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的
结构如图l所示,主要包括上三角底板7S、下三角底板7X、固装于上三角底板7S上的人字三角1、导针三角6L、 6R、 8L、 8R、 9L、 9R、起针三角5、可垂直地在上三角底板7S上进出的移圈三角2、挺针三角3、清针三角IOL、IOR、接针压片17L、 17R、可平行于上三角底板7S滑动的密度三角4L、 4R、固定于上三角底板7S上的不织压片19、可摆动的集圈压片18、 二段度目压片15L、 15R,固装于下三角底板7X上的导针三角11、 14、针脚压块12L、12R、选针器13L、 13R、选针脚复位三角20、可垂直地在下三角底板7X上进出的推针三角16L、 16R以及上述配置的三角机构适用的织针组件包括织针21、挺针脚22、推片23和选针脚24。
上述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编织原理是通过选针器13L或13R的两次选针作用于选针脚24,选针脚24将推片23推到A、 H、 B三种不同位置,从而使织针21进入翻织/移圈、集圈/接圈或不织的编织轨道,具体由图2至图7示意(图中的斜线阴影表示三角縮入三角底板)。
请见图2,图2所示为前述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不进行编织的走针轨迹,这时选针器13L和13R都不工作,相应的选针脚24不推动推片23,推片23的片踵23a处于B位置,被不织压片19压入针槽,从而压迫挺针脚22上的片踵22a也沉入针槽,使得挺针脚22不被起针三角5作用而进入编织轨道。
请见图3,前述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编织时需要进行两次选针才能完成,假定机头右行,如图3所示,这时移圈三角2和清针三角10R縮入上三角底板7S,推针三角16L縮入下三角底板7X,选针器13R不工作,选针器13L工作,选针复位三角20将选针脚24复位至待选针状态,选针器13L将需要参加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导针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选针脚24推动推片23到H位置,完成第一次选针。然后机头换向左行,如图4所示,这时移圈三角2,清针三角10L縮入上三角底板7S,推针三角16R縮入下三角底板7X,前面述及的被选上的选针脚24沿导针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经过选针器13L第二次选针,推针三角16L将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最高位置,之后沿导针三角11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回复到初始位置,选针器13R将下一行需要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导针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完成下一行编织的第一次选针;同步地前面述及的处于H位置的推片23在选针脚24被第二次选上并被推针三角16L推到最高位置时,选针脚24将推片23推到A位置,推片23的片踵23a不被压入针槽,之后推片23经过清针三角10R时回到初始B位置后再被选针器13R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H位置;挺针脚22的片踵22a因不被压入针槽而带动织针21沿起针三角5、挺针三角3上升,再沿密度三角4R、导针三角9R、 8R完成编织。
请见图4和图5,前述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进行集圈时只需进行第一次选针,在第一次选针完成后机头换向运行下一行时不进行选针,假定前一行机头是向左行驶(图4所示的状态),并将需要参加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推动相应的推片23到H位置,即前一行第一次选针将推片23推到H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右行驶(图5所示),这时移圈三角2、清针三角10R縮入上三角底板7S,接针压片17L、17R也縮入上三角底板7S,推针三角16L縮入下三角底板7X,前一行被选上的选针脚24沿导针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选针器13R不工作,选针脚24不工作,之后选针脚24经过选针脚回复三角20后回复到初始位置,选针器13L将下一行需要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导针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完成下一行编织的第一次选针;同步地上一行处于H位置的推片23仍处在H位置运行,在经过集圈压片18时,推片23的片 踵23a被压入针槽,之后经过清针三角10L回复到B位置再被选针器13L选 上的选针脚24推到H位置;挺针脚22先是带动织针21沿起针三角5上升到 集圈位置高度,之后因推片23的片踵23a被集圈压片18压入针槽而迫使挺 针脚22上的片踵22a也被压入针槽,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不能沿挺针三角 3继续上升,而是维持在集圈高度运行再沿密度三角4L,导针三角9L、 8L 完成集圈。
