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27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利用旋转驱动的电动机的动カ使主轴旋转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安装有电动机,利用电动机的动カ使主轴旋转。电动机产生热量。电动机有时受热量的影响而发生故障。日本特许公开1997年第56957号公报所公开的缝纫机在机架内部具有电动机。该缝纫机具有带轮。带轮位于机架的开ロ部,具有冷却用的风扇。 带轮在电动机的动カ的作用下旋转,自机架外部向内部的电动机送风。因此,电动机能被冷却。但是,该缝纫机由于利用机架覆盖电动机,因此风很难流向机架内部的电动机。因此,该缝纫机无法充分地冷却电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干,提供一种能够向电动机充分地送风而能冷却电动机的缝纫机。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包括机架和固定于上述机架的电动机,上述电动机包括输出轴,其在上述机架内延伸且旋转;转子,其固定在上述输出轴的一端侧;定子,其使上述转子和上述输出轴旋转,上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侧与进行缝制的缝制机构相连接,上述电动机具有电动机壳体,该电动机壳体以上述定子中的、上述输出轴的轴向的ー侧突出的状态覆盖上述定子的外周,上述电动机壳体具有将上述电动机固定于上述机架的固定部,上述机架具有固定壁,上述电动机壳体的上述固定部固定在该固定壁的壁面的外側。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进行缝制的缝制机构相连接。缝纫机不用将电动机的输出轴和驱动缝制机构的主轴形成为相互独立的构件,能够形成为简易的结构。电动机壳体在使定子的一部分暴露的状态下覆盖该定子的外周。缝纫机由于将电动机壳体固定在固定壁的壁面的外側,因此能够容易使风从外部抵达电动机。因此,缝纫机能够容易地冷却电动机。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在上述输出轴的轴心,设有与上述输出轴的两端部的至少ー 方相连接的孔部。电动机的热量传递到输出轴。空气进入到输出轴的孔部中。该孔部的空气使传递到输出轴的热量下降。因此,缝纫机能够更加容易地冷却电动机。在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中,上述机架包括安装部,其自上述固定壁的壁面突出, 与上述定子的自上述电动机壳体突出的部分的外周相接触而进行上述定子的定位;暴露 ロ,其形成于上述安装部,使上述定子暴露而进行与上述安装部的外部之间的通气。操作者能够将自电动机壳体突出的定子安装在安装部而可靠地进行电动机的定位。在将定子安装到了安装部上吋,自定子产生的热量经过暴露ロ而排出到安装部的外部。因此,缝纫机能够容易地排放自电动机产生的热量,且能可靠地定位电动机。在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中,上述输出轴在上述一端侧的端部固定有圆筒状的带轮。上述带轮具有风扇,该风扇与上述电动机的上述输出轴一起旋转而向上述暴露ロ送风。风扇所送入的风经过暴露ロ而进入定子中。因此,缝纫机能够更加容易地排放电动机的热里。在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中,上述电动机壳体在上述输出轴的轴向上的一端侧的外周形成有直径向上述一端侧縮小的缩径部。在设有缩径部吋,自风扇垂直地抵达电动机壳体的风量減少。风沿缩径部的壁面顺畅地流动,电动机周围的气流不会紊乱。因此,缝纫机能够使风扇的风高效率地沿电动机壳体流动,冷却电动机。技术方案6、7的縫纫机还具有壁部,该壁部覆盖上述电动机且具有开ロ部,上述风扇位于该开ロ部。上述风扇是将上述壁部外部的气体引入到上述壁部的内部而向上述暴露ロ送风的离心式风扇。离心式风扇利用离心カ送风,因此即使在送风目的地的气体压力较高吋,也能利用比轴流扇等其他风扇强的力送风。离心式风扇输送的风在壁部包围的密闭空间内顺畅地流动,经过暴露ロ而进入定子中。因此,缝纫机能够覆盖电动机的周围,且可靠地冷却电动机。技术方案8 技术方案11的縫纫机还具有旋转检测器,该旋转检测器安装于上述电动机,用于检测上述输出轴的旋转。