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4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通过利用空气的回旋气流对纤维束加捻来制造细纱的气流纺纱装置。气流纺纱装置通过对纺纱室供给空气而ζ产生回旋气流,通过使构成纤维束的各纤维回旋来制造细纱(例如日本特开2003-193337号公报、日本实开平4-131661号公报)。但是,由于气流纺纱装置利用空气的回旋气流使纤维回旋,因此容易受到纺纱室形状的影响。对于气流纺纱装置,存在若因构成纺纱室的导纱器(fiber guide)、喷嘴块 (nozzle block)等的安装位置的偏移而纺纱室形状变化,则所制造的细纱的捻度的强弱不同的情况。因此,谋求提高导纱器、喷嘴块的安装位置的精度从而能够降低纺纱室形状的偏差的气流纺纱装置。此外,由于气流纺纱装置利用空气的回旋气流使纤维回旋,因此容易受到纤维特性的影响。对于气流纺纱装置,存在因平均纤维长度等纤维特性而导致所制造的细纱的捻度的强弱不同的情况。因此,谋求能够容易地更换导纱器、喷嘴块从而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作业的气流纺纱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导纱器、喷嘴块的安装位置的精度从而降低纺纱室形状的偏差、并且能够容易地更换导纱器、喷嘴块从而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作业的气流纺纱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具备该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第一技术方案涉及由导纱器、喷嘴块以及中空引导轴体构成的气流纺纱装置。该气流纺纱装置具备喷嘴座和喷嘴帽。喷嘴座以与喷嘴块抵接的状态支承该喷嘴块。喷嘴帽将导纱器和喷嘴块固定于喷嘴座。此时,喷嘴帽以该喷嘴帽与喷嘴座直接抵接的状态进行安装。第二技术方案涉及第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喷嘴座由第一喷嘴座部和第二喷嘴座部构成。第一喷嘴座部支承喷嘴块,并且安装有喷嘴帽。第二喷嘴座部支承第一喷嘴座部。此时,第一喷嘴座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第二喷嘴座部。第三技术方案涉及第二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在第一喷嘴座部设置有朝纺纱室引导空气的第一空气引导路。在第二喷嘴座部设置有对从空气供给源压力输送的空气进行引导的第二空气引导路。当将第一喷嘴座部安装于第二喷嘴座部时,第一空气引导路和第二空气引导路连通。第四技术方案涉及由导纱器、喷嘴块以及中空引导轴体构成的气流纺纱装置。该气流纺纱装置具备中空引导轴体座和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中空引导轴体座支承中空引导轴体。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通过一次操作(one touch)将中空引导轴体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第五技术方案涉及第四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以与中空引导轴体抵接的状态螺合于中空引导轴体座而被安装。第六技术方案涉及第五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在中空引导轴体座设置有凹部或者凸部。在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当将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螺合于中空引导轴体座时,凸部和凹部啮合,由此,中空引导轴体卡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第七技术方案涉及第一至第六技术方案中任一方案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气流纺纱装置具备支承部、止挡件以及施力部件。支承部将喷嘴座支承为能够朝接近或者远离壁面的方向移动,上述壁面以与喷嘴座对置的方式配置。止挡件设置于喷嘴座,与壁面抵接来进行该喷嘴座的定位。施力部件朝接近壁面的方向对喷嘴座施力。第八技术方案涉及第七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在喷嘴座具备形状不同的多个止挡件。能够切换多个止挡件中的与壁面抵接的止挡件。第九技术方案涉及具备第一至第八技术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记载的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该纺纱机械卷取由气流纺纱装置纺织的细纱而制作卷装。