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78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原纤维制造机械设备,具体涉及竹原纤维机械分梳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竹原纤维制造过程的主要工序是先进行脱胶、水洗,然后采用物理机械方法将竹材粗纤维分梳成细纤维。现有的物理机械分梳普遍采用反复梳理,不仅工艺过程冗长,能耗高,而且在粗纤维分梳成细纤维过程中,容易将细纤维梳断成短纤维,甚至成短绒,化为粉尘,影响了竹原纤维得率。这些问题是当前竹原纤维制纤工艺主要难题之一。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在缩短机械梳理流程、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纤维得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包括喂入辊、开松辊、剥取辊、风机输送管、轴流输送风机、蜗壳输送管、锥体筒、蜗壳、管芯、绞龙、绞龙电机、粗纤收料斗、尘笼输送管、弧形切风板、均布有网孔的尘笼、吸尘管、吸尘风机、尘袋、细纤竖管和纤维收集箱;蜗壳下方依次连接锥体筒、绞龙;位于蜗壳中心部位的芯管下端与锥体相通连接, 上端与尘笼输送管相连;从尘笼笼内引出的吸尘管接吸尘风机;弧形切风板紧贴在尘笼底部,细纤竖管位于切风板侧方。采用上述结构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大大缩短了机械梳理流程,提高了纤维得率,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用功。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包括喂入辊1、开松辊2、剥取辊3、风机输送管4、轴流输送风机5、蜗壳输送管6、锥体筒7、蜗壳8、管芯9、绞龙10、绞龙电机11、 粗纤收料斗12、尘笼输送管14、弧形切风板15、均布有网孔的尘笼16、吸尘管17、吸尘风机 18、尘袋19、细纤竖管20和纤维收集箱21 ;蜗壳8下方依次连接锥体筒7、绞龙10 ;位于蜗壳8中心部位的芯管9下端与锥体相通连接,上端与尘笼输送管14相连;从尘笼16笼内引出的吸尘管17接吸尘风机18 ;弧形切风板15紧贴在尘笼底部,细纤竖管20位于切风板15 侧方。工作时,经过脱胶、水洗、烘干、柔软、粗梳理过的纤维,作成絮片喂入预开松机械进行开松,开松后的纤维基本呈单根状态,在轴流风机5作用下经过输送管道6输送到蜗壳8的入口处,当轴流风机5气流进入蜗壳8从出口 13吹出即形成旋流,带着纤维的气流在锥体7内呈环状旋转,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质量较重的粗纤维被甩在外围,碰到锥体筒7内壁能量消失,掉入锥体筒7底端,装在锥体筒7底端的绞龙10将甩下来的粗纤维输出,装入粗纤收料斗12,完成了粗纤分离工作;而轻质的细纤维及粉尘在锥体7中心浮游,蜗壳8内排放的气流携带着细纤维经芯管9、尘笼输送管14后被尘笼16吸附在表面的滤网上,而微小粉尘透过滤网在吸尘风机18作用下经吸尘管17输送到尘袋19内收集,吸尘风机18可使尘笼表面产生负压,将细纤维吸附在尘笼16表面,当尘笼旋转到切风板15时,尘笼释压, 细纤维靠自重通过管道20落入纤维收集箱21内,从而完成细纤与粉尘分离工作。 尘笼16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板制作,表面应光滑园整,冲压孔洞直径大小与布局密度影响除尘效果。应根据实验情况决定,既能除去粉尘及部分短绒,又不流失可用纤维,一般采用5mm左右孔径。
权利要求1. 一种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喂入辊(1)、开松辊(2)、剥取辊(3)、 风机输送管(4)、轴流输送风机(5)、蜗壳输送管(6)、锥体筒(7)、蜗壳(8)、管芯(9)、绞龙 (10)、绞龙电机(11)、粗纤收料斗(12)、尘笼输送管(14)、弧形切风板(15)、均布有网孔的尘笼(16)、吸尘管(17)、吸尘风机(18)、尘袋(19)、细纤竖管00)和纤维收集箱-M 壳(8)下方依次连接锥体筒(7)、绞龙(10);位于蜗壳(8)中心部位的芯管(9)下端与锥体相通连接,上端与尘笼输送管(14)相连;从尘笼(16)笼内引出的吸尘管(17)接吸尘风机 (18);弧形切风板(15)紧贴在尘笼底部,细纤竖管OO)位于切风板(15)侧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它包括喂入辊、开松辊、剥取辊、风机输送管、轴流输送风机、蜗壳输送管、锥体筒、蜗壳、管芯、绞龙、绞龙电机、粗纤收料斗、尘笼输送管、弧形切风板、均布有网孔的尘笼、吸尘管、吸尘风机、尘袋、细纤竖管和纤维收集箱;蜗壳下方依次连接锥体筒、绞龙;位于蜗壳中心部位的芯管下端与锥体相通连接,上端与尘笼输送管相连;从尘笼笼内引出的吸尘管接吸尘风机;弧形切风板紧贴在尘笼底部,细纤竖管位于切风板侧方。采用该竹原纤维气流分离装置,可在缩短机械梳理流程、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纤维得率。
文档编号D01G5/00GK201952537SQ20112003298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姜建兴, 曾文鲤, 段作哲 申请人:福建正和竹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