上述带轮向上述电动机侧延伸,覆盖上述旋转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旋转检测器具有不耐冲击的零件(传感器等),当线进入该旋转检测器中吋,该旋转检测器容易破损。带轮由于覆盖旋转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因此线难以进入到旋转检测器内。在电动机旋转时,带轮的风扇向电动机送风。线进入旋转检测器内的可能性更低。因此,本发明的缝纫机能够高效率地冷却电动机,且能降低旋转检测器因线的进入而破损的可能性。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1的纵剖视图。
图3是电动机30附近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4是将电动机盖70和操作部10卸下时的电动机30附近的立体图。
图5是将电动机盖70、操作部10和电动机30卸下时的支柱部4上部的立体图。
图6是从右斜上方观察带轮50的立体图。
图7是从左斜上方观察带轮50的立体图。
图8是从右斜上方观察电动机盖70的立体图。
图9是从左斜上方观察电动机盖70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电动机30附近的风的流动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1是变形例的缝纫机的电动机30附近的放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

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图1的紙面左下侧、紙面右上侧、紙面左上侧、紙面右下侧分别是缝纫机1的前侧、后侧、左侧、右側。图2的上侧和下侧分别是缝纫机1的上侧和下側。參照图1说明缝纫机1的整体构造。缝纫机1具有机架2。机架2包括机座部3、 支柱部4和机臂部5。机座部3沿左右方向延伸,机座部3的上表面为平面。机座部3安装在工作台(省略图示)上。支柱部4自机座部3右端向上方延伸。机臂部5自支柱部4 的上端向左方延伸。机臂部5与机座部3的上表面相面对。机臂部5在左端部具有针杆7。 针杆7在下端安装有机针8。针杆7和机针8利用电动机30 (參照图2 图4等)的驱动而上下往返移动。机臂部5在左端部前方具有挑线杆9。挑线杆9与针杆7的往返移动连动地上下运动。支柱部4在前表面具有操作部10。操作者操作操作部10而向缝纫机1输入指示。 支柱部4在右侧面安装有电动机盖70。电动机盖70覆盖电动机30 (參照图2 图4等)。 电动机盖70在右侧面具有圆形的开ロ部71。带轮50自开ロ部71向右方突出。电动机30、 带轮50和电动机盖70详见后述。參照图2说明缝纫机1的内部构造。缝纫机1在支柱部4的右侧的壁(固定壁 11)上安装有电动机30。缝纫机1在内部具有输出轴12、连结旋转轴19和下轴22。输出轴12在支柱部4和机臂部5内沿左右方向延伸。缝纫机1在支柱部4与机臂部5之间具有轴承13。轴承13以输出轴12能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输出轴12。输出轴12 的左端与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6相连接。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6支承针杆7。针杆7在机臂部5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利用输出轴12的旋转来驱动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6,使针杆7和挑线杆9 (參照图1)上下运动来进行缝制。输出轴12在电动机30与轴承13之间具有第一锥齿轮17。连结旋转轴19在支柱部4内沿上下方向延伸。连结旋转轴19在上端具有第二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0与输出轴12的第一锥齿轮17啮合。因此,当输出轴12旋转时,连结旋转轴19旋转。连结旋转轴19在下端具有第三锥齿轮21。下轴22在机座部3内沿左右方向延伸。下轴22在右端具有第四锥齿轮23。第四锥齿轮23与连结旋转轴19的第三锥齿轮21啮合。