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由于利用以与喷嘴座直接抵接的状态安装的喷嘴帽将喷嘴块以与喷嘴座抵接的状态固定,因此该喷嘴块的安装位置的精度提高。结果,以与喷嘴块组合的状态被固定的导纱器的安装位置的精度也提高。由此,纺纱室形状的偏差降低,能够提高细纱的质量。并且,由于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将导纱器和喷嘴块固定于喷嘴座,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由于固定有导纱器和喷嘴块的第一喷嘴座部装卸自如,因此该导纱器和喷嘴块的更换变得容易。由此,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的质量。根据第三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喷嘴座部装卸自如而无需将从空气供给源延伸设置的管取下,因此导纱器、喷嘴块的更换变得更容易。由此,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 能够提高细纱的质量。并且,由于无需取下从空气供给源延伸设置的管,因此能够防止异物混入空气引导路,能够提高细纱的质量。根据第四技术方案,由于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将中空引导轴体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根据第五技术方案,由于仅通过螺合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就能够将中空引导轴体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因此中空引导轴体的更换变得容易。由此,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的质量。根据第六技术方案,若将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螺合直至凸部与凹部啮合为止, 则会产生规定的紧固扭矩,因此固定中空引导轴体时的作业变得简单,该中空引导轴体的更换变得更容易。由此,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的质量。根据第七技术方案,由于利用止挡件来卡止作用有作用力的喷嘴座,因此能够抑制晃动,喷嘴座的定位精度提高。结果,能够提高固定于喷嘴座的导纱器、喷嘴块相对于中空引导轴体的位置精度。由此,纺纱室形状的偏差降低,能够提高细纱的质量。根据第八技术方案,由于具备形状不同的多个止挡件,因此能够通过切换任一个止挡件来变更喷嘴座的卡止位置。由此,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的质量。 根据第九技术方案,能够利用高质量的细纱制作卷装,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图1是示出纺纱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设置于纺纱单元的气流纺纱装置的图。
图3是示出不具备针的气流纺纱装置的图。
图4是示出设置于纺纱单元的张力稳定装置的图。
图5是示出导纱器以及喷嘴块等的固定方法以及装卸方法的图。
图6是示出将从空气供给源压力输送的空气朝纺纱室引导的构造的图。
图7是示出中空引导轴体(spindle)的固定方法的图。
图8是示出中空引导轴体的固定方法的其他的图。
图9是示出喷嘴座由止动件卡止的构造的图。
图10是示出通过切换止动件来变更喷嘴座的卡止位置的构造的图。
图11是示出通过伸缩止动件来变更喷嘴座的卡止位置的构造的图。
图12是示出以往的气流纺纱装置中的导纱器以及喷嘴块的固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使用图1对纺纱单元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纺纱单元1是从纤维束(以下称作“棉条”)F制造细纱Y而制作卷装P的纺纱机械。纺纱单元1由沿着棉条F以及细纱Y的输送方向按照以下顺序配置的棉条供给单元4、牵伸装置5、气流纺纱装置6、纱疵检测装置7、张力稳定装置8、以及卷取装置9构成。棉条供给单元4将作为细纱Y的原料的棉条F朝牵伸装置5供给。棉条供给单元 4主要有棉条筒41和导条架(未图示)构成。贮存于棉条筒41的棉条F由导条架引导而被朝牵伸装置5供给。牵伸装置5通过对棉条F进行牵伸而使该棉条F的粗细均勻化。牵伸装置5由沿着棉条F的输送方向按照以下顺序配置的后罗拉对51、第三罗拉对52、中罗拉对53、前罗拉对M这四组牵伸罗拉对构成。四组牵伸罗拉对51、52、53、54分别由下罗拉51A、52A、53A、54A以及上罗拉51B、 52B、53B、54B构成。在构成中罗拉对53的下罗拉53A以及上罗拉5 卷绕有皮或者合成橡胶制的皮圈53C、53C。下罗拉51A、52A、53A、54A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而朝相同方向旋转。上罗拉 51B、52B、53B、54B从动于下罗拉51A、52A、53A、54A的旋转而朝相同方向旋转。