上述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在进行移圈 时同样需要二次选针,假定在移圈的前一行机头是向右行驶(例如图5的状 态),选针器13L将下一行需要参加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 导针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上推,选针脚24将相应的推片23推到H 位置,完成第一次选针,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左行驶,如图6所示,这时挺针 三角3、清针三角10L縮入上三角底板7S,推针三角16R縮入下三角底板7X, 前一行被选上的选针脚24沿导针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经过选针器13L 的第二次选针,推针三角16L将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最高位置,之后沿导 针三角11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回复到初始位置,选针器13R将下一行需要 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导针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针脚24 上推,完成下一行编织的第一次选针;同步地前一行被推到H位置的推片23 在选针脚24被第二次选上并被推针三角16L推到最高位置时,选针脚24将 推片23推到A位置,推片23的片踵23a不被压入针槽,之后推片23经过清 针三角10R时回到初始B位置后再被选针器13R选上的选针脚24推到H位 置;挺针脚22的片踵22a因不被压入针槽而带动织针21沿起针三角5上升, 之后挺针脚22上的片踵22b沿移圈三角2带动织针21继续上升,再沿人字 三角1和密度三角4R回到初始位完成移圈。
请见图6和图7,前述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 角机构进行接圈时只需进行第一次选针,在第一次选针完成后机头换向运行 下一行时不进行第二次选针,假定前一行机头是向左行驶(图6的状态),并
5将需要参加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推动相应的推片23到H 位置,即前一行第一次选针将推片23推到H位置,第二行机头换向向右行驶, 如图7所示,这时挺针三角2,清针三角10R縮入上三角底板7S,集圈压片 18摆开H位置,推针三角16L縮入下三角底板7X,前一行被选上的选针脚 24沿导针三角11回复到初始位置,选针器13R不工作,选针脚24不工作, 之后选针脚24经过选针脚复位三角20后回复到初始位置,选针器13L将下 一行需要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导针三角14将被选上的选 针脚24上推,完成下一行编织的第一次选针,同步地上一行处于H位置的推 片23仍处在H位置运行,在经过接针压片17R、 17L时,推片23上的片踵 23a被压入针槽,之后经过清针三角10L回复到B位置再被选针器13L选上 的选针脚24推到H位置;挺针脚22在推片23经过接针压片17R时,由于 推片23的片踵23a被接针压片17R压入针槽而迫使挺针脚22上的片踵22a 也被压入针槽,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不能沿起针三角5上升而进入编织或 移圈轨道,在推片23经过集圈压片19位置时,由于集圈压片19已摆开H位 置,推片23上的片踵23a被释放露出针槽,相应地挺针脚22上的片踵22a 也露出针槽,这时挺针脚22上的片踵22a沿起针三角5上加工出的接针斜面 503、 504上升而带动织针21进入接圈轨道,完成接圈。
由上可知,已有技术中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 三角机构十分复杂,其中需要垂直伸出或縮入上三角底板7S的三角有移圈三 角2,挺针三角3,清针三角IOL、 10R,接针压片17L、 17R,需要垂直伸出 或缩入下三角底板7X的三角有推针三角16L、 16R,需要摆动的三角有集圈 压片18, 二段度目压片15L、 15R,这些三角伸出或缩入或摆动均需要有相 应的机构控制。并且配套使用的织针组件的结构复杂,有织针21、挺针脚22、 推片23和选针脚24四种部件,这四种部件同时使用,沿针槽方向的长度较 大,由此带来如下不足 一、必须将针床和机头保持足够的宽度,从而导致 整机的体积增大,使制造成本增加;二、从所述的编织原理可知,织针21是 否进行编织、集圈、移圈或接圈,取决于相应的推片23是否被不织压片19、集圈压片18或接针压片17L、 17R压入针槽,当推片23被压入针槽时,相 应的挺针脚22的片踵22a也被压入针槽,由于推片23与挺针脚22位于同一 针槽内,且挺针脚22处于推片23的下方,当推片23被压入针槽时,必须先 克服挺针脚22的弹性张力,只有迫使挺针脚22下弯才能使片踵22a沉入针 槽,当外力消除时,片踵22a重新弹出针槽,因此推片23被压入针槽时阻力 较大,相应地要求机头驱动功率也较大,并且推片23被压入针槽时,不织压 片19、集圈压片18或接针压片17L、 17R容易磨损;三,在进行接圈时,由 于挺针脚22的片踵22a总是紧贴着起针三角5并沿接针斜面501、 502或接 针斜面503、 504上升,因此对起针三角5的加工要求十分严苛,否则会造成 撞针。
