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39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洗涤剂收纳容器以及向洗涤剂收纳容器内供水的注水盖体
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洗衣机中的供水机构一般为,洗衣机的机体上部设有供水阀,自来水管的水先进入到供水阀中,再经过装有洗涤剂的洗涤剂收纳容器向盛水筒内供水(其中的一例可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7-68801)。 图6是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的纵向截面图。图7为表示现有滚筒式洗衣机中的洗涤剂收纳容器结构的侧面图。 在图6中,滚筒式洗衣机60中设有在电动机61驱动下旋转且旋转轴略呈水平或倾斜配置的旋转滚筒(洗涤兼脱水筒)62、以及将旋转滚筒62从外部包围住的盛水筒(外筒)63。盛水筒63的上方设有洗涤剂投放机构64。 下面使用图7对洗涤剂投放机构64进行说明。这一洗涤剂投放机构64包括洗涤剂投放器壳体65、洗涤剂收纳容器68及将其上部封闭住的注水盖体66。洗涤剂投放器壳体65的下部设有与盛水筒63相连接的供水软管70,洗涤剂收纳容器68以可以自由拉出的方式收容在洗涤剂投放器壳体65中。另外,洗涤剂投放器壳体65的侧面上设有供水阀69,供水阀69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来自接水口 67处的水。 洗衣时,先将柔软剂或洗涤剂装入洗涤剂收纳容器68中,然后打开供水阀69。这样,水从供水阀69经过洗涤剂投放器壳体65的局部后,供给到注水盖体66上;所提供的水从设置在注水盖体66上的多个注水孔(图中未示出)注入到洗涤剂收纳容器68内,与装在洗涤剂收纳容器68内的洗涤剂混合,形成洗涤剂混合水。洗涤剂混合水从溢水部71等穿过连接在底部的供水软管70,向盛水筒63供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同时实现洗涤剂的投入和供水操作。 但是,采用上述结构时,如果采用高压供水方式向洗涤剂投放器供水时,如果加入的水超过了能从溢水部71流出的容量,水会从洗涤剂收纳容器68溢出,并漏向洗衣机的前表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人提出过安装上密封件以防止溢水的结构,或者在注水盖体66上设计不向洗涤剂收纳容器68供水的旁通放水孔使一部分水旁路,减少洗涤剂收纳容器68的加水量。 但是,在安装密封件的结构中,不但存在着组装工序复杂及成本上升的问题,此外密封件还存在寿命方面的问题。另外,在注水盖体66上设置旁通放水孔来降低对洗涤剂收纳容器的排水水压的结构中,如水压较低时,对洗涤剂收纳容器的供水量将会变得过少。在洗涤剂无法完全溶解/流出时,会产生洗涤剂残留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不但可解决洗涤剂残留问题、同时不存在漏水危险性的洗涤剂收纳容器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用于收容洗涤物的旋转滚筒;将所述旋转滚筒从外面包围 住的盛水筒;设置在所述盛水筒上方的、用于收纳洗涤剂的洗涤剂收纳容器;向所述洗涤 剂收纳容器进行注水的注水盖体;设有能将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拉出自如地收纳的空间部 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对所述注水盖体的供水操作进行控制的供水阀;和设置在所述洗涤 剂投放器壳体底部的、与所述盛水筒连通的供水路径。其中,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包括收 纳所述洗涤剂的洗涤剂收纳容器;与排出所述洗涤剂的所述空间部位相连通的投入通道; 设置在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的拉出方向的带底的凹形回收槽;和与所述回收槽连通的回收 通道。所述回收通道与所述投入通道相连通。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即使从注水盖体供给到洗涤剂收纳容器中的水向机体前方一 侧溢出,也能从回收槽经回收通道回收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内,在不增加密封件不增加成 本的条件下就能达到防止漏水的目的。另外,由于消除了漏水的危险性,也就不必设置旁通 放水孔,对洗涤剂收纳容器的供水量也能增加,低压供水时发生洗涤剂残留的危险性也能 避免。并且,供水量增加后,既能降低供水时间,也有利于縮短洗衣操作的时间。
附图简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洗衣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上述洗衣机中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部分的侧面截面图。 图3是上述洗衣机中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部分的结构分解斜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洗衣机中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部分的操作情况的侧面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洗衣机中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部分的结构分解斜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洗衣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洗衣机的洗涤剂收纳容器结构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 技术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l)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洗衣机的纵向截面图。在图1中,左边为洗衣机的 前方,图2是该洗衣机中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部分的侧面截面图,图3为该洗衣机中的洗涤 剂投放器壳体部分的结构分解斜视图。 如图1中所示,洗衣机1具有洗衣机框体2,洗衣机框体2中设有盛水筒3的和旋 转滚筒4。