各牵伸罗拉对51、52、5354设定成沿着棉条F的输送方向而旋转速度依次变快。借助这种结构,由牵伸罗拉对51、52、53、M夹持的棉条F每当通过各牵伸罗拉对 51、52、53、54时输送速度就上升,在与邻接的牵伸罗拉对之间被牵伸。这样,牵伸装置5能够通过对棉条F进行牵伸而使该棉条F的粗细均勻化。气流纺纱装置6通过对被牵伸后的棉条F加捻来制造细纱F。如图2所示,气流纺纱装置6主要由导纱器61、中空引导轴体62、喷嘴块63构成。另外,图中所示的涂黑的箭头表示棉条F以及细纱F的输送方向。图中所示的空白箭头表示所供给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导纱器61是构成纺纱室SC的一部分的部件。导纱器61将由牵伸装置5牵伸后的棉条F朝纺纱室SC引导。具体地说明,导纱器61利用与纺纱室SC连通的纤维导入路61g 将棉条F朝该纺纱室SC内引导。在导纱器61以朝纺纱室SC的内部突出设置的方式设置的针61η,使棉条F沿着该针61η而对棉条F进行引导。中空引导轴体62是构成纺纱室SC的一部分的部件。中空引导轴体62将在纺纱室SC中被加捻了的棉条F、即细纱F朝纱疵检测装置7引导。具体地说明,中空引导轴体 62利用与纺纱室SC连通的纤维通过路62s将细纱Y朝配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纱疵检测装置7引导。喷嘴块63是构成纺纱室C的一部分的部件。喷嘴块63将从后述的空气供给源AB 压力输送的空气朝纺纱室SC引导。具体地说明,喷嘴块63利用与纺纱室SC连通的空气孔 63a将空气朝该纺纱室SC内引导。另外,由于设置于喷嘴块63的各空气孔63a连通,以便从各空气孔63a喷出的空气以纺纱室SC的中心轴作为中心相互朝相同方向流动,因此会在该纺纱室SC的内部产生空气的回旋气流(参照图中白箭头)。此处,对纺纱室SC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纺纱室SC是由导纱器61、中空引导轴体 62、以及喷嘴块63围成的空间。详细地说,纺纱室SC是相对于设置在喷嘴块63的大致圆锥形状的贯通孔64h由从一方插入的大致圆锥形状的中空引导轴体62和安装于另一方的导纱器61围成的空间。纺纱室SC被分成构成在导纱器61与中空引导轴体62之间的空间SCl和构成在中空引导轴体62与喷嘴块63之间的空间SC2。在空间SCl中,对于构成棉条F的各纤维, 各纤维的后端部借助回旋气流被反转(参照图中双点划线)。并且,在空间SC2中,反转后的各纤维的后端部借助回旋气流而回旋(参照图中双点划线)。借助这种结构,对于沿着针61η被引导的棉条F,构成该棉条F的各纤维的后端部回旋,逐渐缠绕于中心部的纤维。这样,气流纺纱装置6能够利用空气的回旋气流对棉条F 进行加捻,从而制造细纱Y。另外,如图3所示,气流纺纱装置6也可以构成为并未在导纱器61设置针61η。在该情况下,导纱器61利用该导纱器61的下游端的边缘来实现针61η的功能。即便是在导纱器61未设置针61η的结构,本发明的目的以及效果也不存在差异,也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纱疵检测装置7检测在细纱Y产生的疵点部。纱疵检测装置7主要由光源部(未图示)、受光部(未图示)、以及壳体(未图示)构成。光源部是通过沿顺方向施加电压而发光的半导体元件、即发光二极管。光源部配置成能够将来自该光源部的光照射至细纱Y。受光部是能够利用光信号对电流进行控制的半导体元件、即光敏晶体管。受光部配置成能够接收由光源部照射的光。壳体是将光源部以及受光部保持在规定的位置的部件。在壳体设置有供细纱Y通过的纱线通路。壳体以使光源部以及受光部隔着细纱Y对置的方式保持光源部以及受光部。借助这种结构,受光部所接收的光量是从光源部朝细纱Y照射的光中的除去由细纱Y遮光的光量后的值。这样,纱疵检测装置7能够测定与纱线粗细相应地变化的受光量, 能够检测在细纱Y产生的疵点部。另外,纱疵检测装置7所能够检测的疵点部除了包括细纱Y的一部分过粗或过细的异常之外,还包括在细纱Y夹有聚丙烯等异物的情况。并且,纱疵检测装置7除了能够采用如上所述的光学式的传感器以外,还能够采用静电电容式的传感器。张力稳定装置8将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保持在适度的张力并使其稳定。如图4所示,张力稳定装置8主要由罗拉81、动力部82、解舒部件83构成。另外,图中所示的箭头表示细纱Y的输送方向。罗拉81是将细纱Y从气流纺纱装置6引出并卷绕该细纱Y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旋转体。罗拉81安装于动力部82的旋转轴8 而由该动力部82驱动着旋转。被从气流纺纱装置6引出的细纱Y卷绕于该罗拉81的外周面。动力部82是通过供给电力而进行驱动的电动机。动力部82使罗拉81旋转,并将该罗拉81的旋转速度在规定值维持恒定。由此,能够使卷绕于罗拉81的细纱Y的卷绕速度保持恒定。解舒部件83是通过与罗拉81 —体地旋转或者独立旋转而对所卷绕的细纱Y的解舒进行辅助的导纱部件。解舒部件83的一端部安装于罗拉81的旋转轴84。解舒部件83 的另一端部形成为朝罗拉81的外周面弯曲。解舒部件83在弯曲的部位勾挂细纱Y,由此能够将该细纱Y从罗拉81解舒。另外,在安装有解舒部件83的旋转轴84的基部配置有以克服解舒部件83的旋转的方式产生阻力的永磁铁(未图示)。