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0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尤指一种可将驱动结构的马达与机台连体设于同一方,可置放于桌面上,使方便生产搬运置放不会造成占位,且可令车针定位器安全藏设于整体的驱动结构内,有效缩减零件以降低成本,及便于使用者操作顺手,可节省劳动力的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公知的电动缝纫机如已公开的TW 339378号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其结构大都习惯延用原来传统脚踏所设的方式,故仍将马达设在桌面下方,而机台则设在桌面上方,使组装时,其皮带必须贯穿桌面上、下,方可令两者相连正常作动,惟,此设计使得其制造上机台、马达与桌面必须相连,故在生产上置放会造成占位,而且平常使用时搬运十分不便,为其最大缺点。
另外,一般电动缝纫机其车缝行走十分快速,故在车缝中必定有要停车或放慢精密车接的需求,故其上就必需设有精密控制车针上停或下停,公知常见的车针定位结构,是由数个光栅剎车片中间穿轴结合,边上并配合光感应电路,再以外壳包覆所组成,安装时串设于皮带轮轴外一起连动,使动作时可控制车针准确的上停或下停产生定位效果,惟,其整个结构零件多成本高组合又麻烦,而且安装在机台上时,其定位器会突露在外,故运转时容易产生噪音,及造成振荡损坏,为其另一缺点。
有鉴于上述惯用电动缝纫机所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人针对上述的缺失深入加以研究、设计,经多方实验改良后,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可将马达与机台连体设于同一方,可置放于桌面上,易于生产不会占位,降低成本及便于使用者操作顺手,而且可方便搬运置放。
为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机台、一马达及一正时传动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机台的机身上具有连接到内部的机台主轴;
其中,该马达连接固定在机台上,与机台位于同一侧边;以及其中,该正时传动组,包括一位于马达轴上的传动轮,一位于机台主轴的被动轮,以及连接在该传动轮与被动轮之间的正时传动皮带。
根据上述结构,该机台与马达间架有具穿孔的供机台主轴及马达轴架置的连接板,该马达位于连接板与机台的后方,其上具有一防护盖片,而正时传动组则位于连接板前方,其上具有一用于罩护的皮带盖,该皮带盖前端具有供手推轮轴连接部穿出以接合一手推轮的孔。
根据上述结构,该正时传动组上具有一电磁感应器,而其相对的被动轮的圆面上嵌有磁性元件,其由位于同一圆周上的两磁块所构成,两磁块彼此间具有一对应于车针停上与停下走距的夹角。
根据上述结构,该连接板的中间具有一供前述电磁感应器安装的镂空部;位于该机台的被动轮纵剖面呈凸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据此,使生产搬运方便,置放不会造成过多占位,且可令车针定位器安全藏设于整体的驱动结构内,可有效缩减零件以降低成本,又整体驱动结构设置于机台的正右方,便于使用者顺手操作,可节省劳动力。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其他特点,兹举本实用新型较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以下所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机台传动定位磁性元件设置位置的平面剖示图。
图4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定位的组合平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机台1,其机身设有机台主轴11与内部相连;一马达2,连设固定于机台1上;以及一正时传动组3,其包括一设于马达轴21上的传动轮31,一设于机台主轴11的被动轮32,以及其间相连的传动时规皮带33;实施时,该机台1与马达2间可架设固锁一具有穿孔的连接板5,供机台主轴11及马达轴21穿出,该马达2可配设在连接板5与机台1的后方,其上并可增设一防护盖片22,而正时传动组3则设在连接板5的前方,其上更可设一皮带盖51予以罩护,该正时传动组3前端设手推轮连接孔52供被动轮32的手推轮轴321穿出以接合一手推轮53。
另外,该被动轮32的纵剖面可设呈凸形,而该连接板5的中间可设有一镂空部55,使正时传动组3上可增配一电磁感应器4,而其相对的被动轮32的圆面适位上则嵌设有磁性元件41,即在其内侧圆面上间隔嵌设有两圆形磁块,使位于同一圆周上,彼此呈一适当夹角,该夹角恰对应于车针停上与停下的走距。
据此,如图1、图5、图6所示,使组成的缝纫机结构组合后马达2就位于机台1后方,故正时皮带33带动方便,而且生产时马达2可与机台1设于同一边,故可同置在桌面上,容易单独生产不必与桌子相连,完全不会产生传统结构占位过多的缺点,而且在运输或加工厂内应用时,同样可方便随意搬运置放组合,享受其结构设于同边所带来的机动便利,再者,因整体驱动结构设置于机台1的正右方,便于使用者操作顺手,可节省劳动力。
而且,当马达2驱动正时传动组3动作时,即可用电磁感应器4感测旋转中被动轮32圆面上所嵌设的磁性元件41,用最节省材料方式,而简单检知皮带轮32旋转位置,以驱动其马达2换向,有效达到使车针可上停或下停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有效结构,确实可将马达与机台连体设于同一方,而可置放于桌面上,使生产搬运方便,置放不会造成过多占位,且可令车针定位器安全藏设于整体的驱动结构内,可有效缩减零件以降低成本,又整体驱动结构设置于机台的正右方,便于使用者操作顺手,可节省劳动力,功能上远胜于传统结构,具进步性及产业利用价值,遂依法提出申请新型专利。
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类技艺的人仕根据上述说明,及依以本申请专利范围所载的结构特征及功效上所作等效性的变换或修改,其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机台、一马达及一正时传动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机台的机身上具有连接到内部的机台主轴;其中,该马达连接固定在机台上,与机台位于同一侧边;以及其中,该正时传动组,包括一位于马达轴上的传动轮,一位于机台主轴的被动轮,以及连接在该传动轮与被动轮之间的正时传动皮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台与马达间架有具穿孔的供机台主轴及马达轴架置的连接板,该马达位于连接板与机台的后方,其上具有一防护盖片,而正时传动组则位于连接板前方,其上具有一用于罩护的皮带盖,该皮带盖前端具有供手推轮轴连接部穿出以接合一手推轮的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正时传动组上具有一电磁感应器,而其相对的被动轮的圆面上嵌有磁性元件,其由位于同一圆周上的两磁块所构成,两磁块彼此间具有一对应于车针停上与停下走距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板的中间具有一供前述电磁感应器安装的镂空部;位于该机台的被动轮纵剖面呈凸形。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电动缝纫机驱动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机台,其机身设有机台主轴与内相连;一马达,连设固定于机台上;以及一时规传动组,包括一设于马达轴上的传动轮,一设于机台主轴的被动轮,以及其间相连的传动时规皮带;据此,使生产搬运方便,置放不会造成过多占位,且可令车针定位器安全藏设于整体的驱动结构内,有效缩减零件以降低成本,又整体驱动结构设置于机台的正右方,便于使用者顺手操作,可节省劳动力。
文档编号D05B69/02GK2871585SQ20062000062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0日
发明者徐石淵 申请人:徐石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