盛水筒3的上方设有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的上方开口, 呈带底面的、截面大致呈"]"形的箱体。另外,在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的上方设有注水盖 体30。洗涤剂收纳容器21以可以自由拉出的方式收容在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内的空间部 分40d内。注水盖体30上设置有向洗涤剂收纳容器21内供水的第1供水通道31与第2 供水通道32。第1供水通道31与第2供水通道32上连接有供水阀7,通过供水阀7的开 闭进行供水。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的底部与供水路径26相连接,供水路径26进一步与盛 水筒3相连接。 下面对图2中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作更详细的说明。洗涤剂收纳容器21以可以自如拉出的方式收容在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内。洗涤剂收纳容器21上设有拉手25,通过 操作拉手25可以将洗涤剂收纳容器21自如地拉出。洗涤剂收纳容器21中设有用于收纳 粉末状合成洗涤剂的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收纳液体洗涤剂或液体漂白剂的液体洗涤剂 收纳容器23、以及收纳液体柔软剂的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注水盖体30上具有通水空 间部37、以及位于通水空间部37的底面上的由多个小孔形成的注水口 33。通水空间部37 构成向洗涤剂收纳容器21供水的通水通道。通水空间部37由聚丙烯树脂等构成的两块树 脂注塑板经热熔后形成。另外,通水空间部37中设置有向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与液体 洗涤剂收纳容器23供水的第1供水通道31、以及向给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供水的第2 供水通道32。 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的下游一侧设有粉末洗涤剂投入通道22a,液体洗涤剂收 纳容器23的下游一侧的外底部上设有液体洗涤剂投入通道23a,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的 外底部的下游一侧则设有液体柔软剂投入通道24a。 另外,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与其底部的洗涤剂液供给通道41形成一体。洗涤剂 经供水阀7的提供的水稀释后,先按照箭头A、 B所示方向从各个洗涤剂投入通道经空间部 40d流入到洗涤剂液供给通道41,再从洗涤液供给通道41经与之相连的供水路径路线26 注入到盛水筒3中。 图3的分解斜视图示出了将洗涤剂收纳容器21从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处从原定 位置拉出、且注水盖体30向上方翻起的分解状态。 如图3中所示,注水盖体30的后方(即图的左边)设有第1供水通道31与第2 供水通道32。另外,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形成带有底面的"]"状箱体,其一边开口,形成供 洗涤剂收纳容器21拉出的开口部分。 在洗涤剂收纳容器21中,(图3中的)左侧设有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在其拉 出方向一侧(本实施例1中为洗衣机的前方一侧、在图3中为右侧)并排配置有液体洗涤 剂收纳容器23、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及回收通道19。在洗涤时,水从注水盖体30上的 第1供水通道31处供入到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和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中;在漂洗 时,水从第2供水通道32处供入到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中。 液体柔软剂收纳容24的底部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中空管24b(参见图2)。配管 24b的上端呈开放状,下端在液体柔软剂的投入通道24a中开放。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 上从上方盖有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盖体24d,这一盖体24d在与中空管24b对应的位置上具 有一个帽盖形圆筒部24c。圆筒部24c的下端部与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底部之间有一定 的间隙,圆筒部24c的内顶面与配管24b的上端部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隙。通过才这样的结 构,在向液体柔软剂的收纳容器24中供水时可以产生虹吸作用,可以使加入的水上升到圆 筒部24c内壁面与配管24b的外壁面之间,再穿过配管24b的内部流入到液体柔软剂投入 通道24a内。 在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与液体柔软剂收纳部位24的拉出方向一侧(图3的右 侧)、与拉手25之间具有带底的凹形回收槽50。这一回收槽50通过缺口部20与设置在液 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侧面的回收通道19相连通。 回收通道19与洗涤剂收纳容器21下游侧外底部的液体洗涤剂投入通道23a或液 体柔软剂投入通道24a连通,形成排出口 。
5
另外,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的上缘部设有防水飞散结构挡筋40a,防水飞散结构 挡筋40a从上方看时呈"]"形的三个边,防水飞散结构挡筋40a的上端部与注水盖体30的 下部相接触,其外周的槽40b形成包围结构。此外,为了使槽40b与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 内侧相通,如图3中所示,在里侧的边上设置两处切口 ,在另外的两边各设一处切口 ,共形 成四处切口部40c。 下面使用图4对本实施例1中的洗涤剂收纳容器的拉出状态进行详细描述。图4 为表示本实施例1中的洗衣机洗涤剂投放器壳体部分的操作状态的侧面截面图,图中示出 了将洗涤剂收纳容器拉出到正常的使用位置时的状态。这里的拉出到正常使用位置的状态 是指使用者在开始洗衣前,首先将洗涤剂收纳容器21从洗涤剂框架2拉出、放入洗涤剂时 的状态。在洗涤剂收纳容器21处于拉出状态时,使用者可从上方(箭头C的方向)向洗涤
