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65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属纺纱设备的制造
背景技术
现有转杯纺纱机(气流纺纱机)上通常不安装排杂带及扫尘手,通过纺纱箱组件上的吸风管直接将杂质吸出,这样易使纺纱机设备内的气流相互干扰,排杂效果也较差,不但会影响设备的卫生而且还会影响纱线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清除分梳腔内的杂质,使机器清洁,提高成纱质量的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包括带墙板的机架,置于机架上部内设分梳腔和分梳辊的纺纱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机架两侧的墙板上设有分别带吸风管及传动机构的左吸风罩和右吸风罩,分梳腔的下方设有与左吸风罩和右吸风罩内的传动机构相连的排杂带。工作时,分梳腔内的杂质排在排杂带上,通过左吸风罩和右吸风罩内传动机构的作用,将排杂带上的杂质引入左吸风罩或右吸风罩内,通过吸风管吸到纺纱机尾部的吸风箱内。
所述的排杂带上还可设有扫尘手组件,用以清扫分梳腔内的余留杂质。
所述右吸风罩内的传动机构可由置于墙板上带主动轮的电机,置于右吸风罩内的右传动轮和右从动轮等构成,右传动轮和右从动轮通过右传动带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的排杂带置于与右传动轮同轴的右带轮组件上。
所述左吸风罩内的传动机构可由左托轮组件,左带轮组件等构成,排杂带置于左托轮组件,左带轮组件上。
所述的左吸风罩内还可设有与左带轮组件同轴的左传动轮,带左毛刷组件的左从动轮,左从动轮通过左传动带与左传动轮相连接。所述的右从动轮上还可设有右毛刷组件,可分别将左吸风罩和右吸风罩内排杂带上的杂质清除下来。
所述机架两侧的墙板之间还可设有带罩壳的排杂槽。
所述的右吸风罩内还可设有右托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在转杯纺纱机(气流纺纱机)的分梳腔下面设置排杂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使排杂带来回运转,带动扫尘手组件来回清洁,从而使分梳腔底部无余留杂质,避免了现有转杯纺纱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杂质进入纺纱箱组件中的输纤通道而造成的纱线质量问题,不仅使机器清洁,而且可降低纱线断头率,提高成纱质量。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以在多种纺纱设备上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A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左吸风罩,2、3为左托轮组件,4为左带轮组件,5为左传动带,6为左毛刷组件,7为排杂带,8为杂质,9为吸风管,10为分梳腔,11为分梳辊,12为扫尘手组件,13为纺纱箱组件,14为右托轮组件,15为右带轮组件,16为右吸风罩,17为右传动带,18为主动轮,19为电机,20为右传动轮,21为右从动轮,22为右毛刷组件,23为排杂槽,24为墙板,25为罩壳,26为左传动轮,27为左从动轮,28为机架,29为余留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带墙板24的机架28,置于机架28上部内设分梳腔10和分梳辊11的纺纱箱组件13,置于机架28两侧的墙板24上分别带吸风管9及传动机构的左吸风罩1和右吸风罩16,置于分梳腔10的下方与左吸风罩1和右吸风罩16内的传动机构相连带扫尘手组件12的排杂带7等构成。
右吸风罩16内的传动机构由置于墙板24上的右托轮组件14、带主动轮18的电机19,置于右吸风罩16内与主动轮18通过右传动带17相连接的右传动轮20和右从动轮21等构成,排杂带7置于与右传动轮20同轴的右带轮组件15上,右从动轮21上还设有右毛刷组件22。
左吸风罩1内的传动机构由通过排杂带7相连接的左托轮组件2、3,左带轮组件4等构成。左吸风罩1内还设有与左带轮组件4同轴的左传动轮26,与左传动轮26通过左传动带5相连的带左毛刷组件6的左从动轮27。
机架28两侧的墙板24之间还设有带罩壳25的排杂槽23,排杂带7两头分别装在左吸风罩1和右吸风罩16内,排杂槽23固定在两墙板24之间,排杂带7位于排杂槽23内,扫尘手组件12放在排杂带7上,在排杂槽23内部,罩壳25装在两墙板24间,保护排杂带7。
