或者经由螺纹式或闭锁式的连结部将第1软管202连接到离子洗脱组件300上。
(3.离子洗脱组件)下面,对离子洗脱组件30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连接了第1软管202的离子洗脱组件300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图18至图20分别表示将上述离子洗脱组件300经由第1软管202连接到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上时的、该离子洗脱组件300的主视图、从后方看离子洗脱组件300时的剖视图、及从侧面看时的剖视图。
离子洗脱组件300具有壳体300a,该壳体300a是将在流经内部的水流方向上能够分离、连接的2个筐体贴合而成的。通过该壳体300a,能够隐藏离子洗脱组件300和第1软管202的连接部,不损害外观上的美观。
另外,图21是详细表示从正面观察离子洗脱组件300时的离子洗脱组件300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22是详细表示从侧面观察离子洗脱组件300时的离子洗脱组件300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离子洗脱组件300具有组件主体301、第1连接部302、第2连接部303。下面,对各个结构进行说明。
(3-1.第1连接部)第1连接部302是连通地连接上述第1软管202和组件主体301的装置,与组件主体301一体地形成。该第1连接部302构成为具有连接管302a、缘部302b。
连接管302a是插通到第1软管202的第2连接部212的插通部241中的装置。缘部302b是在将连接管302a插通到插通部241中时,通过第1软管202的卡止部244进行卡止的装置,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第1软管202从离子洗脱组件300脱离。
在此,第1连接部302可以如下地构成。
图23是表示第1连接部302的其它的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该第1连接部302由接头304和螺合部305构成。接头304为与第1软管202的第1连接部211的接头231完全相同的结构。
另外,螺合部305为与上述第1连接部211的螺合部232完全相同的结构。即,螺合部305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第1圆筒部305a和大致圆筒形状的第2圆筒部305b,所述第1圆筒部305a在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接头304的外表面的螺纹槽相螺合的螺纹槽;所述第2圆筒部305b在第1圆筒部305a的内侧留有规定间隔地形成。通过将这些第1圆筒部305a及第2圆筒部305b的位于组件主体301一侧的开口部,以沿着环状的圆盘的外周及内周的方式贴合于该圆盘上,来构成螺合部305。
在螺合部305的底部一体地形成有与第2圆筒部305b相连通的组件主体301。另外,第2圆筒部305b形成为能够插通第1软管202的可动装置222的插通部241的形状。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第2圆筒部305b插通并固定于第1软管202的插通部241中,来连接离子洗脱组件300和第1软管202。由此,能够经由第1软管202将离子洗脱组件300和自来水的水龙头201连通地连接。
另一方面,通过将接头304螺纹固定于水龙头201上,并将接头304的螺纹槽与第1圆筒部305a的螺纹槽相螺合,能够不必使用第1软管202地直接将离子洗脱组件300连通地连接到水龙头201上。
因此,通过这样的第1连接部302的结构,在将水龙头201和离子洗脱组件300连通地连接时,能够容易地处置使用和不使用第1软管202的两种情况。
(3-2.第2连接部)如图21及图22所示,第2连接部303为连通地连接上述第2软管203(参照图11)和组件主体301的装置,并与组件主体301一体地形成。该第2连接部303构成为具有连接管303a和缘部303b。
连接管303a插通到第2软管203的第1连接部的插通部中。缘部303b在将连接管303a插通上述插通部时,通过第2软管203的卡止部进行卡止,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第2软管203从离子洗脱组件300脱离。
另外,连接管303a也可以形成为嵌合洗衣机1的连接管51(参照图1)的形状。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连接管303a插通并固定于第2软管203的插通部241,能够连接离子洗脱组件300和第2软管203。因此,能够经由第2软管203将离子洗脱组件300与洗衣机1连通地连接。另一方面,若将连接管303a嵌入洗衣机1的连接管51中,则能够直接连通连接离子洗脱组件300和洗衣机1。
因此,通过第2连接部303的上述结构,在将离子洗脱组件300和洗衣机1连通地连接时,能够容易地处置使用和不使用第2软管203的两种情况。
如上,通过在离子洗脱组件300上设置上述第1连接部302及第2连接部303,结构上,能够简单地将离子洗脱组件300与第1软管202或者自来水的水龙头201连通地连接,并且能够将离子洗脱组件300与第2软管203或者洗衣机1连通地连接。因此,能够抑制离子洗脱组件300的产品成本。
(3-3.组件主体)组件主体301,由绝缘材料(例如树脂)成形,从水龙头201供给的水流经其内部并供给到洗衣机1中。组件主体301内部包括一对电极311、312,并且具有与电极311、312分别对应的端子部313、314和检测部315。
(3-3-1.电极)电极311、312,例如分别由1cm×3cm、厚度为0.5mm左右的平板状的银板构成,以从流经组件主体301内的水的水流方向上游一侧(在图21及图22中为上侧)朝向下游一侧(在图21及图22中为下侧)相互对置的面彼此的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式,配置在组件主体301内。
通过从后述的驱动组件400,经由电线500及端子部313、314向一对电极311、312之间施加电压,以此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此外,向流经组件主体301内部的水中添加上述金属离子,并将该水作为金属离子添加水向洗衣机1供给。
作为构成电极311、312的金属,最好为银、铜、锌或者其合金。从银电极洗脱的阴离子、从锌电极洗脱的锌离子杀菌效果优异,从铜电极洗脱的铜离子防真菌性能优异。另外,由于从这些合金能够同时洗脱组成金属的离子,因此能够获得优异的杀菌效果及防真菌效果。因此,通过使电极311、312由适当的金属构成,能够获得该金属离子固有的效果。
另外,两方的电极311、312不一定由相同的金属构成,一方的电极也可以由不溶性的电极(例如钛)、碳电极构成。
在此,对电极311、312为银电极时的抗菌机构进行如下所述的具体说明。
例如,在出汗时,衣服发臭是由菌类繁殖引起的。汗本来是无味的,作为其成分之一包括由脂肪酸和甘油构成的甘油酯,但是通过菌类分解该甘油酯,导致从甘油酯分解出的脂肪酸放出臭味。
但是,在电极311、312为银电极的情况下,通过向这些电极施加电压,在阳极一侧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向水中洗脱银离子。由于能够通过该银离子作用于导致产生臭味的菌类,使菌类失去活性,因此能够不分解汗液的成分(甘油酯),抑制臭味的产生。另外,上述所谓的失去活性,是指实施杀菌、除菌、灭菌、分解、除去等的作用。
上述电极311、312与组件301一体成形。即,通过将电极311、312配置于例如光固化树脂中,通过紫外线等的照射使上述树脂固化的方法,或者通过先将电极311、312配置·保持到金属模中,然后注入树脂进行冷却·固化的方法(镶嵌成型),成形与电极311、312一体化的组件主体301。另外,通过该一体成形,电极311、312能够通过组件主体301的内壁的一部分而支承在组件主体301内。
例如,在通过多个筐体的贴合而构成组件主体301的情况下,具有内部的水从该贴合部分向外部泄漏的危险。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将电极311、312包含于内部的状态下一体成形组件主体301,能够彻底消除从贴合部漏水的问题,能够良好地保持组件主体301的密封性。
但是,由于金属离子(例如银离子)的洗脱,电极311、312逐渐消耗,减少。因此,电极311、312间的距离扩大,电极311、312的表面积也变窄。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规定的金属离子的洗脱量,须升高向电极311、312通入相同的电流所需要的电压。但是,可以供给的电压也是有上限的,若电压达到上限,则流过电极311、312的电流将下降。如此,洗脱的金属离子的量减少,将不能够确保规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因此,为了可靠地得到基于金属离子的抗菌效果,在不能够确保金属离子的洗脱量的阶段,需要将电极311、312更换为新的电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电极311、312由于与组件主体301一体成形,因此需要每次连同组件主体301一起更换为新的装置。即,本实施方式的组件主体301为一次性的装置。通过能够这样地作为组件进行更换,能够防止使用者在更换电极时发生错误组装电极、电极变形等的问题,能够使使用者放心、容易地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组件主体301具有一对(2根)电极311、312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电极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即使组件主体301具有2根以上的多根电极,通过向这些电极施加电压、从电极洗脱金属离子,也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3-3-2.端子部)端子部313、314为用于电气连接电极311、312和驱动组件400的端子,贯穿组件主体301的侧壁地设置。这些端子部313、314的一端,通过例如银焊与电极311、312分别电气地连接,而另一端经由电线500与驱动组件400电气地连接。上述的银焊,是指将例如银和铜、锌等的银合金作为焊料,不熔化基底金属地熔化焊料,以此将金属接合到基底金属上的方法,所述焊料在比基底金属熔点低的温度下就能熔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313、314以至少其与组件主体301相贯通的部分的截面形成为圆形的形状构成。在该结构的情况下,组件主体301内的内压(水压)向上述贯通部分的圆周方向均匀地施加,成为即使对于较高的水压也难以产生漏水的结构。其结果,能够放心地使用离子洗脱组件300。另外,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几乎不产生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生产偏差地提高生产的充裕度。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313、314沿着整个轴方向地形成为截面为圆形的圆柱形状。另外,端子部313、314的与组件主体301相贯通的部分,通过O形环等的密封部件313a、314a(参照图19)进行密封。通过使端子部313、314形成为圆柱形状,能够容易地插入上述密封部件313a、314a,可靠地获得上述贯通部分的密封性。
