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纤维编织面料,特别是一种利用经向纤维丝组合与纬向纤维丝 组合交叉编织而成的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
背景技术:
纤维编织网格面料是一种用于家具、沙滩椅、吊床、窗帘、餐垫、汽车座垫、脚垫、门 垫、户外地毯、汽车蓬、箱包等用品上的面料,纤维编织面料弹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用,无毒 无害,深受人们喜爱。但现有的纤维编织面料,大都是用纤维丝一经一纬交叉编织而成,其 外观单调,缺乏美感,质地僵硬,不易收卷,而且面料密不透风,特别是作为靠背椅垫时会使 人感到很不舒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纤维编织面料外观单调、缺乏美感、质地僵硬、 不易收卷、质地僵硬、密不透风的缺陷,发明一种将一至十二根不等的纤维丝并列连接于一 体构成长条扁片式的纤维丝组合,再用纤维丝组合一经一纬交叉编织而构成一种一至十二 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所述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 料,由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组成,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均为由 一至十二根不等的纤维丝并列连接于一体而成的扁片式的长纤维条、纤维丝不定的多条长 纤维条、并列长纤维条侧边的数量不等的纤维单丝组成,多条经向纤维丝组合和多条纬向 纤维丝组合按经纬方式交叉编织于一体,每条经向纤维丝组合之间,及每条纬向纤维丝组 合之间都设有一固定的间距,经向的间距与纬向的间距交织而构成网格。所述经纬的交接处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相粘接。所述的经向纤维丝组合与纬向纤维丝组合相交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由于纤维丝组合是由一至十二根不等的纤维丝并列 连接于一体构成长条扁片式的纤维条,所以本实用新型弹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用;由于纤 维条还可以做成各种颜色,所以在外观上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由于面料上设有网格, 所以透气性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中1经向纤维丝组合2纬向纤维丝组合3 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由经向纤维丝组合1和纬向纤维丝组合2组成,经向纤维丝组合1和纬向纤维丝组合2均为由一至十二根不等的纤维丝并 列连接于一体而成的扁片式的长纤维条,多条经向纤维丝组合1和多条纬向纤维丝组合2 按经纬方式交叉编织于一体,每条经向纤维丝组合1之间,及每条纬向纤维丝组合2之间都 设有一固定的间距,经向的间距与纬向的间距交织而构成网格。;所述经纬的交接处经向纤维丝组合1和纬向纤维丝组合2相粘接。在生产过程中,可按产品原定设计,可采用有颜色的纤维丝编织,经向纤维丝组合 1和纬向纤维丝组合2采用同一种颜色,也可以互为不同的两种颜色;经向纤维丝组合1和 纬向纤维线组合2的颜色可以采用花色,即所述花色是指构成经向纤维丝组合1和纬向纤 维丝组合2的每根纤维丝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所述的花色为一白一黑的交替;经向纤维 丝组合1为单一的颜色,纬向纤维丝组合2的颜色为花色,即所述花色是指构成纬向纤维丝 组合2的每根纤维丝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
权利要求一种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由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组成,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均为由一至十二根不等的纤维丝并列连接于一体而成的扁片式的长纤维条、纤维丝数量不定的多条长纤维条、并列长纤维条侧边的数量不等的纤维单丝组成,多条经向纤维丝组合和多条纬向纤维丝组合按经纬方式交叉编织于一体,每条经向纤维丝组合之间,及每条纬向纤维丝组合之间都设有一固定的间距,经向的间距与纬向的间距交织而构成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其特征在于在经纬的交接 处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相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络面料,其特征在于经向纤维丝组 合与纬向纤维丝组合相交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纤维编织面料,特别是一种利用经向纤维丝组合与纬向纤维丝组合交叉编织而成的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所述一至十二式纤维编织网格面料,由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组成,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均为由一至十二根不等的纤维丝并列连接于一体而成的扁片式的长纤维条、纤维丝数量不定的多条长纤维条、并列长纤维条侧边的数量不等的纤维单丝组成,多条经向纤维丝组合和多条纬向纤维丝组合按经纬方式交叉编织于一体,每条经向纤维丝组合之间,及每条纬向纤维丝组合之间都设有一固定的间距,经向的间距与纬向的间距交织而构成网格;在经纬的交接处经向纤维丝组合和纬向纤维丝组合相粘接。本实用新型弹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用;外观上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由于面料上设有网格,所以透气性好。
文档编号D04C1/00GK201665757SQ20102015663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
发明者章俊斌 申请人:章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