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365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属纺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机的原理是由喂入罗拉将纤维条喂给回转分梳辊,纤维条经分梳辊梳理 成单纤维后输送到高速回转的转杯内壁并在转杯内壁的凝聚槽内叠合成环形的须条形成 纱尾,纱尾同时被加捻成纱(其中的叠合和加捻通常一起言之为"转杯并合加捻")引出绕 成筒子。 现有转杯纺纱机上各锭纤维原料(纤维条)的喂入依靠喂入罗拉,而大多数机型 采用的是蜗轮蜗杆传动方式,这种传动方式的动力来自于一根由车头到车尾的喂入传动 轴,蜗轮蜗杆连接在喂入传动轴与各锭喂入罗拉之间,各锭喂入罗拉的转动依靠电磁装置 控制着蜗轮与喂入罗拉之间的离合,这样在接到断纱电气指令后就可以停止该锭的原料喂 入。这种靠切断动力传动的控制方法,只能在统一的喂入速度下启停,启停速度是恒定的, 它在正常纺纱时不会有任何影响。但随着纺纱英支号数的增加(纱线越来越细),纤维在断 纱后接头时,由于分梳作用是不间歇的,在转杯里形成定量纤维环(纱尾)的纤维量和在分 梳三角区内形成恒定饱和的纤维量,出现了倒置现象(即分梳三角区内形成恒定饱和的纤 维量和形成定量纤维环的纤维量都将少于正常纺纱时的纤维量),无法变速喂入的现有控 制系统就不能在短时间里满足恒定饱和的纤维量的供应需求,影响了转杯纺生产高质量中 细号纱的质量技术指标,尤其是接头部位的接头形态难以达到高质量技术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变速喂入 纤维原料所造成的在断纱后接头时不能在短时间里满足恒定饱和的纤维量的供应需求,影 响转杯纺生产高质量的中细号纱的的缺陷,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为此,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包括若干锭位,每个锭位包括喂入罗拉、握持点、 分梳三角区、分梳体、分梳辊和出口,其特征是各锭位的喂入罗拉彼此独立并用受控于电 气控制装置的独立动力直接驱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分梳辊上设置有分梳齿,利于对喂入的纤维条进行合 理的梳理。 所述的握持点呈槽状,便于对纤维条进行喂入和回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采用单锭独立喂入控制系统(各锭用独立动力直接驱动喂入罗拉)后,不仅能 实现对接头瞬间喂入流量饱和度的控制,更能缓解断头后分梳辊对静止纤维束反复打击造 成的损失损伤,从而全面提高转杯纺纱机的接头质量和整机成纱性能。 2、便于对各锭喂入罗拉进行转速、转向控制,从而利于在断纱接头时控制纤维条
3的喂入和回退,确保接头引纱时转杯内的纤维量达到额定,同时也为引纱时后续进入转杯 的纤维流量(该后续进入转杯的纤维流量形成接头部位后的一段纱线)提供额定增补,避 免了纱线接头部位后的细节现象。 3、本实用新型经试用,与国内现有同类技术相比,在实际纺纱接头质量上具有接 头强力变异系数CVX有很大改善、接头综合质量稳定的优点,接头部位纱线的外径同正常 纱线几乎一样,接头平均强力占正常纱线平均强力的80%以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杯纺纱机分梳和喂入机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断纱后和接头时喂入罗拉控制时序合成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断纱后和接头时单锭独立喂入罗拉控制时序合成图。 图中标号说明1 _喂入罗拉,2-握持点,3-分梳三角区,4-分梳体,5-分梳辊,
6-出口 , 7-分梳齿,SH-纤维条; Vl-现有技术喂入罗拉的转速曲线; V2-本实用新型喂入罗拉的转速曲线; La-断纱前连续纺纱情况下喂入罗拉以正常纺纱工作速度转动的时间; Lb-断纱时喂入罗拉停止转动的时间; Lc-接头后连续纺纱情况下喂入罗拉以正常纺纱工作速度转动的时间; Ll-表示的是喂入反转时喂入罗拉的反转时间,其间接的表示出在喂入罗拉带动
下逆向回退的纤维条长度; L2-表示的是高速预喂入时喂入罗拉的转动时间,其间接的表示出在喂入罗拉带 动下正向喂入的纤维条长度; L3-表示的是当高速定量喂入时在喂入罗拉带动下正向喂入的纤维条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在不改变转杯、分梳辊速度下完成纤维 条的喂入和引纱这两个主要动作。从正常纺纱工艺流程我们可以得知,只有将接头过程中 的加捻与正常纺纱时"转杯并合加捻"的过程融合在一起才是追求高质量接头的目标。这 就要求受控制的喂入系统首先完成对参与转杯并合加捻的纤维量的控制,还要控制后序传 输中纤维量的控制,为最终引纱后接头部位向正常纺纱过渡时提供纤维流量的连续额定保 证。 高质量的接头可以从接头的形态和强力来分辨,接头形态(包括粗节、细节、和接