(3-3-3.检测部)检测部315,是用于检测组件主体301内部的水流的有无和其流量的至少一方的检测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件主体301内的水流方向上,设置于电极311、312的上游一侧。该检测部315具有转子316(参照图24)、磁体317、磁性检测部318。
在此,图24为放大地表示转子316的立体图。转子316利用组件主体301内的水的流过而旋转。在水的流动方向上具有旋转轴部321。该旋转轴部321通过未图示的轴承进行支承。接收水作用的2片叶片322,在相互对称的位置分别固定于旋转轴部321上。流过组件主体301内的水,一边冲击各个叶片322一边流过,由此,各个叶片322受到以旋转轴部321作为轴的旋转方向的力,由此,转子316整体以旋转轴部321为中心进行旋转。
另外,转子316具有2个杯状的收容部323,与各个收容部323的开口部323a相反一侧的底部,在相互对称的位置上分别固定于旋转轴部321上。上述磁体317内置于2个收容部323中的至少一个中。在磁体317仅收容于一个收容部323中时,在另一个收容部323中,内包括与磁体317相等重量的重物319,以此能够保持转子316旋转时的平衡。各个收容部323的开口部323a通过未图示的盖进行封闭。
磁性检测部318(参照图22)为根据由转子316的旋转而引起的磁体317的磁性变化,检测组件主体301内的水流的有无和其流量的至少一个的装置,设置于组件主体301一侧。磁性检测部318例如由霍尔IC形成,所述霍尔IC经由形成组件主体301的壁的树脂而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磁体317的磁性变化。
根据上述结构,若水流过组件主体301内使转子316旋转,则磁体317产生的磁性(磁通量、磁场)也将发生变化。通过由磁性检测部318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该磁性的变化,能够检测组件主体301内的水流的有无。
另外,通过由磁性检测部318检测上述磁性变化在每单位时间内发生了多少次周期性变化,能够检测到转子316的每单位时间内的转速,并且也能够检测到流过组件主体301内部的水的流量。
即,通过如上述地构成检测部315,能够根据磁体317的磁性变化,可靠地检测组件主体301内部的水流的有无和其流量的至少一方。
另外,由于检测部315构成为具有转子316(旋转元件),所述转子316由于组件主体301内水的通过而旋转,因此即使在水的流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检测水流的有无。另外,转子316的转速与流过的水的流量相对应地变化,因此磁性检测部318能够检测与该流量相对应的检测信号,高精度地检测水的流量。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检测部315与组件主体301一体地设置,但是也可以相对于组件主体315能够分离地进行设置。即,也可以构成为将检测部315和组件主体301分体地构成,然后进行组合。这种情况下,即使在由于组件主体301内的电极311、312消耗而需要更换组件主体301的时候,也可以不必更换检测部315。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利用检测部315,并抑制组件更换时产生的费用。
另外,检测部315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组件主体301的电极311、312的上述水流方向的上游一侧,也可以设置于下游一侧。另外,检测部315也可以设置于后述流出方向可变部306上(参照图26)上。此外,检测部315若在从自来水的水龙头201到洗衣机1的水的供给通路上,则既可以设置于第1连接部302上,也可以设置于第2连接部303上,此外,也可以设置于离子洗脱组件300的外部(例如,第1软管202、第2软管203)。
此外,也可以将转子316的旋转轴部321设置于与水的流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使转子316像水车那样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以使用转子316的旋转检测方式构成检测部31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以流动式构成。
所谓的流动式是指以下方法在水流路径中设置以弹簧支承的移动体,若水流动,则受其流动推压,流动体也将运动,通过用适当的传感器检测该移动体的动作,由此检测水的流动。例如,若在移动体内放入磁体,并且在水流动时在移动体移动的位置上放置磁性检测部(霍尔IC),则通过磁性检测,能够检测到水的流动。若以流动式构成检测部315,则由于磁性检测将不与转子316的旋转速度相对应,可以在有水流时和没有水流时进行磁性变化的检测,因此即使磁性检测部由响应速度较慢的装置构成,也能够可靠地检测水流。
由以上所述,可以说检测部315由与水的流动相对应地进行移动的移动体、包含于上述移动体的内部的磁体、和磁性检测部构成,所述磁性检测部通过在上述移动体移动的位置检测上述磁体的磁性来检测水流的有无。
(3-4.效果)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抗菌处理装置为具有产生金属离子(例如银离子)的离子发生部(例如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抗菌处理装置200,所述金属离子向通过供水装置(例如洗衣机1)而供给供水对象(例如洗涤物)的水中添加,前述离子发生部设置成在前述供水装置的外部且从自来水的水龙头201向前述供水装置供给水的供给通路上,能够自如取下。
更具体的,上述离子发生部由内部包括一对电极311、312且具有组件主体301的离子洗脱组件300构成,所述组件主体301在内部流动有前述水,离子洗脱组件300通过具有(a)第1连接部302和(b)第2连接部,能够实现可相对于上述供给通路自如取下地进行设置的构成,前述(a)第1连接部302,用于将组件主体301与自来水的水龙头201或者从水龙头201供给而来的水所流过的第1软管202相连接;所述(b)第2连接部用于将组件主体301和向前述供水装置供给的水所流过的第2软管或者其供水装置相连接。
因此,由于可以在洗衣机1的外部加挂离子发生部,所以作为洗衣机1即使是最初不具有离子发生部的现有的装置,也能够容易地将其实现为与具有离子发生部的洗衣机1等同的洗衣机。因此,不需要浪费地重新购买具有离子发生部的洗衣机1,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洗衣机1。另外,离子发生部,由于相对于水对洗衣机1的供给通路能够取下,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其更换。
另外,离子洗脱组件300由于具有上述第1连接部302及第2连接部303,因此在洗衣机1的外部就能够如下地设置离子洗脱组件300。
第1,为配置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方法,以使水通过的通路为自来水的水龙头201、第1软管202、离子洗脱组件300、第2软管203、洗衣机1(图11的连接方法)。
第2,为配置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方法,以使水通过的通路为自来水的水龙头201、离子洗脱组件300、第2软管203、洗衣机1。
第3,为配置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方法,以使水通过的通路为自来水的水龙头201、第1软管202、离子洗脱组件300、洗衣机1。
通过使离子洗脱组件300具有第1连接部302及第2连接部303,如上述,在相对于从自来水的水龙头201到洗衣机1的水的供给通路设置离子洗脱组件300时,能够增加连接的变化,因此能够实现与使用者的需要相对应的离子洗脱组件300的设置方法。
(3-5.离子洗脱组件的其它的结构)(3-5-1.组件主体的形状)以上,对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组件主体300形成为沿着流经内部的水的流动方向向垂直下方延伸的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表示,但是离子洗脱组件30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25所示,组件主体301,也可以通过以下形状形成,即、将从电极311、312到水流方向下游一侧的部分弯曲例如90度,以此改变流过内部的水的流动方向的形状。也就是说,组件主体301也可以如下形状形成,即、向与流入组件主体301中的水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出水的形状。图25表示将离子洗脱组件300直接连接到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上的例子。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水从离子洗脱组件300流出方向从垂直方向改变为例如水平方向,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与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第2连接部303相连接的第2软管203的引导。即,即使在洗衣机1的连接管51与离子洗脱组件300的距离过近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强行使第2软管203弯曲地进行迂回、连接离子洗脱组件300和洗衣机1,以此减少对第2软管203的物理负担。
(3-5-2.流出方向可变部)另外,也可以不弯曲组件主体301,而是如图26所示,构成为将流出方向可变部306与组件主体301相连接,所述流出方向可变部306用于改变水从组件主体301流出的方向。
该流出方向可变部306,由弯曲成大致90度的筒状管构成。流出方向可变部306的一端,能够旋转地安装到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第2连接部303上,在另一端上嵌入有第2软管203(参照图11)。从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供给并垂直向下流经组件主体301内部的水,通过流出方向可变部306改变大致90度的方向而沿水平方向流出,经由第2软管203供给到洗衣机1,因此,能够避开洗衣机1的周围的壁部等地自由引导第2软管203,能够容易地利用离子洗脱组件300。
