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

文档序号:1733171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棉(粘)织物染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锦/棉(粘)织物是当前十分流行的面料。棉、粘胶纤维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吸湿透气性好,但易起皱;锦纶纤维弹性好,强度高,质轻耐磨,吸湿性也较好,锦/棉(粘)织物面科则同时兼备两种纤维的优点,又互补不足,既具有坚挺的身骨,又具有滑爽、丰满的手感,经染整加工后赋予织物随意舒适性,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锦和棉具有不同的内部分子结构,造成了它们的染色性能的不同,这对染色加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其染色是目前印染工作者值得探讨及研究的课题。传统的锦/棉(粘)织物一般采用分散/直接、酸性(中性)/直接、酸性(中性)/活性两浴法染色。对于高档锦/棉(粘)织物均以酸性(中性)/活性染料染色,其染色工艺流程长,能源消耗大。如何缩短染色工艺、降低能源及水量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高档锦/棉(粘)织物中的棉(粘)纤维均以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染色方便,染色牢度优良等优点。但活性染料染色时加碱具有两重性,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染料与纤维反应而结合,但碱的存在也会使染料水解而失效。染色时碱剂的强弱及用量是影响锦/棉(粘)织物染色产品质量的主要关键之一。目前工厂活性染料锦/棉(粘)织物浸染染色一般采用纯碱为固着碱剂,其用量较大(一般为10 15g/L,深色达15 25g/ L)。同时在染色时,酸性或中性与活性染料的染色条件极不相同,酸性或中性一般需在酸性条件下染色,而活性染料需在碱性条件下染色,因此一般采用两浴法染色,其生产效率低, 工艺过长,影响产量及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采用活性染料先低温(60 65°C)或双温(分别为60 65°C及80 85°C)及加碱 (pH值11 11. 5)对棉纤维染色,然后再加酸(至pH值5 6)及升温(95 98°C)用酸性 (中性)染料对锦纶纤维染色。同时在活性染料皂洗过程中,又对酸性(中性)染料进行固色的方法。这将大大缩短染色时间,提高产量,降低能源、水量的消耗及碱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污水中碱的含量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在酸性(中性)染料染色时,染液为醋酸钠与醋酸组成的缓冲体系,可使染色重现性(染色一次成功率)提高,减少回修。发明的一浴二步法染色过程及原理 染色过程
一、一浴二步法染色过程之一
锦/棉(粘)织物——KN型活性染料(60 65°C)染色——酸性(中性)染料高温(95 98°C)染色——固色、皂洗——水洗二、一浴二步法染色过程之二
锦/棉(粘)织物——B、M、BF型活性染料双温(分别为60 65°C及80 85°C)染色——酸性(中性)染料高温(95 98°C)染色——固色、皂洗——水洗发明原理
锦/棉(粘)织物用酸性(中性)/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由于活性基团不同,可分为乙烯砜结构(KN型)染料、一氯均三嗪结构(K、KD、KE型)染料及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活性基团结构(B、M、BF型)染料等。不论哪类染料,其染料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基团,需在碱性及一定的染色温度条件下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结合。而酸性(中性)染料一般需在高温 (95 98°C)和酸性条件下染色,大部分酸性(中性)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会影响染料的上染率,而活性染料在高温条件下染料分子中的活性基团发生水解而失效。因此对于锦/棉(粘) 织物用酸性(中性)/活性染料染色一般采用两浴法工艺。酸性(中性)/活性染料一浴二步法染色工艺从理论上讲,可先在碱性及低温条件下染粘胶或棉,染色后期加酸及升温再染锦纶,目前工厂活性染料浸染常规染色采用纯碱为固着碱剂,其用量较大(一般为20g/L左右)。染色后期加大量醋酸(需30g/L左右)才能中和20g/L的纯碱,同时还必须多加一定的醋酸,才能达到酸性(中性)染料染色的需要。这从理论研究是可行的,但不具备实用性,难以工业化生产。本方法在活性染料染色时选用烧碱代替纯碱固着,由于烧碱碱性强,其用量 (根据颜色深浅)只需lg/L左右就行,但烧碱固着很难控制染色质量(碱性强反应速率快,易产生染色色花;染色稳定性差,易产生色差、缸差等问题)。染色时加入起保护作用的稳定剂,可提高活性染料染色稳定性,以控制染色产品质量。染色时用烧碱固着,其碱的用量是常规染色的二十分之一左右,染色后期只需加3g/L左右醋酸就能中和以满足酸性染料染色需要。从而使酸性(中性)/活性染料先碱后加酸及升温一浴二步法染色工艺成为可能。本方法采用KN型(乙烯砜结构)活性染料先低温(染色温度为60 65°C )或B、M、 BF型(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先双温(分别为60 65 °C及80 85°C染色) 及加碱(pH值11 11. 5)对棉或粘胶纤维染色,然后再加酸(至pH值5 6)及升温(95 98°C)用酸性(中性)染料染色对锦纶纤维染色。同时采用特有的方法,在活性染料皂洗过程中,同时又对酸性(中性)染料的固色。这大大缩短染色工艺,提高产量,降低能源、水量的消耗及碱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污水中碱的含量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本发明具有十分明显的实用价值。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第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