借助该结构,在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低而负于上述阻力的情况下,解舒部件83与罗拉81成为一体地旋转。另一方面,在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高而胜过上述阻力的情况下, 解舒部件83与罗拉81独立地旋转。张力稳定装置8能够根据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使解舒部件83与罗拉81 —体地或者独立地旋转,能够对该细纱Y的解舒速度进行调节。这样,张力稳定装置8能够将施加于细纱Y的张力保持在适度的压力并使其稳定。另外,如上所述,张力稳定装置8具有将细纱Y从气流纺纱装置6引出的功能。但是,例如也可以在气流纺纱装置6的下游侧配置输出罗拉和夹持辊,利用该输出罗拉和夹持辊将细纱Y引出。此外,也可以形成为在输出罗拉和夹持辊的下游侧配置张力稳定装置 8而卷绕细纱Y以进行贮存的结构。或者,也可以省略张力稳定装置8,而形成为利用卷取装置9将细纱Y引出的结构。卷取装置9通过卷绕细纱Y而制作大致圆筒形状(筒子形状)的卷装P。卷取装置9主要由驱动罗拉91和未图示的摇架构成。摇架将筒管92保持为旋转自如。驱动罗拉91根据卷装P的外径的变化对旋转速度进行调节,使该卷装P的周向速度维持恒定。由此,能够将卷绕于筒管92的细纱Y的卷绕速度保持恒定。筒管92是通过旋转而卷绕细纱Y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旋转体。筒管92由在与该筒管92或者卷装P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旋转的驱动罗拉91驱动而从动旋转。另外,卷取装置9还利用未图示的横动装置使细纱Y横动,因此能够防止卷装P中的细纱Y的偏置。借助这种结构,被引导至筒管92的细纱Y以不会偏向的方式卷绕于该筒管92的外周面。这样,卷取装置9能够制作大致圆筒形状(筒子形状)的卷装P。另外,卷取装置 9除了能够制作如图1所示的大致圆筒形状(筒子形状)的卷装P以外,也能够制作例如大致圆锥形状(锥形状)的卷装P。其次,使用图12对以往的气流纺纱装置106的导纱器161以及喷嘴块163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12示出以往的气流纺纱装置106的侧视图。喷嘴块163以嵌入喷嘴座164的贯通孔164h和衬垫165的贯通孔16 的状态由喷嘴座164支承。具体地说明,喷嘴块163嵌入于喷嘴座164的贯通孔164h和衬垫165的贯通孔165h,以该喷嘴块163的止挡面163p与衬垫165抵接的状态由喷嘴座164支承。导纱器161组合在喷嘴块163的上端面(纤维束行进方向上游侧端面)。具体地说明,导纱器161以该导纱器161的下端部(纤维束行进方向下游侧端面)被组合于喷嘴块163的上端面的凹部的状态被支承。导纱器161和喷嘴块163在相互组合的状态下由喷嘴帽166经由衬垫165固定于喷嘴座164。具体地说明,导纱器161和喷嘴块163利用爪部勾挂于导纱器161的喷嘴帽 166而与衬垫165 —起固定于喷嘴座164。这样,在以往的气流纺纱装置106中,将导纱器161和喷嘴块163固定在衬垫165 上,而后将该衬垫165固定于喷嘴座164。这是因为,在纺纱单元1中,形成为气流纺纱装置106和前罗拉对M接近设置的结构,因此作业者难以直接进行用于将导纱器161和喷嘴块163安装于喷嘴座164的作业。并且,像日本实开平4-131661号公报那样,一般相对于邻接的两个气流纺纱装置106设置共通的喷嘴座,在将导纱器161和喷嘴块163安装于气流纺纱装置106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衬垫165。此处,对因这种导纱器161以及喷嘴块163的固定方法而产生的课题进行说明。在喷嘴块163的止挡面163p与喷嘴座164之间设置有衬垫165的以往的气流纺纱装置106的结构中,能够通过更换该衬垫165来变更导纱器161和喷嘴块163的安装位置。但是,当除了导纱器161、喷嘴块163、喷嘴帽166的公差之外还累积有衬垫165的公差时,存在导纱器161、喷嘴块163的安装位置的精度降低的情况。当导纱器161与中空引导轴体162之间的间隔D比规定值小的情况下,构成棉条 F的纤维的后端部难以反转,结果会制造出捻度弱的细纱Y。具体地说明,当导纱器161与中空引导轴体162之间的间隔D变小的情况下,构成棉条F的纤维的后端部难以乘着回旋气流,因此难以使纤维的后端部反转。因而,无法使构成棉条F的纤维回旋而使其充分地缠绕于中心部的纤维。结果,会制造出捻度弱的细纱(弱捻纱)Y。当导纱器161与中空引导轴体162之间的间隔D为规定值的情况下,构成棉条F 的纤维的后端部容易反转,结果会制造出捻度强的细纱Y。具体地说明,在导纱器161与中空引导轴体162之间的间隔D为规定值的情况下,构成棉条F的纤维的后端部容易乘着回旋气流,因此容易使纤维的后端部反转。因而,能够使乘着回旋气流回旋的纤维充分地缠绕于中心部的纤维。结果,会制造出捻度强的细纱(强捻纱)Y。当导纱器161与中空引导轴体162之间的间隔D过大的情况下,构成棉条F的纤维的两端既未被导纱器161约束也未被中空引导轴体162约束而在纺纱室SC内回旋并被朝气流纺纱装置106的外部排出的频率增加。由此,会产生纤维损失(fiber loss)增加的不良情况。