头长度)与接头工艺模式、种子纱纱尾形态和喂入纤维量有关。其实质是两部分纤维在转
杯内的有机结合,关键在种子纱与搭接纤维接合时后续进入转杯的纤维量的配合。国内目
前行业内最好的不成文标准是接头部位纱的外径在正常纱直径的130% 180%以下,接
头平均强力为正常纱平均强力的60% 70%以上,暂无接头强力变异系数指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接头需要,主要通过在接头时单独改变锭位喂入速度,用变速
喂入实现对纤维在各个输纤链路中的流量和形成时间加以控制,满足了纺不同纱支时对接头喂入控制的不同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是 将现有集中统一动力输出再通过蜗轮蜗杆传给各锭、电磁离合驱动喂入罗拉的设 计方式,改为用独立动力直接驱动各锭喂入罗拉。通过电气指令分别控制各锭喂入罗拉动 力的转速和方向,从而实现新接头工艺里断纱后只有该锭的喂入罗拉能在设定长度里倒转 后停止的技术要求,这样即不影响其它锭位正常的纺纱;又令整机的各个锭位在等待接头 的不同时间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纤维量喂入基准。图l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转杯纺纱机分梳 和喂入机构,其包括喂入罗拉1、握持点2、分梳三角区3、分梳体4、分梳辊5、出口6,在分梳 辊5上设有分梳齿7,握持点2呈槽状,工作时纤维条SH在握持点2处被喂入罗拉1按照图 示顺时针方向向分梳三角区3喂入,在正常连续纺纱情况下,喂入到分梳三角区3内的纤维 条的纤维量为恒定的,喂入到分梳三角区3内的纤维条被分梳辊5梳理成分散的纤维(理 想状态为单纤维)并经出口 6输送给转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以下述及的新接头工艺中体现 新工艺喂入流程控制(参见图3):断头后喂入罗拉1以设定速度和长度(长度可
以通过时间进行控制)自动反转(图中逆时针方向)将分梳三角区3内的纤维条回退到握
持点2后停止(纤维条回退);接头时,喂入罗拉1以设定的速度将回退的纤维条再迅速填
充回到分梳三角区3(高速预喂入);然后喂入罗拉1依据工艺以不低于高速预喂入的转速
将接头所需纤维量和回退纤维条的损失量的总和纤维量再喂入(高速定量喂入);最后返
回到正常纺纱设计工作速度。其中,喂入罗拉的动作均通过电气控制装置控制。
而现有的工艺喂入流程控制(参见图2):断头后喂入罗拉立刻停止(无纤维条回
退);接头时喂入罗拉以正常纺纱设计的速度喂入(恒定速度)。
权利要求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包括若干锭位,每个锭位包括喂入罗拉(1)、握持点(2)、分梳三角区(3)、分梳体(4)、分梳辊(5)和出口(6),其特征是各锭位的喂入罗拉(1)彼此独立并用受控于电气控制装置的独立动力直接驱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梳辊(5) 上设置有分梳齿(7)。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握持点 (2)呈槽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杯纺纱机单锭喂给罗拉装置,属纺纱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无法变速,断纱后接头时不能在短时间里满足恒定饱和的纤维量的供应需求,影响转杯纺生产高质量的中细号纱,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锭位,每个锭位包括喂入罗拉、握持点、分梳三角区、分梳体、分梳辊和出口,各锭位的喂入罗拉彼此独立并用受控于电气控制装置的独立动力直接驱动。便于对各锭喂入罗拉进行转速、转向控制,从而利于在断纱接头时控制纤维条的喂入和回退,确保接头引纱时转杯内的纤维量达到额定;能实现对接头瞬间喂入流量饱和度的控制,更能缓解断头后分梳辊对静止纤维束反复打击造成的损失损伤,从而全面提高转杯纺纱机的接头质量和整机成纱性能。
文档编号D01H4/08GK201525911SQ2009203126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李国刚, 王剑浪, 郑光明 申请人: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