从所述的已有技术中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 角机构编织原理可知在进行编织或移圈时都需要进行二次选针才能完成, 由此带来如下不足选针器13L和13R在机头每运行一行都需要工作一次, 选针器使用寿命短;在进行接圈时需要运行两行才能完成,前一行进行选针, 第二行完成接圈,因此在接圈时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织针组件的结构简单而有助于縮小针 床和机头宽度迸而縮小整机体积、有利于降低机头的驱动功率而体现节能、 加工要求不苛刻、选针器使用寿命长以及接圈时生产效率高的具有一个编织 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 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它包括三角底板7;固定在所述三角底板7上的人 字三角1,导针三角6L、 6R、 8L、 8R、 IIL、 IIR、 14,选针脚复位三角20L、 20R,选针器13L、 13R;垂直地进出于所述三角底板7的移圈三角2,挺针 三角3,起针三角5,接针三角26L、 26R;沿所述的三角底板7平行滑动的 密度三角4L、 4R和配套使用的织针组件,所述的织针组件包括织针21、挺 针脚22邻选针脚24。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字三角1固定在三角底板7的正中上部,所述的移 圈三角2位于人字三角1的下方,挺针三角3位于移圈三角2的下方并紧贴 移圈三角2,接针三角26L、 26R位于挺针三角3的下方,密度三角4L、 4R 位于人字三角1的两侧并贴着人字三角1,导针三角6L、 6R、 8L、 8R、 IIL、 11R分别位于三角底板7的上中部的两侧,导针三角14位于三角底板7的下 方正中,选针脚复位三角20L位于导针三角14的左下方,而选针脚复位三角 20R位于导针三角14的右下方,选针器13L位于三角底板7的左下方并处于 导针三角11L、 14之间,选针器13R位于三角底板7的右下方并处于导针三 角IIR、 14之间,起针三角5位于三角底板7的中部且位于导针三角IIL、 11R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挺针三角3的下部构成有形状彼此相同、位置彼此对 称的第一、第二接针面3a、 3b,其中第一接针面3a对应于接针三角26L的 上方,而第二接针面3b对应于接针三角26R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针三角6L上构成有第一、第二压针面6U、 6L2, 导针三角6R构成有第三、第四压针面6&、 6R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针三角26L、 26R是彼此联动地进出所述的三角底 板7的。其中,当接针三角26L伸出三角底板7时,接针三角26R縮进三角 底板7,当接针三角26L縮进三角底板7时,接针三角26R伸出三角底板7。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与已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之一,由于本实用 新型的三角机构中不含有已有技术的不织压片、集圈压片、接针压片、二段 度目压片、清针三角、推针三角,因而也就不需要控制集圈压片、接针压片、 二段度目压片、清针三角、推针三角的摆开或进出三角底板的相应机构,因 此结构更为简单;之二,由于织针组件摒弃了推片,因此织针组件在针槽方 向的长度较小,因而机头及针床的宽度较小,从而整机的体积减小,制造成 本更低;之三,因织针组件中不含有推片,故织针组件的运行阻力小,从而 使机头驱动轻便灵巧,驱动功率小,节约能源而体现运行成本低,且三角不 容易磨损;之四,对于挺针三角上的接针面加工要求不苛刻,且能保证织针运行顺利;之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在进行编织时,机头每运行一行只需 要进行一次选针,因而与已有技术相比,选针器的寿命延长一倍,在进行接 圈编织时,不需要在前一行进行选针,因而在编织移圈组织时本实用新型的 生产效率更高。
图1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 构的结构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
