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横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在编织横机中,织针的在编织每横一行内要完成的成圈编织动作或根据编织花型所完成的成圈、翻针、集圈和不编织四种状态组合的编织动作,都是由机头三角底板上的三角推抵每一针槽内辅助针脚上相关针踵从而带动织针移动来实现的。因此对应三角的廓线形状,分布位置及在三角底板上的安装状态对织针动作的准确、稳定和动作可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一些编织横机,其上的三角设计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日本的岛精横机,控制织针成圈动作的眉毛三角,成圈三角和控制织针移圈动作的移圈拦针三角都是活嵌在三角底板上,作垂直于三角底反面的上、下移动,眉毛三角与成圈三角固连成一体并与移圈三角间实现杠杆式的联动。进行成圈编织时,眉毛三角、成圈三角处于上位,对织针相对应的导针片下针踵进行推抵从而控制织针编织动作,此时移圈三角处于下位,对织针不起控制作用。进行移圈编织时,则反之,移圈三角处于上位,对织针相对应的导针片上针踵进行推抵从而控制织针的移圈动作,此时眉毛三角、成圈三角处于下位,对织针不起控制作用。因此一旦控制眉毛三角、成圈三角与移圈三角联动的机构出现故障或误动作,就直接影响编织效果。此外,该机的移圈三角和移圈拦针三角的设计还存着一些不足,造成移圈走针轨迹不合理,影响了接圈动作的准确性,会出现漏针,从而影响编织质量。
再如德国斯托尔(STOLL)横编织机和意大利普迪(PROTTI)横编织机,这两种横编织机,具有较好的移针轨迹,翻针效果亦较好,但它们都有一摆动式的移圈拦针三角,这可能给编织动作的可靠性带来隐患。因为,这两种横编织机其上的三角结构以及在三角底板上分布的特点,使其上的摆动式的移圈拦针三角一旦摆动有误,或针锺相对反向运动就会出现卡死现象。此外普罗迪机采用三工位四次选针方式,每一编织单元需要四个选针器,所用选针器较多,一方面增加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加大了三角底板的横向尺寸;斯托尔机三角多且分布复杂,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使导针片针踵的走针轨迹更加合理、优化,从而使织针在进行移圈、接圈编织时动作更准确、稳定、可靠的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设计一种尽可能地减少活动三角,使编织控制机构工作可靠性更高的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设计一种在编织过程出现误动作或编织控制机构出现误动作造成导针片反向运动时,不会出现针踵卡死现象的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设计一种在达到同样选针功能时所用选针器数较少的一种控制机构。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它置于机头内的三角底板上,由至少一个编织单元组成,每一编织单元置于三角底板上的一个单元区内,每一编织单元包含控制导针片对应针踵的控制三角、控制花型片的中间活动压板、控制选针片对应针踵的选针器、左右活动压板、固定压板、选针片起针三角,所述选针片起针三角包含三选针起针面(A、H、B),控制三角置于每一单元区的中部,大压板置于所述控制三角的下侧,小压板置于大压板对称两侧,固定压板置于所述大压、小压板的下侧,选针片起针三角置于每一单元区的下端,选针器置于所述选针三角侧与固定压板之间的位置上,其中i所述控制三角包括一移圈拦针三角、二移圈整理三角、一移圈三角、一成圈起针三角、一移圈接针三角和两压针三角,除压针三角外,上述三角都固定连接在三角底板上,所述移圈拦针三角置于每一所述单元区的对称中心处的上侧,其上设置有对称置放的三个移圈回针三角和四个移圈拦针面II,每一所述移圈回针三角上设有对称放置的移圈回针面I,所述两移圈整理三角对称置于移圈拦针三角的下侧,其上设有移圈整理起针面III,所述一移圈三角置于移圈整理三角下侧所述单元区的对称中部,其上设置有两对称放置的移圈面IV和两对称置放并光滑连接的移圈回针面V和成圈回针面VI,所述移圈回针面V和成圈回针面VI垂直于三角底板,并分置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移圈回针面V置于上台阶,并与所述移圈面共同相交与一连续的前侧面,该前侧面上端对称两侧分别连接一工作斜面VII,所述一成圈起针角置于所述移圈三角下侧的所述每一单元区中部,其上设有两对称放置的成圈起针面VIII和成圈脱圈面IX,还设有包含接针回面X的凹槽,所述一移圈接针三角嵌接在所述成圈起针三角的所述凹槽内,其上设有接圈起针面XI,该接圈起针面XI与接圈回针面X组成针道M,