因此,当连结旋转轴19旋转吋,下轴 22旋转。下轴22的左端与旋梭M相连接。旋梭24与针杆7的上下运动相配合地旋转来进行缝制。下面详细说明输出轴12。如图2所示,输出轴12自电动机30的右方贯穿电动机 30的轴心部分而笔直地延伸至机臂部5的左側。电动机30在输出轴12上固定有转子39。 电动机30的定子32使输出轴12和转子39旋转。输出轴12兼有用于输出电动机30的动力的电动机轴的功能和用于驱动缝纫机1的縫制机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6等)的主轴的功能。以往的缝纫机在不借助皮带和齿轮等向主轴传递电动机的动カ吋,利用连结器将电动机轴和主轴相结合。使用连结器的缝纫机必须在连结器的两端具有轴承。因此,带轮的位置受连结器和两个轴承的影响而远离操作者,因此操作者很难操作带轮。该缝纫机零件件数多,费用高。该缝纫机必须完全同轴地固定电动机轴和主轴,很难将两个轴对准。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由于输出轴12兼作电动机轴和主轴,所以缝纫机1无需使用连结器和连结器两端的轴承。因此,缝纫机1能够将带轮50安装在靠近操作者的位置,也省去了将电动机轴和主轴对准的麻烦。缝纫机1无需将电动机轴和主轴构成为相互独立的构件,结构简易。输出轴12在轴心具有孔部14。孔部14自输出轴12的左右方向中央延伸至右端。 如图4所示,孔部14的右端向缝纫机1右方的外部开ロ。自电动机30产生的热量通过孔CN 102535047 A
部14而自右端流到外部。因此,缝纫机1能够容易地排放自电动机30产生的热量。转子39利用热压配合(Sirink-Fit)固定在输出轴12上。大致圆筒状的转子39 在中心具有供输出轴12插入的孔(省略图示)。该孔的直径比输出轴12的直径稍小。縫纫机1的制造者将转子39加热,将输出轴12嵌入因加热而膨胀扩张了的孔中,冷却转子 39。当冷却转子39吋,该孔縮小而将转子39固着在输出轴12上。因此,制造者不用螺钉等构件就能将转子39可靠地固定在输出轴12上。參照图3说明电动机30附近的构造。如上所述,缝纫机1在固定壁11上安装电动机30。电动机30的右端具有连接部61。连接部61用于固定与输出轴12的右端嵌合的圆筒状的带轮50。带轮50的旋转轴与输出轴12对心。当输出轴12旋转时,带轮50也旋转。带轮50在内侧具有离心式风扇53。当带轮50旋转时,离心式风扇53向电动机30送风而冷却电动机30。电动机盖70覆盖电动机30。电动机盖70相当于本发明的壁部。带轮50自电动机盖70的开ロ部71向右方突出。因此,操作者能够握住带轮50而旋转带轮 50,使针杆7上下运动。下面,详细说明各部分。參照图3和图4说明电动机30的构造。电动机30具有圆柱状的胴部31。胴部31 包括定子32和电动机壳体33。定子32为圆筒状。转子39位于定子32的轴心部分。定子 32使转子39和输出轴12旋转。定子32固定在电动机壳体33上。固定壁11在转子39的左侧保持左电动机轴承34。电动机壳体33在转子39的右侧保持右电动机轴承35。两个电动机轴承;34、35以输出轴12能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输出轴12。两个电动机轴承34、35的外径比转子39的外径小。如图3和图4所示,电动机壳体33是有底圆筒状的金属制构件。电动机壳体33 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定子3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短。电动机壳体33以定子32中的、输出轴 12的轴向的ー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侧)突出的状态覆盖定子32的外周。电动机壳体 33在离心式风扇53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右侧)的外周具有缩径部36。缩径部36的直径越靠向离心式风扇53侧越小。因此,抵达电动机壳体33的右侧面的风量在设有缩径部 36时比没有缩径部36时減少。离心式风扇53输送的风沿缩径部36顺畅地流向左方。因此,气流不会紊乱。如图3所示,电动机30在电动机壳体33的右侧面具有旋转检测器40。旋转检测器40包括旋转变压器41、基板42、传感器43和磁体49。旋转变压器41和磁体49固定在电动机壳体33的右侧面,用于检测输出轴12的旋转角。基板42与旋转变压器41的右侧面相连接,用于保持传感器43等。传感器43是磁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子39和输出轴12的旋转角是否位于原点。參照图3 图5说明将电动机30安装在固定壁11上的安装构造。如图4所示, 电动机壳体33在左端的3处具有固定部37。固定部37的形状是沿远离输出轴12的轴心的方向延伸的凸缘状。各固定部37具有螺纹孔(省略图示)。固定部37的数量、形状和位