此外,流出方向可变部306,由于能够旋转地设置于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第2连接部303上,因此能够与其设置位置相对应地,自由选择水从离子洗脱组件300流出的方向,能够进一步容易地利用离子洗脱组件300。
另外,例如,在流出方向可变部306上能够设置将后述驱动组件400的状态显示部402(参照图27)进行了组件化的装置,这种情况下,若使流出方向可变部306旋转,则能够使状态显示部402位于使用者容易看到的位置上,能够提高其目视确认性。
此外,如图26所示,若构成为在流出方向可变部306的外表面设置卡止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第2连接部303的缘部303b的卡止部306a,则能够可靠地防止流出方向可变部306从第2连接部303脱落。
(3-5-3.组件主体的倾斜配置)上述结构的组件主体301虽然为水垂直向下流过其内部的配置,但是并不局限于该配置。例如,也可以是倾斜地配置组件主体301的结构,即,为了使流过内部的水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地流动而配置组件主体301的结构。在水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地流动的概念中,也包含水向水平方向(横向)流动的情况。
根据该结构,能够不改变电极311、312的大小地抑制组件主体301的尺寸,进而抑制离子洗脱组件300的高度方向(垂直方向)的尺寸。因此,在确保与为了使水流方向为垂直方向而设置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情况相同的金属离子的洗脱能力的状态下,即使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与洗衣机1之间的高度空间有余量,也能够不与周边的设备、壁部相接触地容易地安装离子洗脱组件300。其结果,能够扩大离子洗脱组件300的设置部位的选择范围。
(3-5-4.第1过滤器)如图21及图22所示,在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组件主体301内的电极311、312的水流方向的上游一侧,可以设置有除去水中的杂质的第1过滤器331。
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第1过滤器331能够阻止水中的垃圾、金属杂质等的杂物,因此能够防止这样的杂物附着到电极311、312上并在电极311、312之间堆积。其结果,能够防止由于杂物的附着而引起的弊害(例如,金属离子的洗脱量减少)。
另外,第1过滤器331希望设置于水向离子洗脱组件300流入的流入口、即、设置于第1连接部302上。这种情况下,在从供给通路拆下离子洗脱组件300时,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清洁第1过滤器,具有容易维护的优点。另外,与在离子洗脱组件300上设置有用于取出第1过滤器331的取出部的结构相比,由于不需要这样的取出部,因此能够相应地抑制零件数量,而且不需要该取出部所需的密封,因此不必担心漏水。
此外,第1过滤器331希望设置于检测部315的水流方向的上游一侧。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以下问题水中的垃圾、金属杂质等的杂物附着或夹在检测部315上,导致检测部315的检测产生弊害,从而引起动作不良。
另外,第1过滤器331并不局限于上述离子洗脱组件300内,也可以设置于离子洗脱组件300和水龙头201之间的水的供给通路上(例如,第1软管202内)。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3-5-5.第2过滤器)在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组件主体301内的电极311、312的水流方向的下游一侧,可以构成为设置有除去水中的杂物的第2过滤器。该第2过滤器,可以设置于离子洗脱组件300内,也可以设置于离子洗脱组件300和洗衣机1之间的水的供给通路上(例如,第2软管203内)。
通过该结构,即使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的金属碎片流向下游一侧,也能够通过第2过滤器将其拦住。由此,能够防止金属碎片撞到下游的设备(洗衣机1)、物品(洗涤物)上而产生弊害。
另外,第2过滤器希望设置于水从离子洗脱组件300流出的流出口,即,设置于第2连接部303上。这种情况下,通过从供给通路拆下离子洗脱组件300,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清洁第2过滤器,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另外,与在离子洗脱组件300上设置有用于取出第2过滤器的取出部的结构相比,由于不需要这样的取出部,因此能够相应地抑制零件数量,而且不需要该取出部所需的密封,因此不必担心漏水。
此外,第2过滤器可以构成为设置在电极311、312的水流方向的下游一侧且检测部315的水流方向的上游一侧。即,第2过滤器可以构成为设置于电极311、312、和其水流方向的下游一侧的检测部315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2过滤器,能够阻止电极311、312的金属碎片流向下游一侧,因此能够防止上述金属碎片与检测部315相撞而引起检测部315动作不良的问题。
(3-5-6.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从组件主体的分离)上述第1连接部302构成为可以设置成相对于内部包括电极311、312的组件主体301能够分离。另外,上述第2连接部303也可以构成为同样相对于组件主体301能够分离地进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在由于电极311、312的消耗而导致需要更换组件主体301的情况下,也可不必更换第1连接部302、第2连接部303。且结果,能够有效地利用第1连接部302、第2连接部303,能够抑制组件更换时发生的费用。
(3-5-7.发电机)本实施方式的离子洗脱组件300可以内置有通过转子的旋转进行发电的发电机,所述转子的旋转是由组件主体301内的水流而引起的。此时,上述转子可以为检测部315的转子316。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仅在水流过组件主体301内时,可以通过自身发电,向电极311、312自动地施加电压,自动地洗脱金属离子。
(3-5-8.离子发生部的其它的结构)上面,作为离子发生部,对使用备有洗脱金属离子的电极311、312的离子洗脱组件3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离子洗脱部也可以为在筒内置填金属离子洗脱材料(在银洗脱材料的情况下为硫化银),然后仅通过向筒内通入水(不施加电压)来洗脱金属离子的装置。
(4.驱动组件)下面,对驱动组件40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27A至图27D,分别为表示驱动组件400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后视图。另外,图28为表示驱动组件400的内部的详细结构的方框图。驱动组件400的内部的基本的电路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9所示的电源组件101的驱动电路120基本相同。
驱动组件400为驱动离子洗脱组件300的装置,具有操作部401、状态显示部402、电压发生部403、变压电路404、电源电压检测部405、电流检测电路406、控制部407。控制部407控制上述各部分的动作。另外,在驱动组件400的背面设置有孔400a(参照图27C及图27D),所述孔400a用于插入贴附于壁部或洗衣机1上的挂钩。下面,对各个结构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4-1.操作部)操作部401为使用者进行切换驱动组件400的运转的接通/断开的操作的部件,由旋钮或控制杆、按钮等构成。通过将这样的操作部401设置于驱动组件400上,使用者能够将驱动组件400设置于容易操作的自己喜好的地方,能够自由切换驱动组件400的运转。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B所示,通过旋转式的旋钮构成操作部401。由此,能够通过如旋转那样的操作部401的物理状态变化简单地确认驱动组件400的动作状态。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显示运转的接通/断开的动作状态的LED等,而且也不会由这样的显示而浪费电能。特别是在电池驱动的情况下,那样浪费地消耗的电能能够在电池驱动中有效地进行利用。
操作部401,可以为不使用电力而物理地进行状态变化的装置,以便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驱动组件400的动作状态。作为这样的物理的状态变化,除了上述旋钮的旋转,还可以考虑按钮的凹凸、控制杆的倒伏、按钮的颜色或文字的变化等。
(4-2.状态显示部)状态显示部402为显示驱动组件400的运转状态的装置,例如由LED构成。具体的,状态显示部402,由电池寿命显示灯402a及银离子洗脱灯402b构成。这些灯的开灯及关灯通过后述的控制部407进行控制。电池寿命灯402a为在通过后述电源电压检测部405检测电压发生部403的电池寿命时进行闪烁的灯。另外,在驱动组件400的运转为接通状态及为断开状态中,在具有电池残量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电池的消耗,电池寿命灯402a保持关灯状态。
银离子显示灯402b,为在将通过后述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并洗脱作为金属离子的银离子时,进行闪烁的灯。银离子的洗脱,由于通常人眼看不到,因此通过设置这样的银离子显示灯402b、向使用者通知银离子的洗脱,使用者能够可靠地进行银离子的洗脱及简单地确认其洗脱时刻,能够安心使用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200。
在此,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通过银离子的洗脱而消耗,根据上述理由,若流向电极311、312的电流减少,则能够判断电极311、312的寿命(更换时间)。于是,若后述电流检测电路406检测到流入电极311、312的电流小于临界值,则控制部407将判断电极311、312消耗需要更换,并迅速使银离子显示灯402b闪烁。由此,能够让使用者知道需要更换离子洗脱组件300(组件主体301),并催促使用者进行该更换操作。
另外,在电极311、312消耗时,为了避免使用者不知道已不能够进行所希望的抗菌处理而继续进行使用,与电池耗尽相比,有必要优先催促使用者更换离子洗脱组件300。因此,控制部407,在到通过操作操作部401使驱动组件400的运转为断开为止,或者到电池耗尽为止,持续进行银离子显示灯402b的闪烁显示。