所述两压针三角对称滑接在所述移圈三角和成圈起针角的对称两侧,其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移圈回针面XII、接圈回针面XII′和移圈起针面XIII;ii两所述左右活动压板其上压针面的外侧端位置超出压针三角滑移至最下端其上移圈起针面X III最外侧端位置;iii采用两所述选针器,它们分别置于每一所述单元区对称两侧的所述针片起针三角上的选针起针面B的上侧。
所述移圈拦针三角呈矩形折弯状,其内侧面内由所述六个移圈回针面I和四个移圈拦针面II组成。
所述移圈整理三角显梯形状。
所述移圈三角其中部设有一个槽壁为台阶面的圆角三角凹槽,槽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工作斜面,所述移圈面设置在该工作斜面的下方外侧。所述移圈回针面和成圈回针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对称两侧的所述台阶的侧面上。
所述成圈起针三角上的所述凹槽两侧设有工作斜面,该工作斜面分别连接所述针道M的两端。
所述置于压针三角的前侧面的上、下二端分别连接一倾斜方向相反的工作斜面。
上述编织控制机构的走针轨迹形成方式,所述机头在针板上来回运动,针床上每一针槽内导针片未受花型片压制时其上的前后针踵露出针槽,受到所述控制三角的推抵,在针槽内作上下移动,在受到花型片压制时,其上的后针踵沉入针槽,导针片在针槽内不移动,同时导针片相对机头水平运动,在完成成圈、集圈、移圈、接圈和不编织的五种编织动作时,导针体的前、后针踵形成对应五种走针轨迹,其中所述移圈编织走针轨迹形成方式导针片相对平移,其下针踵至所述移圈起针面XIII的下端,受其推抵向上移动至移圈起针面XIII的上端,其前针踵至所述移圈整理起针面III的下端,受其推抵继续上移至移圈整理起针面III的上端,沿外侧的移圈拦针面II平移,其前针踵至外侧的所述移圈回针面I的上端,受其推抵下移至圈移圈回针面I的下端后平移,其后针踵至移圈面IV的下端,受其推抵上移至移圈面IV的上端,沿内侧的所述拦针面平移至中心的所移圈回针面I的上端,受其推抵下移至移圈回针面的下端沿工作斜面VII平移,并将其压入针道N中,其后针踵受移圈回针面V和移圈回针面XI向下推抵直至走出针道N,完成移圈编织走针轨迹;所述接圈编织走针轨迹形成方式导针片相对平移至对应小压板位置,其后针踵被压入针槽,直至过了左右活动压板区导针片前后针踵露出针槽,其后针踵平移至针道M一侧的所述工作斜面VII上,被其压入针道M,受接圈起针面XI推抵上移至接圈起针面XI的上端,平移至针道M另一侧的所述工作斜面VII,被其压入针道N,至移圈回针面XI的下端,受其推抵下移直至走出针道N,完成移圈编织走针轨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设计了含有三个移圈回针三角和四个移圈拦针面的移圈拦针三角以及移圈整理三角,使移圈走针的轨迹更加合理优化,从而保证移圈、接针动作更加准确、稳定、可靠;2)本发明机构的三角底板上除压针三角外其它控制三角都采用固定连接形式,使编制控制机构的的动作可靠性大大增加;3)本发明巧妙使用工作斜面,给导针片针踵的走针设置了反向运动的通道,即使在编织过程中出现误操作或编织控制机构出现误动作,造成导针片反向运动也不会出现针踵卡死现象;4)本发明将选针器设置在选针三角所含三选针面A、H、B的对应B面的位置上,可实现三工位二次选针的方式,每一编织单元仅需要两个选针器,减少了制造成本和编织控制机构的横向尺寸。
