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棉花剥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将棉桃剥壳、去杂,得到籽棉的机械。
背景技术:
机械采棉清杂技术已较为成熟,但机械的机体庞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仅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特别是清杂技术,更多地用在纺织厂的各道工序中,没有用在棉花的采摘上。现有《棉花剥壳清杂机》(专利号200720083340. 0),由剥棉、清杂两部分组成,剥棉部分由带有螺旋叶片的输料辊、有齿钉的剥棉辊组成。清杂部分由除杂棍、固定刷条、锯齿辊筒、锯齿辊筒侧的出杂栅、刷棉辊、齿钉辊、齿钉辊下的出杂栅组成。壳体有进料口、出杂口、出棉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用在棉花的采摘时使用,有效解决采摘棉劳动强度大、周期长、不能及时入库问题的棉花剥壳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是,棉花剥壳机,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 ,下端设置有出棉口 、出杂口 ,进料口下有带有叶片的拨壳辊,拨壳辊包有拨壳仓,拨壳仓上面与进料口相通,侧面的籽棉出口侧有粘棉板,粘棉板上侧有分离板,另一侧有毛刷,毛刷下方正对清杂网上的籽棉进口,清杂网包在清杂辊外,其与壳体的出棉口相通,拨壳仓后有分离带,分离带旁的壳体上有出壳口 ,各辊的辊轴装在壳体上,壳体底部开口 。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棉桃从进料口进入拨壳仓,经拨壳辊上的叶片敲打后,粘到粘棉板上,粘棉板转动,其上所粘带壳棉花由分离板分离,并将棉壳打回拨壳仓,由拨壳仓的网眼漏下,从出杂口排出。籽棉由毛刷刷下,经籽棉进口进入清杂网,清杂辊上的叶片对籽棉敲打,将籽棉上的碎叶片打下,碎叶片从清杂网漏下,从壳体底部开口排出,去掉碎叶片的,清洁干净的籽棉从出棉口导出。拨壳仓后的分离带,将拨壳仓没有拨壳的棉桃打回到壳体上端的进料口 ,再重复上述工作;打掉的棉壳从出壳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能供棉户在棉花的采摘时使用,能有效解决采摘棉劳动强度大、周期长、不能及时入库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拨壳仓3、分离带1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上端设置有进料口 2,下端设置有出棉口 7、出杂口 5,进料口下有带有叶片的拨壳辊4,拨壳辊包有拨壳仓3,拨壳仓上面与进料口 2相通,侧面的籽棉出口侧有粘棉板11,粘棉板11上侧有分离板12,另一侧有毛刷10,毛刷10下方正对清杂网6上的籽棉进口 9,清杂网6包在清杂辊8外,其与壳体1的出棉口 7相通,拨壳仓3后有分离带13,分离带旁的壳体上有出壳口 14,各辊的辊轴装在壳体上,壳体底部开口。[0010]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棉桃从进料口 2进入拨壳仓3,经拨壳辊4上的叶片敲打后,粘到粘棉板11上,粘棉板11转动,其上所粘带壳棉花由分离板12分离,并将棉壳打回拨壳仓3,由拨壳仓3的网眼漏下,从出杂口 5排出。籽棉由毛刷10刷下,经籽棉进口 9进入清杂网6,清杂辊8上的叶片对籽棉敲打,将籽棉上的碎叶片打下,碎叶片从清杂网6漏下,从壳体底部开口排出,去掉碎叶片的,清洁干净的籽棉从出棉口7导出。拨壳仓3后的分离带13,将拨壳仓没有拨壳的棉桃打回到壳体1上端的进料口 2,再重复上述工作;打掉的棉壳从出壳口 14排出。
权利要求棉花剥壳机,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下端设置有出棉口、出杂口,其特征在于进料口下有带有叶片的拨壳辊,拨壳辊包有拨壳仓,拨壳仓上面与进料口相通,侧面的籽棉出口侧有粘棉板,粘棉板上侧有分离板,另一侧有毛刷,毛刷下方正对清杂网上的籽棉进口,清杂网包在清杂辊外,其与壳体的出棉口相通,拨壳仓后有分离带,分离带旁的壳体上有出壳口,各辊的辊轴装在壳体上,壳体底部开口。
专利摘要棉花剥壳机,涉及一种可将棉桃剥壳、去杂,得到籽棉的机械。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下端设置有出棉口、出杂口,进料口下有带有叶片的拨壳辊,其外包的拨壳仓与进料口相通,侧面有粘棉板,粘棉板侧有分离板、毛刷,包在清杂辊外的清杂网与壳体的出棉口相通,拨壳仓后有分离带,各辊的辊轴装在壳体上,壳体底部开口。工作时,棉桃从进料口进拨壳仓,经拨壳辊叶片敲打粘到粘棉板上,分离板分离,棉壳打回从出杂口排出。籽棉刷下,经清杂辊上的叶片敲打的碎叶片从壳体底部开口排出,清洁干净的籽棉从出棉口导出。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能供棉户在棉花的采摘时使用,能有效解决采摘棉劳动强度大、周期长、不能及时入库问题。
文档编号D01B1/02GK201459283SQ20092008620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
发明者张宜 申请人:张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