剂收纳机构21中的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投入规定量的洗涤剂等。 在通过抓住拉手25将洗涤剂收纳容器21从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中拉出到正常 使用状态的规定位置时,洗涤剂收纳容器23、液体柔软剂收纳部位24及回收槽50的出口即 液体洗涤剂投入通道23a、或者液体柔软剂投入通道24a将位于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内的 空间部40d的内部,不会超出该空间部40d。 下面对具有上述构成的洗衣机的操作情况进行说明。首先,由使用者将一般市场 上销售的粉末洗涤剂、液体洗涤剂和液体柔软剂分别加入到洗涤剂收纳容器21中的粉末 洗涤剂收纳容器22、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液体柔软剂收纳部位24等中。加入的洗涤剂 种类可由使用者适当地选定,既可以加入其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全部使用。
接下去进行洗涤操作。洗涤操作开始后,供水阀7首先打开,开始加水。提供的水 将流入设置在通水空间部37处设置的第1供水通道31。流入到第1供水通道31的水从注 水口 33处注入到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和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中。
在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处,粉末洗涤剂与水混合、溶解,形成洗涤剂混合液。洗 涤剂混合液流到粉末洗涤剂投入通道22a,并按箭头A方向流入空间部40d、洗涤液供给通 道41。同样,在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中,液体洗涤剂与水混合、溶解,形成洗涤剂混合液。 洗涤剂混合液流到液体洗涤剂投入通道23a,并按箭头B的方向流到空间部40d、洗涤液供 给通道41处。 这些洗涤剂混合液体最后经洗涤剂液体供给通道41流入到供水路径26中,供给 盛水筒3。 另外,在洗涤程序结束后,进行漂洗程序。在漂洗程序中,从供水阀7加入的水流 入到设在通水空间部37中的第2供水通道32。流入第2供水通道32的水从注水口 33处 注入到柔软剂收纳部位24中。 在柔软剂收纳部位24中,柔软剂与水混合、溶解,形成洗涤剂混合液。这些洗涤剂 混合液利用虹吸效果穿过圆筒部24c的内侧壁和配管24b的外壁面之间,再穿过配管24b 的内部,流到柔软剂投入通道24a ;然后按箭头B方向流向空间部40d和洗涤剂液体供给通 道41 。接着,洗涤剂混合液通过供水路径26加到盛水筒3中。 在洗涤程序时及漂洗程序时,洗涤剂混合液如上所述的那样被加到盛水筒3中。
在上面的实施例1中,洗涤剂收纳容器21中设置有回收槽50及回收通道19。具体说来,在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及柔软剂收纳部位24的拉出方向一侧(在本实施的形 态1中的洗衣机前方侧、即图3的右方)设置有回收槽50 ,且回收槽50通过缺口 20与回收 通道19连通。这样,水流由于虹吸效果而变慢,当从注水盖体30进行高压注水向容易积水 的柔软剂收纳部位24加水时,即使所加入的水朝拉出方向一侧溢出,水也不会漏到洗涤剂 收纳容器21的外部,而会被回收槽50加以回收。此外,回收的水会从回收槽50穿过回收 通道19从液体洗涤剂投入通道23a或液体柔软剂投入通道24a回收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 40内。通过这种方式,即便不增加密封件也能达到防止漏水的目的。 随着漏水危险性的消除,从注水盖体30处对洗涤剂投放器的供水量也可以得到 增加。这样,低压供水时洗涤剂残留的问题可以避免。而且,通过增加供水量,还可以縮短 供水时间,也有利于縮短洗衣操作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1中,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的三个边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水飞散结构 挡筋40a,且这样的防水飞散结构挡筋40a与所述注水盖体30的底面相接触。这样,从注水 盖体30对洗涤剂收纳容器21进行高压注水时,即使水溅起,防水飞散结构挡筋40a也能防 止水飞溅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的外面。而且,从防水飞散结构挡筋40a的上端和注水盖 体30的下部之间的微小间隙处渗出的微量水也会被在外周部位形成的槽40b加以回收,不 会滴到洗涤剂装料框架体40的外面,而是会从缺口部40c回收到洗涤剂装料框架体40的 内部。这样,不但能防止上方设有开口的洗涤剂收纳容器21从前方(拉手25—侧)发生 漏水,也能解决从洗涤剂装料框架体40的上周缘部发生漏水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在洗 涤剂投放器壳体40的上周边部也不增加密封件、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就能解决从洗 涤剂投放器壳体40向外漏水的问题。 还有,如图4所示,当洗涤剂收纳容器21从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拉出到正常使用 状态的规定位置时,液体洗涤剂投入通道23a或液体柔软剂投入通道24a将不会超出洗涤 剂投放器壳体40的空间部位40d,而是位于其内部。因此,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中装有液 体洗涤剂时、或当将过量的液体柔软剂放入到液体柔软剂收纳部位24而因虹吸效果流出 时、以及当溢出水残留在回收槽50里时,可以从液体洗涤剂投入通道23a或者液体柔软剂 投入通道24a将这些液体回收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内,防止液体洗涤剂、液体柔软剂或 水渗到外部。