图1是本发明机关的结构示意2是本发明移圈走针轨迹3是本发明接圈走针轨迹4是本发明集圈走针轨迹5是本发明成圈走针轨迹6是本发明不编织走针轨迹中1是导针片下拦针三角,2是导针片上拦针三角,3是移圈回针三角,4是移圈拦针三角,5是移圈整理三角,6是三角底板,7是压针三角,8是成圈起针三角,9是左右活动压板,10是固定压板,11是中间活动压板,12是移圈接针三角,13是移圈三角,14是选针器,15是选针片起针三角,16是腰形槽,20是导针片,21是导针片前针踵,22是导针片后针踵,30是花型片,31是花型片针踵,40是选针片,41是选针片后针踵,I是移圈回针面,II是移圈拦针面,III是移圈整理起针面,IV是移圈面,V是移圈回针面,VI是成圈回针面,VII是工作斜面,VIII是成圈起针面,IX是成圈脱圈面,X是接圈回针面,XI是接圈起针面,XII是接圈回针面,XII’是移圈回针面,XIII是移圈起针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以一个编织单元为例,并设定编织单元随机头右行,针床上每一针槽内的导针片的针踵相对机头左行。
对照图1,编织单元置于三角底板6上的一单元区内,它包含中间活动压板11、左右活动压板9、固定压板10、选针器14、控制导针片对应针踵的控制三角和控制选针片对应针踵的选针片起针三角15。选针片起针三角15置于每一单元区的下端,它有A、H、B三个选针起针面。控制三角包括一移圈拦针三角4、二移圈整理三角5、一移圈三角13、一成圈起针三角8、一移圈接针三角12和两压针三角7,除压针三角7外,上述三角都固定连接在三角底板6上,上述这些控制三角置于每一单元区的中部。中间活动压板11置于上述控制三角的下侧,左右活动压板9置于中间活动压板11对称两侧,其上压针面的外侧端位置超出压针三角7滑移至最下端其上移圈起针面X III最外侧端位置。固定压板10置于中间活动压板11、左右活动压板9的下侧。选针器置于选针三角15与固定压板10之间的位置上。
移圈拦针三角4置于单元区的对称中心处的上侧,其上设置有对称置放的三个移圈回针三角3和四个移圈拦针面II。三个移圈回针三角上分别设有对称放置的移圈回针面I。移圈拦针三角4呈矩形折弯状,其内侧面内由上述六个移圈回针面I和四个移圈拦针面II组成。
两移圈整理三角5对称置于移圈拦针三角4的下侧,其上设有移圈整理起针面III。
一移圈三角13置于移圈整理三角5的下侧单元区的对称中部,它的中心处设有一个槽壁为台阶面的圆角三角凹槽,槽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工作斜面VII,移圈面IV设置在该工作斜面VII的下方外侧,移圈回针面V和成圈回针面VI分别设置在凹槽对称两侧的上、下台阶的侧面上(垂直于三角底板面),移圈回针面V和成圈回针面VI由槽端处的圆弧面光滑连接。
一成圈起针角8置于所述移圈三角下侧13的单元区中部,其上设有两对称放置的成圈起针面VIII和成圈脱针面IX,还设有包含接针回面X的凹槽,该凹槽两侧分别设有工作斜面,两工作斜面分别连接针道M的两端。
一移圈接针三角12,嵌接在成圈起针三角8的凹槽内,其上设有接针起针面XI,该接针起针面XI与接圈回针面X组成针道M。
两压针三角7对称滑接在三角底板6上的腰形槽16中,可沿腰形槽16上下滑动。它分置在移圈三角13和成圈起针角8的对称两侧,其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移圈回针面X II’、接圈回针面XII和移圈起针面XIII。
本实施例的编织控制机构在完成翻针、集圈、成圈和不编织四种编织动作过程和走针轨迹如下翻针编织,对于移圈一侧的编织,请参见图2。其对应的选针片和后针踵未被压入针槽,先沿选针片起针三角15的起针面H上升,随机头左行,选针器二次选针(在上一行编织中、进行了初次选针),参加移圈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片40未被选针器14选中,其后针踵41再沿先沿选针片起针三角15的起针面A上升,相应花型片30被推到A位置,此时压针三角7的位置下移和导针片下拦针三角1的上端面相对应,对应导针片的后针踵被导针片下拦针三角1推抵到至预定工作位置,导针片20相对平移,其下针踵22至移圈起针面XIII的下端,受其推抵向上移动至移圈起针面XIII的上端,其前针踵21至移圈整理起针面III的下端,受其推抵继续上移至移圈整理起针面III的上端,沿外侧的移圈拦针面II平移,其前针踵21至外侧的所述移圈回针面I的上端,受其推抵下移至圈移圈回针面I的下端后平移,其后针踵至移圈面IV的下端,受其推抵上移至移圈面IV的上端,沿内侧的拦针面平移至中心的移圈回针面I的上端,受其推抵下移至移圈回针面的下端沿工作斜面VII平移,并将其压入针道N中,其后针踵受移圈回针面V和移圈回针面XII’向下推抵直至走出针道N,完成移圈编织走针轨迹;对于接圈一侧的编织,请参见图3。其对应选针片40位置状态与移圈一侧的选针片相同,所以对应的花型片也处于A位置,对应导针片20的后片踵22被导针片下拦针三角1推抵到预定的工作位置后,相对运动到左右活动压板9的位置时花型片针踵31被左右活动压板9压下,从而压制导针片20沉入针槽,直到过了左右活动压板9的位置,导针片20平移至针道M一侧的所述工作斜面VII上,由于花型片30过了压板压制区导针片从针槽内弹出而被其压入针道M,受接圈起针面XI推抵上移至接圈起针面XI的上端,受接圈回针面X的作用,平移至针道M另一侧的所述工作斜面VII,被其压入针道N,至移圈回针面XII’的下端,受其推抵下移直至走出针道N,完成移圈编织走针轨迹。