置可以改变。如图5所示,支柱部4的右侧的壁(固定壁11)具有轴承插入孔44。轴承插入孔 44的左部保持油封45。油封45为环状。油封45的外径与轴承插入孔44的直径相等,内径与输出轴12(參照图3等)的直径相等。因此,油封45防止在支柱部4的内部使用的润滑油泄漏到电动机30侧。
固定壁11具有用于安装电动机30的安装部46。安装部46在三个位置自固定壁 11的壁面向右方(外侧)突出。1个安装部46位于固定壁11的上端,另一安装部46位于固定壁11的大致中央部,剰余一个安装部46位于固定壁11的后端。上述上端的安装部46 和上述后端的安装部46利用圆弧状的连接部相连接。3个安装部46配置在圆周上,且包围轴承插入孔44。3个安装部46的内侧与定子32的外周面的形状相匹配地弯曲。3个安装部46分別具有螺纹孔47。各螺纹孔47的位置与各固定部37的螺纹孔(省略图示)的位置相对应。该圆周的轴心与轴承插入孔44的轴心对齐。安装部46在前部和后部下侧具有作为缺ロ的暴露ロ 48。如图3所示,操作者在将电动机30安装在固定壁11上吋,将左电动机轴承34插入到轴承插入孔44中。轴承插入孔44进行电动机30的输出轴12和转子39的定位。安装部46与自电动机壳体33向左方突出的定子32外周的3处位置相接触。安装部46与固定部37相接触。安装部46进行电动机30的定子32和电动机壳体33的定位。如图4所示,操作者在进行了电动机30的定位的状态下,将螺钉38紧固在安装部 46的各螺纹孔47和各固定部37的螺纹孔(省略图示)中。因此,操作者能够将电动机30 固定在准确的位置。缝纫机1将覆盖定子32的外周的电动机壳体33固定在固定壁11的外側。因此,缝纫机1能够使来自外部的风容易地抵达电动机30而冷却电动机30。自电动机30产生的热量自暴露ロ 48排出到安装部46的外部。因此,缝纫机1能够容易地排放自电动机30产生的热量。缝纫机1具有离心式风扇53,能够使离心式风扇53的风自暴露ロ 48进入定子32而高效率地冷却电动机30。电动机壳体33通常用模具制造,因此在电动机壳体33形成暴露ロ并不容易。缝纫机1由于在安装部46形成暴露ロ 48,因此也容易制造。 暴露ロ 48位于安装部46的上方部分以外的部分。因此,安装部46能够防止自上方下落的灰尘经过暴露ロ 48而进入定子32。參照图6和图7详细说明带轮50的构造。带轮50具备外周壁51和侧壁52。外周壁51呈以输出轴12 (參照图3等)为中心轴的圆筒状。操作者握住外周壁51而旋转带轮50。侧壁52封闭外周壁51的内側。侧壁52的位置位于外周壁51的左右方向中央的稍右側。如图6所示,侧壁52在中心具有通气孔57。圆板状的侧壁52的中心与圆形的通气孔57的中心对齐。侧壁52在通气孔57的中心具有轴孔58。输出轴12(參照图3等) 嵌入在带轮50的轴孔58中。侧壁52在通气孔57的周围的3处位置具有螺纹孔59。操作者将螺钉62(參照图3)紧固在螺纹孔59和连接部61的螺纹孔(省略图示)中,将带轮 50固定在连接部61的右侧面上。在将带轮50固定在连接部61上吋,带轮50的旋转轴与输出轴12同轴。因此,当转子39和输出轴12旋转时,带轮50旋转。如图7所示,带轮50在外周壁51的内侧具有离心式风扇53。离心式风扇53位于侧壁52的左側。在将带轮50固定在连接部61上时,离心式风扇53位于侧壁52的电动机 30侧(參照图3)。离心式风扇53具有12片叶片M。12片叶片M自轴孔58外周以轴孔 58的中心部为中心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直到外周壁51的内周面。各叶片M与侧壁52垂直。当带轮50旋转吋,离心式风扇53旋转。离心式风扇53利用离心カ将风从通气孔 57向侧壁52的左侧(电动机30侧)引入,使风向外侧(远离输出轴12的轴心的方向)流动。风抵达外周壁51的内周面而向左侧流动。离心式风扇53由于利用离心カ送风,因此即使在送风目的地的气体压カ较高吋,也能利用比轴流扇等其他风扇强的力送风。离心式风扇53所输送的风在电动机盖70包围的密闭空间内顺畅地流动。