(1)染色配方
乙烯砜结构或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0. 1 5%
酸性或中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0. 1 5%
元明粉或食盐30 80 g/L
稳定剂 HS-310 B1. 0 1. 5g/L酸性勻染剂HS-320 固体烧碱或30%液体烧碱 98%醋酸浴比
0. 5 1. Og/L 0. 8 1. 2g/L
2.5 4. Og/L
3.0 3. 6g/L 1 :6 15
乙烯砜结构活性染料为KN型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为B型、 M型、BF型活性染料; (2)固色、皂洗配方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或中性染料,加入元明粉或食盐、稳定剂 HS-310B及酸性勻染剂HS-320,加足水量——20 3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20 30min加1/3烧碱——保温5 IOmin后再2/3烧碱——保温5 30min后,5 20min 升温至80 90°C——保温5 15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 30 40min后,水洗,固色和皂洗90 95°C,10 20min,水洗。所述的稳定剂HS-310 B有二个作用,对活性染料染色时作为稳定剂;对酸性染料作为棉(粘)纤维防沾污剂。所述的固色皂洗剂HS-331有二个作用,即酸性(中性)染料作为固色剂;活性染料作为皂洗剂。二、第二种锦/棉(粘)织物用酸性(中性)/活性同浴染色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染色配方
乙烯砜结构或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0. 1 5%
酸性或中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0. 1 5%
元明粉或食盐30 80 g/L
多功能助剂HS-3153. 0 3. 6g/L
98% 醋酸3. 0 3. 6g/L
浴比1 :6 15
乙烯砜结构活性染料为KN型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为B型、 M型、BF型活性染料;
(2)固色、皂洗配方
固色皂洗剂HS-3310. 5 2. Og/L
浴比1:15 20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或中性染料,加入元明粉或食盐及多功能助剂HS-315,加足水量——30 4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20 40min后,5 20min 升温至80 90°C——保温5 15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
固色皂洗剂HS-331 浴比
0. 5 2. Og/L 1 15 2030 40min后,水洗,固色、皂洗(90 95°C,10 20min),水洗。所述的多功能助剂HS-315有四个作用,即活性染料染色时作为稳定剂、固着碱剂及酸性染料染色时作为勻染剂和对棉(粘)纤维作为防沾污剂。所述的固色皂洗剂HS-331有二个作用,即酸性(中性)染料作为固色剂;活性染料作为皂洗剂。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锦棉(粘)织物染色时酸性(中性)和活性染料染料的利用率,染色织物的耐洗牢度、耐摩擦牢度及其强力等达到或超过常规分浴染色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可缩短染色时间30%左右,提高产量,同时减少染色时用水30%左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的排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在酸性染料染色时,采用先碱后加醋酸的方法,染液为中和生成的醋酸钠与醋酸组成的缓冲体系,缓冲体系染色可使染色重现性(染色一次成功率)提高,减少回修。 本发明具有十分明显的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以不同类别活性染料(乙烯砜结构或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不同电解质(元明粉或食盐)、不同固着碱剂(烧碱或多功能助剂)、不同染色深度(浅色或中色或深色或特深色)等方面考虑,下面以举8例为例
实施例1 浅色(酸性/活性染料用量各0. 1%)染色 (1)染色配方
乙烯砜结构(KN型)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
酸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 元明粉
稳定剂HS-310B 烧碱(固碱)
酸性勻染剂HS-320 98%醋酸浴比
(2)固色、皂洗配方 固色皂洗剂HS-331
0. 1 % 0. 1 % 30 g/L 1.0 g/L 0.8 g/L
1.0 g/L
3.0 g/L 1 15
0. 5 g/L 1 20
浴比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染料,加入元明粉、稳定剂HS-310B及酸性勻染剂HS-320,加足水量——20 3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20 30min加1/3烧碱——保温5 IOmin后再2/3烧碱——保温25 30min后,5 IOmin升温至80 900C——保温5 IO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 °C——保温30 40min 后,水洗,固色、皂洗(90°C,10min),水洗; (4)工艺说明
