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24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提花机的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另外还具有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圆织机的主要编织部分的操作在于机台中央的该鞍座组a的作动(如图1),以双面圆织机为例,其主要为上盘b、下盘c的复杂数针轨座10、织针20…等组合,及针轨座10内面排列的数个针轨块30(俗称为三角或菱角,CAM),针轨块30具有凹轨40,凹轨40因针轨块30的针铜整体旋转及下盘选针器选针与否的原故,使织针20籍以内、外(上盘)及上、下(下盘)位移,钩纱后而编织吐纱,反复该作动而达到双面编织的功能。而传统的双面提花机,编织单元的下盘构造组成大致为下方选针器组、中端挺针及上方织针,利用选针器组选择出全针或半针或平针,来选择提花图样,但其仅能做为提花机使用而已,故其实施的功能有限。
另外,双面圆织机中的罗纹针织机械具有罗纹移圈功能,可织成罗纹目及罗纹刺孔,以增加布面的花纹多样性,而其主要技术关键在于下盘的织针及上、下盘织程组(一般为三口为一组)对应的一口针轨块构造与双面提花机不同,尤其是下盘织针50(如图2所示),其是在针舌501下端的针杆旁侧固设一弹簧片502,弹簧片502中段处与针杆对应构成有角端部503,实施作动,当下盘织针50上移及上盘织针60前移时(如图3所示),弹簧片502与针杆间的空间正好供上盘织针60穿设,及由角端部503适时向上挺织线,使下盘织针50的布目可被上盘织针60勾住,而形成移目(刺孔)成环的作动,当然,上、下盘的针轨块30的凹轨40构造必须对应设置(如图4所示),上下盘的针轨块30仅只一段,且下盘凹轨40的最高点比一般双面提花机的凹轨全出针的最高点高,以确保下盘织针50下移后针舌闭合,再由拨针器把先前选花移圈时漏目的针舌拨开,之后又回复一般出针成目组织,此为其主要技术原理。但仍仅限于罗纹针织机的功能而已,也即仅能织罗纹目或罗纹刺孔布,而无法做双面提花机使用,且下盘织针50成本不仅贵,而且无法适用于双面提花机使用,又因下盘织针50具有弹簧片502,故其宽度较宽而使总口数、总针数减少,故不能织出细密的罗纹移圈的布面构造,因此,在经济效益及功能上有其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达到一机两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其编织主单元包括上盘织针、上盘织程组、下盘织针及下盘织程组,其中所述下盘织针的针舌下端处为角端部,且以二织针为一组供上盘的织针自下盘的二织针间穿过;所述上盘织程组,以三口针轨块为一组,其一口针轨块具有前移半针段、后移平针段及前移平半针段;下盘织程组,以三口针轨块为一组,其一口针轨块对应上盘织程组的该口针轨块具有比双面提花机的凹轨全出针的最高点更高的上凹部,之后下移具平底部及尾端再向上的半出针部,且后一口针轨块的出针块为全半出针段;据上所述,下盘织针导移于具上凹部的该口针轨块中,其利用角端部将布目上移而被上盘织针勾住,而形成移目(刺孔)成环的动作,使双面提花机通过更换下盘织针及上、下盘织程组的对应针轨块的更换,又可构成罗纹针织(刺孔)机而使用。
其中所述下盘织针于针舌下端处的角端处的角端部之外端角可以为90度的直角端。
其中下盘织针于针舌下端处的角端处的角端部之外端角也可以为100度的直角端。
其中所述上、下盘织程组可以是四口针轨块为一组。
其中所述上、下盘织程组还要以是五口针轨块为一组。
本实用新型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下盘织针导移于具上凹部的该口针轨块中,其利用角端部将布目上移而被上盘织针勾住,而形成移目(刺孔)成环的动作,使双面提花机通过更换下盘织针及上、下盘织程组的对应针轨块的更换,又可构成罗纹针织(刺孔)机而使用,从而达到一机两用,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另外,由于单一下盘织针远比已有的罗纹机宽度要小,故其总口数、总针数增加,故可织出细密的罗纹移圈的布面构造,又该下盘织针在成本上较已有罗纹刺孔机降低很多,提高了经济效益。


图1为已有技术的双面提花机的鞍座组部分结构立体参考图。
图2为已有技术的罗纹针织机的下盘织针的立体图。
图3为已有技术的罗纹针织机的下盘织针的立体实施图。
图4为已有技术的罗纹针织机的鞍座组部分结构立体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鞍座组部分结构立体参考图。
图6为已有技术的双面提花机的下盘织针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提花机的下盘织针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盘织针的立体实施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盘织程组的平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盘织程组的平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盘对应第一口的织针移动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针织作动流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盘对应第二口的织针移动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针织作动流程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盘对应第三口的织针移动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针织作动流程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已有技术附图(图1-图4、图6)中的标号a—鞍座组b—上盘c—下盘 10—针轨座20—织针 30—针轨块40—凹轨 50—下盘织针501—针舌502—弹簧片503—角端部 60—上盘织针2、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上盘织针 