(实施例2) 下面使用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及其动作进行说明。为简明起见,这里省 略了对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的说明,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部分的结构分解斜视图, 这里示出了将洗涤剂收纳容器21拉出至规定位置以外、注水盖体30朝上方翻起的分解斜 视图。 如图5中所示,洗涤剂收纳容器21中并列配置有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及液体 柔软剂收纳装置24。另外,在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与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的前方(图 4的右侧)与拉手25之间设有带底的凹状回收槽50。回收槽50通过缺口部分20与液体 洗涤剂收纳容器23相连,并且与液体洗涤剂投入通道23a相连接。这样,液体洗涤剂收纳 容器23起到了将溢出的水回收到回收槽50内的回收通道的作用。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洗衣机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7
洗涤剂收纳容器23呈能起到与实施例1中的回收通道19相同作用的结构。因此,当使用高压从注水盖体30向洗涤剂收纳容器加水时,加入的水即使向前方一侧溢出,也可从回收槽50穿过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回收到所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40内。因此,在不增加密封件无需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就能实现防止漏水。另外,由于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起到了回收通道的作用,还可以减小洗涤剂收纳容器的体积。 虽然在本实施例2中是使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的结构起到回收通道的作用,但是也可以使液体柔软剂收纳部位24或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形成起到回收通道作用的结构。 还有,虽然在本实施例2中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和液体柔软剂收纳容器24是在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的前方(图4的右边)即拉手25侧并列设置的,但是也可以将洗涤剂收纳容器22和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或液体柔软剂收纳部位24之间的位置进行对调、或将粉末洗涤剂收纳容器22和液体洗涤剂收纳容器23设计成一个收纳整体,这样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洗衣机中的洗涤剂收纳容器在不增加密封件从而不会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漏水,并且能解决低压供水时的洗涤剂残留问题,故不仅能适用于旋转滚筒倾斜配置的滚筒式洗衣机中,也能适用于设有洗涤兼脱水筒的波轮式洗衣机等中。
权利要求
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容洗涤物的旋转滚筒;将所述旋转滚筒从外面包围住的盛水筒;设置在所述盛水筒上方的、用于收纳洗涤剂的洗涤剂收纳容器;向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进行注水的注水盖体;设有能将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拉出自如地收纳的空间部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对所述注水盖体的供水操作进行控制的供水阀;和设置在所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底部的、与所述盛水筒连通的供水路径;其中,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包括收纳所述洗涤剂的洗涤剂收纳容器;与排出所述洗涤剂的所述空间部位相连通的投入通道;设置在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的拉出方向的带底的凹形回收槽;和与所述回收槽连通的回收通道,其中,所述回收通道与所述投入通道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通道为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洗涤剂收纳容器从洗涤剂投放 器壳体中拉出至通常使用状态时,所述投入通道位于所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中的空间部 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在于所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的上端 部设有凸筋,所述凸筋的上端部与所述注水盖体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在于在所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的所 述挡筋的外周部位设置有槽,所述挡筋上具有使所述槽与所述洗涤剂投放器壳体的空间部 相连通的缺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洗衣机中设置有收纳洗涤剂的洗涤剂收纳容器;对洗涤剂收纳容器进行注水的注水盖体;构成收纳所述洗涤剂收纳容器空间的洗涤剂投放器壳体;和一端与供水阀连通、另一端与盛水筒连通的供水路径。洗涤剂收纳容器包括收纳洗涤剂的洗涤剂收纳容器;与洗涤剂所述空间部相连通的投入通道;设置在洗涤剂收纳容器拉出方向侧的带底凹形回收槽;和与回收槽连通的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与所述投入通道连通。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从洗涤剂收纳容器朝拉出方向一侧漏水的问题可以解决,对洗涤剂收纳容器的供水量也可以增加,低压供水时的洗涤剂残留问题也能解决。
文档编号D06F39/02GK101713135SQ20091017775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30日
发明者前田一宪, 奥山武人, 神藤健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