在染色过程中元明粉的加入起促染作用,提高染料的上染、固着率。但用量过高易产生色花现象,因此浅色一般为30 g/L左右。烧碱的加入有利于活性染料与纤维反应而结合,但碱的存在也会使染料水解而失效,用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染料的利用率。稳定剂HS-310B (为浙江华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入有二大功能一是活性染料染色时提供稳定性,提高染色织物的重现性,二是在酸性染料染色时对棉(粘)纤维防沾污剂,有利于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稳定剂用量不足,影响染色稳定性,过高会影响染料的利用率。酸性勻染剂HS-320的加入是为了提高酸性染料染色时的勻染性,用量过高也会影响酸性染料的利用率。醋酸的加入也有二大功能;一是中和活性染料染色时的碱剂,使染色PH值从11 11.5降至pH值5 6,以满足酸性染料染色的需要;二是可与中和生成的醋酸钠组成缓冲溶液,使酸性染料染色稳定性提高。染色后皂洗的目的是去除织物上的浮色,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色泽鲜艳度。本染色的活性染料为乙烯砜结构(KN型)染料,采用60 65°C条件下染色。固色的目的是提高酸性染料在锦纶纤维上的色牢度。对于浅色染色由于染料用量少,织物上浮色少,固色、皂洗的条件要求低及助剂用量少。
实施例2 中等色泽(酸性/活性染料用量各1. 0%)染色
(1)染色配方
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B、M、BF型)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1. 0 %酸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1. 0 %食盐45 g/稳定剂HS-310 B1.2 g,30%液碱3.0 g,酸性勻染剂HS-3200.8 g,98%醋酸3.2 g,浴比1 12
(2)固色、皂洗配方
固色皂洗剂HS-3311.0 g/L
浴比1 :20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染料,加入食盐、稳定剂HS-310B及酸性勻染剂HS-320,加足水量——20 30min升温至60 65 °C——保温20 30min加1/3烧碱—— 保温5 IOmin后再2/3烧碱——保温5 IOmin后,10 20min升温至80 85°C—— 保温10 15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30 40min后,水洗, 固色、皂洗(90°C,15min),水洗; (4)工艺说明
在染色过程中的食盐加入与元明粉一样起促染作用,提高染料的上染、固着率。但用量过高易产生色花现象,因此中等色泽一般为40 g/L左右。烧碱、稳定剂、酸性勻染剂、醋酸加入的作用及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只不过其用量有所调整,一般来说大部分助剂随着染料用量的提高其用量提高,染料用量的提高色花的可能性下降,勻染剂及染色浴比可适当降低。本染色的活性染料为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B、M、BF型)染料,采用双温(60 65°C及80 85°C)条件下染色。染色后皂洗、固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色泽鲜艳度。随着染料用量的提高,固色、皂洗的条件及助剂用量也提高t
实施例3 深色(中性/活性染料用量各2. 5 3. 0%左右)染色 (1)染色配方
乙烯砜结构(KN型)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
中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 元明粉
稳定剂HS-310 B 烧碱(固碱) 酸性勻染剂HS-320 98%醋酸浴比
(2)固色、皂洗配方 固色皂洗剂HS-331
2.5 %
3.0 %
60 g/L 1. 5g/L 1. 1 g/L 0. 5 g/L 3. 4 g/L 1 8
1. 5 g/L 1 18
浴比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中性染料,加入元明粉、稳定剂HS-310B及酸性勻染剂HS-320,加足水量——20 3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20 30min加1/3烧碱——保温5 IOmin后再2/3烧碱——保温25 30min后,5 IOmin升温至80 900C——保温5 IO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30 40min 后,水洗,固色、皂洗(95°C,15min),水洗; (4)工艺说明
在染色过程中元明粉、烧碱、稳定剂、酸性勻染剂、醋酸加入的作用及原理与实施例1 相同,只不过其用量有所调整,一般来说大部分助剂随着染料用量的提高其用量提高,染料用量的提高色花的可能性下降,勻染剂及染色浴比可有所降低。本染色的活性染料为乙烯砜结构(KN型)染料,故采用60 65°C条件下染色。染色后皂洗、固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色泽鲜艳度。 实施例4 特深色(分散/活性染料用量各5%左右)物染色 (1)染色配方
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B、M、BF型)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
酸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 元明粉
稳定剂HS-310 B
30%液碱酸性勻染剂HS-320 98%醋酸浴比
(2)固色、皂洗配方
5. 0% 5. 0% 80 g/L 1. 5g/L
4. Og/L 0. 5 g/L 3. 6g/L 1 6固色皂洗剂HS-3312. 0 g/L
浴比1:15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染料,加入元明粉、稳定剂HS-310B及酸性勻染剂HS-320,加足水量——20 3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20 30min加1/3烧碱——保温5 IOmin后再2/3烧碱——保温5 IOmin后,10 20min升温至80 850C——保温10 15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30 40min 后,水洗,固色、皂洗(95°C,20min),水洗;
(4)工艺说明