并且,由于纺纱室SC的容积增大,因此用于在纺纱室SC内形成回旋气流的空气量也增加,需要使空气供给源大型化。由此,会产生纺纱单元大型化的问题。这样,由于气流纺纱装置106利用空气的回旋气流使纤维回旋,因此容易受到纺纱室SC形状的影响。对于气流纺纱装置106,当因构成纺纱室SC的导纱器161、喷嘴块163 等的安装位置的偏移而纺纱室SC的形状变化时,存在所制造的细纱Y的捻度的强弱不同的情况。并且,存在纤维损失增加的情况。因而,谋求能够提高导纱器161、喷嘴块163的安装位置的精度从而能够降低纺纱室SC形状的偏差的气流纺纱装置106。其次,使用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6的导纱器61以及喷嘴块63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5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6的侧视图。喷嘴块63以嵌入于喷嘴座64的贯通孔64h的状态被支承。具体地说明,喷嘴块 63嵌入于喷嘴座64的贯通孔64h,以该喷嘴块63的止挡面63p与喷嘴座64抵接的状态被支承。导纱器61被组合在喷嘴块63的上端面(纤维束行进方向上游侧端面)。具体地说明,导纱器61以该导纱器61的下端部(纤维束行进方向下游侧端面)被组合于喷嘴块 63的上端面的凹部的状态被支承。导纱器61和喷嘴块63在相互组合的状态下由喷嘴帽66固定于喷嘴座64。具体地说明,导纱器61和喷嘴块63由爪部勾挂于导纱器61的喷嘴帽66直接固定于喷嘴座64。借助这种结构,由于利用以与喷嘴座64直接抵接的状态安装的喷嘴帽66,以喷嘴块63的止挡面63p和喷嘴块64抵接的状态固定喷嘴块63,因此该喷嘴块63的安装位置的精度提高。以与喷嘴块63组合的状态被固定的导纱器61的安装位置的精度也提高。由此,纺纱室SC形状的偏差降低,能够提高细纱Y的质量。并且,由于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固定导纱器61和喷嘴块63,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在像日本实开平4-131661号公报那样,相对于邻接的两个气流纺纱装置106设置一个定位板的结构中,会受到由定位板产生的制约。因而,难以针对每个纺纱单元自由地进行气流纺纱装置106相对于牵伸装置的定位。但是,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将导纱器61 和喷嘴块63固定于喷嘴座64,能够针对每一个纺纱单元1自由地进行气流纺纱装置6相对于牵伸装置5的定位。如上所述,气流纺纱装置6利用空气的回旋气流使纤维回旋,因此容易受到纤维特性的影响。对于气流纺纱装置6,由于平均纤维长度等纤维特性的原因,存在所制造的细纱Y的捻度的强弱不同的情况。因而,谋求能够容易地更换导纱器61、喷嘴块63从而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的气流纺纱装置6。其次,使用图5对能够容易地更换导纱器61、喷嘴块63的构造进行说明。构成本气流纺纱装置6的喷嘴座64由第一喷嘴座部64A和第二喷嘴座部64B构成。另外,图中所示的涂黑的箭头示出第一喷嘴座部64A的装卸方向。在第一喷嘴座部64A利用喷嘴帽66固定有导纱器61和喷嘴块63。插入于喷嘴块63的贯通孔64h的中空引导轴体62通过后述的中空引导轴体帽68抵接于第一喷嘴座部64A而被卡止。第二喷嘴座部64B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纺纱单元1的轴部SH (支承部)。第一喷嘴座部64A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第二喷嘴座部64B的一端部。具体地说明,第一喷嘴座部64A通过将两根螺栓BT (参照图6)取下或者拧紧而相对于第二喷嘴座部64B装卸自如。借助该结构,由于固定有导纱器61和喷嘴块63的第一喷嘴座部64A装卸自如,因此该导纱器61和喷嘴块63的更换也变得容易。由此,气流纺纱装置6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Y的质量。其次,使用图6对将从空气供给源AB压力输送的空气朝纺纱室SC引导的构造进行说明。图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6的俯视图。将从空气供给源AB压力输送的空气朝纺纱室SC引导的空气引导路64p由设置于第一喷嘴座部64A的第一空气引导路64Ap、和设置于第二喷嘴座部64B的第二空气引导路 64Bp构成。另外,图中所示的空白箭头示出所供给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图中所示的涂黑的箭头示出第一喷嘴座部64A的装卸方向。第一空气引导路64Ap从安装于第一喷嘴座部64A的一端部的接头部64Ac朝空气室AC(参照图5)连通。被朝空气室AC引导的空气通过喷嘴块63的空气孔63a被朝纺纱室SC供给。第二空气引导路64Bp从安装于第二喷嘴座部64B的侧端部的接头部64Bc朝设置于该第二喷嘴座部64B的一端部的孔64M!连通。当将第一喷嘴座部64A安装于第二喷嘴座部64B时,第一空气引导路64Ap和第二空气引导路64Bp连通。