构不进行编织的走针轨迹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
构进行编织前一行的第一次选针时的走针轨迹图。
图4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
构进行编织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时的走针轨迹图。
图5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
构进行集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时的走针轨迹图。
图6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
构进行移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时的走针轨迹图。
图7为已有技术中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
构进行接圈且为下行进行第一次选针时的走针轨迹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9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不进行编织时的走针轨迹图。 图10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编织时的走针轨迹图。 图11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集圈时的走针轨迹图。 图12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机头左行时进行移圈的走针轨迹图。 图1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机头右行时进行移圈的走针轨迹图。 图1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机头左行时进行接圈的走针轨迹图。 图15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机头右行时进行接圈的走针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8,给出了一块长方形的三角底板7,以图示状态为例,在该三角 底板7的正中最上部用螺钉及圆柱销固定了一件人字三角1,在人字三角1 的下方有一件移圈三角2,移圈三角2通过一控制机构(属于已有技术而未在 图中示出)可垂直进进出三角底板7,人字三角1与移圈三角2之间的间隙组 成了移圈轨道。在移圈三角2的下方有一件挺针三角3,挺针三角3紧贴着移 圈三角2并通过一控制机构(属于已有技术而未在图中示出)可垂直地进出 三角底板7,当移圈三角2縮进三角底板7时,人字三角1与挺针三角3之间 的间隙组成了编织轨道。在挺针三角3的下方,有一对接针三角26L、 26R, 接针三角26L、 26R通过一控制机构(属于已有技术而未在图中示出)可垂 直地进出三角底板7,且接针三角26L、 26R是联动的,当接针三角26L伸 出三角底板7时,接针三角26R縮进三角底板7,反之,当接针三角26L縮 进三角底板7时,接针三角26R伸出三角底板7。在人字三角1的两侧,贴 装着一对密度三角4L、 4R,密度三角4L、 4R通过一控制机构(属于已有技 术而未在图中示出)可沿三角底板7平行滑动。在密度三角4L、 4R的外侧, 分别用螺钉及圆柱销固定了一对导针三角6L、 6R,在导针三角6L的右下方 用螺钉及圆柱销固定了一件导针三角8L,在导针三角6R的左下方用螺钉及 圆柱销固定了一对导针三角IIL、 11R,在三角底板7的最下部正中,用螺钉 及圆柱销固定了一件导针三角14,在导针三角14的两侧偏下方,分别用螺钉 及圆柱销固定了一对选针脚复位三角20L、 20R,在导针三角11L与14之间, 在选针脚复位三角20L的右侧,用螺钉及圆柱销固定了一件选针器13L,在 导针三角11R与14之间,在选针脚复位三角20R的左侧,用螺钉及圆柱销 固定了一件选针器13R。在三角底板7的正中,在导针三角IIL、 11R的下方, 有一件起针三角5,起针三角5通过一控制机构(属于已有技术而未在图中示 出)可垂直地进出三角底板7,起针三角5与导针三角IIL、 IIR之间的间隙 组成了集圈轨道。
仍请见图8,本实用新型的挺针三角3的下部有一对第一、第二接针面 3a、 3b,该对第一、第二接针面3a、 3b在挺针三角3上的位置彼此对称并且 形状完全相同,其中第一接针面3a对应于接针三角26L的上方,而第二接针面3b对应于接针三角26R的上方。第一、第二接针面3a、3b与接针三角26L、 26R之间的间隙组成了接圈轨道。本实用新型的导针三角6L上加工有第一、 第二压针面6Lt、 6L2,同样地在导针三角6R上加工有第三、第四压针面6Rp 6R2。
仍请见图8,在图8的左边给出了适合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针床截面及织针 组件,织针组件包括织针21、挺针脚22和选针脚24,因织针组件中不含有 推片,挺针脚22较短,因此织针组件在针槽方向的长度较小。