成圈编织,请参见图4。参加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片40其上后片踵41未被压入针槽,选针片40先沿选针片起针三角15的起针面H上升,相应的花型片30进入H位置,随着机头右行,选针器14二次选针,参加成圈编织的织针被一一选中,其后针踵被压入针槽,不再受选针片起针三角15上起针面A的推抵,花型片30保持原有的H位置,不受固定压板10、左右活动压板9、中间活动压板11的控制。相应的导针片的20的针踵不被压入针槽,其后片踵22先受成圈起针三角8上的成圈起针面VIII和成圈脱针面IX的向上推抵,再受到移圈三角13上的成圈回针面VI向下推抵完成成圈编织的走针轨迹。
集圈编织,请参见图5。选针片40的后片踵41未被压入针槽,先沿选针片起针三角15的起针面H上升,随机头右行,选针器14二次选针,参加集圈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片40未被选针器14选中,其后针踵41再沿选针片起针三角15的起针面A面上升,相应花型片30进入A位置,对应导针片20的后针踵22先受成圈起针三角8上的成圈起针面VIII向上推抵,当导针片20的后针踵22就要进入成圈起针三角8上的成圈脱圈面IX时,中间活动压板11下压花型片的花型片踵31,从而压制导针片,将导针片20的后针踵22压入针槽,过了中间活动压板11的压制段导针片20的后针踵22弹出受到压针三角7内侧面的推抵完成集圈编织的走针轨迹不编织,请参见图6。选针片40在编织上一行时就被(机头左行时右侧)选针器14选中,其后针踵41被压入针槽,不再受选针片起针三角15上的起针面H的推升,花型片保持在原有的B位置,导针片20相对移动到固定压板6的位置时花型片30被固定压板压入针槽,从而使导针片20也被压入针槽,导针片20不受成圈起针三角8的推抵引导织针不移动,不参与编织,形成不编织的走针轨迹。
权利要求
1.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置于机头内的三角底板上,由至少一个编织单元组成,每一编织单元置于三角底板上的一个单元区内,每一编织单元包含控制导针片对应针踵的控制三角、控制花型片的中间活动压板、控制选针片对应针踵的选针器、左右活动压板、固定压板、选针片起针三角,所述选针片起针三角包含三选针起针面(A、H、B),控制三角置于每一单元区的中部,大压板置于所述控制三角的下侧,小压板置于大压板对称两侧,固定压板置于所述大压、小压板的下侧,选针片起针三角置于每一单元区的下端,选针器置于所述选针三角侧与固定压板之间的位置上,其特征在于i所述控制三角包括一移圈拦针三角、二移圈整理三角、一移圈三角、一成圈起针三角、一移圈接针三角和两压针三角,除压针三角外,上述三角都固定连接在三角底板上,所述移圈拦针三角置于每一所述单元区的对称中心处的上侧,其上设置有对称置放的三个移圈回针三角和四个移圈拦针面(II),每一所述移圈回针三角上设有对称放置的移圈回针面(I),所述两移圈整理三角对称置于移圈拦针三角的下侧,其上设有移圈整理起针面(III),所述一移圈三角置于移圈整理三角下侧所述单元区的对称中部,其上设置有两对称放置的移圈面(IV)和两对称置放并光滑连接的移圈回针面(V)和成圈回针面(VI),所述移圈回针面(V)和成圈回针面(VI)垂直于三角底板,并分置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移圈回针面(V)置于上台阶,并与所述移圈面共同相交与一连续的前侧面,该前侧面上端对称两侧分别连接一工作斜面(VII),所述一成圈起针角置于所述移圈三角下侧的所述每一单元区中部,其上设有两对称放置的成圈起针面(VIII)和成圈脱圈面(IX),还设有包含接针回面(X)的凹槽,所述一移圈接针三角嵌接在所述成圈起针三角的所述凹槽内,其上设有接圈起针面(XI),该接圈起针面(XI)与接圈回针面(X)组成针道(M),所述两压针三角对称滑接在所述移圈三角和成圈起针角的对称两侧,其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移圈回针面(XII)、接圈回针面(XII′