具体地说明,当将第一喷嘴座部64A安装于第二喷嘴座部64B时, 第一喷嘴座部64A的接头部64Ac插入于第二喷嘴座部64B的孔部64Bh,因此第一空气引导路64Ap和第二空气引导路64Bp连通。借助这种结构,由于第一喷嘴座部64A装卸自如而无需将从空气供给源AB延伸设置的管AH取下,因此导纱器61、喷嘴块63的更换变得更容易。由此,气流纺纱装置6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Y的质量。并且,由于不需要将从空气供给源AB 延伸设置的管AH取下,因此能够防止异物混入空气引导路64p (64Ap、64Bp),能够提高细纱 Y的质量。其次,使用图7对中空引导轴体62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7A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6的中空引导轴体62放大后的侧视图。图7B示出沿着图 7A中的X-X线的剖视图。中空引导轴体62以中空引导轴体座67的凸部嵌入于该中空引导轴体62的状态由中空引导轴体座67支承。具体地说明,中空引导轴体62以中空引导轴体座67的上端面 (纤维束行进方向上游侧端面)的凸部嵌入该中空引导轴体62的下端部(纤维束行进方向下游侧端面)的状态由中空引导轴体座67支承。中空引导轴体62由作为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的中空引导轴体帽68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具体地说明,中空引导轴体62由爪部勾挂于该中空引导轴体62的止挡面 62p的中空引导轴体帽68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中空引导轴体帽68设置内螺纹部,并使该中空引导轴体帽68与中空引导轴体座67的外螺纹部螺合的结构。借助这种结构,由于仅通过使中空引导轴体帽68螺合就能够将中空引导轴体62 通过一次操作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因此中空引导轴体62的更换变得容易。由此,气流纺纱装置6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Y的质量。并且,由于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固定中空引导轴体62,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在本气流纺纱装置6中的中空引导轴体62的固定方法中,当将中空引导轴体帽68 螺合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时,设置于该中空引导轴体座67的凸部67u与设置于中空引导轴体帽68的凹部68u啮合。另外,也可以代替将凸部67u设置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而设置于中空引导轴体帽68,代替将凹部68u设置于中空引导轴体帽68而设置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借助这种结构,由于只要将中空引导轴体帽68螺合至凸部67u与凹部68u啮合为止就能够形成规定的紧固扭矩,因此固定中空引导轴体62时的作业变得简单,该中空引导轴体62的更换变得更加容易。由此,气流纺纱装置6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Y的质量。此外,中空引导轴体帽68由树脂形成,因此,当螺合该中空引导轴体帽68时,中空引导轴体帽68变形从而凸部67u与凹部68u啮合。因此,无需使用工具就能够通过一次操作将中空引导轴体62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结果,作业者进行中空引导轴体62的更换作业的时间缩短,纺纱单元1的工作效率提高。在以往的气流纺纱装置106中,例如如日本特开平7-1269 所记载的那样,使用螺栓将中空引导轴体162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167。由于以往的气流纺纱装置106配置在与牵伸装置邻接的位置,因此,无法确保用于进行中空引导轴体162的更换作业的充分的作业空间。因此,难以使用工具进行作业,难以使用螺栓将中空引导轴体162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167。但是,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通过螺合中空引导轴体帽68就能够通过一次作业将中空引导轴体62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的方法中,由于不要使用工具进行的作业,因此即便是在狭窄的作业空间中也能够进行中空引导轴体62的固定作业。此外,像以往的气流纺纱装置106那样,在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的固定方法中,存在因作业者的失误而螺栓落下的情况。