另外,连接驱动组件400和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线500,在由于某种原因而脱落的情况下,不管驱动组件400的运转是否接通,由于不经由电线500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电压,因此电流将不流过电极311、312。因此,这种状态也与上述相同,根据来自电流检测电路406的检测信号,控制部407使银离子显示灯402迅速地闪烁,通知使用者处于异常状态。
如此,控制部407在离子洗脱组件300的金属离子的洗脱发生出现故障(电池寿命、电极311、312的消耗、电线500的脱落)的异常情况时,到主电源(电池)切断为止,能够使电池寿命显示灯402a及银离子洗脱灯402b持续显示(闪烁或者迅速闪烁)。由此,能够可靠地向使用者通知异常情况,并催促使用者采取适当的措施(更换电池、更换组件主体301、重新连接电线500)。
另外,当然也可以在驱动组件400上设置有发出警报音的警报装置(例如蜂鸣器),在上述金属离子的洗脱发生故障时,根据来自电源电压检测部405的异常检测信号(电池寿命检测信号)、来自电流检测电路406的异常检测信号(电极311、312的电流降低信号),控制部407使警报装置发出警报音,以将该异常情况通知使用者。
如上所述,由于驱动组件400具有状态显示部402,因此使用者通过状态显示部402的显示能够容易地掌握离子洗脱组件300的动作状态。另外,上述状态显示部402,可以作为从驱动组件400分离而来的显示组件而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以将驱动组件400设置于洗衣机1的侧面、将显示组件设置于洗衣机1的正面的方式,仅将显示组件设置于目视性较好的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立即掌握离子洗脱组件300的动作状态。
此外,上述显示组件可以配置于离子洗脱组件300上。通过将上述显示组件设置于作为要监视动作状态的对象的离子洗脱组件300上,使用者能够直接地掌握离子洗脱组件300的动作状态。
状态显示部402,如上述,具有电池寿命显示灯402a及银离子洗脱灯402b的多个与各动作状态相对应的显示灯。但是,状态显示部402,也可以通过以一个显示部(显示灯),与各动作状态相对应地改变显示方式,来兼作多个状态显示。
即,状态显示部402也可以与各动作状态相对应地使1个显示灯开灯、闪烁、迅速闪烁等,以此改变显示方式。例如,银离子洗脱灯402b也可以为在电源为接通的状态下开灯、在银离子的洗脱过程中闪烁、在银离子的异常状态下迅速闪烁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以单个部件表示多个动作状态,因此能够抑制零件数量(例如,用于显示灯的LED的数量),并能够抑制驱动组件400的成本及所消耗的电能。另外,使用者不必确认多个显示部,容易确认动作状态。进而,若为单个显示部,则由于驱动组件400不占显示空间,因此能够使驱动组件400紧凑地构成。
若通过1个显示灯过分地兼用状态显示,则有时反而会使使用者难以确认动作状态,因此显示灯的数量,可以考虑例如要显示的动作状态的数量和使用者的目视确认性进行设定。对于这点,设置有2个显示灯的图27B的结构,能够保持要显示的动作状态的数量和使用者的目视性之间的平衡。
另外,状态显示部402的银离子洗脱灯402b可以为从开灯或者闪烁开始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2秒)后进行关灯的结构。由此,在由干电池(电池)403a构成后述电压发生部403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干电池403a的浪费的电能消耗,以此能够长时间使用干电池403a。
例如,为了从电极311、312洗脱规定量的银离子,需要向电极311、312通入约20mA的电流。与此相对应,为了使LED开灯,即使对于1个LED也需要约3mA的相当大的电流。因此,若使LED长时间开灯,则可能电池会一下子耗尽。其结果,本来用于离子洗脱组件300的银离子的洗脱的干电池403a,由于兼用作除此以外的其他用途(LED显示),干电池403a过快地消耗,因此对银离子的洗脱造成障碍。
但是,通过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将状态显示部402的银离子洗脱灯402b进行关灯,能够将干电池403a的有限的能量有效地仅使用于金属离子的洗脱,能够削减运转成本。
特别是在刚刚接入电源之后,若构成为在通过电源检查确认是否处于能够正常地洗脱金属离子的状态时,进行这样的开灯、关灯,则使用者能够确认在接入电源时是否能够正常地使用,并且通过其后的关灯能够抑制浪费的电能消耗。另外,构成为若此时发现异常,则通过迅速的闪烁等能够立即向使用者通知异常,则能够使使用者切实的了解到异常情况。
(4-3.电压发生部)电压发生部403为产生要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的电压的装置。更具体的,作为电压发生部403,可以考虑干电池403a、插入家庭用插座(商用电源)的插头(电源连接器)及连接导线403b、将交流变换为直流的AC适配器等。由电压发生部403所产生的电压向电极311、312的施加,通过控制部407进行控制。
将电压发生部403所产生的电压,经由后述的变压电路404及导线500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由此通过离子洗脱组件300,能够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
另外,通过由干电池403a构成电压发生部、作为电池驱动装置,可以不必选择使用场所地设置驱动组件400。例如,即使在不能够利用商用电源的场所、虽然能够利用商用电源但是插座孔数不足的场所,也能够使用驱动组件400。即,能够不必在意有无商用电源地在使用者所喜欢的场所使用驱动组件400,驱动离子洗脱组件300。
此外,电压发生部403,也可以为全部具有干电池403a、上述插头及连接导线403b、AC适配器的结构。由此,能够以电池驱动和商用电源驱动的两者驱动离子洗脱组件300。即,在例如不能够利用商用电源的环境下,能够通过干电池403a驱动离子洗脱组件300,另一方面,在能够利用商用电源的环境下,能够通过上述插头及连接导线403b、AC适配器利用商用电源。因此,使用者可以与电源环境相对应地选择最适合的电源,驱动离子洗脱组件300。
另外,由于不仅可以通过电池驱动而且也可以通过商用电源驱动离子洗脱组件300,因此能够抑制运转成本,此外,不会有电池耗尽导致驱动组件400不能工作的问题。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由蓄电池构成电压发生部403,并通过上述插头及连接导线403b和AC适配器使上述蓄电池自动地充电。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必另外准备充电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
另外,作为电压发生部403的上述插头,虽然可以经由连接导线403b而与驱动组件400相连接,但是也可以与驱动组件400的主体一体地设置。这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连接导线403b,能够使驱动组件400整体相应地紧凑化,因此能够减小作为驱动组件400整体的设置空间。
(4-4.变压电路)变压电路404为将由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进行变压(升压或者降压)并供给到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路。驱动组件400通过包括这样的变压电路404,即使在通过输出1.5V的电压的一般的干电池403a构成电压发生部403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充分的电压(例如20V左右)以通过离子洗脱组件300洗脱金属离子。
即,例如,虽然也可以用输出为9V或12V的干电池403a构成电压发生部403,但是这些干电池与一般使用的输出为1.5V的干电池相比除了价格较高,运行成本也较高,因此难以持续使用。但是,通过如上述地在驱动组件400上设置变压电路404,能够避免那样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输出更高的电压。
此外,作为电压发生部403,在使用商用电源等情况下,通过由变压电路404将AC100V降压到例如20V左右,能够获得适用于通过离子洗脱组件300洗脱金属离子的电压。
另外,变压电路404可以为对应于负载(电极311、312的电阻)改变施加电压的结构。电极311、312由于为恒流驱动,因此若一直输出高电压,则在施加到电极311、312的电压中,除去洗脱金属离子所需电压的残余电压,将通过恒流电路的发热等被消耗掉,因此浪费了电能。但是,若如上述,与负载相对应地改变施加的电压,则能够抑制那样的电能损失,能够高效地使用电池电能。
(4-5.电源电压检测部)电源电压检测部405为通过监视电压发生部403的输出电压,检测电池寿命或者电源异常的装置。更具体的说,电源电压检测部405在电压发生部403的输出电压低于规定的电压时,判断为电池寿命或者电源异常,并将其信号向控制部407输出。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07使状态显示部402的电池寿命灯402a闪烁显示,向使用者报知发生了异常。
由此,在电压发生部403由干电池403a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催促使用者电池寿命已到,现在为更换时间。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这种状态下继续使用干电池403a而导致的漏液等的弊端。
此外,不论电压发生部403的电压发生源是干电池403a还是商用电源,若电压发生部403的输出电压由于某种原因而降低,则将发生例如金属离子的洗脱量降低等离子洗脱组件300不能适当地进行动作的情况。但是,由于通过电源电压检测部405一直监视电压发生部403的输出电压,因此能够防患这样问题于未然,能够适当地使离子洗脱组件300进行动作。
(4-6.电流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406检测流过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的电流,当该电流小于临界值时,将其信号向控制部407输出。当该电流小于临界值时,能够判断通过金属离子的洗脱,电极311、312消耗,接近寿命。因此,控制部407通过使银离子显示灯402b迅速闪烁,向使用者报告电极311、312的寿命已到,以此来催促使用者更换离子洗脱组件300(组件主体301)。
因此,能够避免由于电极311、312的消耗而导致的问题来自电极311、312的金属离子的洗脱量减少,不能够获得基于金属离子的所希望的效果(例如抗菌效果),或者其效果降低。
另外,在通过电流检测电路406检测到的电流大于临界值时,能够判断电路或电极311、312处于短路等的异常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电流检测电路406将该信号向控制部407输出,可以通过控制部407的控制向使用者报告异常状态。