因此,即使在电动机盖 70覆盖电动机30吋,带轮50也能向电动机30充分地送风,可靠地冷却电动机30。离心式风扇53的送风量比轴流扇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供风流动的空间是密闭空间,所以风能够顺畅地流动。因此,缝纫机1能够将少量的风可靠地送入到电动机30的周围,高效率地冷却电动机30。如图7所示,各叶片M在外侧的端部具有向左侧(电动机30侧)突出的突出片阳。各叶片M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宽度比内侧宽度宽。突出片阳能够将流到外侧的风引导至电动机30侧。因此,带轮50顺畅地向电动机30侧送风。外周壁51比12片叶片M的突出片55的左侧(电动机30侧)端部进ー步向左侧突出。在离心式风扇53的力的作用下流到外侧的风,沿向电动机30侧突出的外周壁51的内周面向电动机30侧流动。因此, 带轮50防止风向外周壁51的外侧泄漏,高效率地向电动机30送风。參照图3、图8和图9说明电动机盖70。电动机盖70包括主架部73和筒部75。 主架部73形成为向右方(图8的紙面右下方)鼓出的形状,覆盖整个电动机30。筒部75 位于比主架部73中心稍微靠右侧上方的位置。主架部73在3处具有螺纹孔74。操作者通过将主架部73从右侧与固定壁11 (參照图幻嵌合,且将螺钉(省略图示)紧固在螺纹孔 74中,能够将电动机盖70固定在机架2上。主架部73在后部(图9的左侧)具有排气孔80。在将电动机盖70安装到了机架 (參照图1)上吋,排气孔80成为与操作者相面对的ー侧的相反侧。排气孔80是上下排列的多个狭缝状的孔。排气孔80的形状和个数可以改变。排气孔80将离心式风扇53所输送的风向电动机盖70的外部排出。因此,缝纫机1能够引入新鮮的风,所以能够高效率地冷却电动机30。由于排气孔80位于主架部73的后部,所以带走电动机30的热量而温度上升了的空气不会向操作者侧流动。因此,操作者能够舒适地进行作业。如图8和图9所示,筒部75呈筒状,自主架部73的右侧面向右方突出。如图3所示,在将电动机盖70安装到了机架2上吋,带轮50自筒部75的右端的开ロ部71向右方突出。电动机盖70在筒部75与主架部73的边界位置且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向与筒部75 相反的ー侧延伸的风引导部76。风引导部76将离心式风扇53输送的风引导至电动机30 的外周。风引导部76的左侧一定范围与电动机壳体33的外周面保持恒定距离L地沿电动机壳体33的外周面延伸。距离L不用严密地恒定,也可以大致恒定。风引导部76的内周面与电动机壳体33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大致均勻。因此,电动机盖70能够将风从离心式风扇53引导至电动机壳体33,且能沿电动机壳体33的外周面均勻地直线引导风。风很难向远离输出轴12的轴心的方向流动。因此,电动机盖70能够使风沿电动机壳体33高效率地流动,冷却电动机30。操作者能够卸下电动机盖70而使电动机30暴露。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保养电动机30。如图3、图8和图9所示,风引导部76是上部肋77和下部肋78。如图3所示,上部肋77和下部肋78自主架部73沿输出轴12的轴向平行地向左方延伸。通过用肋形成风引导部76,与电动机30的形状无关,能够自由地设定整个电动机盖70的形状。參照图3说明带轮50和旋转检测器40的位置关系。如上所述,电动机30在电动机壳体33的右侧面具有旋转检测器40。旋转检测器40的旋转变压器41位于电动机壳体33的右侧面。基板42位于旋转变压器41的右侧面。基板42具有传感器43。旋转检测器 40具有不耐冲击的电子零件,因此当线进入而缠绕时,旋转检测器40容易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带轮50的外周壁51向电动机30侧延伸而覆盖旋转检测器40的一部分外周。因此,线很难进入到旋转检测器40中。当电动机30旋转时,带轮50的离心式风扇53向电动机30送风,所以线进入旋转检测器40中的可能性更低。因此,缝纫机1不用盖来覆盖旋转检测器40,就能降低旋转检测器40因线而破损的可能性。由于不需要旋转检测器40的盖, 因此能够使带轮50小型化,也能降低制造成本。带轮50的外周壁51比基板42和传感器43向左方(机架2侧)延伸。