但是,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通过螺合中空引导轴体帽 68来将中空引导轴体62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的方法中,用于将中空引导轴体62固定于中空引导轴体座67的部件数量少,能够简单地进行中空引导轴体62的固定作业。另外,如图8所示,气流纺纱装置6也可以形成为不使用中空引导轴体帽68而使用钩部件Ho固定中空引导轴体62的结构。即便形成为利用作为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的钩部件Ho固定中空引导轴体62的结构,固定中空引导轴体62时的作业也变得简单,该中空引导轴体62的更换变得容易。由此,气流纺纱装置6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 能够提高细纱Y的质量。由于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固定中空引导轴体62,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其次,使用图9对利用止挡件Ms卡止喷嘴座64的构造进行说明。图9A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6的侧视图。图9B示出从图9A中的箭头Y方向观察的前视图。如图9A所示,构成喷嘴座64的第二喷嘴座部64B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纺纱单元1的轴部SH(支承部)。轴部SH被支承为能够使喷嘴座64朝接近以与该喷嘴座64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壁面W或者远离该壁面W的方向移动。在构成喷嘴座64的第二喷嘴座部64B安装有朝接近壁面W的方向对喷嘴座64施力的施力部件SP。在喷嘴座64作用有朝向以与该喷嘴座64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壁面W的作用力。另外,图中所示的涂黑的箭头示出作用于喷嘴座64的作用力的方向。如图9B所示,在构成喷嘴座64的第一喷嘴座部64A设置有止挡件64s。止挡件 64s以从第一喷嘴座部64A的上表面部朝壁面W的方向突出设置的方式设置。因此,喷嘴座 64通过止挡件6如与壁面W抵接而被卡止。借助这种结构,由于利用止挡件6如对作用有作用力的喷嘴座64进行卡止,因此能够抑制晃动,喷嘴座64的定位精度提高。固定于喷嘴座64的导纱器61、喷嘴块63相对于中空引导轴体62的位置精度也提高。由此,纺纱室SC形状的偏差降低,能够提高细纱Y 的质量。如图10所示,喷嘴座64具备在周方向设置有形状不同的多个止挡件64s的转盘 (dial) 64D,形成为能够切换与壁面W抵接的止挡件64s的结构。具体地说明,形状不同的多个止挡件Ms形成为从喷嘴座64的表面突出的突出长度各不相同。在对纤维长度长的棉条F进行纺纱的情况下,以利用突出长度长的止挡件6如卡止喷嘴座64的方式切换转盘 64D。在对纤维短的棉条F进行纺纱的情况下,以利用突出长度短的止挡件Ms卡止喷嘴座 64的方式切换转盘64D。喷嘴座64具备形状不同的多个止挡件64s,因此能够通过切换至任一个止挡件 64s来变更喷嘴座64的卡止位置。由此,气流纺纱装置6能够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 能够提高细纱Y的质量。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形成为通过伸缩止挡件6 (参照图中箭头)来变更喷嘴座64的卡止位置的结构。由此,气流纺纱装置6能够借助简单的结构进行与纤维特性相应的纺纱,能够提高细纱Y的质量。具备如上的气流纺纱装置6的纺纱机械能够利用高质量的细纱Y制作卷装P,并且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在具备多个纺纱单元1的纺纱机械中,谋求以各纺纱单元1制造的细纱具有同等的质量。通过利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流纺纱装置6制造细纱Y,能够减轻细纱单元 1之间的质量的偏差。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单元1,棉条F从上方朝下方输送。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将容纳棉条F的棉条筒配置在机座下部,将卷取装置9配置在机座上部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流纺纱装置, 所述气流纺纱装置具有导纱器,在该导纱器形成有与纺纱室连通的纤维导入路,该导纱器将纤维束朝该纺纱室内引导;喷嘴块,在该喷嘴块形成有与所述纺纱室连通的空气孔,该喷嘴块将空气朝该纺纱室内引导;以及中空引导轴体,在该中空引导轴体形成有与所述纺纱室连通的纤维通过路,该中空引导轴体对在该纺纱室内被加捻了的所述纤维束进行引导, 所述气流纺纱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纺纱装置具备喷嘴座,该喷嘴座以与所述喷嘴块抵接的状态保持该喷嘴块;以及喷嘴帽,该喷嘴帽将所述导纱器和所述喷嘴块固定于所述喷嘴座, 