(4-7.控制部)(4-7-1.第1控制)控制部407,如上述,为控制驱动组件400的各部分的动作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进行如下控制,即,与通过离子检测组件300的磁性检测部318所检测到的组件主体301内的水流的有无相对应地,将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
更具体的,控制部407在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磁性检测部318检测到组件主体301内的水流时,将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另一方面,在磁性检测部318没有检测到上述水流时,进行停止将上述电压向电极311、312施加的控制。
在组件主体301内没有水流时,由于是使用者或者机器不需要金属离子添加水而不使水流动的状态,或者是在组件主体301内不存在水的状态,因此没有必要通过施加电压而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银离子)。因此,在置上述情况于不顾而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在驱动组件400中将浪费电能。
但是,在通过控制部407进行上述控制,能够在组件主体301内部开始流过水时,即,仅在需要金属离子添加水,并在组件主体301内存在、流动有水时,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由于仅在这样真正需要洗脱金属离子时,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以洗脱金属离子,因此能够避免在驱动组件400中浪费电能。
另外,在组件主体301内没有水流的状态下,若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则在电极311、312的周围由于洗脱的金属离子而处于高浓度状态,可能会阻碍下面的金属离子的洗脱。此外,还有可能出现浪费地生成添加有较多的金属离子的水,导致电极311、312的昂贵的金属被浪费的问题,或生成添加有不需要的高浓度的金属离子的水,导致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但是,根据上述控制,在上述水不流动的状态下,由于不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不会有这样的担心。此外,在如洗衣机1那样的自动地进行供水的设备中,能够自动地洗脱与设备的供水相适应的金属离子,因此使用者能够节省与设备的供水相对应地控制金属的洗脱的操作。
(4-7-2.第2控制)控制部407在磁性检测部318检测到流过组件主体301内的水的流量的时,可以与该检测到的流量相对应地,进行改变向电极311、312施加的电压或者流过电流311、312的电流的控制。
从自来水的水龙头201供给的水的流量,根据洗衣机1设置的地域、场所有所不同。在上述流量多的地方和少的地方,即使为了洗脱相同量的金属离子而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由于相同时间内的水量不同,通过该水量洗脱的金属离子的浓度也将不同。因此,在洗涤物的量及向洗涤物供给的水的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附着于相同的量的洗涤物上的金属离子的量不同,根据洗衣机1的设置位置,将出现由于金属离子的量较少而不能够获得对洗涤物的充分效果(例如抗菌效果),或者由于金属离子的量过多,导致金属化合物附着于洗涤物上而污染了洗涤物的问题。
但是,通过控制部407进行上述控制,能够从电极311、312洗脱与流过组件主体301内的水的流量相对应的量的金属离子。由此,金属离子添加水的金属离子浓度,能够不受洗衣机1的设置位置限制地保持大致一定,并且洗脱的金属离子的量不会发生过于不足。其结果,能够不受洗衣机1的设置位置的限制地,适当地进行与洗涤物的量相对应的金属离子的所希望的处理,并且能够防止由于洗脱过多的金属离子而对洗涤物造成的污染。
另外,通过与组件主体301内的水的流量相对应地改变每单位时间内的金属离子的洗脱量,使用者能够不受流量变动影响地获得规定金属离子浓度的金属离子添加水。其结果,如果上述金属离子为银离子,则使用者能够获得稳定的抗菌效果。
(4-7-3.第3控制)控制部407,在开始从电压发生部403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并经过规定的时间后,进行停止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的控制。
例如,在流过组件主体301内的水的流量较少的情况下,若持续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则金属离子添加水的金属离子的浓度将变得非常的高,有时会出现电极311、312快速地消耗,由于附着金属化合物而污染洗涤物的情况。
但是,根据控制部407的上述控制,即使流量较小,由于在适当的时间能够停止金属离子的洗脱,因此能够避免金属离子的洗脱量过多,导致浓度变得过高,电极311、312的寿命极端地缩短的情况。
另外,对于经过规定时间的计数,在停止施加电压的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可以重新清零。此时,即使在分多次供水使洗涤槽30的水量达到规定的水量,或者使用者在供水的途中暂时停止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够胡乱地重置时间,因此不必担心以下问题规定的时间过长,金属离子过量洗脱,导致浓度过高。
(4-8.其它的结构)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200,也可以用图29所示的驱动组件400’代替图28所示的驱动组件400。该驱动组件400’,除了驱动组件400的结构之外,还可以具有浓度设定部408、供水水量设定部409、洗脱次数计数部410、供水次数计数部411、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存储部413、振动传感器414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4-8-1.浓度设定部)浓度设定部408是使用者用于设定金属离子(银离子)浓度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07进行以下控制与通过浓度设定部408设定的浓度相对应地,改变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并将其施加到电极311、312上。另外,控制部407,可以与通过浓度设定部408设定的浓度相对应地,改变流过电极311、312的电流,或者改变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电极311、312施加的时间。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浓度设定部408的浓度设定,使用者能够自由地改变金属离子添加水的金属离子的浓度,例如可以生成与使用者所期望的抗菌能力相匹配的金属离子浓度。由此,能够扩大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200的使用性及应用范围。
(4-8-2.供水水量设定部)供水水量设定部409为用于设定向作为供水装置的洗衣机1供给的水量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07进行以下控制与通过供水水量设定部409设定的供水水量相对应地,改变金属离子(银离子)的洗脱时间、即、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电极311、312施加的时间(电流流过电极311、312的时间)。
根据向洗衣机1供给的水量,决定用于获得规定浓度的金属离子洗脱量,所述规定浓度是指进行洗涤物的抗菌处理所需的金属离子浓度。金属离子的洗脱量基本按照法拉第法则,因此若通过施加电压而与上述供水水量相对应地改变向电极311、312流过规定电流的时间,则即使不设置流量检测装置(检测部315)等的增加成本的装置,也能够将所希望浓度的金属离子添加水稳定地向洗衣机1供给。
另外,金属离子的洗脱时间的改变,可以以改变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时的总时间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在交替地接通/断开向电极311、312施加的电压的情况下,以改变其接通时间和断开时间的比例(时间)的形式进行。
(4-8-3.洗脱次数计数部)洗脱次数计数部410是用于对离子洗脱组件300的金属离子(银离子)的洗脱次数进行计数的装置。在此,作为金属离子的洗脱次数,(a)在从电压发生部403向电极311、312交替地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可以为任何一方接通的次数;(b)也可以为将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开始到其结束为止的整体作为一次的次数。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07,在金属离子的洗脱次数超过规定值时,使状态显示部402的银离子显示灯402b迅速闪烁。由于伴随着金属离子洗脱次数的增加,电极311、312逐渐消耗,因此通过计数部408计数金属离子的洗脱次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电极311、312的寿命。
因此,通过控制部407使银离子显示灯402b迅速闪烁,能够让使用者认识到电极311、312的寿命,并催促其更换组件主体301。另外,通过设置洗脱次数计数部410这一简单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获得那样的效果。
(4-8-4.供水次数计数部)供水次数计数部411是以下装置根据离子洗脱组件300的检测部315所检测到的水流的有无,对从离子洗脱组件300向作为供水装置的洗衣机1供水的次数进行计数。例如,在检测部315最初检测到组件主体301内的水流时,供水次数计数部411,将其作为第1次的供水次数进行计数,在从检测部315检测到无水流到再次检测到有水流时,将其作为第2次供水次数进行计数。
在设置这样的供水次数计数部411的情况下,在通过供水次数计数部411计数的供水次数达到与有必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时刻相对应的次数(与有必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洗涤工序相对应的次数)以后(例如,供水次数第3次以后),控制部407将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