2—上盘织程组21—第一口针轨块 211—前移半针段212—后移平针段 213—前移平半针段22—第二口针轨块 23—第三口针轨块3—下盘织针 31—针舌32—勾部 33—角端部330—圆弧部 4—下盘织程组41—第一口针轨块 411—上凹部412—平底部 413—半出针部42—第二口针轨块 421—出针块422—半出针段43—第三口针轨块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5-图16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如图5所示,其编织单元主要为上盘织针1、上盘织程组2、下盘织针3及下盘织程组4,当然,另外配合构件还包括选针器、挺针棒、喂纱嘴、拨针器等等,又选针器可设选针锁片对应选针棒,或是采用电脑提花式的选针器(该电脑提花式的选针器也属于本领域的已知技术,其特点是采用经电压陶磁动作而达到超高速的选针动作,在此一并说明,因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不做重点描述),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处、结构关系及功能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良处在于下盘织针3、上、下盘织程组2、4的对应第一口针轨块21、24,及下盘该口针轨块41之后一口即第二口针轨块42的出针块421,意即在双面提花机使用时,更换下盘织针3及上、下盘对应的织程组2、4的针轨块21、41、出针块421后,即可构成罗纹针织(刺孔)机。其中下盘织针3(如图7所示),其底端由挺针棒接合,下盘织针3的构造除了针舌31及勾部32之外,最主要是针舌31下端处由原来的圆弧部330(如图6所示)改为角端部33,角端部33与针舌31的距离约2-3mm,且角端部33之外端角α可为90度,但以100度为最佳,又以二下盘织针3为一组,以供上盘织针1适当时从下盘的二织针3间穿过(如图8所示)。
上盘织程组2(如图9所示,图9为实际组装时的180度翻向的视图),图中以三口构成一组为例(也可以为四口、五口等),其中该第二口针轨块22、第三口针轨块23与双面提花机相同,而第一口针轨块21则与罗纹机相同,即具有前移半针段211、后移平针段212及前移平半针段213。
下盘织程组4(如图10所示),图中以三口构成一组为例(也可为四口、五口等),其中该第三口针轨块43与双面提花机相同,而第一口针轨块41对应上盘织程组2的第一口针轨块21具有比双面提花机的凹轨全出针的最高点更高的上凹部411,之后下移(收针)具平底部412及尾端再向上的半出针部413,而第二口针轨块42的出针块421为全半出针段422,以利于拨开针舌31。
上述构件的改良,其实施时参见图11-图16所示,主要是第一口41的作动(如图11、12所示),该下盘织针3因导移于第一口41的凹轨中,且第一口41具有比双面提花机的凹轨全出针的最高点更高的上凹部411,故可利用其角端部33将布目上拨,且可被上盘织针1勾住,而形成移目(刺孔)成环的动作,之后下盘织针3下移后针舌闭合,再由拨针器把先前选花移圈时漏目成孔的针舌拨开,之后又回复一般出针成目组织(即接至图13及图14的作动),而图15及图16即为一般双面提花的组织作动。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在改良下盘织针3的构造,且使二织针为一组供上盘织针1穿过,此即如同已有的罗纹机下盘织针的作动,加上该上、下盘对应的织程组2、4的针轨块21、41、出针块421后,即可使双面提花机亦可构成罗纹针织(刺孔)机来使用,另外,由于单一下盘织针3远比已有的罗纹机宽度要小,故其总口数、总针数增加,故可织出细密的罗纹移圈的布面构造,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该下盘织针3在成本上较已有罗纹刺孔机降低很多,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其编织主单元包括上盘织针、上盘织程组、下盘织针及下盘织程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织针的针舌下端处为角端部,且以二织针为一组供上盘的织针自下盘的二织针间穿过;所述上盘织程组,以三口针轨块为一组,其一口针轨块具有前移半针段、后移平针段及前移平半针段;下盘织程组,以三口针轨块为一组,其一口针轨块对应上盘织程组的该口针轨块具有比双面提花机的凹轨全出针的最高点高的上凹部,之后下移具平底部及尾端再向上的半出针部,且后一口针轨块的出针块为全半出针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盘织针于针舌下端处的角端处的角端部之外端角为90度的直角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下盘织针于针舌下端处的角端处的角端部之外端角为100度的直角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下盘织程组以四口针轨块为一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上、下盘织程组以五口针轨块为一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另具罗纹刺孔机功能的双面提花机结构,其编织主单元包括上盘织针、上盘织程组、下盘织针及下盘织程组,其中所述下盘织针的针舌下端处为角端部,且以二织针为一组供上盘的织针自下盘的二织针间穿过;所述上盘织程组,以三口针轨块为一组,其一口针轨块具有前移半针段、后移平针段及前移平半针段;下盘织程组,以三口针轨块为一组,其一口针轨块对应上盘织程组的该口针轨块具有比双面提花机的凹轨全出针的最高点更高的上凹部,之后下移具平底部及尾端再向上的半出针部,且后一口针轨块的出针块为全半出针段。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机两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
文档编号D04B9/26GK2701887SQ200420019319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8日
发明者余振福 申请人:余振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