因此,外周壁51至少覆盖基板42和传感器43的外周。基板42和传感器43特别不耐冲击。缝纫机1能够保护旋转检测器40的不耐冲击的零件免受冲击。如图3所示,电动机盖70的筒部75与带轮50的外周壁51保持恒定的距离D地自开口部71向电动机30侧延伸。带轮50的电动机30侧的外周壁51位于筒部75的内侧。 电动机盖70和带轮50降低线从开口部71进入到内部的可能性。因此,缝纫机1能够进一步降低旋转检测器40因线的进入而破损的可能性。参照图10说明电动机30的周围的风的流动情况。缝纫机1由于利用电动机盖70 覆盖电动机30,因此防止操作者与高温的电动机30直接接触。带轮50由于具有离心式风扇53,因此即使在电动机盖70的内部的气体压力较高时,也能以较强的力将风向电动机30 侧引入。当带轮50旋转时,风从侧壁52的通气孔57(参照图6)进入到电动机30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带轮50的外周侧流动。流到外周侧的风抵达带轮的外周壁51的内周面,沿外周壁51向电动机30侧流动。电动机壳体33的带轮50侧具有缩径部36,因此垂直地抵达电动机壳体33的右侧面的风量较少。因此,风在缩径部36与筒部75之间顺畅地流动, 气流不会紊乱。风引导部76与电动机壳体33保持恒定的距离L地向左方延伸。因此,风沿电动机壳体33的外周向左方流动,带走电动机30的热量。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参照图11说明一变形例。图11所示的变形例的缝纫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带轮150的形状。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图11所示的带轮150的外周壁 151比上述实施方式的外周壁51向左方延伸得更长一些。因此,外周壁151除了覆盖上述实施方式的外周壁51所覆盖的基板42和传感器43以外,还覆盖旋转变压器41和磁体49。 也可以像该变形例这样使外周壁151覆盖整个旋转检测器40。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其他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输出轴12兼作驱动针杆上下运动机构16的主轴(所谓的“上轴”)和电动机轴。输出轴12也可以兼作驱动旋梭M 的主轴(所谓的“下轴”)和电动机轴。上述实施方式的输出轴12的孔部14自输出轴12 的左右方向中央延伸至右端。孔部14也可以左右贯穿输出轴12的轴心部分。安装部46的形状可以改变。暴露口 48的位置、大小、形状和数量可以改变。覆盖电动机30的电动机盖70可以是不能卸下的壁部。覆盖电动机30的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电动机盖70)由于要防止操作者与电动机30直接接触,因此最好使用壁部。在未使用壁部时,可以代替离心式风扇53而使用轴流扇。在未使用壁部时,由于电动机30固定在固定壁11的外侧,因此即使没有风扇,风也能抵达电动机30。当缝纫机具有风扇时,能够更加高效率地冷却电动机30。
电动机30最好具有缩径部36。缩径部36为锥形更佳,但即使不是锥形,也能使风高效率地流动。例如,缩径部36也可以呈弯曲状。上述实施方式的带轮50在侧壁52的中心具有通气孔57。风强有力地从侧壁52 的中心向带轮50的外周侧流动,且向电动机30流动。通气孔57的位置也可以不位于侧壁 52的中心。叶片M和通气孔57的数量、形状和大小可以改变。例如,叶片M也可以不具有突出片阳。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46进行定子32的定位。但是,在无需进行定子32的定位时, 安装部46也可以设在不与定子32相接触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壳体33以固定壁11侧的定子32的一部分突出的状态覆盖定子32的外周。变更方式的电动机壳体也可以在带轮50侧的定子32的一部分突出的状态下覆盖定子32的外周。在这样的情况下,旋转检测器40配置在固定壁11侧。