在洗衣机1中,若一般地运行洗涤工序,则最初进行清洗工序,然后进行漂洗工序。向洗衣机1的供水,在各个洗涤工序中,虽然进行供给各个工序的规定水量的主供水、和为了补偿由水渗入布中所引起的水位降低而在各个工序的中途追加补给水的追加供水,但是,在例如清洗工序中,即使向洗衣机1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其金属离子也将与含有大量的衣服污垢和洗剂成分的水一同流失,不能使金属离子充分地作用于衣服上,造成浪费。
但是,通过在供水次数为第1次(主供水)及第2次(追加供水)的清洗工序中,不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而在供水次数为第3次以后,即,在接下来的漂洗工序以后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由此能够避免洗脱的金属离子的浪费,并有效地利用金属离子。另外,由于洗涤物的污垢在清洗工序中基本去除,因此通过在其后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能够使金属离子容易地对洗涤物进行作用。
(4-8-5.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为用于设定供水次数的装置,所述供水次数为开始从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的供水次数。在设置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的情况下,在通过供水次数计数部411所计数的供水次数达到通过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所设定的供水次数时,控制部407将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以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
例如,在清洗工序后的漂洗工序由多个漂洗工序(例如3次漂洗工序)构成的情况下,在各个漂洗工序进行向洗衣机1的供水。在此,为了施加抗菌效果,使金属离子附着在衣服上,由于可以至少在最后的漂洗工序中向洗衣机1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因此在最后的漂洗工序以前的漂洗工序中未必需要向洗衣机1中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这是由于,最后的漂洗工序以前的漂洗的金属离子,与最后的工序中的漂洗相比,容易流失掉,不能够充分地进行利用,造成金属离子的浪费。
但是,根据控制部407的上述控制,由于在通过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设定的供水次数时,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因此即使在漂洗工序由多个漂洗工序构成的情况下,例如仅通过设定与最终的漂洗工序相对应的供水次数,也能够仅在最终的漂洗工序时向洗衣机1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因此,由于在不需要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的其他的工序(清洗工序、最后的漂洗工序以外的漂洗工序)中不洗脱金属离子,所以能够防止金属离子的浪费,能够有效地利用金属离子。
另外,在设置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的情况下,在通过供水次数计数部411计数的供水次数达到通过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设定的供水次数以后,控制部407可以继续将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
如图5所示,在漂洗工序的最初,虽然进行了脱水工序,但是在该脱水工序中有时会在洗涤槽30中产生不平衡。所谓的不平衡是指由于洗涤物在洗涤槽30内偏向配置,导致在脱水开始时,不能够很好地获得旋转平衡,使洗涤槽30、洗衣机1自身产生较大的振动的现象。
于是,在洗衣机1的检测装置(未图示)检测到这样的不平衡的时候,洗衣机1的控制装置进行向洗涤槽30中供水、揉开洗涤物以修正不平衡的控制。
因此,若进行供水以修正这样的不平衡,则供水次数计数部411将此也作为1次的供水次数进行计数,因此即使最初通过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设定了开始洗脱的供水次数,在中途进行不平衡的修正时,有时也会出现通过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设定的供水次数偏离于与最终的漂洗工序相对应的供水次数的情况。即,在进入最初的漂洗工序之前,会出现实际的供水次数达到通过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设定的供水次数,并开始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的情况。
但是,由于通过控制部407的上述控制,能够在达到通过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设定的供水次数以后,继续向洗衣机1中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因此即使在发生由于产生不平衡而导致供水次数增加等的中途的意外事件的情况下,也必定能够在最终的漂洗工序中,向洗衣机1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其结果,能够在最终的漂洗工序中进行所希望的抗菌处理。即,能够可靠地避免以下问题由于在最终的漂洗工序中供给不含有金属离子的水,导致减少之前供给的金属离子向衣服的附着量,使用者不能够获得所期望的抗菌能力。
另外,在漂洗工序之后,即,在最终的漂洗工序之后的脱水工序中,有时也会发生不平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也要进行修正不平衡的工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也能够通过控制部407的上述控制,在通过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设定的供水次数以后,继续向洗衣机1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由于在最终的漂洗工序以后供给不含有金属离子的水而导致的与上述相同的问题。
(4-8-6.存储部)存储部413是预先存储有必要向洗衣机1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的供水时刻的存储装置。另外,在图29中,存储部413虽然与控制部407分别独立地设置,但是也可以以控制部407内的存储器的形式构成。
上述供水时刻即可以作为初始值存储到存储部413中,也可以设置未图示的供水时刻设定部,将由此设定的供水时刻存储到存储部413中。另外,图29所示的供水水量设定部409、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412也可以作为上述供水时刻设定部进行使用。
在设置这样的存储部413的情况下,控制部407可以按照存储于存储部413中的金属离子添加水的供水时刻来驱动电压发生部403,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电压。
例如,作为上述供水时刻,若在存储部413中存储“到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为止的时间”,则控制部407在从通过操作部401使驱动组件400接通开始经过上述时间后,驱动电压发生部403,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
另外,作为上述供水时刻,若在存储部413中存储例如“规定的供水流量”,则控制部407在通过检测部315检测到的流量达到上述供水流量时,驱动电压发生部403,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
另外,作为上述供水时刻,若在存储部413中存储例如“到漂洗工序为止的供水次数”,则控制部407,在现在的供水次数达到存储于存储部413中的供水次数时,驱动电压发生部403,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
如此,由于存储部413存储向洗衣机1的供水时刻,并能够在该供水时刻从电极311、312洗脱金属离子,因此仅在真正需要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时,才能够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
例如,在洗衣机1中,虽然作为洗涤工序,进行清洗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干燥工序等,但是即使在清洗工序中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金属离子也不会附着于洗涤物上,而是与洗剂一同流失,造成供给的金属离子的浪费。
但是,若根据上述供水时刻来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则即使通过操作部401使驱动组件400接通,也不会马上洗脱金属离子,而是例如在漂洗工序到来时第一次开始洗脱金属离子,向洗衣机1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因此,即使驱动组件400较早地在例如开始洗涤时接通,也不会从电极311、312洗脱无用的金属离子。其结果,能够有效利用电极311、312,节省无谓的消耗。此外,也能够有效地利用洗脱的金属离子,有效地作用于洗涤物。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控制部407在规定的供水时刻向洗衣机1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能够在需要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时,自动地洗脱金属离子并供给到洗衣机1。由此,使用者在需要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的时刻,不必手动地操作操作部401。因此,在例如开始洗涤时,只要使驱动组件400接通,其后,即使使用者一直不在驱动组件400的旁边也可以,这期间使用者可以去做别的事情等,由此提高了使用者的方便性。