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前、后机头上并通过机头的左、右往复运动作用于 针床上的织针组件而完成各种编织功能的,具体可通过申请人在下面结合图9 至图15的描述得到充分理解,图9至图15中的斜线阴影表示三角縮入三角底 板。
1、 织针不进行编织。
请见图9,这时移圈三角2、挺针三角3、接针三角26R和起针三角5均 縮进三角底板7,选针器13L和13R都不工作,选针脚24、挺针脚22和织 针21都处于原始位置。
2、 织针编织。
请见图IO,假设机头左行,这时移圈三角2和接针三角26R縮入三角底 板7,左边的选针器13L工作,将参加编织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 上,选针脚24先沿导针三角14上升,之后沿起针三角5继续上升,推动相 应的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上升到集圈高度,之后选针脚24沿导针三角11R 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R回复到原始位置;同步地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到达 集圈高度后沿挺针三角3继续上升完成脱圈,之后依次沿人字三角1、度目三 角4R和导针三角8R、 6R完成编织,在经过导针三角6R的压针面6Rt时, 作用于挺针脚22的针踵22a而将挺针脚22压入针槽回复到原始位置。关于 本实用新型的织针组件的工作原理已由本实用新型人在本实用新型人申请的 申请号为200810023976.5所介绍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的技术方案中 全面阐及,故在此不再赘述。
选针脚24在经过选针器13R时,选针器13R不选针,因此本实用新型 在编织时机头运行一行只需要一个选针器工作,即只需要选针一次。例如图10情形只有选针器13L选针。
3、 织针集圈。
请见图11,假设机头左行,这时移圈三角2、挺针三角3和接针三角26R 縮进三角底板7,左边的选针器13L工作,将参加集圈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 针脚24选上,选针脚24先沿导针三角14上升,之后沿起针三角5继续上升, 推动相应的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上升到集圈高度,之后选针脚24沿导针三 角IIR,选针脚复位三角20R回复到原始位置;同步地挺针脚22带动织针 21保持在集圈高度,之后依次沿人字三角1和度目三角4R以及导针三角8R、 6R完成集圈,在经过导针三角6R的压针面6R,时,压针面6Ri作用于挺针 脚22的针踵22a而将挺针脚22压入针槽回复到原始位置。
选针脚24在经过选针器13R时,选针器13R不选针。
4、 织针移圈(机头左行)。
请见图12,假设机头左行,这时接针三角26R縮进三角底板7,左边的 选针器13L工作,将参加移圈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选针脚24 先沿导针三角14上升,之后沿起针三角5继续上升,推动相应的挺针脚22 带动织针21上升到集圈高度,之后选针脚24沿导针三角11R和选针脚复位 三角20R回复到原始位置;同步地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到达集圈高度后沿 移圈三角2继续上升,之后沿人字三角l、度目三角4R和导针三角8R、 6R 完成移圈,在经过导针三角6R的压针面6Ri时,压针面6Rt作用于挺针脚 22的针踵22a而将挺针脚22压入针槽回复到原始位置。
选针脚24在经过选针器13R时,选针器13R不选针。
5、 织针移圈(机头右行)。
请见图13,假设机头右行,这时接针三角26R缩进三角底板7,右边的 选针器13R工作,将参加移圈的织针21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选针脚24 先沿导针三角14上升,之后沿起针三角5继续上升,推动相应的挺针脚22 带动织针21上升到集圈高度,之后选针脚24沿导针三角11L和选针脚复位 三角20L回复到原始位置;同步地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到达集圈高度后沿 移圈三角2继续上升,之后沿人字三角1、度目三角4L和导针三角8L、 6L 完成移圈,在经过导针三角6L的压针面6&时,压针面6R作用于挺针脚22的针踵22a而将挺针脚22压入针槽回复到原始位置。 选针脚24在经过选针器13L时,选针器13L不选针。
6、 织针接圈(机头左行)。
请见图14,假设机头右行,这时接针三角26L和起针三角5縮进三角底 板7,左边的选针器13L工作,将参加移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 选针脚24沿导针三角14上升,由于起针三角5縮进三角底板7,选针脚24 沿导针三角14上升后没有推动相应的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上升到集圈高度, 便沿导针三角11R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R回复到原始位置;同步地挺针脚22 带动织针21沿接针三角26R与挺针三角3上的接针面3b之间的接圈轨道运 行,之后沿度目三角4R和导针三角8R、 6R完成接圈,在经过导针三角6R 的压针面6&时,压针面6&作用于挺针脚22的针踵22a而将挺针脚22压 入针槽回复到原始位置。