)和移圈起针面(XIII);ii两所述左右活动压板其上压针面的外侧端位置超出压针三角滑移至最下端其上移圈起针面(XIII)最外侧端位置;iii采用两所述选针器,它们分别置于每一所述单元区对称两侧的所述针片起针三角上的选针起针面(B)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圈拦针三角呈矩形折弯状,其内侧面内由所述六个移圈回针面(I)和四个移圈拦针面(II)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圈整理三角显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圈三角其中部设有一个槽壁为台阶面的圆角三角凹槽,槽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工作斜面,所述移圈面设置在该工作斜面的下方外侧。所述移圈回针面和成圈回针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对称两侧的所述台阶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起针三角上的所述凹槽两侧设有工作斜面,该工作斜面分别连接所述针道M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编织机的偏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于压针三角的前侧面的上、下二端分别连接一倾斜方向相反的工作斜面。
7.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的走针轨迹形成方式,所述机头在针板上来回运动,针床上每一针槽内导针片未受花型片压制时其上的前后针踵露出针槽,受到所述控制三角的推抵,在针槽内作上下移动,在受到花型片压制时,其上的后针踵沉入针槽,导针片在针槽内不移动,同时导针片相对机头水平运动,在完成成圈、集圈、移圈、接圈和不编织的五种编织动作时,导针体的前、后针踵形成对应五种走针轨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圈编织走针轨迹形成方式导针片相对平移,其下针踵至所述移圈起针面(XIII)的下端,受其推抵向上移动至移圈起针面(XIII)的上端,其前针踵至所述移圈整理起针面(III)的下端,受其推抵继续上移至移圈整理起针面(III)的上端,沿外侧的移圈拦针面(II)平移,其前针踵至外侧的所述移圈回针面(I)的上端,受其推抵下移至圈移圈回针面(I)的下端后平移,其后针踵至移圈面(IV)的下端,受其推抵上移至移圈面(IV)的上端,沿内侧的所述拦针面平移至中心的所移圈回针面(I)的上端,受其推抵下移至移圈回针面的下端沿工作斜面(VII)平移,并将其压入针道N中,其后针踵受移圈回针面(V)和移圈回针面(XI)向下推抵直至走出针道N,完成移圈编织走针轨迹;所述接圈编织走针轨迹形成方式导针片相对平移至对应小压板位置,其后针踵被压入针槽,直至过了左右活动压板区导针片前后针踵露出针槽,其后针踵平移至针道M一侧的所述工作斜面(VII)上,被其压入针道M,受接圈起针面(XI)推抵上移至接圈起针面(XI)的上端,平移至针道M另一侧的所述工作斜面(VII),被其压入针道N,至移圈回针面(XI)的下端,受其推抵下移直至走出针道N,完成移圈编织走针轨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其技术方案是它置于三角底板上,由至少一个编织单元组成,每一编织单元置于三角底板上的一个单元区内,每一编织单元包含控制三角、选针器、中间活动压板、左右活动压板、固定压板、选针片起针三角,其中包括一移圈拦针三角、二移圈整理三角、一移圈三角、一成圈起针三角、一移圈接针三角和两压针三角,除压针三角外,上述三角都固定连接在三角底板上。优点是1)移圈走针的轨迹更加合理优化,从而保证移圈、接针动作更加准确、稳定、可靠;2)控制三角都基本采用固定连接形式使动作更可靠性;3)不会出现针踵卡死现象;4)每一编织单元仅需要两个选针器,减少了制造成本和编织控制机构的横向尺寸。
文档编号D04B15/66GK1793467SQ20051002255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
发明者冯加林, 巫友群 申请人:冯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