另外,在通过操作部401的手动输入来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时,若忘记操作部401的操作,则将有错过金属离子添加水的供水时刻的危险,但是,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规定的时刻、必要的时候自动地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因此毫无上述的担心。
另外,在存储部413中,事先存储金属离子添加水的必要供水时刻或必要的供水流量,可以在从开始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开始经过上述供水时间后,或者,在仅供给上述供水流量的金属离子添加水后,控制部407进行自动地停止从电压发生部403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的控制。由此,即使在使用者万一忘记通过操作部401使驱动组件400的驱动断开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浪费的电能消耗或金属离子的无谓洗脱。
(4-8-7.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414是根据作为供水装置的洗衣机1的振动,检测需要洗脱金属离子的时刻(例如漂洗工序)的检测装置。控制部407在振动传感器414检测到前述时刻时进行控制,将通过电压发生部403产生的电压向离子洗脱组件300的电极311、312施加。
例如,在清洗工序和漂洗工序中,由于洗涤槽30的旋转速度、洗涤槽30内的水量、搅拌翼33的旋转速度等因素,洗衣机1的振动情况有所不同。更具体的是,在清洗工序、漂洗工序的搅拌工序中,搅拌翼33以100rpm左右(电动机也以100rpm左右)进行旋转,在其间的中间脱水工序中,洗涤槽30以900rpm左右(电动机也以900rpm左右)进行旋转。因此,在这些工序之间,振动周期(频率)有着明显的差别。由此,振动传感器414,通过例如由洗涤槽30、搅拌翼33、电动机等的转速的差别而产生的振动周期的差别,能够基本可靠地检测到有必要洗脱金属离子的洗涤工序(例如漂洗工序)。
由此,通过控制部407进行上述控制,能够在洗涤工序进入漂洗工序时开始,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而洗脱金属离子。因此,即使较早地使驱动组件400接通,也不会从电极311、312洗脱无用的金属离子。其结果,能够取得以下效果有效地利用电极311、312、节省其浪费的消耗等,与设置有存储部413并在规定的供水时刻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的结构完全相同。
另外,需要洗脱金属离子的时刻的检测,可以以如下的形式进行。即,可以事先在存储部413中存储需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洗涤工序(例如漂洗工序)时的洗衣机1的振动振幅的范围,控制部407通过判断洗衣机1的振动振幅是否在上述范围内而进行检测。另外,例如,可以事先在存储部413中存储清洗工序时的振动振幅的范围,控制部407通过判断洗衣机1的振动振幅是否在上述范围外而进行检测。
另外,振动传感器414可以检测供水阀50的振动。由此,振动传感器414,由于能够检测到驱动供水阀50的时刻、即、供水时刻,因此,通过基于这样的检测的控制部407的控制,能够在供水时洗脱金属离子,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
在振动传感器414检测到脱水工序中的洗衣机1的振动的情况下,控制部407可以进行控制,自动地停止从电压发生部403向电极311、312施加电压。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者万一忘记通过操作部401使驱动组件400的驱动断开,也可以避免浪费的电能消耗、浪费的金属离子的洗脱。
(4-9.效果)上述结构的驱动组件400,可自由取下地配置在作为供水装置的洗衣机1的外部。由此,能够与离子洗脱组件300一同加装驱动组件400,因此,即使洗衣机1为不具有离子洗脱组件的现有的装置,也能够容易地将其实现为与具有离子发生部的洗衣机等同的洗衣机。因此,不需要浪费地重新购买具有离子发生部的洗衣机1,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洗衣机1。另外,由于驱动组件400设置于洗衣机1的外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发生故障或电池寿命到期时进行驱动组件400的修理和电池的更换。
(5.其他)上面,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施加各种变更而实施。另外,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其使用对象并不局限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所列举的全自动洗衣机。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横向滚筒(滚筒式)、斜向滚筒、兼作干燥机的装置,或者双缸式等所有形式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能够独立地进行工作,设置简单,且运转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因此,发挥它的特点不但可以应用于洗衣机,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广泛的用途。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容易地配置于洗衣机以外的使用水的家用电器(餐具洗涤机、净水器等)的供水通路上。这种情况下,不限于设备的规格、机种。
此外,通过由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对使用的水进行杀菌,并将被洗涤物浸入该水中,除了衣服之外,还可以通过含有金属离子的水对餐具、切菜板、饭勺、餐具清洗海绵、炊帚等的厨房用品、浴池、梳妆用品进行抗菌处理。若使用在容器中积存含有金属离子的水并在其中浸渍被洗涤物的方法,而不使用向被洗涤物倾注含有金属离子的水的方法,则能够以较少的水量有效地对各种被洗涤物进行抗菌处理。
也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对浴缸中的水、积存在雨水槽中的雨水进行杀菌,防止入浴时的感染,或者对鱼类用水槽内部进行杀菌。另外,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的使用场所,并不仅限于一般家庭。也可以在医疗机关、公共设施中用于进行各种物品的杀菌或者抗菌处理,防止病原菌对人体的感染。
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能够带到野外进行使用,并且使用时不需要特别的训练。因此,在自来水设施较远,或者虽然具有自来水但不能够使用的场所(例如山野露营地、灾害现场、难民帐篷等),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在现场将到手的水就地进行杀菌处理。由于不仅可以对水进行杀菌,而且还可以使用该水对各种用品进行抗菌处理,因此不论是在旅游胜地还是在灾害现场,一般人都可以进行使用,并可不受地域限制地保持一定的卫生等级。
另外,通过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进行杀菌处理的水,即使流到河流、沼泽中,也不会像经过氯化物消毒的水那样对水中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如此,在野外使用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最好如上述,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种类也不限于干电池,最好为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或者以将其进行组合的形式进行利用。
另外,在第1、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当然也可以适用于第3实施方式的抗菌处理装置200。因此,例如对于驱动组件400具有设定向电极311、312的通电时间的计时器的结构,或者组件主体301的至少一部分为能够目视确认内部的电极311、312的透视部的结构,也是可以实现的。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能够使用于洗衣机、洗衣机以外的使用水的家用电器(餐具洗涤机、净水器)。另外,本发明的抗菌处理装置,也可以在对厨房用品、浴池、卫生间用品等进行抗菌处理、在医疗机关、公共设施、野外进行各种物品的杀菌或者抗菌处理时进行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生成金属离子的离子洗脱组件、和该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源组件,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壳体包括连接供水软管的流入口、和能够装卸地连通连接洗衣机的供水阀的流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源组件以电池作为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源组件包括对向电极通电的时间进行设定的计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可以目视确认内部电极的透视部。
5.一种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生成金属离子的离子洗脱组件、和该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源组件,前述离子洗脱组件包括至少一部分能够浸没于水中的壳体,前述壳体在前述能够浸没于水中的部分上具有向前述电极导入水的通水口。