所述喷嘴帽以该喷嘴帽与所述喷嘴座直接抵接的状态安装于该喷嘴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由第一喷嘴座部和第二喷嘴座部构成,其中,该第一喷嘴座部支承所述喷嘴块,并且安装有所述喷嘴帽,该第二喷嘴座部支承所述第一喷嘴座部, 所述第一喷嘴座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喷嘴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喷嘴座部设置有将空气朝所述纺纱室引导的第一空气引导路, 在所述第二喷嘴座部设置有对从空气供给源压力输送的空气进行引导的第二空气引导路,在所述第一喷嘴座部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喷嘴座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空气引导路和所述第二空气引导路连通。
4.一种气流纺纱装置, 所述气流纺纱装置具有导纱器,在该导纱器形成有与纺纱室连通的纤维导入路,该导纱器将纤维束朝该纺纱室内引导;喷嘴块,在该喷嘴块形成有与所述纺纱室连通的空气孔,该喷嘴块将空气朝该纺纱室内引导;以及中空引导轴体,在该中空引导轴体形成有与所述纺纱室连通的纤维通过路,该中空引导轴体对在该纺纱室内被加捻了的所述纤维束进行引导, 所述气流纺纱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纺纱装置具备中空引导轴体座,该中空引导轴体座支承所述中空引导轴体;以及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该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通过一次操作将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固定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以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抵接的状态螺合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座而被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座设置有凹部或者凸部,在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设置有凸部或者凹部,当将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固定部件螺合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座时,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啮合,由此,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卡定于所述中空引导轴体座。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纺纱装置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将所述喷嘴座支承为能够朝接近或者远离壁面的方向移动,所述壁面以与所述喷嘴座对置的方式配置;止挡件,该止挡件设置于所述喷嘴座,与所述壁面抵接来进行所述喷嘴座的定位;以及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朝接近所述壁面的方向对所述喷嘴座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喷嘴座具备形状不同的多个所述止挡件, 能够切换与所述壁面抵接的所述止挡件。
9.一种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械具备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卷取装置,该卷取装置将利用所述气流纺纱装置纺织的细纱卷取于卷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气流纺纱装置以及具备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气流纺纱装置(6)由导纱器(61)、喷嘴块(63)以及中空引导轴体(62)构成,具备以与喷嘴块(63)抵接的状态支承喷嘴块(63)的喷嘴座(64);以及将导纱器(61)和喷嘴块(63)固定于喷嘴座(64)的喷嘴帽(66),喷嘴帽(66)以喷嘴帽(66)与喷嘴座(64)直接抵接的状态安装于喷嘴座。
文档编号D01H4/02GK102534880SQ20111041017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丰田贵大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