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集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80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集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工业生产中的纺纱工程,特别是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集聚装置。
技术背景传统的环锭细纱机牵伸系统,在前罗拉钳口线输出的须条,受到回转气圈的加捻作用时,在前罗拉表面存在着加捻三角区的缺陷是细纱产生毛羽的主要原因。现已确认,在须条完成牵伸作用和实施加捻作用之前,增加集聚装置可使须条结构紧密,再经前罗拉输出后基本上消除了传统环锭细纱机的加捻三角区的缺陷,减少细纱毛羽,称为紧密纺。目前已有一些集聚装置应用于细纱机,但结构比较复杂(中国专利03237190.X,授权公开号CN2623717Y),需要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和吸风系统,同时增加管理和动力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集聚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和吸风系统,同时增加管理和动力的消耗等缺陷而提供的一种环锭细纱机紧密纺的集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锭细纱机紧密纺的集聚装置,包括双胶辊架、前胶辊、输出胶辊,前胶辊、输出胶辊分别设在双胶辊架上,特点是前胶辊、输出胶辊之间设有集束器,集束器上方设有弹性加压件。
所述集束器上端中部设置圆锥孔、底部设有半圆喇叭形集聚腔、底面为圆弧面。
所述集聚腔二侧分别开设导流槽。
所述弹性加压件可以是加压簧片或加压弹簧组件,弹性加压件上对称设有加压突出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弹性加压件限位和加压,使结构简便,加压更稳定,无须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传动和吸风系统,尤其适应老机使用只需将原输出罗拉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聚装置就可实现紧密纺纱,大大节约了设备改造、动力和管理成本。由于采用弹性加压件定位,使操作方便使用可靠,制造方便,也减少了噪音。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向视图图3图2的B-B向视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包括双胶辊架1、前胶辊2、输出胶辊3、集束器4、弹性加压件5由加压簧片构成(下称加压簧片)、固定夹6和固定螺钉7组成;前胶辊2、输出胶辊3固定在双胶辊架1前后二侧,集束器4安置在双胶辊架1二侧及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的中间,加压簧片5经固定螺钉7压紧固定夹6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内,加压簧片5二侧的加压突出端8与集束器4上端中央圆锥孔9多自由度配合接触;集束器4底部设置半圆喇叭形集聚腔10,集束器4位于底部的面12为与前罗拉曲率相同的圆弧面。
当本实用新型的前胶辊2的轴芯按常规与细纱机牵伸系统的加压摇架连接,细纱机工作时由于加压摇架下压,迫使集聚装置的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与前罗拉紧密接触实施须条有效握持和传动;位于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中间的集束器4在加压簧片5的作用下使集束器4底部圆弧状的面12贴紧前罗拉表面,使集束器4底部中央集聚腔10与前罗拉表面形成封闭区域,当须条从中通过时,由于集聚腔10为从大到小半圆喇叭形集聚曲面的限定,使须条在该封闭区域逐渐约束密集,形成紧密须条,达到紧密纺纱的效果;加压簧片5经固定螺钉7压紧固定夹6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其二侧的加压突出端8与集束器上端中央圆锥孔9多自由度配合加压接触,使集束器4与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之间有适当间隙,以保证前胶辊和输出胶辊正常传动。
实施例二参阅图4,弹性加压件5可以为加压弹簧组件,由加压支架16、加压弹簧14、加压腔15和加压突出件13构成;加压支架16经固定螺钉7压紧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加压支架16二侧的加压腔15内安置加压弹簧14,以压紧加压突出件13,使之与集束器4上端中央圆锥孔9多自由度配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集束器4中的集聚腔10二侧开设有导流槽11,其目的是分流集束器4与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之间的受阻气流,防止受阻气流将须条中纤维带出须条,稳定纺纱工艺。
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束器4可以是陶瓷、塑料、金属或合金等材料制成,其外部轮廓及内腔曲面可以整体或局部增加减磨擦及耐磨擦膜层。
权利要求1.一种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集聚装置,包括双胶辊架(1)、前胶辊(2)、输出胶辊(3),前胶辊(2)、输出胶辊(3)分别设在双胶辊架(1)上,其特征在于前胶辊(2)、输出胶辊(3)之间设有集束器(4),集束器(4)上方设有弹性加压件(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器(4)上端中部设置圆锥孔(9)、底部设有半圆喇叭形集聚腔(10)、底面为圆弧面(12)。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腔(10)二侧分别开设导流槽(11)。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加压件(5)可以是加压簧片或加压弹簧组件,弹性加压件(5)上对称设有加压突出端(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锭细纱机紧密纺的集聚装置,它包括双胶辊架、前胶辊、输出胶辊,前胶辊、输出胶辊分别设在双胶辊架上,特点是前胶辊、输出胶辊之间设有集束器,集束器上方设有弹性加压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加压件加压,使结构更简便,加压更稳定,无须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传动和吸风系统,尤其适应老机使用只需将原输出罗拉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聚装置就可实现紧密纺纱,大大节约了设备改造、动力和管理成本。由于采用弹性加压定位,使操作方便使用可靠,也减少了噪音。
文档编号D01H1/00GK2811342SQ200520042400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0日
发明者宋芬迪, 陈心华, 戴步忠, 陈庆龙 申请人:上海新型纺纱技术开发中心,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