6.一种抗菌处理装置,包括产生金属离子的离子发生部,所述金属离子添加到通过供水装置向供水对象供给的水中,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子发生部设置成在前述供水装置的外部且相对于向前述供水装置供给水的供给通路能够取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子发生部由离子洗脱组件构成,所述离子洗脱组件具有组件主体,所述组件主体内置电极且在内部流动有前述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还包括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所述第1连接部用于连接前述组件主体、和从自来水水龙头供给而来的水所流过的第1软管或者前述水龙头;所述第2连接部用于连接前述组件主体、和向前述供水装置供给的水所流过的第2软管或者前述供水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极与前述组件主体一体成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组件主体以如下的形状形成、即、水向与前述水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出。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驱动组件,前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压发生部,所述电压发生部产生向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前述电极所施加的电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前述组件主体内部的水流的有无和其流量的至少一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检测装置包括利用前述水的流过而旋转的转子;内置于前述转子内的磁体;根据由前述转子的旋转而引起的前述磁体的磁性变化,来检测水流的有无和其流量的至少一方的磁性检测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控制向前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控制部,所述电压通过前述电压发生部而产生,在前述磁性检测部检测到前述水流时,前述控制部将前述电压施加到前述电极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控制向前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控制部,所述电压通过前述电压发生部而产生,前述控制部,在前述磁性检测部检测到前述流量时,与其检测的流量相对应地使向前述电极施加的电压或者流过前述电极的电流发生变化。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检测装置设置为相对于前述组件主体能够分离。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设置于前述供水装置的外表面,并且还包括根据前述供水装置的振动,检测需要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时刻的振动传感器;和控制向前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控制部,所述电压通过前述电压发生部而产生;前述控制部,在前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前述时刻时,将前述电压施加到前述电极上。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能够自由取下地设置于前述供水装置的外部。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供水装置是向作为前述供水对象的洗涤物供给水的洗衣机。
2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组件主体配置成流过内部的水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地流动。
2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还包括流出方向可变部,所述流出方向可变部使来自前述组件主体的水的流出方向发生变化。
2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还包括第1过滤器,所述第1过滤器设置于前述组件主体内的电极的水流方向的上游一侧,除去水中的杂质。
2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还包括第2过滤器,所述第2过滤器设置于前述组件主体内的电极的水流方向的下游一侧,除去水中的杂质。
2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驱动组件,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显示其运转状态的状态显示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发生异常情况时,直到切断电源为止进行使前述状态显示部持续闪烁显示的控制,前述异常情况是指在前述离子洗脱组件中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出现障碍。
2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连接部和前述第2连接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成相对于前述组件主体能够分离。
2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从前述电压发生部向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施加电压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进行停止向前述电极施加电压的控制。
2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变压电路,所述变压电路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的电阻相对应地改变由前述电压发生部产生的电压。
2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设定金属离子浓度的浓度设定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与由前述浓度设定部设定的浓度相对应地,改变由前述电压发生部产生的电压,并施加到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上。
2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设定向供水装置供给的水量的供给水量设定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与由前述供给水量设定部设定的供给水量相对应地,改变将由前述电压发生部产生的电压向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施加的时间。
3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驱动组件,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显示其运转状态的状态显示部、对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金属离子的洗脱次数进行计数的洗脱次数计数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金属离子的洗脱次数超过规定值时,进行使前述状态显示部闪烁显示的控制。
3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检测装置包括对应于水的流动而移动的移动体、内置于前述移动体内的磁体、和磁性检测部,所述磁性检测部在前述移动体移动的位置上通过检测前述磁体的磁性来检测水流的有无。
3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供水次数计数部和控制部,前述供水次数计数部根据通过前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量的有无,对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向供水装置供水的次数进行计数;前述控制部,在由前述供水次数计数部计数的供水次数达到与需要进行金属离子的洗脱的时刻相对应的次数以后,进行将由前述电压发生部产生的电压向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施加的控制。
3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供水次数计数部,其根据由前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量的有无,对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向供水装置供水的次数进行计数;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其用于设定开始从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洗脱金属离子的供水次数;控制部,该控制部在由前述供水次数计数部计数的供水次数达到由前述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设定的供水次数时,进行将由前述电压发生部产生的电压向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施加的控制。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前述供水次数计数部计数的供水次数达到由前述洗脱开始供水次数设定部设定的供水次数以后,前述控制部继续进行控制,将由前述电压发生部产生的电压施加到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上。
3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预先存储需要向供水装置供给金属离子添加水的供水时刻;控制部,该控制部按照存储在前述存储装置中的供水时刻,进行将由前述电压发生部产生的电压向前述离子洗脱组件的电极施加的控制。
全文摘要
离子洗脱组件(100),在壳体(110)中具有电极(113、114)。在壳体(110)中,设置有用于连接供水软管(180)的流入口(111)和能够拆装地连接于洗衣机(1)的供水阀(50)上的流出口(112)。若向壳体(110)中流入水,并通过电源组件(101)向电极(113、114)施加电压,则将向水中洗脱金属离子。通过洗涤槽30接受含有金属离子的水,在该水中,漂洗洗涤物并对洗涤物进行抗菌处理。壳体(110)的至少一部分,为能够目视确认电极(113、114)的透视部,使用者可以直接目视确认电极(113、114)的消耗情况,并判断更换离子洗脱组件(100)的时刻。
文档编号D06F39/08GK1705784SQ200380101650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7日
发明者多多纳穣, 隅山典彦, 大江宏和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