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针织机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的改进结构,特别是动力系统启动时使横置式的动力心轴上的凸轮对在两带动座底下直杆中的作动轮相触运动,以与两带动座连动而使针台座可做多元变化的针织机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一般在业界所使用针织机的有关针台座的作动,是在针台座旁的一带动座A1底下有一直杆A2,其中在直杆A2上安装有一作动轮A3,其作动轮A3则与机台的动力系统的横置式动力心轴A4的凸轮A5相接触,如此当动力系统在启动时,传导横置的动力心轴A4的凸轮A5转动,使之接触带动座A1的作动轮A3运动,带动座A1便形成垂直式的上、下移动(如图1),然而以这样方式,受带动的针台座并没有什么变化性作用,亦即整部机器所生产的产品便永远只有固定的式样而已,以致在不能有新产品生产出来的要求下,便只有被淘汰一途了,对业者而言,当生产机具花了庞大的经费却仅能使用个短短数年即需要被取代换新,实在太耗费成本,并不符经济效益。
有鉴以上所述,申请人遂针对以上缺点寻求改善,研创出本实用新型,进而提出专利的申请。其中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机的改进结构,将带动针台座的带动座分成两座,且在相邻处呈连续凸、凹造型所相互嵌合,而在两带动座底下的直杆上再组设一作动轮,遂当动力系统启动时的使横置式的动力心轴上的凸轮开始作动时,连带地致使两带动座中的作动轮随之运动,带动座遂而形成垂直式的上、下移动,进而提供针台座具多元变化的功效。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结构一种针织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台座旁具有分成两部分的带动座,该两部分在相邻处具有可相互嵌合错动的连续凸、凹形状;两带动座底下分别具有带动其运动直杆,两直杆的下端分别具有一作动轮,两作动轮分别与一由动力系统传导的横置动力心轴的凸轮相接触。
如此当动力系统在启动时,传导横置的动力心轴的凸轮转动,以致在呈不同步的顶触带动座的作动轮下,尤其是两凸轮可随该两者间摆放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相当多种的变化下,则两带动座上、下移动的时间差也就呈现不同,如此以达到针台座具多元变化功效。
图1为传统形式构造的示意图。
图2a本实用新型组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2b图2a中局部放大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a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3b图3a中侧向所视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作动图(一)。
图5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作动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2a、图2b、图3a、图3b的详细说明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的改进结构,主要是针对针台座两旁的带动座的改进,亦即将原本为单一的带动座分成两带动座1,且在相邻处呈所相互嵌合,并可上下错动的连续凸、凹造型,两带动座1底下的直杆11上再组设一作动轮12,而所由动力系统传导的横置式动力心轴2上与作动轮12的相对位置上并有一凸轮21,凸轮21与作动轮12相接触(如图3a、图3b),另在动力心轴2最外并有一调整转轮3,以做人工调整之用。之后,当动力系统启动时,传导横置的动力心轴2的两凸轮21转动,其中该两凸轮21的安装位置可视需要而呈“一样”或“不一样”,因此,以在两凸轮21的位置变化下,便连带地使带动座1形成“同步”(如图4)或“不同步”(如图5)上、下移动变化,尤其是两凸轮21的不同步性可随该两者间摆放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相当多种的变化下,则两带动座1上、下移动的时间差也就呈现不同,以致针台座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更具多款多元变化了。
综上所述,可见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实用功效的显见发挥,符合新型专利成立条件;恳请授准合法的专利权成立。
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台座旁具有分成两部分的带动座,该两部分在相邻处具有可相互嵌合错动的连续凸、凹形状;两带动座底下分别具有带动其运动的直杆,两直杆的下端分别具有一作动轮,两作动轮分别与一由动力系统传导的横置动力心轴的凸轮相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针织机的改进结构,主要针对针台座两旁的带动座的改进,其将每个带动座分成两部分,且在相邻处呈相互嵌合错动的连续凸、凹造型,并在两带动座底下的直杆上再组装一作动轮,使其两座的作动轮分别与一由动力系统传导的横置动力心轴的凸轮相接触,如此,当动力系统在启动时,传导横置的动力心轴的凸轮转动,以致在呈不同步的顶触带动座的作动轮下,使直杆上的带动座形成垂直式的上、下移动,以达到针台座具多元变化功效。
文档编号D04B15/94GK2782727SQ20052000189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蔡淑娜 申请人:蔡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