工作时,减速电机19转动,通过右传动带17带动右带轮组件15及右毛刷组件22转动,由于排杂带7套在与右带轮组件15同轴的右传动轮20上,因此排杂带7也随之转动,通过排杂带7使左吸风罩1内的左带轮组件4转动,通过左传动带5随之带动左毛刷组件6转动,同时扫尘手组件12相应跟随排杂带8移动。由于纺纱时分梳辊11高速转动,分梳腔10会有杂质8排出在排杂槽23内(即排在排杂带7上),而且分梳腔10底部也会留下少量余留杂质29,因为此时排杂带7在移动,带动排杂槽23内(即排杂带7上)的杂质8移动,当扫尘手组件12经过分梳腔10底部时,扫尘手组件12会把余留杂质29扫下在排杂带7上面。
如排杂带7按附图1所示的D方向移动,那么排杂带7上的杂质8也向D方向移动,一直进入左吸风罩1中,此时扫尘手组件12会一直停留在墙板24的B处。当杂质8在经过左毛刷组件6时,左毛刷组件6上的刷子把排杂带7上的杂质8清除下来,由于吸风管9上存在负压往外吸,就会把杂质全部吸出。
控制减速电机19的正反转时间,当扫尘手组件12在B处停留相应时间后,控制系统会发出命令使电机19按反向转动,此时排杂带7也按反向(即附图1中所示的E方向)移动,同样带动扫尘手组件12也按E方向移动,那么排杂带7上的杂质8也按E方向移动,一直进入右吸风罩16中,此时扫尘手组件12会一直停留在墙板24的C处。当杂质8在经过右毛刷组件22时,右毛刷组件22上的刷子把排杂带7上的杂质8清除下来,由于吸风管9上存在负压往外吸,就会把杂质全部吸出。
就这样,按上述程序控制排杂带7的正反移动,同时带动扫尘手组件12来回清除分梳腔10底部的余留杂质29及排杂带7上的杂质8,使带杂质8的排杂带7来回交替进入左吸风罩1及右吸风罩16中,然后利用左毛刷组件6及右毛刷组件22把排杂带7上的杂质8清除下,再利用吸风管9上的负压把杂质全部吸出,一直吸到车尾吸风箱为止,等待处理,从而保证机器的清洁及成纱的品质。
权利要求1.一种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包括带墙板(24)的机架(28),置于机架(28)上部内设分梳腔(10)和分梳辊(11)的纺纱箱组件(13),其特征在于机架(28)两侧的墙板(24)上设有分别带吸风管(9)及传动机构的左吸风罩(1)和右吸风罩(16),分梳腔(10)的下方设有与左吸风罩(1)和右吸风罩(16)内的传动机构相连的排杂带(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杂带(7)上还设有扫尘手组件(1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吸风罩(16)内的传动机构由置于墙板(24)上带主动轮(18)的电机(19),置于右吸风罩(16)内的右传动轮(20)和右从动轮(21)构成,右传动轮(20)和右从动轮(21)通过右传动带(17)与主动轮(18)相连接,所述的排杂带(7)置于与右传动轮(20)同轴的右带轮组件(15)上。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风罩(1)内的传动机构由左托轮组件(2)、(3),左带轮组件(4)构成,排杂带(7)置于左托轮组件(2)、(3),左带轮组件(4)上。
5.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吸风罩(1)内还设有与左带轮组件(4)同轴的左传动轮(26),带左毛刷组件(6)的左从动轮(27),左从动轮(27)通过左传动带(5)与左传动轮(26)相连接。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从动轮(21)上还设有右毛刷组件(22)。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8)两侧的墙板(24)之间还设有带罩壳(25)的排杂槽(23)。
8.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吸风罩(16)内还设有右托轮组件(14)。
专利摘要一种转杯纺纱机用排杂装置,属纺纱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带墙板(24)的机架(28),置于机架(28)上部内设分梳腔(10)和分梳辊(11)的纺纱箱组件(13),置于机架(28)两侧的墙板(24)上分别带吸风管(9)及传动机构的左吸风罩(1)和右吸风罩(16),置于分梳腔(10)的下方与左吸风罩(1)和右吸风罩(16)内的传动机构相连带扫尘手组件(12)的排杂带(7)等构成。本实用新型在转杯纺纱机(气流纺纱机)的分梳腔下面设置排杂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使排杂带来回运转,带动扫尘手组件来回清洁,从而使分梳腔底部无余留杂质,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以在多种纺纱设备上使用。
文档编号D01H4/24GK2756655SQ20042011415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2日
发明者夏妙良, 成社红, 王剑浪 申请人: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