在染色过程中元明粉、烧碱、稳定剂、酸性勻染剂、醋酸加入的作用及原理与实施例1 相同,只不过其用量有所调整,一般来说大部分助剂随着染料用量的提高其用量提高,染料用量越高元明粉、烧碱、醋酸用量就越高;染料用量的提高色花的可能性下降,稳定剂、勻染剂及染色浴比可降低。本染色的活性染料为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B、M、BF型)染料, 故采用双温(60 65°C及80 85°C)条件下染色。染色后皂洗、固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色泽鲜艳度。染料用量更高,固色、皂洗的条件及助剂用量也更高。
实施例5 浅色(酸性/活性染料用量各0. 1%)染色
(1)染色配方
乙烯砜结构(KN型)结构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0. 1 %
酸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0.1%
元明粉30 g/L
多功能助剂HS-3153.0 g/L
98% 醋酸3.0 g/L
浴比1:15
(2)固色、皂洗配方
固色皂洗剂HS-3310. 5 g/L
浴比1 :20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染料,加入元明粉及多功能助剂HS-315,加足水量——30 4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30 40min后,5 IOmin升温至80 900C——保温5 IO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30 40min 后,水洗,固色、皂洗(90°C,10min),水洗;
(4)工艺说明
在染色过程中元明粉、醋酸加入的作用及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多功能助剂HS-315(为浙江华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入有四大功能一是活性染料染色时提供稳定性,提高染色织物的重现性;二是活性染料染色时提供碱性,它的加入有利于活性染料与纤维反应而结合,但用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染料的利用率。三是酸性染料染色时提高染色时的勻染性,用量过高也会影响分散染料的利用率,四是酸性染料染色时防止对棉(粘)纤维沾污性。本染色的活性染料为乙烯砜结构(KN型)染料,故采用60 65°C条件下染色。染色后皂洗、固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色泽鲜艳度。
实施例6 中等色泽(中性/活性染料用量各1. 0%)染色 (1)染色配方
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B、M、BF型)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
中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 元明粉
多功能助剂HS-315 98%醋酸浴比
(2)固色、皂洗配方 固色皂洗剂HS-331 浴比
3. 2g/L 1 12
1.0 g, 1 20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中性染料,加入元明粉及多功能助剂HS-315,加足水量——30 40min升温至60 65 °C——保温20 30min后,10 20min升温至80 850C——保温10 15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30 40min 后,水洗,固色、皂洗(90°C,15min),水洗;
(4)工艺说明
在染色过程中元明粉、醋酸、多功能助剂加入的作用及原理与实施例5相同,只不过其用量有所调整,一般来说随着染料用量的提高其用量提高,染料用量的提高色花的可能性下降,染色浴比可有所降低。本染色的活性染料为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B、M、BF型) 染料,故采用双温(60 65°C及80 85°C)条件下染色。染色后皂洗、固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色泽鲜艳度。 实施例7 深色(酸性/活性染料用量各2. 5 3. 0%左右)染色
(1)染色配方
乙烯砜结构(KN型)结构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2. 5%
酸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3. 0%
食盐60 g/L
多功能助剂HS-3153.4 g/L
98% 醋酸3. 4g/L
浴比1:10
(2)固色、皂洗配方
固色皂洗剂HS-3311.5 g/L
浴比1:18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染料,加入食盐及多功能助剂HS-315,加足水量——30 4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30 40min后,5 IOmin升温至80 900C——保温5 IO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30 40min 后,水洗,固色、皂洗(95°C,15min),水洗; (4)工艺说明
在染色过程中的食盐加入与元明粉一样起促染作用,提高染料的上染、固着率。但用量过高易产生色花现象。在染色过程中醋酸、多功能助剂加入的作用及原理与实施例5相同, 只不过其用量有所调整,一般来说随着染料用量的提高其用量提高,染料用量的提高色花的可能性下降,染色浴比可有所降低。本染色的活性染料为乙烯砜结构(KN型)染料,故采用60 65°C条件下染色。染色后皂煮、固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色泽鲜艳度。随着染料用量的提高,固色、皂洗的条件及助剂用量也提高。
实施例8 特深色(中性/活性染料用量各5%左右)染色
(1)染色配方
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B、M、BF型)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5. 0%
中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5. 0%