选针脚24在经过选针器13R时,选针器13R不选针。
7、 织针接圈(机头右行)。
请见图15,假设机头右行,这时接针三角26R和起针三角5縮进三角底 板7,右边的选针器13R工作,将参加移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脚24选上, 选针脚24沿导针三角14上升,由于起针三角5縮进三角底板7,选针脚24 沿导针三角14上升后没有推动相应的挺针脚22带动织针21上升到集圈高度, 便沿导针三角11L和选针脚复位三角20L回复到原始位置;同步地挺针脚22 带动织针21沿接针三角26L与挺针三角3上的接针面3a之间的接圈轨道运 行,之后沿度目三角4L和导针三角8L、 6L完成接圈,在经过导针三角6L 的压针面6Li时,压针面作用于挺针脚22的针踵22a而将挺针脚22压入 针槽回复到原始位置。
选针脚24在经过选针器13L时,选针器13L不选针。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角底板(7);固定在所述三角底板(7)上的人字三角(1),导针三角(6L、6R、8L、8R、11L、11R、14),选针脚复位三角(20L、20R),选针器(13L、13R);垂直地进出于所述三角底板(7)的移圈三角(2),挺针三角(3),起针三角(5),接针三角(26L、26R);沿所述的三角底板(7)平行滑动的密度三角(4L、4R)和配套使用的织针组件,所述的织针组件包括织针(21)、挺针脚(22)和选针脚(2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 的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字三角(1)固定在三角底板(7)的正中上部, 所述的移圈三角(2)位于人字三角(1)的下方,挺针三角(3)位于移圈三角(2)的 下方并紧贴移圈三角(2),接针三角(26L、 26R)位于挺针三角(3)的下方,密度 三角(4L、 4R)位于人字三角(1)的两侧并贴着人字三角(1),导针三角(6L、 6R、 8L、 8R、 IIL、 UR)分别位于三角底板(7)的上中部的两侧,导针三角(14)位 于三角底板(7)的下方正中,选针脚复位三角(20L)位于导针三角(14)的左下 方,而选针脚复位三角(20R)位于导针三角(14)的右下方,选针器(13L)位于三 角底板(7)的左下方并处于导针三角(11L、 14)之间,选针器(13R)位于三角底 板(7)的右下方并处于导针三角(11R、 14)之间,起针三角(5)位于三角底板(7) 的中部且位于导针三角(11L、 IIR)的下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 编机的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针三角(3)的下部构成有形状彼此相 同、位置彼此对称的第一、第二接针面(3a、 3b),其中第一接针面(3a)对应于 接针三角(26L)的上方,而第二接针面(3b)对应于接针三角(26R)的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 编机的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针三角(6L)上构成有第一、第二压针 面(6"、 6L2),导针三角(6R)构成有第三、第四压针面(6R!、 6R2)。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 编机的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针三角(26L、 26R)是彼此联动地进出 所述的三角底板(7)的。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技术领域。它包括三角底板;固定在所述三角底板上的人字三角,导针三角,选针脚复位三角,选针器;垂直地进出于所述三角底板的移圈三角,挺针三角,起针三角,接针三角;沿所述的三角底板平行滑动的密度三角和配套使用的织针组件,所述的织针组件包括织针、挺针脚和选针脚。优点结构简单;整机的体积减小,制造成本低;运行成本低,且三角不容易磨损;对于挺针三角上的接针面加工要求不苛刻,且能保证织针运行顺利;选针器的寿命延长一倍,在进行接圈编织时,不需要在前一行进行选针,因而在编织移圈组织时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更高。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1276637SQ20082016044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
发明者付洪平, 金永良 申请人: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