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经编机及经编机用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尤其涉及一种经编机用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经编机的卷取部分通常都是采用单独的箱体齿轮进行传动,经过过桥齿轮的结合,达到收卷目的,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正常使用,但由于经编织物的组织不断改变,容易增加收卷部分的负担,比如碰到密度较大,平方米克重的增加后,导致无法顺利进行经编织物的脱圈及收卷,卷绕后容易产生集圈或无法正常脱圈的现象,卷取辊在舌针上升时有少量回转现象,直接造成脱圈困难,特别是编织较厚的织物时,更为明显,直接降低了经编机的生产效率,次品率比较高,容易对经编机的成圈机构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品率、传动效率高的经编机用卷取装置。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经编机用卷取装置,该卷取装置包括与驱动头连接的第一蜗轮蜗杆副、与卷取辊轴连接的第二蜗轮蜗杆副,第一蜗轮蜗杆副与第二蜗轮蜗杆副设置于箱体内,第一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第二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第一蜗杆与驱动头连接,第一蜗轮与第二蜗杆固定连接,第二蜗轮与卷取辊轴固定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经编机用卷取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一蜗杆在箱体内垂直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经编机用卷取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卷取辊轴伸入箱体与第二蜗轮固定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经编机用卷取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卷取辊轴线与驱动头轴线平行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经编机用卷取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箱体采用了上下分盖式结构。本发明还涉及另一技术方案,一种经编机,包括基体、支架、驱动头、调整机构以及与基体活动连接的卷取辊,所述支架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头设置于基体上,驱动头与卷取辊轴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与调整机构,该卷取装置包括与驱动头连接的第一蜗轮蜗杆副,与卷取辊轴连接的第二蜗轮蜗杆副,第一蜗轮蜗杆副与第二蜗轮蜗杆副设置于箱体内, 第一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第二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第一蜗杆与驱动头连接,第一蜗轮与第二蜗杆固定连接,第二蜗轮与卷取辊轴固定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经编机进一步包括所述驱动头、调整机构、第一蜗杆之间通过链轮活动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经编机进一步包括所述调整机构为变换齿轮箱。
本发明还涉及另一技术方案,一种经编机,包括基体、支架、驱动头、调整机构以及与基体活动连接的卷取辊,所述支架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头设置于基体上,驱动头与卷取辊轴之间设置有卷取装置与调整机构,该卷取装置包括与驱动头连接的第一蜗杆,与卷取辊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蜗轮。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经编机的生产效率,只要是在经编机上编织的任何组织织物,都能轻松脱圈收卷,还能自动止退,完全消除了卸布时的松布现象,卸布时极为安全方便可靠,由于是多蜗轮蜗杆结构,卷取辊无回转现象,并能大大降低了主电机的消耗功率。由于省略了原有的整体结构箱体,箱体采用了上下分盖式结构, 安装、维修极为方便,还能减少了运转中的维修费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体,2、支架、3、驱动头,4、卷取辊, 5、箱体,6、第一蜗轮,7、第一蜗杆,8、第二蜗轮,9、第二蜗杆,10、调整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经编机,包括基体1、支架2、驱动头3、调整机构10以及与基体1活动连接的卷取辊4,所述支架2与基体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头3设置于基体1上, 驱动头3与卷取辊4轴之间设置有卷取装置与调整机构10,该卷取装置包括与驱动头3连接的第一蜗轮蜗杆副,与卷取辊4轴连接的第二蜗轮蜗杆副,第一蜗轮蜗杆副与第二蜗轮蜗杆副设置于箱体5内,第一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一蜗轮6与第一蜗杆7,第二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二蜗轮8与第二蜗杆9,第一蜗杆7与驱动头3连接,第一蜗轮6与第二蜗杆9固定连接,第二蜗轮8与卷取辊4轴固定连接。通过上述卷取装置能够将在经编机上编织的任何组织织物,都能轻松脱圈收卷,并且该卷取装置还能自动止退,完全消除了卸布时的松布现象,卸布时极为安全方便可靠。其中,所述第二蜗杆9与第一蜗杆7在箱体5内垂直设置,且,所述卷取辊4轴线与驱动头3轴线平行设置,该设置有效提高了第一蜗杆7至第二蜗杆9的传动效率,大大降低了主电机的消耗功率,节能环保。所述驱动头3、调整机构、第一蜗杆7之间通过链轮活动连接,驱动头3与调整机构的输入端设置链轮,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第一蜗杆7与调整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链轮, 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当然,调整机构与驱动头3、第一蜗杆7也可采用齿轮连接。其中,所述调整机构10为变换齿轮箱,通过更改变换齿轮箱来改变驱动头3输出至卷取辊4的速度。卷取辊4轴与箱体5之间设置有轴承,第一蜗杆7与箱体5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蜗杆9与箱体5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蜗轮6与第二蜗杆9之间通过键连接,第二蜗轮8与卷取辊4轴也通过键连接。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是驱动头3通过链条链轮驱动调整机构10,调整机构10通过链轮链条将驱动力传递给第一蜗杆7,第一蜗杆7驱动第一蜗轮6转动,由于第一蜗轮6与第二蜗杆9固定, 即第一蜗杆7通过第一蜗轮6将驱动力传递给第二蜗杆9,第二蜗杆9驱动第二蜗轮8,由于第二蜗轮8与卷取辊4固定,即第二蜗杆9通过第二蜗轮8将驱动力传递给卷取辊4轴, 最后,卷取辊4卷取织物。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编机用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卷取装置包括与驱动头连接的第一蜗轮蜗杆副、与卷取辊轴连接的第二蜗轮蜗杆副,第一蜗轮蜗杆副与第二蜗轮蜗杆副设置于箱体内,第一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第二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 第一蜗杆与驱动头连接,第一蜗轮与第二蜗杆固定连接,第二蜗轮与卷取辊轴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用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一蜗杆在箱体内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用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辊轴伸入箱体与第二蜗轮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用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辊轴线与驱动头轴线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采用了上下分盖式结构。
6.一种经编机,包括基体、支架、驱动头、调整机构以及与基体活动连接的卷取辊,所述支架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头设置于基体上,驱动头与卷取辊轴之间设置有卷取装置与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卷取装置包括与驱动头连接的第一蜗轮蜗杆副,与卷取辊轴连接的第二蜗轮蜗杆副,第一蜗轮蜗杆副与第二蜗轮蜗杆副设置于箱体内,第一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第二蜗轮蜗杆副包括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第一蜗杆与驱动头连接,第一蜗轮与第二蜗杆固定连接,第二蜗轮与卷取辊轴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调整机构、第一蜗杆之间通过链轮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为变换齿轮箱。
9.一种经编机,包括基体、支架、驱动头、调整机构以及与基体活动连接的卷取辊,所述支架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头设置于基体上,驱动头与卷取辊轴之间设置有卷取装置与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卷取装置包括与驱动头连接的第一蜗杆,与卷取辊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蜗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为变换齿轮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包括基体、支架、驱动头、调整机构以及与基体活动连接的卷取辊,所述支架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头设置于基体上,驱动头与卷取辊轴之间设置有卷取装置与调整机构,该卷取装置包括与驱动头连接的第一蜗杆,与卷取辊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蜗轮。本发明避免了使用传统经编机最易出现问题的关键部件,减少了日常使用中的维修费用,在经编机工作中能做到自动止退,完全消除了卸布时的松布现象,卸布时极为安全方便可靠,提高了经编机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4B27/34GK102226306SQ20101024384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周晓新 申请人:周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