元明粉80 g/L
多功能助剂HS-3153. 6g/L
98% 醋酸3. 6g/L
浴比1 :8
(2)固色、皂洗配方
固色皂洗剂HS-3312. 0 g/L
浴比1:15
(3)染色、皂洗过程
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中性染料,加入元明粉及多功能助剂HS-315,加足水量——30 40min升温至60 65 °C——保温20 30min后,10 20min升温至80 850C——保温10 15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30 40min 后,水洗,固色、皂洗(95°C,20min),水洗;
(4)工艺说明
在染色过程中元明粉、醋酸、多功能助剂加入的作用及原理与实施例5相同,只不过其用量有所调整,染料用量越高元明粉、醋酸、多功能助剂用量就越高;染料用量的提高色花的可能性下降,染色浴比可降低。本染色的活性染料为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B、M、 BF型)染料,故采用双温(60 65°C及80 85°C)条件下染色。染色后皂煮、固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及色泽鲜艳度。同样染料用量更高,固色、皂洗的条件及助剂用量也更高。
权利要求
1. 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染色配方乙烯砜结构或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0. 1 5%酸性或中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0. 1广 5%元明粉或食盐30 80 g/L稳定剂HS-310 B1. 0 ‘1. 5g/L酸性勻染剂HS-3200. 5 ‘1. Og/L固体烧碱0. 8 1. 2g/L或30%液体烧碱2. 5 4. Og/L98%醋酸3. 0 ‘3. 6g/L浴比1 6 --15乙烯砜结构活性染料为KN型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为B型、 M型、BF型活性染料;(2)固色、皂洗配方固色皂洗剂HS-3310. 5 2. Og/L浴比1:15 20(3)染色、皂洗过程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或中性染料,加入元明粉或食盐、稳定剂 HS-310B及酸性勻染剂HS-320,加足水量——20 3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20 -保温530min 后,5 IOmin升温至95 98°C_20min-保温30min加1/3烧碱——保温5 IOmin后再2/3烧碱升温至80 90°C——保温5 15min后加入醋酸,5 -30 40min后,水洗,固色和皂洗90 95°C,10 20min,水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HS-310 B有二个作用,对活性染料染色时作为稳定剂;对酸性染料作为棉(粘)纤维防沾污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色皂洗剂HS-331有二个作用,即酸性(中性)染料作为固色剂;活性染料作为皂洗剂。
4.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染色配方乙烯砜结构或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用量, 对织物重0. 1 5%酸性或中性染料用量,对织物重0. 1 5%元明粉或食盐30 80 g/L多功能助剂HS-3153. 0 3. 6g/L98% 醋酸3. 0 3. 6g/L浴比1:6 15乙烯砜结构活性染料为KN型活性染料;一氯均三嗪与乙烯砜双结构活性染料为B型、 M型、BF型活性染料;(2)固色、皂洗配方固色皂洗剂HS-3310. 5 2. Og/L浴比1:15 20(3)染色、皂洗过程室温,加入水,织物运转,加入活性、酸性或中性染料,加入元明粉或食盐及多功能助剂HS-315,加足水量——30 40min升温至60 65°C——保温20 40min后,5 20min 升温至80 90°C——保温5 15min后加入醋酸,5 IOmin升温至95 98°C——保温 30 40min后,水洗,固色、皂洗(90 95°C,10 20min),水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助剂HS-315有四个作用,即活性染料染色时作为稳定剂、固着碱剂及酸性染料染色时作为勻染剂和对棉(粘)纤维作为防沾污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锦棉(粘)织物酸性或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浸渍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色皂洗剂HS-331有二个作用,即酸性(中性)染料作为固色剂;活性染料作为皂洗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棉(粘)织物用酸性(中性)和活性染料同浴染色方法。本方法采用活性染料先低温(60~65℃)或双温(分别为60~65℃及80~85℃)及加碱(pH值11~11.5)对棉纤维染色,然后再加酸(至pH值5~6)及升温(95~98℃)用酸性(中性)染料对锦纶纤维染色。同时在活性染料皂洗过程中,又对酸性(中性)染料进行固色。以一浴二步法染色技术取代传统二浴法工艺,缩短染色时间,提高产量,降低能源、水量的消耗及碱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及有利于环境保护。在酸性(中性)染料染色时,染液为醋酸钠与醋酸组成的缓冲体系,可使染色重现性(染色一次成功率)提高,减少回修。本发明具有十分明显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D06P1/39GK102199884SQ20111005346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张晓亮, 徐文涛, 王光明, 王超群, 祖菊青, 赵敏希, 陈权胜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