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1),其包括机架( 和固定在上述机架上的电动机(30),上述电动机包括输出轴(12),其在上述机架内延伸且旋转 ’转子(39),其固定在上述输出轴的一端侧;定子(32),其使上述转子和上述输出轴旋转, 上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侧与进行缝制的缝制机构(16)相连接,上述电动机具有电动机壳体(33),该电动机壳体(3 以上述定子中的、上述输出轴的轴向的ー侧突出的状态覆盖上述定子的外周;上述电动机壳体具有将上述电动机固定在上述机架上的固定部(37);上述机架具有固定壁(11),上述电动机壳体的上述固定部固定在该固定壁的壁面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中,在上述输出轴的轴心设有与上述输出轴的两端部的至少一方相连接的孔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中, 上述机架包括安装部(46),其自上述固定壁的壁面突出,与上述定子中的自上述电动机壳体突出的部分的外周相接触,进行上述定子的定位;暴露ロ(48),其形成在上述安装部,使上述定子暴露而进行与上述安装部的外部之间的通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中,上述输出轴在上述一端侧的端部固定有圆筒状的带轮(50);上述带轮具有风扇(53),该风扇(5 与上述电动机的上述输出轴一起旋转而向上述暴露ロ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中,上述电动机壳体在上述输出轴的轴向的一端侧的外周形成有直径向上述一端侧縮小的缩径部(3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中,该缝纫机还具有壁部(70),该壁部(70)覆盖上述电动机且具有开ロ部(71),上述风扇位于该开ロ部(71);上述风扇是将上述壁部外部的气体引入到上述壁部的内部而向上述暴露ロ送风的离 も、式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中,该缝纫机还具有壁部(70),该壁部(70)覆盖上述电动机且具有开ロ部(71),上述风扇位于该开ロ部(71);上述风扇是将上述壁部外部的气体引入到上述壁部的内部而向上述暴露ロ送风的离 も、式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中,该缝纫机还具有旋转检测器(40),该旋转检测器00)安装在上述电动机上,用于检测上述输出轴的旋转;上述带轮向上述电动机侧延伸,覆盖上述旋转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中,该缝纫机还具有旋转检测器(40),该旋转检测器00)安装在上述电动机上,用于检测上述输出轴的旋转;上述带轮向上述电动机侧延伸,覆盖上述旋转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其中,该缝纫机还具有旋转检测器(40),该旋转检测器00)安装在上述电动机上,用于检测上述输出轴的旋转;上述带轮向上述电动机侧延伸,覆盖上述旋转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中,该缝纫机还具有旋转检测器(40),该旋转检测器00)安装在上述电动机上,用于检测上述输出轴的旋转;上述带轮向上述电动机侧延伸,覆盖上述旋转检测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旋转驱动的电动机的动力使主轴旋转的缝纫机。缝纫机具备机架和电动机。电动机包括输出轴、转子和定子。输出轴在机架内延伸。转子固定在输出轴的一端侧。定子使转子和输出轴旋转。输出轴的另一端侧与缝制机构相连接。电动机具有电动机壳体。电动机壳体具有固定部。固定部以定子中的、输出轴的轴向的一侧突出的状态覆盖定子的外周,将电动机固定在机架上。机架的固定壁将电动机壳体的固定部固定在壁面的外侧。电动机以一部分暴露在外部的状态固定在机架的外侧,因此缝纫机能够容易地冷却电动机。
文档编号D05B71/00GK102535047SQ2011104579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加藤勉, 山田泰史, 桑原幸治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